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华  谷清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1):1338-1341
目的 通过分析鲁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成药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为指标对鲁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6月-2014年5月和2014年6月-2015年5月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鲁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6月-2015年5月中成药销售金额较2013年6月-2014年5月上涨39.43%,占药物总销售金额比例无明显变化。本中心对部分中成药的使用相对集中,2013年6月-2014年5月和2014年6月-2015年5月销售金额排名前15位的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占当年中成药销售金额的比例分别为42.19%和40.02%。DDDs排名前15位的药物中,12~13种药物为基本药物,DDC较低。结论 本中心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国家基本药物品种齐全,价格合理,医生和患者更趋向选择基本药物,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我院移动护士站PDA技术使用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差异。方法:对PDA技术使用前后两个年份所有住院病人中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DA使用前(2012年)住院病人数:12606例,临床不良事件发生68例,临床不良事发生率为0.54%;PDA使用后(2013年)住院人数15 755例,临床不良事件发生39例,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5%。PDA使用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PDA使用后临床不良事件病人投诉比例降低(2012年5例,占不良事件的7.35%;2013年1例,占不良事件的2.56%),主动上报比例增加(2012年47例,占不良事件的69.12%;2013年31例,占不良事件的79.49%)。结论:PDA技术的使用,使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病人投诉比例降低,主动上报比例增加,说明护理工作的主动性增强,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进护理方式对冠心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PCI治疗的12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5月)62例以及观察组(2013年6月~2014年6月)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改进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等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行冠心病PCI患者临床护理方式降低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自愿报告制度在普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建立护理不良事件自愿报告制度。比较普外科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实施前(2012年)、实施后(2013年),护理人员护理不良事件自愿报告率。结果:实施后(2013年)较实施前(2012年)自愿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的运用可明显增加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普外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血液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血液科接受静脉化疗的382例血液病患者实施风险管理为研究组,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血液科接受常规静脉化疗37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呼吸道、肠道、茵血症感染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血液科通过风险因素评估,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促进医患沟通,预防风险事件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常晚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6,(26):3727-372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9例急诊中毒患者为对照组,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9例急诊中毒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对比分析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洗胃时间、首次吸出液体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洗胃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19%(P<0.05)。结论在急诊中毒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可缩短洗胃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减少门诊输液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护理服务模式。方法将在我院门诊行2 d以上输液治疗的10000例的患者分为两组,将护理服务模式改变前的2013年11月的48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护理服务模式改变后的2014年3月的520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药物失效、破损、药物遗失、错带药物、少带药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药物失效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药物破损、药物遗失、错带药物、少带药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01)。结论改变护理服务模式,注重细节护理,为患者提供药物寄存服务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院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处方点评。方法:从我院药剂科及处方管理系统中分别抽取2012年-2014年三年间处方100张,采用 EXCEL 表格对处方进行整理,对处方内容及形式进行审查,并对不合理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DDDs 排序前10位的国家基本抗菌药物类中,我院2012年、2013年、2014年均采用的是国家基本抗菌药物;2012年-2014年不合理处方从13.00%下降到3.00%。结论:通过我院积极有效的抗菌药物类专项整治活动,我院的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良好,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和普及。  相似文献   

9.
探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安全文化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应用安全文化对手术室进行安全管理期间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未应用安全文化对手术室进行安全管理时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及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为2.0%,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为8.0%,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为90.0%,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安全文化进行管理可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9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全方位护理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方位护理的方式护理脑梗死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护理危机管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87例设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4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总结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危机管理.比较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及患者投诉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及患者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危机管理有利于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投诉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我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及分析,为调整我院药品目录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和2013年我院基本药物的品种、剂型、规格数量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和2013年我院纳入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的品种、剂型、规格数量及使用比例分别为:164%、176%、185%、15.09%,204%、213%、225%、20.73%。结论 2013年5月1日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施以来,经过采取调整我院药物目录、宣传、培训以及其他措施后,我院基本药物品种数量增加的比例高于剂型、规格数量增加的比例,使用比例也有明显提高,药占比和门诊、住院患者人均费用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我院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搜集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中的34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品种、药物剂型、临床表现以及同一批次药物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349例中药注射剂使用患者不良反应中,清热类204例;活血类54例;补益类41例;其他类50例。(2)严重不良反应8例:骨瓜5例,细辛脑1例,血必净1例、参芎葡萄糖1例;皮肤及附体损害188例,消化75例,心血管52例,呼吸22例,其他12例。结论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影响因素角度,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加强不良反应监测、报告,降低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院2012~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DDDs)排名,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等。结果:与2012年相比,2013年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DDDs下降了14.73%;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已达到卫生部要求的控制目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从2012年的55.02%下降至25.85%,用药指征、用药种类、给药时机及给药时间的合理性均明显提高。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我院近两年临床各科室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还未达到专项整治的目标要求,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仍然存在,有待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于临床用药安全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针对我院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方案以及评价方式、注意事项实施回顾性的分析,统计并对比建立监管体系前后产生的药物不良事件情况。结果:在监管体系建立前(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随机选取的80例患者中,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75%,在监管体系建立并实施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随机选取的80例患者中,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5%,研究组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中药房操作程序进行规范,同时提升处方审查力度,充分保障调剂的质量,可以显著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危险因素评估表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以及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对 2013 年使用 各项危险因素评估表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 2014 年启用综合护理危险因素评估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 析。结果启用综合护理危险因素评估表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正确使用综合 护理危险因素评估表,能有效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药品研发、生产、经营企业提供药物利用信息。方法:运用医院药房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收集我院2006-2008年消耗中成药品种、剂型、数量、金额等数据,对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8年我院中成药应用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治疗心血管病药物增势明显。结论:2006-2008年期间我院中成药的品种、剂型、用量、金额等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特别是治疗心血管病药物的使用呈逐年上升趋势,由此也反映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群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开展优质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1年1月至12月未开展优质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护理安全文化应用于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可有效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且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护士对不良事件的心理状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要点。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76例给予PICC导管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接受优质PICC护理),各38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及疾病不确定感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舒适度,是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陶贤琦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112-113,115
目的:评价我院口服心脑血管类中成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口服心脑血管类中成药的种类、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7~2009年口服心脑血管类中成药呈上升趋势;该类药品以胶囊、片剂及滴丸为首选剂型;排序比值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口服心脑血管类中成药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以新剂型、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势,但也存在仍需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