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2年1月-2012年12月对35例腹腔渗液较多者或胰腺坏死伴腹腔感染的SAP患者采用了包括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内的多种非手术治疗手段。结果:35例患者中,4例胰腺坏死并腹腔感染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经剖腹探查行坏死组织清除、外引流术,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治愈。其余31例患者均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愈。结论:选择性应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积液较多者以及胰腺坏死伴感染者能够进行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该术式实践“损伤控制”的理念,遵循微创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在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患者2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结果20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成功,然后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微创、靶向精确,并可有效缓解症状,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有效和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管在超声引导下治疗性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住院患者41个体内间隙、脏器或腔道发生的含液性病变,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中心静脉管引流术。结果:41例次均一次穿刺成功,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中心静脉管引流术,具有操作简便、微创、价廉、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琴  唐建华  林毅  施连东 《海南医学》2016,(8):1362-136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胆汁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6例胆汁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胆汁瘤最大直径5.5~15.9 cm,所有患者的胆汁瘤均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结果 16例胆汁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后均效果明显,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胆汁瘤消失12例,瘤体缩小4例,16例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是治疗胆汁瘤的一种创伤小、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安全而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D超声引导下的经皮肝穿刺肝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在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方法:对不适宜手术的45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病因包括肝癌、胆管癌、胆囊癌和胰头癌,在3D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结果:患者全部一次穿刺成功,置入导管后肝功能好转。结论:3D超声引导下PTCD定位准确,成功率高,是较为安全、有效、费用低、疗效显著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肝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2005 年1月~2012年4月期间,对19例肝脓肿病人予以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结果 本组19例病人共进行24次穿刺、置管引流术,效果满意.结论 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剌置管引流术简便、安全、费用少、并发症和死亡率低,是用于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缓解胆管梗阻,控制胆系感染的效果。方法梗阻性胆囊炎病人2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穿刺均一次性完成,所有病人疼痛及炎症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是治疗胆系病变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肾盂造瘘置管引流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造瘘置管引流术的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0例患者超声引导下穿刺肾盂置管引流术一次性成功,为上尿路梗阻患者的后续治疗创造了条件。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当的心理护理和熟练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陈新  宣之东  刘汝海  杨德瑞  韩玉  张庚 《医学综述》2012,(22):3865-386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危重症患者并发急性非结石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7例并发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危重患者,行床旁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观察胆囊穿刺引流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血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均获得成功,在术后24 h临床症状缓解。最终4例死亡,7例行手术治疗。结论床旁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对于治疗危重症患者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是安全、有效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30例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两组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胆囊造瘘术,观察组则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疗效。方法 对26例肝脓肿患者共26个脓腔进行穿刺抽脓,冲洗,注药或穿刺置管引流,定时冲洗,注药治疗。结果 22例患者行穿刺抽脓冲洗注药1-3次,4例患者行穿刺置管引流冲洗注药。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均达100%,经超声复查,26例患者脓肿完全吸收,全部痊愈。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置管引流术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价值及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梗阻性黄疸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引流治疗,观察组予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比2组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可有效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在恶性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观察胆汁引流情况,有无并发症,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38例患者均置管成功,一次置管成功率97.40%(37/38),二次置管成功率2.6%(1/38);术后引流通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细菌性肝脓肿通过超声引导确定后进行穿刺抽脓后置管引流.结果 36例穿刺、置管全部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彩色多普勒引导下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具有简便、安全、费用少,并发症低的优点,可用于治疗细菌性肝脓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肝脓肿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7月我院超声引导下肝脓肿介入治疗患者38例,51个病灶。结果 24例病人(37个病灶)行经皮肝穿刺脓肿抽吸冲洗术,有效率为91.9%,其中1例(3个病灶)无效,改为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14例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100%痊愈。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脓肿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自2002年开始对所收治的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介入超声治疗方法,其中10例腹腔渗液较多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腹腔灌洗,9例胰腺周围积液合并感染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对胆源性胰腺炎在床边实施经皮肝穿刺胆管和胆囊置管引流术各1例.结果15例患者全部治愈,包括1例暴发性急性胰腺炎,无1例需手术治疗.结论介入性超声治疗具有实时、简便、安全、有效等优点,为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黄美泰 《当代医学》2009,15(18):78-79
目的探讨急诊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价值。方法对j3例诊断为重症胆囊炎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结果 13例PTQD全部取得成功,平均2天后症状缓解,未发生与穿刺操作有关的并发症,5例无结石性胆囊三周后拔出引流管,另10例结石性胆囊炎三周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1例中转开腹。结论急诊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是一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使患者顺利度过急性期,成为通向择期手术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在细菌性肝脓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对51例患者进行穿刺抽脓、冲洗、注药。结果穿刺及置管引流成功率达98%,经超声复查,50例患者脓肿完全吸收,痊愈。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可作为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介入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成为肝脓肿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而且经皮穿刺抽脓可迅速减轻患者的毒血症状和缩小脓腔,所取脓液可以送细菌培养,指导用药。置管引流并定期冲洗,可有利于脓液流出,对于液化不完全的病灶能够较为彻底地达到治愈标准,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肝脓肿患者32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旨在探讨该方法治疗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超声介入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胆囊炎高危患者的经验。方法自2003年7月—2011年10月,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83例伴有高危因素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分析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83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无出血、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均在72 h内临床症状缓解。最终3例患者死亡,9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手术治疗。结论超声介入下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急性胆囊炎治疗方法,对于治疗高危患者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