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耐量减低(IGT)是介于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糖代谢异常,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不仅2型糖尿病存在IGT阶段,部分1型糖尿病也有这个阶段。此阶段主要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其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由于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降低和外周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有资料显示国内IGT的患病率高达4.76%,  相似文献   

2.
唐奇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079-2082
2型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持续增长的流行病学趋势已构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新近资料显示20岁以上的上海居民糖耐量低减(IGT)与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0%和9%[1],而在美国IGT患者转化为糖尿病的年转化率为4.76%[2],在中国相关的调查显示为8.9%[3],即使停留在IGT阶段仍然对机体具有危害性。因此IGT人群是最重要的糖尿病危险人群,干预IGT人群具有重要意义,IGT阶段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时机,IGT干预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并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1995年由著名糖尿病专家潘孝仁教授领导完成的“大庆糖尿病预防6年前瞻性…  相似文献   

3.
糖耐量减低(IGT)是指血糖水平介于正常糖耐量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是糖尿病发病前的“亚健康状态”,大多数2型糖尿病发病前经历此阶段。在该阶段就已存在着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的缺陷,IGT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高危状态。因此,干预控制IGT就是控制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笔者以复方健胰胶囊对IGT患者进行干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葡萄糖耐量受损(IGT)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的前期阶段。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9.7%,而IGT人群患病率高达15.5%,且随着年龄和体质量的增加而不断上升[1]。因此,防治 IGT 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笔者观察了知柏地黄丸结合生活方式指导对IGT的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耐量减低(IGT)是糖代谢介于正常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过渡状态,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发病前都要经过这个特殊的阶段。对IGT进行有效的干预可防止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延缓微血管和大血管的并发症,从而将明显降低人群的死亡率。近年来IGT的中医病因病机及症候研究、治疗都取得一定成果,提出脾虚致消、气阴两虚、肝失疏泄兼瘀血论等新的理论,更加丰富了中医论治糖尿病临床的学术体系,兹就近年来中医论治IGT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葡萄糖耐量减低干预治疗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是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中间阶段,也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DM)的一个危险阶段,属于糖尿病前期范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是IGT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1-3].2006年WHO制定的IGT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即口服75g葡萄糖2h后血糖7.8~11.1mmol/L.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研究报告显示每年有超过700万人发展为糖尿病,每10 s就有2人发展为糖尿病,所以迫切需要积极地干预IGT.  相似文献   

7.
王福仁治疗糖耐量低减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中医杂志》2006,47(2):102-102
糖耐量低减(IGT)是2型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我国糖耐量低减患病率在2%~4%,几乎所有的2型糖尿病均是通过IGT阶段转变而来。王福仁主任医师,悬壶40载,擅治各类疑难杂症。现将其治疗IGT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为糖尿病前期中一重要类型,几乎所有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发病前都曾经过IGT阶段,且IGT具有高度可逆性,有效干预可以预防或延缓IGT患者进展为糖尿病患者。IGT属于中医学脾瘅、消瘅等范畴,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中医药对预防或延缓IGT的进展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减低(IFG)和糖耐量减低(IGT),二者视为糖尿病发生过程中的中间阶段。IFG与IGT可以转变为糖尿病,因此糖尿病前期给予积极的干预措施,可以很好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现就糖尿病前期中医证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气阴两虚型糖耐量低减患者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2型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若干年后IGT人群中大多数会演变为糖尿病[1].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以中药干预糖耐量低减的临床研究,显示中药干预在延缓IGT向2型糖尿病发展中可能是有效的,可明显降低血脂和空腹胰岛素,有着良好的综合治理效应,使IGT人群向健康人群回归;良好的糖尿病教育和实施饮食运动治疗亦有利,但不能有效阻止IGT的进展,研究结果已于另文报告[2].现就该研究中降糖补肾方对IGT患者气阴两虚证候影响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