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代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原代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VEGF表达及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TGF-β1刺激对VEGF表达的作用。结果:原代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VEGF164、120mRNA,TGF-β1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其表达,在12h表达最高,分别为刺激前3.17、2.925倍,有统计学差异(P〈0.001)。在剂量反应曲线上,2ng/ml TGF-β1刺激作用最强,VEGF164、120mRNA表达分别为未刺激组的2.82、2.45倍,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与VEGF mRNA表达一致,大鼠原代肾小球系膜细胞仅见VEGF164蛋白表达,2ng/ml TGF-β1呈时间依赖性的增加VEGF 164蛋白表达,24h达高峰,为刺激前的2.37倍。结论: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VEGF表达可能是TGF-β1介导肾脏损害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增殖、凋亡及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分别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荧光倒置显微镜及RT-PCR技术检测系膜细胞增殖、凋亡及TGF-β1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MC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凋亡及TGF-β1 mRNA表达上调(P〈0.05或P〈0.01);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组比较,益肾胶囊可明显抑制MC增殖及TGF-β1 mRNA表达,并诱导MC凋亡(P〈0.01)。结论:益肾胶囊抑制MC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下调TGF-β1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高糖刺激后系膜细胞增殖、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Ⅳ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正常SD大鼠系膜细胞,高浓度葡萄糖刺激系膜细胞,加入百令胶囊、苯那普利含药血清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光吸收法观察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培养细胞上清液中ⅣC的含量;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测定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百令胶囊、苯那普利含药血清在24 h可抑制高糖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促增殖作用,72 h最为明显(P〈0.01);高糖刺激后ⅣC、TGF-β1mRNA在肾小球系膜细胞内表达增多(P〈0.01),百令胶囊、苯那普利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0.01)、ⅣC分泌及TGF-β1mRNA的高表达(P〈0.05)。百令胶囊与苯那普利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可降低高糖致系膜细胞增殖,抑制高糖所致ⅣC分泌,抑制高糖引起的TGF-β1mRNA过度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缬沙坦的肾脏保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设正常对照组、甘露醇组、高糖非处理组及高糖+缬沙坦组,Westernblot法检测GLUT1蛋白水平,RT-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水平,放免法测定细胞上清中Ⅳ型胶原含量。结果:高糖非处理组GLUT1蛋白、TGF-β1mRNA及细胞上清液Ⅳ型胶原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缬沙坦干预后上述各指标明显降低(P〈0.01)。结论:高糖刺激使肾小球系膜细胞GLUT1蛋白表达增高;高糖状态下,缬沙坦具有不依赖于其调节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肾脏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系膜细胞GLUT1过表达,减少TGF-β1与Ⅳ型胶原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5/6肾切除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12只和手术组24只,术后3d再将手术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12只和来氟米特组(C组)12只。第4,9周末各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处死并收集标本,记录血肌酐、尿素氮、胆固醇、三酰甘油、白蛋白及24h尿蛋白排泄量;取肾组织做病理检查,用RT-PCR方法测定肾皮质TGF-β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TGF-β1在肾脏的表达。结果:(1)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大鼠造模成功后4周末尿素氮、肌酐、血脂等无明显变化(P〉0.05);B组24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增加(P〈0.01),血白蛋白下降(P〈0.01),肾皮质TGF-β1 mRNA表达明显增加(P均〈0.05)。9周末B组肾皮质TGF-β1 mRNA表达量、尿素氮、肌酐、胆固醇明显增加(P〈0.05),24h尿蛋白排泄量增加更为明显(P〈0.05)。(2)与B组相比,C组24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下降(P均〈0.01);于9周末尿素氮、肌酐、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血白蛋白升高(P〈0.05),肾小球硬化指数下降(P〈0.01),肾皮质TGF-β1 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组可见系膜区TGF-β1大量沉积,C组也可见TGF-β1沉积,但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来氟米特能减少5/6肾切除大鼠尿蛋白排泄量,纠正其脂代谢紊乱,减轻肾脏的硬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系膜细胞上TGF-β1 mRNA的表达量及功能活性有关,最终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mRNA表达及中药愈肾颗粒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法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取中药复方愈肾颗粒血清、中药对照药物肾炎舒及西药对照药物泼尼松药物血清,利用Ang Ⅱ作为刺激因子,应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观察各组间TGF-β1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1)Ang Ⅱ能明显促进系膜细胞的TGF-β1 的表达;(2)愈肾颗粒低剂量、高剂量组的TGF-β1 mRNA相对光密度比值明显低于病理组(P<0.01),愈肾颗粒对TGF-β1的mRNA表达有下调作用;(3)对照药物肾炎舒可抑制TGF-β1的表达,但是对照药泼尼松对TGF-β1的表达,与病理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ng Ⅱ能促进系膜细胞TGF-β1的mRNA表达.愈肾颗粒能明显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7.
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及MMP-9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MMP-2、MMP-9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蒙诺组(0.833mg/kg)、糖肾方大剂量组(2.67g/kg)、糖肾方小剂量组(1.33g/kg),每组10只,利用单侧肾切除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连续给药20周。动态检测血糖和尿蛋白/肌酐水平;取肾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对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RT-PCR方法检测TGF-β1、MMP-2及MMP-9 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及Ⅳ型胶原表达。结果:大剂量糖肾方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肌酐(P〈0.05),降低肾小球硬化指数(P〈0.01)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P〈0.01),减少TGF-β1mRNA与蛋白表达(P〈0.05),增加MMP-9mRNA表达(P〈0.05),减少Ⅳ型胶原蛋白表达(P〈0.05)。结论:糖肾方可减轻实验大鼠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表达和提高MMP-9mR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苏黄泻浊丸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小球硬化的机制。方法: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同时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参地补肾胶囊组、贝那普利组、苏黄泄浊丸组,按1 ml·100 g^-1·d^-1灌胃,实验结束后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表达,RT-PCR检测TGF-β1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苏黄泻浊丸能明显抑制TGF-β1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苏黄泻浊丸能下调肾组织TGF-β1及其受体mRNA表达,改善肾脏病理形态,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阿魏酸钠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TGF-β1和Smad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GF-β1和Smad4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链脲佐菌素诱导的Wistar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糖尿病非治疗组、糖尿病阿魏酸钠治疗组),给药8周后将其处死,检测各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血糖、肾功能指标、24h尿蛋白,并检测TGF-β1,及Smad4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定位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平均动脉压、血糖、肾功能指标、24h尿蛋白均升高;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明显增多、系膜区扩大(PAS染色);TGF-β1及Smad4mRNA水平上升;TGF-β1,及Smad4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阿魏酸钠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下降。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TGF-β1/Smad通路被激活,使用阿魏酸钠治疗可以延缓肾脏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及蛋白表达,以及苯那普利和芦沙坦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组),肾小球硬化组(D组),肾小球硬化苯那普利治疗组(DB组)和肾小球硬化芦沙坦治疗组(DL组),治疗6周后用RT-PCR检测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和Ⅳ型胶原(ColⅣ)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测定肾组织ColⅣ,并观察病理及生化改变.结果:肾小球硬化组出现明显蛋白尿,血白蛋白下降及胆固醇上升,与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沉积,肾皮质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比假手术组增加3.59倍和2.60倍,ColⅣ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比假手术组升高2.57倍和1.40倍.苯那普利和芦沙坦分别治疗6周后,能明显减轻肾病生化改变及病理改变,肾皮质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调46%、53%和55%、59%,ColⅣ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降46%、54%和43%、48%.结论:苯那普利和芦沙坦通过下调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延缓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柴芩肾安方对IgAN大鼠肾组织TGF-β1和Smad 7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灌服并定时静脉注射BSA复合感染SEB的方法制成大鼠IgAN模型,并用柴芩肾安方治疗,以氯沙坦为对照。第15周末,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和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TGF—β1和Smad 7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轻度增生,伴见弥漫的IgA和少量IgG沉积;TGF—β1和Smad 7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柴芩肾安方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减轻(P〈0.01),且作用效果与氯沙坦类似。结论:抑制肾组织TGF—β1和Smad 7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可能是柴芩肾安方延缓IgAN肾脏病变进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为细胞模型,采用MTT、ELISA、RT-PCR等方法观察外源性HB-EGF对系膜细胞增殖及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1)不同浓度HB-EGF对系膜细胞增殖有不同影响,10ng/ml时无刺激GMC增殖作用(P〉0.05),100、1000ng/ml均能刺激GMC增殖(P〈0.01),100ng/ml作用最明显。(2)HB-EGF(10ng/ml、100ng/ml、1000ng/ml)能刺激系膜细胞TGF-β1的表达(P〈0.01),100ng/ml时作用最强。(3)100ng/mlHB-EGF刺激GMC24h、36h、48h,系膜细胞TGF-β1的表达均增加,随作用时间而变化,刺激36h和48h比24h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一定浓度范围内HB-EGF刺激GMC增殖,促进系膜细胞TGF-β1的表达,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及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浆对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1β(r IL-1β)干预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殖与TGF-β1和CTG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补肾通络方抗肾脏纤维化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GMCs,制备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浆,用白细胞介素对GMCs进行干预,MTT比色法检测GMCs增殖、ELISA检测TGF-β1蛋白表达,RT-PCR检测CTGF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白细胞介素能诱导GMCs的增殖、促TGF-β1生成、上调CTGF表达;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浆能下调由白细胞介素介导的GMCs增殖、TGF-β1蛋白和CTGF mRNA的表达量,与白细胞介素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补肾通络方抗肾脏纤维化作用与抑制TGF-β1和CTGF的表达,调节GMCs的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鼠系膜细胞(MsC)中碱性调宁蛋白(calponin)h1与TGF-β1的表达 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制备大鼠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ATG)。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 法、Western印迹、RT-PCR等方法分别从蛋白和核酸水平检测calponin h1和TGF-β1在肾炎模型 第1、3、5、7、14、21、28天组织中的表达:采用细胞免疫化学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培养大鼠 MsC中calponin h1的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和RT-PCR的方法观察精氨酸和乙醇分别孵育后 大鼠MsC中calponin h1和TGF-β1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少量表达calponin h1和不表达TGF-β1 的正常组比,肾炎3 d组至14 d组calponin h1表达明显增强,7 d组至28 d组TGF-β1表达显 著增强(P<0.05)。calponin h1表达定位于大鼠MsC胞浆内。精氨酸作用后大鼠MsC TGF-β1表 达增强,calponin h1表达减弱;乙醇作用后大鼠MsC表达calponin h1升高,表达TGF-β1降低。 结论 ATG大鼠MsC中calponin h1表达在肾小球病变早期增强.后期减弱;而TGF-β1表达则 在肾小球病变中晚期显著增强。calponin h1可能具有负反馈调节TGF-β1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商陆皂苷甲对大鼠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商陆皂苷甲(EsA)对大鼠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大鼠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随机分为EsA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未治疗组(模型组)。另设正常对照组。隔日测定24h尿蛋白定量。所有大鼠第8天处死,取肾脏组织,显微镜观察肾组织系膜增生程度,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系膜区占据肾小球面积进行分析。结果:EsA治疗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3、5、7天24h尿蛋白与模型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0.001);EsA治疗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EsA对大鼠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具有降低尿蛋白、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的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也页目的:探讨糖肾平对高糖环境下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足细胞为研究对象,以高糖(25 mmol/L)、LPS(1μg/mL)刺激足细胞建立模型,分为正常组、高糖组、高糖+LPS组、厄贝沙坦组、抑制剂组、糖肾平小、中、大剂量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方法检测足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2/3、整合素连接激酶( integrin-linked kinase, ILK)、CD2相关蛋白(CD2AP)、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和高糖+LPS组足细胞TGF-β1、ILK、α-SMA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P-Smad2/3蛋白及Smad2/3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高糖+LPS组比较,厄贝沙坦组足细胞P-Smad2/3、α-SMA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TGF-β1蛋白表达减少(P〈0.05),TGF-β1,Smad2/3,α-SMA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ILK mRNA表达减少(P〈0.05),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糖肾平大、中、小各剂量组足细胞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大剂量组足细胞TGF-β1 mRNA表达减少(P〈0.05),小、中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小、中、大各剂量组足细胞P-Smad2/3蛋白及Smad2/3mRNA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小、大剂量组足细胞ILK mRNA表达减少(P〈0.05),中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大剂量组足细胞α-SMA蛋白及其mRNA表达减少(P〈0.05);糖肾平小、中、大各剂量组足细胞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糖肾平能够降低足细胞TGF-β1、ILK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Smad2/3蛋白及Smad2/3 mRNA表达,升高足细胞标志物CD2AP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SMA蛋白及mRNA表达,通过抑制TGF-β1-Smad2/3-ILK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足细胞转分化,保护足细胞,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中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转导途径活性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肾脏系膜细胞,调整培养液浓度为以下3组,即正常糖组、高糖组、甘露醇组。分别予干预12h、24h、48h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blot法对系膜细胞中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进行定位、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用RT-PCR法检测细胞中TGF-β1 mRNA的表达,放免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中Ⅳ型胶原的含量。结果:高糖组系膜细胞中pERK1/2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糖组明显增高并由胞浆向胞核内转移,随培养时间延长其表达呈上升趋势(P〈0.01),高糖组TGF-β1 mRNA的表达及细胞上清液Ⅳ型胶原的含量均高于正常糖组(P〈0.01),甘露醇组上述指标较正常糖组略有升高,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中ERK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TGF-β1 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系膜细胞受损,肾小球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对肾小球硬化大鼠TGF-β1和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单侧肾切除术合并阿霉素静脉双次注射的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和西药组,进行尿蛋白、肾功能、血脂检测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图像分析肾小球细胞外基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1)的变化.结果苯那普利组TC、TG和尿蛋白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肾脏病理提示系膜细胞和ECM明显减少,TGF-β1、和TIMP-1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苯那普利可以降低24h尿蛋白排出量、血脂,抑制系膜细胞增生,下调肾内TGF-β1和TIMP-1的表达,抑制ECM的沉积,从而防治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9.
苯那普利对肾小球硬化大鼠TGF—β1和TIM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苯普利对肾小球硬化大鼠TGF-β1和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单侧肾切除术合并阿霉素静脉双次注射的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和西药组,进行尿蛋白,肾功能,血脂检测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图像分析肾小球细胞外基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1)的变化。结果:苯那普利组TC,TG和尿蛋白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肾脏病理提示系膜细胞和ECM明显减少,TGF-β1和TIMP-1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苯那普利可以降低24h尿蛋白排出量,血脂,抑制系膜细胞增生,下调肾内TFF-β1和TIMP-1的表达,抑制ECM的沉积,从而防治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大鼠的组织学改变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关系。方法以F344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CAN模型,分为移植组、F344对照组和Lewis对照组。观察3组大鼠肾功能、肾组织学改变及。肾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①与F344对照组和Lewis对照组比较,移植组大鼠24h尿蛋白及血肌酐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改变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肾组织TGF-t31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移植组大鼠肾组织单个核细胞浸润与TGF-β1表达呈正相关,慢性病变与TGF-β1表达无相关性。结论早期CAN功能学上表现为出现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组织学上表现为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并与TGF-β1表达升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