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目的研究独活中6种香豆素类成分(伞形花内酯、甲氧基欧芹素、二氢欧山芹素、二氢欧山芹醇乙酯、当归醇-A和当归醇-B)在人源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吸收和转运.方法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6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和从BL侧到AP侧两个方向的转运过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在AP和BL侧的含量,计算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并与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进行比较.采用ATP耗竭剂碘乙酰胺和MRP2抑制剂MK571添加法探讨当归醇-B的转运机制.结果6种香豆素类成分皆以被动扩散为主要方式被Caco-2细胞吸收、转运.伞形花内酯、甲氧基欧芹素、二氢欧山芹素、二氢欧山芹醇乙酯、当归醇-A和当归醇-B由AP侧到BL侧的Papp分别为(2.679±0.263)×10-5、(1.306±0.324)×10-5、(0.595±0.086)×10-6、(0.293±0.041)×10-6、(1.532±0.444)×10-5和(1.413±0.243)×10-5cm/s;由BL侧到AP侧的Papp分别为(3.381±0.410)×10-5、(0.898±0.134)×10-5、(0.510±0.183)×10-6、(0.222±0.025)×10-6、(1.203±0.280)×10-5和(0.754±0.092)×10-5cm/s.在本实验条件下,易吸收的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由AP侧到BL侧的Papp值为2.18×10-5cm/s,不易吸收的阳性对照药阿替洛尔由AP侧到BL侧的Papp值为2.77×10-7cm/s.上述6个香豆素类化合物中,伞形花内酯、甲氧基欧芹素、当归醇-A和当归醇-B的Papp值与普萘洛尔的Papp值在一个数量级;二氢欧山芹素和二氢欧山芹醇乙酯的Papp值在易吸收和不易吸收的阳性对照药之间.以EBSS代替HBSS作为转运介质,在碘乙酰胺和MK571存在下,当归醇-B从AP侧到BL侧和从BL侧到AP侧转运的Papp值与HBSS为转运介质的对照组相比皆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变化.回收率实验中,伞形花内酯的平均总回收率为(83.31±3.52)%、当归醇-A的平均总回收率为(77.39±7.38)%;甲氧基欧芹素、二氢欧山芹素和当归醇-B的平均总回收率在50%~65%之间,二氢欧山芹醇乙酯的平均总回收率低于10%.甲氧基欧芹素和二氢欧山芹素在Caco-2细胞中的蓄积率分别为(36.15±5.87)%和(53.90±4.39)%.结论6种香豆素皆以被动扩散为主要方式被Caco-2细胞单层吸收和转运;伞形花内酯、甲氧基欧芹素、当归醇-A和当归醇-B是良好吸收的化合物,二氢欧山芹素和二氢欧山芹醇乙酯的吸收性属中等.在Caco-2细胞中,甲氧基欧芹素和二氢欧山芹素有蓄积,二氢欧山芹醇乙酯具有代谢不稳定性.当归醇-B的转运不受转运介质EBSS(pH 6.5)的影响,碘乙酰胺或MK571的存在亦不影响当归醇-B在两个方向的转运.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独活标准汤剂特征图谱,并用于评价独活标准汤剂质量。[方法]以标准汤剂作为标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建立了独活标准汤剂的UPLC特征图谱。使用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对特征峰进行指认,使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独活在煎煮过程中成分转化规律。[结果]独活标准汤剂特征图谱共确定9个特征峰,经指认,峰1为二氢欧山芹醇-β-D-葡萄糖苷,峰3、4、5可能为当归醇B/G/D,峰7为二氢欧山芹醇醋酸酯,峰8为蛇床子素,峰9为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独活原料具有产地性差异,四川与湖北恩施的独活质量更接近,二者与湖北宜昌的有较大差异;经过煎煮以后这种差异减小。通过对各特征峰进行转移概率量化,发现9个特征峰在煎煮过程中出现了规律性变化,其中峰3、4、5、6以积累为主,峰1、7、8、9分解或不易转移,峰2在不同批次中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此峰是煎煮过程中受产地差异影响的主要成分。[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表征独活标准汤剂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痹痛贴中蛇床子素与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的含量H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ChromstarTMC18(4.6×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结果:蛇床子素进样量在0.149~1.192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17%,RSD=0.24%(n=6);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进样量在0.054~0.432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98%,RSD=0.77%(n=6)。结论:该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痹痛贴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羌活胜湿汤(QSD)物质基准的高效液相(HPLC)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量值传递分析。[方法] 制备15批QSD物质基准冻干粉,以羌活醇、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蔓荆子黄素、异欧前胡素、甘草酸铵为专属性指标成分,建立含量测定的检测方法,明确指标成分的含量范围、转移率范围及出膏率,对饮片到物质基准对应实物间的量值传递进行分析。[结果] 15批物质基准指标成分含量(转移率)分别为:羌活醇1.09~1.70 mg/g(10.17%~32.62%),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0.06~0.20 mg/g(7.30%~10.85%),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1.27~2.81 mg/g(66.13%~92.13%),蔓荆子黄素0.09~0.59 mg/g(5.24%~13.37%),异欧前胡素0.03~0.28 mg/g(0.94%~1.92%),甘草酸铵12.74~33.78 mg/g(48.96%~62.56%);出膏率为30.09%~34.35%。[结论] 采用HPLC法初步建立了经典名方QSD物质基准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经典名方QSD后续的研究及相关制剂研发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独活中二氢欧山芹醇-β-D葡萄糖苷和二氢欧山芹醇的最佳提取条件,同时建立了同时测定独活中二氢欧山芹醇-β-D葡萄糖苷和二氢欧山芹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通过单因素分析法考察了提取溶剂、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对独活提取物中二氢欧山芹醇-β-D-葡萄糖苷和二氢欧山芹醇含量的影响。采用HPLC法对不同提取条件和不同产地的独活中两种成分含量。[结果]独活中二氢欧山芹醇-β-D葡萄糖苷和二氢欧山芹醇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用100%的甲醇,料液比为1∶50,超声提取60min。二氢欧山芹醇-β-D-葡萄糖苷在0.3125~20 μg/mL内呈良好线性,平均回收率为99.0%(RSD=2.99%);二氢欧山芹醇在0.3125~20 μg/mL内呈良好线性,平均回收率为102%(RSD=2.59%)。[结论]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准确测定独活中二氢欧山芹醇-β-D葡萄糖苷和二氢欧山芹醇含量,可用于独活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独活总香豆素的最佳渗漉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泡时间对独活提取物中蛇床子素、二氢山芹醇乙酸酯、二氢山芹醇、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含量的影响。[结果] 乙醇浓度为影响独活总香豆素渗漉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最佳提取工艺为75%乙醇,料液比为1:8,浸泡8 h。[结论] 此方法可作为独活总香豆素的最佳渗漉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独活药材指纹图谱,全面控制独活药材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蛇床子素为参照,建立20个不同地区独活药材的指纹图谱.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标定出11个共有峰.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薄层色谱、HPLC指纹图谱、多成分含量测定分析方法,评价18批不同产地羌活市售药材,为提高羌活质量标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法对羌活进行鉴别;采用HPLC-DAD法建立羌活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软件对18批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建立HPLC法测定羌活中多个有效成分(阿魏酸苯乙醇酯、羌活醇、异欧前胡素、镰叶芹二醇)的含量。结果?建立了高效便捷的羌活薄层鉴别方法;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出峰时间适中、方法稳定,共标定了14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了6个色谱峰。18批市售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按共有峰计算在0.887~0.992;建立羌活多类型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阿魏酸苯乙醇酯、羌活醇、异欧前胡素、镰叶芹二醇在该色谱条件下分离良好,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3%、99.5%、98.5%、98.5%。结论?建立的羌活薄层鉴别方法和HPLC指纹图谱稳定可靠,能有效区别羌活、宽叶羌活及其易混淆品;同时建立了羌活中多个有效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全面提高羌活质量控制方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定化橘红标准汤剂质量标准。方法:制备15批化橘红饮片标准汤剂样品,进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计算出膏率与转移率,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果:15批化橘红饮片标准汤剂中柚皮苷转移率范围为37.4%~76.4%,出膏率范围为37.1%~49.5%,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130723版)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确定了8个共有峰,对15批化橘红饮片标准汤剂分别进行了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均大于0.95。结论:本研究可为化橘红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独活中香豆素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独活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C18 色谱柱(4.6 mm × 250 mm, 5 μm),以水-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2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330 nm。结果 建立了独活药材香豆素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特征指纹图,标定了15个共有色谱峰,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对所收集的15批样品进行指纹图谱模式识别研究,对6个共有峰借助对照品进行了指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质谱技术并结合文献报道对其余9个共有峰进行了初步归属。15批独活药材的相似度结果为0.797~0.979。运用聚类分析,15批独活药材可大致聚成5类。结论 该法所建立的独活药材香豆素类成分指纹图谱特征性强,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按照《中国药典》对市售36批次的白及饮片进行常规检验,并借助HPLC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白及的质量现状。方法:检测白及饮片的水分、总灰分、二氧化硫残留量,通过HPLC方法建立指纹图谱,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Aq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将标准化后的共有峰峰面积数据分别导入SPSS和Simca-P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结果:36批次白及饮片按标准检验全部合格,经指纹图谱确定6个共有峰,将聚类分析为两大类的样品共有峰信息进行PLS-DA分析,结果发现在得分图第一主成分上样品能够明显分为两类[R2X(cum)=0.63,R2Y(cum)=0.71,Q2=0.59],验证了聚类分析的结果,相应的载荷图显示5号峰对2组的区分贡献较大。结论:市售白及存在化学成分的差异,该聚类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为白及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易黄汤物质基准的HPLC特征图谱和易黄汤中指标性成分尿囊素、没食子酸、京尼平苷酸和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阐明这4种成分在饮片-水煎液-物质基准的量值传递规律。  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 以乙腈-0.1%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 采用多波长切换法, 检测波长分别为205、254、280 nm, 以上述4种成分的转移率为主要评价指标, 研究从饮片-水煎液-物质基准的量值传递规律。  结果  建立了易黄汤物质基准的HPLC特征图谱, 15批物质基准冻干粉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0, 共标定出15个共有峰, 指认出其中5个特征峰(2号峰尿囊素、4号峰没食子酸、6号峰京尼平苷酸、7号峰黄柏碱、15号峰小檗碱); 同时进行含量测定, 15批物质基准中尿囊素、没食子酸、京尼平苷酸、小檗碱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801%~1.087%、0.047%~0.057%、0.037%~0.081%、0.250%~0.387%;15批易黄汤水煎液到物质基准的量值传递(转移率)分别为尿囊素73.09%~91.37%、没食子酸74.99%~89.32%、京尼平苷酸71.77%~94.38%、小檗碱76.54%~88.43%。  结论  建立的特征图谱和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能较好地控制易黄汤物质基准的质量, 量值传递结果表明物质基准冻干粉的制备工艺具有科学性和稳定性, 为经典名方易黄汤制剂的后续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黄5种饮片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大黄不同饮片中各色谱峰峰面积的变化情况,探讨饮片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 运用HPLC指纹图谱法,以甲醇-1.0%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nm.对大黄5种饮片各10批次样品进行分析,比较同一成分在不同饮片中峰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已归属的24个色谱峰中没食子酸(1)在熟大黄中含量最高,5种游离蒽醌,即芦荟大黄素(20)、大黄酸(21)、大黄素(22)、大黄酚(23)、大黄素甲醚(24)在熟大黄中含量最高,4'-羟基苯基-2-丁酮-4'-0-β-D-(6"-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6)、大黄素8-O-葡萄糖苷(17)及芦荟大黄素-3-CH2-O-β-D-葡萄糖苷(18)在生片中较高,其余成分均以酒大黄含量最高.结论 辅料的种类、炮制时加热的温度和时间,是不同大黄饮片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高温或长时间加热会导致大黄中蒽醌苷类成分含量的不同程度的降低而游离蒽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不同加工方式亳白芍饮片质量,验证亳白芍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不同加工方式亳白芍饮片标准煎液的指纹图谱,同时对没食子酸等7种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指纹图谱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对所有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亳白芍趁鲜片标准煎液指纹图谱相似度较亳白芍生斜片标准煎液相似度高;不同加工方式白芍饮片标准煎液中没食子酸等7种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聚类分析结果将白芍趁鲜片与白芍传统片聚为一类,而白芍生斜片自成一类。结论 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加工的亳白芍趁鲜片质量与传统片差异较小,可与传统片一并应用,生斜片质量差异略大,能否作为白芍饮片在临床进行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毛冬青妇科灌肠液的制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水提醇沉法进行制备,用UV法测定毛冬青的含量。结果该制剂的生产工艺合理,质量稳定、可控。结论毛冬青妇科灌肠液制备工艺可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不同厚度白芍饮片的损耗及其标准汤剂的转移率和出膏率,评价饮片厚度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方法 切制不同厚度的白芍饮片,计算其碎屑率、下料率和翘片率;制备不同厚度白芍饮片标准汤剂,测定其出膏率,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芍饮片和汤剂中的主要成分,计算其转移率。结果 其碎屑率、下料率及翘片率随饮片厚度增加而降低;白芍饮片的标准汤剂出膏率和各成分转移率与白芍饮片厚度成反比。结论 在本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化生产实际,建议亳白芍饮片厚度以2 m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18批清心解瘀方标准汤剂,对其物质基准进行研究。   方法  以标准汤剂丹酚酸B、阿魏酸、总生物碱和黄芪甲苷的含量、转移率,出膏率、含油量、指纹图谱相似度等为评价指标,建立清心解瘀方标准汤剂相关表征参数允许范围。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版)进行指纹图谱分析,采用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指纹图谱共有峰进行评价。   结果  共确定了18个共有峰,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0。18批样品聚为2类,结合相似度结果,分析可能与不同产地饮片配伍有关。根据OPLS-DA VIP值结合载荷图,共筛选出3个影响批间样品质量的色谱峰,依次为丹酚酸B(14号峰)、盐酸黄连碱(10号峰)和阿魏酸(7号峰)。为减小批间样品的质量差异,保证制剂质量的一致性,在后续制剂生产中应尽量选择同一道地产区药材。   结论  清心解瘀方标准汤剂制备方法稳定,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指纹图谱方法稳定、相似度高,可为该方后续制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