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评价皮肤逆行性撕脱伤的处理方法。方法:16例用撕脱皮肤削薄回植法A和25例用撕脱皮肤静脉吻合后原位缝合法B治疗逆行性皮肤撕脱,通过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局部皮肤的功能评价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异。结果:两种方法治疗的皮肤成活率无差别,功能评价显示B法较为优。结论:两种方法均有较好的愈合效果,但各有适应症,在撕脱皮肤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首选撕脱皮肤静脉吻合后原位缝合法。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男,40岁,自2.5m高处坠落,骑跨于条形钢板致会阴部皮肤软组织撕脱伤1h,经当地医院行撕脱软组织原位缝合失败后,于伤后20d转入我院。检查见:阴茎近侧2/3皮肤软组织环形撕脱,左侧阴囊至耻骨联合部皮肤软组织撕脱,面积15cm×13cm。左侧睾丸脱出,伤至外环口,右股内侧肌肉大面积挫伤,广泛皮下软组织贯通,坏死组织感染液化。根据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决定行左侧下腹壁轴型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7岁,因“车祸致左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4h余”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生命体征平稳。左下肢自髋关节至踝关节皮肤及皮下组织整体深层撕脱,仅左髋关节外上方皮肤连续,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7岁,车祸后左下肢皮肤撕脱伤.皮肤原位回植术后1周,感染皮肤坏死,于外院转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创伤重症监护病房.入院诊断:(1)左下肢术后皮肤坏死;(2)脑挫裂伤;(3)创面脓毒症;(4)应激性溃疡;(5)肺感染;(6)呼吸衰竭;(7)急性肾功能不全;(8)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皮肤逆行性撕脱伤的处理方法. 方法 16例用撕脱皮肤削薄回植法A和25例用撕脱皮肤静脉吻合后原位缝合法B治疗逆行性皮肤撕脱,通过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局部皮肤的功能评价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异. 结果两种方法治疗的皮肤成活率无差别,功能评价显示B法较A法为优. 结论两种方法均有较好的愈合效果,但各有适应症,在撕脱皮肤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首选撕脱皮肤静脉吻合后原位缝合法.  相似文献   

6.
1980~1995年我们共收治了23例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均采用彻底去除游离皮瓣皮下脂肪,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全皮原位移植术,效果满意,现作临床报告分析。 1 一般资料 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4~70岁,平均年龄37岁,车祸17例,机械损伤6例,其中上肢损伤6例,下肢17例,合并休克8例,合并骨折6例,分别为胫腓骨3例,股骨1例,桡尺骨2例,皮瓣撕脱长度最长者整个下肢袜套样撕脱4例,最短者10cm,平均长度为20cm。  相似文献   

7.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技术对皮肤撕脱伤皮片原位回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我科收治的皮肤撕脱伤35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19例行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结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和或中厚皮片原位回植修复术,其中17例患者经过1次治疗后,创面愈合。2例患者经过2次植皮治疗后,创面愈合。16例行常规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和或中厚皮片原位回植修复术局部加压包扎,9例创面愈合,7例患者经过2次植皮治疗后,创面愈合。结果VSD组较常规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和伤口愈合时间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结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和中厚皮片原位回植是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38岁,主因"车祸致左下肢皮肤广泛撕脱伤"后约4 h入院。患者于2014年8月28日晚19点左右乘坐三轮机动车,因车辆转弯时翻车,患者被机动车碾压致左下肢皮肤广泛撕脱(图1A),发动机水箱内热水泼洒致左下肢、左上肢皮肤烫伤,伤后患者即感创面剧痛不止,创面无明显活动性出血,立即被家属救出,遂送至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以"左下肢皮肤撕脱伤"收住入院。患者伤后神志清,精神、饮食欠佳,小便正常,大便未解。专科检查:左下肢皮肤广泛撕脱伤,伤及深筋膜深层,坏死脂肪组织外露,屈侧伤及肌肉组织,可见暗红色坏死肌肉,创面表面被覆泥沙及稻草;左上肢肘关节周  相似文献   

9.
47例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病人,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用原位缝合,反取皮及异位邮票植皮法治疗皮肤损伤并同时处理骨折脱位。结果:撕脱皮肤及移植皮大部成活,皮肤的弹性,感觉及毛发均正常,合并骨折的病人,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1岁,阴茎被哺乳母猪咬伤,致整个阴茎的皮肤撕裂脱套损伤(图1,2)。伤后患者将撕脱的皮肤用纱布包裹,常温保存,于伤后约30h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神清语利,步入病房。受伤部位从阴茎的根部到距内板约8mm处整个阴茎的皮肤套状撕脱,皮下组织及白膜裸露(图1,2)。撕脱的皮肤与阴茎完全分离、离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术后50~60KPa中心负压吸引,连续2~3个周期治疗后对创面行中厚皮片植皮或局部皮瓣转位。结果经2~3个周期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本组30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呈粉红色颗粒状,26例患者创面直接行中厚皮片植皮,4例创面行局部皮瓣转位,创面全部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引流充分彻底,是一种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索人工真皮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医学院附属厚街医院烧伤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48例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和换药治疗后,待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行植皮或皮瓣修复术。观察组24例,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早期清创、换药,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外敷人工真皮(皮耐克),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满意后行植皮术。分别观察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和愈合质量(瘢痕增生情况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38.2±1.3)d,有11例由于创面面积较大,用刃厚皮或中厚皮修复的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明显。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28.4±1.1)d,创面愈合,瘢痕增生不明显或较轻,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6,P=0.026)。结论应用人工真皮治疗皮肤撕脱伤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操作简单,减少手术风险,创面愈合,瘢痕增生不明显或较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背腹会阴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撕脱伤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对9例腰背腹会阴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注重入院前急救,根据该类型撕脱伤的特点,急诊采用清创原位缝合,后期采用再次行清创原位缝合、肉芽创面游离植皮等多种手术方法修复。结果 9例患者全部治愈。9例患者撕脱皮肤急诊清创原位严密缝合,其中有2例基本成活,7例大部分成活。7例患者遗留创面缺损后期肉芽创面游离植皮修复,皮片整体成活率80%~90%。结论腰背腹会阴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病情严重,急诊抢救和多科协作至关重要。撕脱皮肤血液循环的判断是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临床预后的关键。只要撕脱伤皮肤血运好,均应当保留,唯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恢复皮肤外貌与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不完全皮肤撕脱伤修复中的疗效,分析其优缺点,总结临床经验,提高VSD使用水平。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18例不完全皮肤撕脱伤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30.6岁。对可能坏死的部分修薄并制成筛状全厚或中厚皮片后原位缝合,分别采用VSD和常规加压包扎各9例,分为VSD组与常规组。术后观察可能坏死的部分皮肤成活率,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比较,并对VSD的应用进行理论分析。结果 VSD组成活率80.78%,常规组成活率82.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VSD早期引流充分但负压力对组织修复无益,而常规加压包扎稳定性较好,更有利于组织循环重建。结论 VSD是不完全皮肤撕脱伤修复中一种可供选择的辅助方法,但无明显的优越性,临床应用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5.
超大腹部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撕脱伤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手部及前臂皮肤撕脱伤是较为常见的外伤,处理难度比较大,我科自2001年至2003年采用双侧超大腹部皮瓣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撕脱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髂腹股沟单蒂分叶薄皮瓣修复多指皮肤套脱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指套状撕脱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也是一种较严重的损伤,临床修复的方法很多,但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点和不足。我院2002年12月至2006年7月应用髂腹股沟单蒂分叶薄皮瓣对15例多指皮肤套脱伤患者进行修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17~56岁,平均28岁。机器绞伤8例,轧面机碾压伤5例,车祸碾压伤2例。2指撕脱伤7例,3指撕脱伤8例。皮瓣面积最小为8 cm×14 cm,最大为11 cm×17 cm。1.2手术方法1.2.1皮瓣设计在同侧下腹部设计以旋髂浅动脉及腹壁浅动脉为轴心血管的皮瓣,根据伤指数目及皮肤缺损范围,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显微镜下撕脱皮肤再回植联合掌尺静脉吻合治疗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经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骨科收治的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5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撕脱皮肤直接再回植治疗,B组经显微镜下撕脱皮肤再回植联合掌尺静脉吻合治疗。在手部撕脱皮肤成活比例、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在手部撕脱皮肤成活比例及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显微外科技术,经显微镜下撕脱皮肤再回植联合掌尺静脉吻合治疗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撕脱手部皮肤成活比例,使手部的外观及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应用小腿后侧腓肠神经滋养血管皮瓣,其中足跟电击伤创面8例,足跟冻伤植皮修复先败3例,外踝挤压伤感染坏死骨外露1例,足跟肿瘤2例,各种烧伤6例,撕脱伤2例,反复手术导致切口不愈骨外露3例。皮瓣均采用逆行转移,全部成活,手术效果非常理想,感觉灵敏,随访7月~3年,患者非常满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撕脱骨折与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急性ACL撕脱骨折患者和22例急性后交叉韧带(PCL)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体、辅助检查,计算ACL撕脱骨折患者和PCL撕脱骨折患者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的发生率。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法评估ACL撕脱骨折与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的相关性。结果ACL撕脱骨折的36例患者中,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发生率为88.89%(32/36);PCL撕脱骨折的22例患者中,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发生率为31.81%(7/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9,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L撕脱骨折与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具有相关性(OR=17.1,95%CI=4.34~67.67)。结论ACL撕脱骨折时伴有较高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发生率,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可能为ACL撕脱骨折的伴随损伤,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0.
付双印 《医学信息》2007,20(3):276-277
目的回顾头皮撕脱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998年9月2006年9月收治头皮撕脱伤患者11例,均采用血管吻合的头皮原位再植术。结果本组7例术后头皮全部成活,创面1期愈合,毛发生长良好;4例头皮成活率在96%~98%,经移植自体中厚皮片治愈。结论血管吻合头皮再植术对头皮撕脱伤具有良好效果,但手术中特别强调彻底清创且又不损伤主干血管和血管无张力缝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