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中医证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天保  谢桂权 《新中医》2005,37(4):8-10
糖尿病肾病(DN)肾小球硬化由肾消迁延日久发展而来,提出肾小球硬化的病理改变与中医学积证相类,可归属肾积范畴。认为气阴两虚、肾络亏虚日久,化生痰瘀,变生肾积,为肾小球硬化之本。痰瘀痹阻肾络,为肾小球硬化之质;痰瘀互生互结,又为病情恶化之因。临证防治宗且攻且补之则,立益气养阴、祛瘀泄浊之法,以康肾片治疗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症的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变的肾脏表现,病理诊断为肾小球硬化症。虚、瘀、湿、浊是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基本病机,其中虚是导致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始动因素,瘀是构成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病理基础,而湿、浊是加重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不可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肾康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多因素导致的慢性进行性肾损害 ,蛋白尿是其最常见临床病理表现。消除或减少蛋白尿是预防肾小球硬化及延缓进入肾衰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 ,其中医病机多为本虚标实 ,本虚主要责之于脾肾两脏的虚损 ,标实在于湿浊、血瘀。我们总结多年治疗慢性肾炎之经验 ,以健脾补肾、益气活血 ,利湿化浊为治则。制成肾康片 ,在治疗慢性肾炎减少蛋白尿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78例慢性肾炎患者均符合 1985年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拟定的慢性肾炎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 (4…  相似文献   

4.
归纳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经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以肺、脾、肾虚损为主,兼夹水湿、湿热、瘀血、风邪等邪实,邹老临床治疗首辨虚实标本主次,兼顾扶正祛邪,运用补益肾元、健脾益气、化瘀和络、清热利湿、宣肺解表等多法同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本病机为虚、浊、瘀、毒、衰五个方面,虚证以 脾肾气(阳) 虚和肝肾阴虚为主;浊是由于脾肾阳虚痰饮、水湿内停,湿浊内蕴;瘀是因虚致瘀,瘀阻肾络, 贯穿疾病始终;毒是指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在体内停滞日久,胶着不去,在肾形成微型癥积,浊毒内聚, 毒损肾络,出现浊毒证;衰是湿浊羁留,肾功能衰败。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而以肾气衰败为本,湿浊血瘀、 瘀毒为标,即虚、浊、瘀、毒、衰相互夹杂为其病机。治疗原则以补脾肾为本,以祛湿降浊、活血祛瘀、解毒 排毒为标,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复杂,临证要紧抓病机,结合整体与局部,内外兼治,才能收到良好 效果。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慢性肾脏病,是造成终末期肾衰的重要原因之一。王坤根教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多起于脾虚湿阻、肾虚夹浊、邪毒恋肝。脾气虚弱则枢机不利、运化失常,肾中精亏则气化功能受损、阴亏失滋,肝用太过或不及则气机不畅、气血失调,进而产生浊、毒等病理产物。脏虚为本,阴邪为标,虚、浊、毒三者相互影响,因果交织。故王老提出在扶正祛邪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伴随症状进行经验用药,形成“扶正祛邪+针对用药+消肿泄浊解毒”的成方。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活血泻浊法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组、经验方组,后3组采用5/6肾切除法制作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灌胃4周,取肾组织切片,行HE、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GSI);采用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求得基质阳性面积比值。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GSI、基质阳性面积比值均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经验方组GSI、基质阳性面积比值有降低(P均0.05);而尿毒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湿、活血泻浊组成的经验方能够改善模型大鼠肾脏病理,降低GSI及基质阳性面积比值,改善肾小球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以脾肾两虚为本,夹杂湿浊血瘀等实邪内蕴,为本虚标实之证。补益脾肾为本,兼泄浊化瘀,配合保留灌肠、结肠透析、熏蒸药浴、中药热熨、隔药灸等外治法,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以脾肾两虚为本,夹杂湿浊血瘀等实邪内蕴,为本虚标实之证。补益脾肾为本,兼泄浊化瘀,配合保留灌肠、结肠透析、熏蒸药浴、中药热熨、隔药灸等外治法,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肾康冲剂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自由基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连以健脾行水化瘀法组方而成的纯中药制剂肾康冲剂,对11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候学调查提出“脾虚、湿浊、血瘀”是本病中医的基本病机,以健脾行水化瘀法组方而成的纯中药制剂肾康冲剂。结果:以肾康冲剂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其总有效率达86.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7%。结论:提高机体内清除自由基连锁反应的各种活性酶含量,清除自由基及消减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是肾康冲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部分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1 年3 月至2012 年1 月的期间来我院就治的38 例已作过肾活检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按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往往可见正虚与邪实并存,并多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故采用以正虚为主兼顾邪实的临床分型进行治疗.结果 38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后完全缓解7 例;基本缓解16 例,好转12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为92.11%.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应抓住虚、湿、瘀为重点,加强对症处理,必要时中西药合用以缓解病情进展为主,还要重视风邪及痰浊的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瘀浊双清胶囊干预治疗抑制5/6肾切除大鼠残肾小球硬化、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0只,用5/6肾切除的方法制成慢性肾衰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苯那普利阳性对照组和瘀浊双清胶囊高中低治疗组。于第2次手术后1周开始干预治疗,术后12周检测各组大鼠术后肾功能、残肾组织形态学和Ⅰ型、Ⅳ型胶原表达。结果瘀浊双清胶囊治疗组比模型组血清肌酐水平明显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改善,并呈量效关系,高剂量组作用明显;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比模型组Ⅰ型、Ⅳ型胶原表达减少。结论瘀浊双清胶囊可能通过降解Ⅳ型胶原等细胞外基质而抑制5/6肾切除大鼠残肾组织肾小球硬化,从而延缓慢性肾衰进展,与苯那普利有相近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骆继杰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疑难杂症,骆继杰教授秉承《内经》思想,从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着手治疗,屡获验效。骆老认为本病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亏虚为主,标实以湿(热)、血瘀等为主。治疗则以益气养阴为主,兼以祛湿、化瘀,自拟益肾汤。临证根据病情变化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4.
杨东东教授认为多发性硬化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本虚以脾胃亏虚、肝肾阴虚为主,标实以风寒湿热等外邪为主。急性期病情重,宜解表驱邪治其标,缓解期多属脾肾亏虚、肝肾阴虚证,宜采用益气健脾、补益肝肾之法治其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桃核承气汤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4周后按血肌酐水平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高、低剂量组和福辛普利(蒙诺)组,连续观察给药后各组大鼠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肾功能持续下降,血肌酐、尿素氮持续升高,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桃核承气汤可改善模型大鼠肾功能,延缓肾小球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6.
孙世竹  孙伟 《北京中医药》2005,24(6):346-348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慢性进展的主要病机特点在于虚、湿(热)、瘀.其发病是在肾元亏虚、正气不足的基础上,遭受外邪或内伤等因素,致气血失和、脏腑机能失调,而产生湿热、瘀血等病理产物,日久迁延,则形成本虚标实、肾虚湿瘀之证,若湿邪久恋不去酿生湿浊、浊毒等病理产物,则进入肾功能不全及尿毒症阶段.  相似文献   

17.
肾脏疾病与血淤证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祖国医学认为,诱发肾小球肾炎的病因,无论是外感或内伤所形成的水肿,均与肺、脾、肝、肾等脏器虚损有关。从病机特点来看,是本虚标实,其中以肾脾虚损为主。所谓标实,是指诱发肾脏致病因素和病理代谢产物所致,如风邪、湿热、血瘀和湿浊等,其中以湿热和血瘀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庄乾雷  李瑶 《河北中医》2009,31(9):1326-132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属中医学心痛、胸痹、厥心痛、胸痛和真心痛等范畴。其发病者多为中老年人,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以心、脾、肾气血阴阳亏虚为主,标实以寒凝、气滞、痰浊、血瘀为主,其中又以痰浊、血瘀为多见,因此祛痰和活血法为治疗冠心病的大法。  相似文献   

19.
总结刘尚义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肾炎所致水肿的病机在于肾虚痰浊阻滞,肾虚为本,痰浊为标,治疗须标本兼顾,以扶正祛邪为大法,自拟萆雪分清饮随证化裁,补肾泄浊,活血消肿,疗效显著。同时认为祛邪药物应中病则止,补虚药物应补中有泻,滋而不腻,或消补并行,达到阴阳双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从通补兼施论治老年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及其与脾肾的密切关系,与淤血痰浊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该病的发病特点和治疗特点。该病虚实夹杂,以本虚标实为主,治疗当施以通补兼施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