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搜集近12年来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报道59篇,总结归纳其临床针灸治疗方法及取穴规律,结果发现:(1)临床以腹泻型针灸治疗研究居多;(2)取穴遵循:局部取穴为主,重视俞募配穴,存在循经取穴、肝经取穴亦不忽视等原则;且针多取天枢穴,灸多取神阙穴,为肠易激综合征针灸临床取穴方案的规范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经气相应取穴法是根据《内经》中经络学说以及有关刺灸法的基本理论而提出的一类针灸取穴方法,有对称相应取穴法、交叉相应取穴法、水平相应取穴法三种,主要适应于治疗肢体疼痛性疾病,尤对体表有明显痛点的急性痛症疗效显著。现特介绍于下,以供参考。具体应用一,对称相应取穴法:选痛处对侧对称点施以针灸。痛在经穴部位,则取另一侧相对称的经穴;若痛不当经穴,则取对称阿是穴。  相似文献   

3.
《针灸甲乙经》记载了大量的针灸治疗处方,其取穴的特点体现在辨证取穴、局部取穴、循经取穴以及单穴的应用和特定穴的应用等方面。在配穴上,有特定穴相配、前后配穴法、表里配穴法、上下配穴法、远近配穴法等特点。这些取穴和配穴的方法对针灸临床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取穴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搜集近10年来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报道近50篇,总结其取穴规律,发现天枢、足三里、中脘为使用率最高的主穴;局部取穴以腹部穴位及相关脏腑背俞穴为主;循经取穴以足阳明胃经经穴为主,肝脾两经穴位不可忽视;配穴多以八纲、脏腑辨证取穴,并注重宁心安神。并对取穴规律从中西医角度进行了分析,为针灸治疗IBS的临床取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努力掌握和运用针灸配穴选穴,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护理人员虽都学过针灸,但在临床护理和家庭护理时往往忽视其特殊效能。有鉴于此,笔者从选穴准则等方面加以浅略的探讨,以冀提高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使针灸配穴更好地在中西护理结合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希医护同道指正。 一、选穴准则 1.循经取穴:此法包括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二法。病在某经即取某经腧穴治疗,是在“经络所通,主治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灸大成》中针灸治疗头痛的取穴规律。方法确立头痛的相关检索词,依据《针灸大成》中的文献条目构建数据库,并运用频数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头痛的腧穴和经脉的使用频次、腧穴间配伍规律、特定穴使用情况及腧穴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头痛以近部取穴为主,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腧穴为合谷、风池、列缺、百会、上星,使用频次靠前的经脉为督脉、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腧穴间配伍形式以远近结合配穴、局部配穴为主,选用频次最高的特定穴为交会穴,选用腧穴多位于头项部和上肢部。结论针灸治疗头痛注重近部选穴,多取循经头部经脉上的腧穴,腧穴间配伍以远近配穴、局部配穴为主,多使用交会穴、五输穴、原穴,所选腧穴多分布于头项部和上肢远端部,可为针灸治疗头痛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穴位是针灸处方的第一组成要素,穴位选择是否准确直接关系着针灸治疗的效果。近几十年针灸研究的重点在经络循行路线的验证检测及循经感传和经络实质的研究。虽然腧穴临床应用的报道很多,但只限于某穴或某些穴位治疗疾病的机理探讨或者临床疗效观察。取穴的基本特点,多以双侧取穴为主。对单、双侧取穴的差异等,鲜有人讨论。极易针灸认为单侧取穴疗效优于双侧同取,在大多数情况下,双侧取穴会降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肾虚腰痛的辨证及选穴方法的研究概况。方法从万方、知网以"肾虚腰痛+针刺","慢性腰痛+针刺+研究"为关键词搜索近5年临床上有关针刺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报道,筛选整理出相关文献共60篇。结果有27篇文献用到辨证治疗。主要辨证方法有:病因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主要选穴方法有循经取穴,辨证取穴,疼痛点取穴,按时间取穴,及创新取穴。结论临床上辨证、选穴方法虽多,但对腰痛辨证治疗的文献不多,而既能提高疗效又能大范围推广使用的选穴方式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穴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选穴规律,为临床采用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提供选穴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1980年1月-2014年6月中国知网中与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关的临床文献,将所选用腧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取穴涉及56个穴位,9条经脉,所选穴位以体穴为主,多取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使用频次最多的穴位是大冲(46次).结论 目前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取穴较为混乱,应着重加强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争取早日形成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失眠的古代处方取穴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医家对针灸治疗失眠进行了大量的论述,保留了大批文献资料。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中华医典》、筛选合格古籍及治疗失眠处方并对穴位进行提取,纳入针灸处方156个、腧穴90个,用Access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发现,分布于十四经的88个腧穴中,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最多;54个特定穴中,使用最多的是井穴、原穴和背俞穴;取穴以下肢部和胸腹部为主。结果说明,古代医家针灸治疗失眠多取足太阳膀胱经穴,多选下肢部穴,特定穴多用背俞穴。  相似文献   

11.
Diji (SP 8) is a cleft point of the Spleen Channel of Foot-Taiyang. Its indications include abdominal pain, diarrhea, edema, dysmenorrhea and certain other symptoms caused by in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liver and the spleen. Either taking the point alone or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adjunct points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author has obtained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用穴规律.方法 通过电脑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PubMed及Ovid Lww数据库收集1999年1月至2016年7月所有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相关的文献,并建立文献分析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对选用的腧穴种类、归经及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402条针灸处方,共运用十四经穴62个,经外奇穴33个,总应用频次1981次,头颈和四肢部腧穴使用率分别为79.30%(1571/1981)和20.04%(397/1981),阳、阴经使用率分别约为47.15%(934/1981)和28.42%(563/1981);特定穴占71.02%(1407/1981).结论 局部选穴是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重要原则;重视特定穴使用,其中交会穴的用穴个数及使用频次均为最多,尤以任脉与阴维脉之交会穴廉泉最为常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正常生理状态下腹部常用穴穴区微循环的规律特点,比较不同温度艾灸对其微循环的影响差异。方法 纳入52例正常青年志愿者(男18,女34),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依次测量其腹部的神阙、肓俞、天枢、大横、水分、气海、关元、中脘穴穴区皮肤微循环值;随后从中选取神阙、天枢穴进行不同温度(40~43℃和>43℃,<44℃)艾灸干预,连续灸7次,每次2种温度各2min,观察不同温度艾灸对该两穴穴区皮肤微循环的影响。结果 ①正常生理状态下,神阙穴穴区微循环值明显高于其他所测穴位穴区的微循环值(P<0.01);肓俞穴微循环值高于天枢穴(P<0.05)、大横穴(P<0.01);天枢穴微循环值高于大横穴(P<0.01)。②艾灸后神阙、天枢穴微循环值均升高且神阙穴在2种温度艾灸时的微循环均值、最大值、与艾灸前的差值皆大于天枢穴(P<0.01);在艾灸刺激下,神阙穴微循环值较天枢穴先出现变化并且晚进入平台期;神阙穴微循环值对艾灸温度变化的反应比天枢穴敏感。结论 腹部常用穴位中,神阙穴穴区的皮肤微循环值最高;腹部水平平脐的穴位整体表现出越接近脐,其皮肤微循环值越高的趋势。同等温灸条件下神阙穴穴区皮肤微循环值的升高速度、幅度和持续升高时间都优于天枢穴。初步明确神阙穴在腹部常用穴位中具有微循环的特殊性与优越性,为穴位微循环结构特异性提供有效的证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不孕症的选穴规律。方法 采用《中华医典》光盘(第5版)对建国前历代古籍进行检索,收集有关针灸治疗不孕症的条文,对数据进行归纳与整理,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检索得到针灸治疗不孕症条文301条,涉及41个腧穴,共计358穴次。分析发现,历代针灸治疗不孕症多选用任脉和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其中以任脉的中极、关元穴使用频次最高;取穴部位偏重下腹部和下肢部;选穴以特定穴为主,其中任、冲脉的交会穴为治疗关键。结论 临床在治疗不孕症时可选取古代文献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极、关元、照海、涌泉为基础方,针灸联合应用,再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辨证加减。尚有文献记载石门、阴交、血海、至阳等穴位有绝孕的风险,临床运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整理《针灸甲乙经》中主治妇科疾病的条文,分析其治疗妇科疾病的选穴规律.方法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出版《针灸甲乙经》为底本,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统计妇科疾病条文中的病种、经络、选穴等,结合中医理论分析《针灸甲乙经》中妇科疾病的取穴规律.结果 《针灸甲乙经·卷第十二·妇人杂病第十》论治妇科疾病原文共计49条,论述妇科疾病35种,选穴48个,经脉以足厥阴肝经、任脉、足阳明胃经为主,选穴部位集中在腹部和下肢,并以五输穴、募穴等特定穴多见.结论 《针灸甲乙经》治疗妇科疾病取穴规律是以单穴为主,重视足经;重视任脉,善用腹部近治法;重视特定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伤寒杂病论》针灸疗法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针灸疗法作了较深入地探讨,认为张仲景针灸疗法的学术思想和运用特点是:针、灸、药诸疗法并重;重治未病,防病御变;辨证论治,循经取穴;宜针宜灸,各展其长;针、灸、药并施以增强疗效;警示误用针灸可致变证。指出其所蕴含的针灸理法原则和买践经验,为后世针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experience in selecting points and performing manipulation according to syndromes for more than 30 years of clinical practice, the author has summarized a simple, effective and practicable method to achieve the joint reinforcing-reducing effect of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and cupping therapies.  相似文献   

18.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nocturnal enuresis in children Method: Shenmen (HT 7) and Weizhong (BL 40) are selected as the main points. Zhongji (CV 3) and Shenshu (BL 23) are added for warming and supplementing the lower origin, and Qihai (CV 6) and Taiyuan (LU 9) for supplementing the middle-jiao and reinforcing the qi, Taichong (LR 3) and Xingjian (LR 2) for clearing away the damp-heat. Results: 56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6%. Conclusion: Nocturnal enuresis is a condition due to imbalance between the Heart Channel and Bladder Channel. Shenmen (HT 7), a point pertaining to the Heart Channel of Hand-Shaoyin and Weizhong (BL 40), a point pertaining to the Bladder Channel of Foot-Taiyang are selected as the main points, with a good result.  相似文献   

19.
提供一个新的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方案,包括选穴和手法有异于传统治疗方案。围绝经期综合征以选取任脉、督脉穴位及阳明经在面部的穴位为主穴,并在手法上浅刺及深刺并用,针及灸并用。通过临床和中西医理论研究,作者认为新的针灸治疗方案能够更有效地调整阴阳,补益气血,从而更有效地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建议广泛使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20.
正高能量全身多发骨折患者行动功能严重受限,病患需长期卧床。研究~[1-2])表明,超过80%以上的患者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胀、便秘症状,严重的可发展为机械性肠梗阻。为探求有效预防和缓解腹胀症状及便秘的发生,我院自2014年2月起对全身多发性骨折患者的腹胀及便秘行艾箱灸神阙穴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效果优良,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全身多发骨折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