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峰  严晶  卢冬雪 《中医学报》2019,34(9):1859-1863
中医的整体观、阴阳学说、藏象学说、脾胃学说、肺肠相表里理论、正邪学说等基础理论与肠道微生态及宿主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来源于后天,用之于后天,受内外环境额影响,既是对立统一的,又有着和中医相似的阴阳、脏腑及正邪属性。肠道微生态是当下研究热点,其完善的理论和技术及研究结果为中医药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门。中医中药与肠道微生态的互相调节作用已被证实,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中药的吸收,提高中药的效能;中药也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目前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动物实验上,且与中医药相关的可检索文献甚少,今后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理论研究、辨证论治及作用机制研究,明确中医药对肠道微生态的多靶点、多途径的机制,深入到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功能上,为中医药在肠道微生态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报》2019,(9):1859-1863
中医的整体观、阴阳学说、藏象学说、脾胃学说、肺肠相表里理论、正邪学说等基础理论与肠道微生态及宿主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来源于后天,用之于后天,受内外环境额影响,既是对立统一的,又有着和中医相似的阴阳、脏腑及正邪属性。肠道微生态是当下研究热点,其完善的理论和技术及研究结果为中医药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门。中医中药与肠道微生态的互相调节作用已被证实,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中药的吸收,提高中药的效能;中药也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目前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动物实验上,且与中医药相关的可检索文献甚少,今后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理论研究、辨证论治及作用机制研究,明确中医药对肠道微生态的多靶点、多途径的机制,深入到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功能上,为中医药在肠道微生态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中土五行的五行模式中,土行居于"中"位,调节和控制东南西北四方的木火金水四行。肠道微生态参与人体代谢的途径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理学靶点。中医药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改变宿主的代谢状况,进而阻断或逆转心血管病的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有:①关于肠道微生态与机体的发病机制研究多集中在消化系统疾病上,对其他系统疾病的研究相对较少,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②在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研究多局限于动物实验,缺乏较多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随着新一代核酸测序技术、宏基因组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推动心血管领域的肠道微生物组学的研究,未来通过不同的方式测定机体不同物质水平,结合肠道微生物代谢物鉴定,可为中医药调节肠道微生态进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肠道菌群在肥胖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机制涉及影响人体能量吸收、炎症反应、自身免疫、肠道通透性等多个方面。研究表明调节肠道菌群紊乱可以有效改善肥胖。中医"脾"与肠道菌群联系密切,以肠道微生态为靶点的中医药作用机制研究已逐步展开。然而,现有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中医证候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以脾胃证候为多,但现行研究未能系统阐明各种中医证候与肠道菌群变化规律的关系;研究以单一中医证候模型多见,对中医病证结合模型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较少;对各类中药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多以动物实验为主,临床实验鲜见。目前中医药通过干预肠道菌群治疗肥胖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需深入探讨中医药对肠道菌群及肠道稳态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为从整体层面阐明中医药治疗肥胖的机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炎性反应为特征的全身心身疾病,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中医的整体观和恒动观与肠道微生态的整体性、动态性特征相契合;"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肠-脑-皮轴"学说,及已有有关中医药维持肠道微生态稳态的研究,为从肠道微生态角度探索银屑病的中医诊治机制提供了依据。将传统中医证候与客观的微生态学相结合,明确不同中医证型肠道微生态的特征性变化,探究可调节此类肠道微生态失调的中药复方制剂或单味药物,通过肠道菌群与中医"方"和"证"结合研究以寻找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新思路及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肠道菌群参与调节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医学中的脾胃功能与西医学肠道菌群密切相关,通过探讨西医学肠道菌群研究、中医学脾胃理论、慢性荨麻疹三者的内在关联,以期能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角度探讨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发病和中医药作用的现代科学机制,为CU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提供临床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为从脾胃论治CU的现代化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湿邪阻滞肠道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祛湿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类型的祛湿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各有其特点:苦寒燥湿类药物可抑制大肠杆菌等致病菌,但多性寒凉,易伤阳气;芳香化湿类药物抑菌作用较弱,多具有促进益生菌生长的作用,淡渗利湿药亦以促进益生菌生长为主。深入研究祛湿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发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中药制剂,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可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进一步剖析中医湿证的本质,丰富中医药理论内涵。现有研究多局限于体外抑菌实验及动物实验,且缺乏相应的临床数据支撑,故今后需进一步拓宽研究思路,及时采用最新的生物检测技术,增加临床实验比例,提高循证医学证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民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情况,而肠道健康则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部分。肠道健康与肠道微生态息息相关,因此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及研究报告,联系中医药古籍,总结出肠道微生态问题的中医观并给出了部分肠道微生态病症的中医药疗法,尤其针对中药靶点治疗与中药针刺治疗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药物作用原理与可行性论证。  相似文献   

9.
传统中医药理论中的脾虚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密切关联,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心力衰竭患者体内代谢物的变化,同时在心力衰竭的病理演变中脾与心的关系也最为密切。以肠道菌群作为心力衰竭防治的新靶点,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基于此,结合中医药思路以心脾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肠道微生态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以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肠道微生态系统作为黏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体免疫等生理作用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人体疾病的发生互为因果。现在临床对肠道微生态的关注日益密切。中医药基本理论与学说的不谋而合,成为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肠痈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痈是指发生于肠道的痈肿,属内痈范畴。建国以来,有关肠痈的临床研究不断进展,在继承古人经验基础上,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理论渐趋完善,治法处方日益丰富,提出内服药物、外服药物、中药灌肠、针刺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文章就建国后肠痈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总结,以更好的发挥中医在肠痈中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2.
在《内经》“肺合大肠, 大肠者, 皮其应”的中医肺藏象理论的基础上, “皮”“肺”“肠”三者在生理、病理的密切关系构成了环型体系, 对于中药外治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现代“皮-肺-肠”轴的提出主要从实体结构、免疫、内分泌、神经等方面探讨三者的联系。近年来, 皮肤微生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笔者基于微生物的视角探讨“皮-肺-肠”轴在以特应性皮炎为起点的“特应性进程”过敏性疾病中的时空关联。基于“皮-肺-肠”轴的皮肤微生物调节为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视角, 也为中药外用制剂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肠道菌群及其衍生代谢物在慢性肾脏疾病(CKD)中的研究不断深入,以此为干预靶标的中医药治疗策略对延缓CKD进展具有较大应用前景。文章首先介绍了CKD的肠道微生态现状,然后基于肾肠轴深入探讨CKD肠道菌群-代谢网络致病原理,最后立足经典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治疗理念及现代药理研究总结中医药干预CKD肠道菌群-代谢网络的具体治法用药,旨在进一步明确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为作用靶点的中医药干预在CKD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医肿瘤学较之中医其他学科起步较晚,而恶性肿瘤作为现代的多发病、疑难病,无论中医、西医对其认识都有一定局限性,故而中医肿瘤教学有一定难度.通过多年的实践,认为在授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在诊断上应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治疗上应中医疗法与西医疗法相结合,组方上应辨证用药与专科用药相结合.同时在理论传承基础上,注重对临床实践创新内容的讲解,以中医治肿瘤好的“点”“面”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实验中医学作为中医学新兴发展的一门学科,对培养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中医药的快速发展及其新的定位要求,结合当前大学生新的认知特点,我们对《实验中医学》教材进行了修订与再版,突出特色是采用科研案例引导相关知识点,并在我校2013级“5+3”八年制本科生中授课。经问卷调查,学生反馈以科研案例为引导的教学既有助于培养学生采用当代实验方法研究和发展中医药的素质和能力,又普及当代中医药研究的重大成果,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责任感。建议在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实验中医学》课程。  相似文献   

16.
急性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医疗界面临空前严峻的细菌耐药形势,而新药研发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发展速度。在严重感染诊治过程中注重脏器保护、改善微循环,是提高救治率的关键。我们在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下,采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西医优势互补、病证结合的原则诊治急性感染性疾病,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通过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总结出实热证(热夹湿型、热盛伤阴型)、血瘀证、腑气不通证和厥脱证。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中药在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细菌耐药、脏器保护、微循环等方面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最佳策略,突破中西医之间的壁垒是关键,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 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由于物质基础不清、作用机制不明、质量控制不稳定、循证医学证据缺乏等瓶颈问题, 中药复方屡遭质疑, 难以获得国际认可, 临床应用和产业发展十分受限。如何科学有效开展中药复方基础研究, 使其更好为临床服务成了中医药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近年来, 转化医学浪潮的兴起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思路。该文简述了中药复方临床应用和开发面临的困境, 转化医学视角下开展复方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一步凝练研究思路与方法, 以期为源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复方转化医学研究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8.
发生学方法是一种多种研究方法综合的跨学科比较的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之中,真正引入中医理论的研究领域只有十余年的时间。为了促进中医理论发生学研究的健康发展,简单介绍了发生学方法的由来、界定及引入中医学研究中的过程。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医理论的发生学研究现状,包括藏象学说、精气血神理论、经络学说、病因病机理论、中医相关哲学理论、中医理论发生与先秦诸子的比较、诊法与方药理论的发生学研究等七个方面。剖析了中医理论发生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总体规划,研究很不均衡;研究水平不高,创新急需加强;逻辑思维混乱,推理过程错误;理论诠释错误,文献引证不准等四个方面。同时指出,中医理论的发生学研究不能替代中医理论的创新研究,而应该与之紧密结合,以促进中医理论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医"证"研究的发展方向--证中求病,病中求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中医临床科研思路与方法的角度,回顾历史,总结中医临床辨证与辨病结合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认为“证”的研究是中医临床研究中一项关键性的课题。近十几年来,西医学有关新发现疾病及其诊断方法的发展较快,而中医“证”的研究却进展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有:(1)辨证分型固定化,不求发展;(2)辨病为主,辨证为辅;(3)只对病下药,不对症下药。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开展“证中求病,病中求证”的临床研究思维方法,从辨证与辨病结合的研究实践中,不断探索未知,不断发现新的疾病和证,以提高中医临床辨病诊断和辨证诊断的水平,为中医基础理论和药学研究提供丰富的临床资源和条件,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