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应用自动审核软件系统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进行自动审核,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检验报告时间。方法根据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ISO15189对临床检验行业的要求和佛山市中医院检验医学中心的需求建立自动审核规则,并修改检验信息系统,实现生化结果判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执行自动审核时将判断通过的标本发出报告。对检验中心门诊组从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的门诊流水线的所有生化检验标本进行验证,统计标本和检验项目的自动审核通过率,自动审核的标本周转时间(TAT)中位数。结果建立自动审核软件系统后,近半年的生化检验项目的通过率在69.00%~74.00%,标本的通过率维持在87.40%左右,自动审核的TAT中位数从50.15min降至44.70min,审核人员从2人减少为1人。结论建立自动审核软件系统可以用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自动审核,可以明显缩短TAT,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凝血试验自动审核方案,验证并应用于常规凝血检验。方法?采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检测设备和中间软件联合构建自动审核实施方案。采用数据库模拟运行和人工审核的方式对历史检验报告进行自动审核规则验证。评估实施凝血自动审核方案后与人工审核之间实验室内周转时间(TAT)情况。结果?构建的自动审核方案涉及9 项凝血检验项目,在LIS中设计了13条自动审核规则。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临床实践应用中,98.86%的检验报告执行了自动审核程序,检验报告自动审核通过率为73.66%,26.34%检验报告被系统拦截后人工审核。凝血检验单项平均通过率为89.26%,其中PT通过率(97.75%)最高,D-dimer通过率(69.38%)最低。实施自动审核后的实验室内TAT 中位数和第90 百分位值分别较未自动审核时缩短5 min和15 min。实施自动审核期间,自动审核的凝血检验报告TAT 的中位数和第90 百分位值较人工审核分别缩短22 min和27 min。结论?构建的自动审核方案在临床实施后可缩短实验室内TAT,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基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生化检验结果自动审核规则的建立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制定九大类生化检验结果的审核规则。应用此规则对生化检验结果作自动审核判断。统计和观察实验室应用自动审核前后标本回报时间TAT(turnaround time)的变化。另外由主管技师及以上的工作人员随机抽查报告进行验证。结果门诊和住院生化检验的回报时间TAT(turnaround time)均有明显的缩短。自动审核报告通过率达75.2%,通过的报告正确率为100%;拦截的报告中,拦截正确率达98.1%。结论基于LIS的生化检验结果自动审核规则有效实现了生化检验结果的自动审核和缩短了TAT。简化工作流程,减少人工差错,实现生化报告自动化、智能化审核。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HBV 5项血清标志物(HBVM)自动审核规则,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与自动化分析仪的接口软件实现HBVM检测结果的自动审核。方法根据临床要求、HBVM指标的临床意义、检验结果间的逻辑关系及结果的回顾性验证等要求,形成嵌入LIS的HBVM的结果自动筛查模块,比较使用前后的工作效率。结果 (1)共设定报警提示、HBsAg阳性提示、少见模式判断提示、历史审核提示4大类共13条审核规则。(2)对12 874份血清标本的测试结果自动筛查,自动筛查通过率为70.9%。(3)由一名资深技师对100份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应用筛查模块前后,每份报告从标本上机到报告发送,平均耗时由2.1 h下降至1.4 h。结论 HBVM自动审核模块功能的应用,提示LIS可实现自动化检验项目结果的自动筛查,有效地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人为疏忽造成遗漏复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避免结果错误,保证结果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了基于临床免疫学检测项目的自动审核系统。方法 依托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建立可发现潜在的人为错误、钩状效应和室内质控失控等情况的自动审核规则,规则被判断后会发出提示反馈,待报告中所有规则均通过校验且已设置启用自动审核功能,系统将自动审核并发放报告。在自动审核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需分别进行规则正确性、完整性和阈值适用性评估,据此判断规则是否保留、修改或删除。结果 建立自动审核规则532条,通过半年的实施,自动审核通过率由最初的5.10%达到目前的67.96%,节约报告审核人员3人; 报告总缺陷率由自动审核启用前的0.25/万降至自动审核启用后的0.11/万,结果报告缺陷和患者信息错误发生率均明显改善。结论 通过自动审核的运用,报告单审核效率提升20倍、总缺陷率降低56%,审核效率和质量均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适合医学检验所检测流程的自动预警程序并运营。方法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为基础,建立以预警规则维护、规则漏洞反馈、反馈内容处理、规则效能评估4部分组成的预警程序,在广州医学检验所运营6个月后评估效果。结果成功建立包含13大类规则模板的预警程序,通过异步结构实现6个专业检测流程的多点预警,规则库中包含1 523条规则,平均每天根据规则判断24 000张报告,报告单平均通过率70.2%,单项测试平均通过率83.9%,审核时间较未开启预警减少10~40 min,工作效率提升25%。结论自动预警程序的建立保证了报告质量,缓解了人员压力,提升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凝血检验的自动审核规则,验证并应用于临床实验室。方法 根据指南设置自动审核规则,包含质控、仪器报警、样本质量核查、危急值、限值、Delta check、逻辑判断,进行规则覆盖率、正确率和适用性验证,计算自动审核通过率、真阴性率、真阳性率、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和实验室内报告周转时间(TAT),评估实施效果。结果 根据156 989份报告建立了7个凝血项目的39条自动审核规则,规则覆盖率和正确率均为100%。在2022年6—10月临床应用阶段,82 310份凝血检验报告的自动审核通过率为75.12%,其中真阳性率16.19%,真阴性率75.12%,假阳性率8.69%,假阴性率0%,实验室TAT缩短了23 min(P<0.05)。结论 通过建立和实施自动审核规则,能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同时缩短实验室TAT,提高凝血检验工作效率,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建 立凝血检验的自动审核规则, 验证并应用于临床实验室。方法根据指南设置 自动审核规则,包含质控、仪器 报警、样本质量核查、危急值、限值、Delta check、逻辑判断,进行规则覆盖率、正确率和适用性验证,计算自动审核通过率、真阴 性率、真阳性率、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和实验室内报告周转时间(TAT),评估实施效果。结果根据 156 989份报告建立了7 个凝血项目的39条自动审核规则,规则覆盖率和正确率均为100%。在2022年6- -10月临床应用阶段, 82 310份凝血检验报 告的自动审核通过率为75.12%,其中真阳性率16.19%,真阴性率75.12% , 假阳性率8.69%,假阴性率0%,实验室TAT缩短了 23 min(P<0.05)。结论通过建 立和实施自动审核规则,能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同时缩短实验室TAT,提高凝血检验工作效率, 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开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功能,实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及抗体检测结果自动审核和综合报告.方法 根据SARS-CoV-2检测流程的风险控制需求、检测结果报告要求,使用金域医学自行开发的自动审核系统设置20条规则,包括3条审核类规则和17条解释类规则.LIS对SARS-CoV-2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自动审核并综合至1张报告单,实现自动报告.结果 LIS成功进行结果审核和综合,2020年3月15日至22日,结果解释类规则使用率为99.68%,结果审核类规则使用率为0.32%.自动审核使标本周转时间缩短了2.7 h;截至2021年1月13日,尚未发现任何LIS执行缺陷.结论 通过自动审核和综合报告可以控制内部风险,提供结果解释,提升报告处理效率和临床服务质量,为检验与临床的良性互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定合理的临床化学检验结果 自动审核规则,运用计算机系统实现检测结果 的自动审核确认.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AUTO-10A文件的流程框架,依据布林逻辑设计临床生化自动审核的运算法则,结合运用医嘱溯源性校验、各检测项目的 医学决定水平、检验结果 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患者结果 的回顾性校验,制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并优化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自动审核系统。方法?依据CLSI AUTO10-A和CLSI AUTO15,基于AptioTM生化免疫自动化流水线中间件软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验项目自动审核程序建立及验证,采用Delta check 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进行特定学科人群统计分析及自动审核规则优化。结果?细化自动审核范围、调整Delta check 值以及增加甲状腺功能指标组合模式判断规则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的平均通过率都在90%以上,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的平均通过率在70%以上,整体较之前升高了7%~17%。甲状腺功能检验结果自动审核平均通过率从84.68%上升至94.45%,升高幅度达9.77%。实验室内标本周转时间(TAT)中位数从92 min降至78 min,缩短15.2%,自动审核报告TAT 中位数从70~85 min下降至60~75 min。检验报告的差错率从0.096‰(5/51 976)下降至0.000‰(0/154 282),报告的审核时效和准确性明显提高。结论?自动审核系统的建立、验证与优化,可以减轻工作强度,缩短TAT,降低风险并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刘栋  施惠兰  刘瑾  李智 《检验医学》2012,27(12):1084-1086
目的通过对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深化改造和创新,优化门诊检验流程,减少差错率,提升满意度。方法门诊优化流程中针对非血液标本应用虚拟条码,结果审核中应用自动审核系统;使用2次条码校验减少差错率。结果流程优化后,非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由41 min缩短到22 min;自动审核系统的应用使血常规TAT由39 min缩短到31 min;2次条码校验的应用将误码造成的标本信息丢失率由万分之一、二降至零。结论门诊非血液标本实行无纸化是可行的,2次条码校验方法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检验差错率,满意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规范化建立临床生化检验报告自动审核系统并优化。方法以自动审核规则为核心,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为基础,联合中间体软件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建立复检规则、各检测项目的审核范围、危急值、Delta check,以及检测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方面的审核规则。通过人工审核与自动审核相互比对,验证自动审核系统的有效性。对审核规则进行调整和优化并再次验证。结果建立的自动审核规则涉及仪器报警代码、复检规则、Delta check、限值管理(包括危急值项目及结果)、逻辑规则5部分共358条。自动审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6%和69.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9%和98.2%。调整审核规则后,2017年临床生化报告审核通过率从56.89%上升至67.65%,升高幅度达18.91%。结论临床生化报告自动审核系统应不断完善、优化及验证,以提高TAT合格率和报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临床生化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系统,通过审核流程的标准化与智能化改造,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升检验科工作人员效率及满意度。方法 依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ISO15189指导原则,美国病理学会( CAP)核查表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CLSI)AUTO15及 WS/T616-2018等检验行业标准中有关自动审核的条款要求,依托西门子中间体管理软件 Centralink为核心,联合实验室信息系统( LIS),医院信息系统( HIS)搭建自动审核平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设置 7大类别规则,包含有:临床信息判断规则( CS)、标本状态判断规则( SS)、室内质控判断规则 (QS)、仪器状态判断规则 (IS)、范围判断规则 (NS)、差异判断规则 (DS)及逻辑关系判断规则 (LS),覆盖分析前、中、后全过程要素,分析自动审核前后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统计同期人工审核、自动审核期数据,报告差错率由 0.002 5%降至 0%,在工作量增长 54.3%,未增加人力的情况下,样本周转时间(TAT)由 98 min缩短至 80 min,减少 22.5%。结论 自动审核系统可实现检验报告审核的标准化和智能化,优化了整个检验科的工作流程,提升了实验室效率,缩短 TAT,减少员工工作量,提高员工及病患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患者数据指数加权移动均值(EWMA)法、室内质量控制(IQC)室间化和自动审核3种质量管理方法在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适用性。方法 收集2021年6—11月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所辖3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葡萄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蛋白、白蛋白、尿素6个检测项目的IQC数据,采用EWMA法进行分析,评估EWMA法的应用效果。基于标准差系数(SDI)、变异系数比值(CVR)等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实验室间结果一致性比对。建立24项生化检验项目自动审核规则体系,比较人工审核与自动审核的符合率和自动审核通过率,以及使用自动审核规则前后实验室样本周转时间(TAT)等关键指标的差异。结果传统IQC趋势与EWMA质控趋势一致,EWMA可早于传统IQC识别检验系统偏移,但年龄分布不均会造成EWMA假失控报警。3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有1家尿素项目SDI超出允许范围,存在严重负偏移,与同期室间质量评价(EQA)回报结果的偏移趋势一致。验证期自动审核与人工审核符合率为100%,正式使用期间自动审核总通过率为95.33%。实验室内TAT中位数和第90百分位数分别较使用前缩短24和136 mi...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并优化一套适用于多个院区的生化检验报告自动审核系统,缩短检验报告周转时间,提高检验效能。方法 按照行业指南标准,针对53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在检验信息系统中设计开发6类自动审核规则,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优化和验证。通过对标本的实验室内报告周转时间、危急值报告时效、自动审核通过率等关键指标进行评估,持续优化审核规则。结果 创建617条规则,以291 765个已审核结果作为模板进行验证,优化规则细节,在3个院区分别设置不同的规则,最终人工审核与自动审核符合率达到100%,其中住院患者标本和非住院患者标本的自动审核通过率分别为67.3%和82.1%,住院患者和非住院患者检验报告的实验室内周转时间分别缩短了30.4%和41.1%。结论 人工审核规则限制是确定自动审核率的最关键步骤,依托检验科信息系统建立的自动审核规则完全适用于一院三址模式,能够降低人工审核比例、缩短标本周转时间,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冯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8):2482-2483
目的借助LIS的自动审核功能实现血常规检验报告的快速发放。方法对4 631例血常规结果进行人工审核与自动审核的报告质量与发放时间对比。结果 4 631份血常规自动审核阳性588例,占12.7%;人工审核阳性510例,占11.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审核平均血常规检验结果周转时间(TAT)为18.6min,而人工审核平均TAT为25.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自动审核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LIS的普遍运用[1],医院检验科分析仪器的检测数据得到安全、灵活的管理.检验自动化仪器一般本身附有数据管理软件,在LIS中可根据需要设置数据的管理模式和规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检验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条形码的应用,简化了检验流程,极大限度地减少了标本传递中的差错[2].然而,目前LIS只是简单地接收样本的基本信息和检测数据,或者进行简单的判断,远不能满足临床审核要求,尤其是无论报告是否需要复查,审核人员都需逐条审核后才可发出报告,既费时,又费力.为此,本研究设计开发了尿液分析结果自动审核模块,并将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沉渣分析仪的检测数据信息与LIS中的样本信息融合,按照自定义规则进行智能化审核.  相似文献   

19.
差值校验是一种基于患者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案,用于识别分析各阶段误差或患者病情显著变化。与传统室内质控方案相比,差值校验拥有实时监控、无额外检测成本等特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检验报告自动审核系统中,差值校验作为一类重要的审核规则用于拦截变化异常的检验报告并提交人工审核。该文阐述差值校验的发展历史、参数选择、在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血液分析流水线的应用为现代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XN-9000血液分析流水线硬件上由Sysmex TS-10试管管理系统、XN-9000血液分析仪、SP-10全自动推片机和DI-60全自动细胞形态分析仪组成,依托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借助轨道控制系统软件(Lasc)和数据处理、复检规则软件(Laboman)等软件功能,通过条形码技术、时间节点控制、内置复检规则、全自动推片染片阅片和报告审核系统的有机配合,建立了血液分析智能化管理系统。合理、有效地应用该管理系统是保障实验室工作繁而有序、忙而不乱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