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炮制对侧柏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炮制对侧柏叶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侧柏叶制炭后新产生的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并用HPLC方法对生品及不同程度的炮制品中该成分的含量和槲皮苷的含量等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侧柏叶制炭后产生了新的成分槲皮素;不同制炭程度对侧柏叶中化学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槲皮素的含量可以明显的指示侧柏炭的炮制程度,槲皮素可作为侧柏炭含量测定的指标性成分。结论:不同的炮制条件对侧柏叶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侧柏叶炭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丁安伟  朱春江 《中药材》1994,17(11):24-27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侧柏叶炭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侧柏叶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270℃煅制40min,该炮制品的多种微量元素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的侧柏叶药材中氨基酸含量,为侧柏叶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标准,并探究炮制对侧柏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法,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18种氨基酸;以乙腈-水(1∶1)∶4%醋酸钠缓冲盐为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27℃。结果:不同产地侧柏叶药材中,均含所检测的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含色氨酸、赖氨酸,以河北产侧柏叶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为最高,安徽产总氨基酸含量最高。炮制后16种氨基酸含量均降低,且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可以侧柏叶药材中氨基酸的含量对其药材质量进行评价,炮制前后氨基酸含量差别明显,可考虑不经炮制直接入药。  相似文献   

4.
陈学松  张涛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0):847-849
侧柏叶的传统炮制方法有生用、醋炒、盐水炒和蒸制等[1]。文献多以其主要成分鞣质、挥发油、总黄酮类作为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2],用色谱法测定侧柏叶各种炮制品的含量目前未见报道。《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侧柏叶的含量测定项以槲皮苷为测定指标,炮制品仅收载侧柏炭[3]。本实验采用HPLC测定侧柏叶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槲皮苷的含量变化,为探讨其炮制机制提供更具体的参考依据。1仪器及材料岛津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AND GR-2....  相似文献   

5.
不同炮制对侧柏叶止血效果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阎凌霄  史生祥 《中药材》1989,12(7):22-23
本文以小白鼠尾静脉出血时间为指标,探讨了不同温度及不同压力下炮制侧柏叶对止血效果的影响。结果烘烤侧柏叶温度在100~200℃时止血作用非常显著,蒸制侧柏叶在1个压力至5个压力之间止血效果最好。就止血而言,烘烤法优于蒸制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GC-IMS气味检测辨识侧柏叶炒炭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典花  戴衍朋  卢琪  孙立立  张学兰  张军 《中草药》2021,52(21):6510-6517
目的 从气味变化角度对侧柏叶炒炭程度进行辨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侧柏叶和不同炒制程度侧柏炭的气味进行检测,采用直观、聚类、指纹图谱法对其进行比较和定性分析。结果 通过气味分析可明显区分开侧柏叶及不同炒制程度侧柏炭,5-甲基糠醛、2-庚醇和2-乙酰呋喃可作为侧柏叶炒适中炭的标志物。结论 侧柏叶炒炭后气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与炮制程度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辨识炭药炮制程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侧柏叶炮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佩  黄开艳 《中药材》1994,17(5):24-27
本文以抑菌作用、总黄酮含量、鞣质含量、微量元素含量、薄层定性为指标,对侧柏叶的生品、烘品(130℃)、炭品进行比较,为制定侧柏叶合理炮制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侧柏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柏叶性味苦涩、性寒,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症。其炮制方法主要为单制和辅料制两类,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黄酮、鞣质、无机元素等,药理研究发现侧柏叶除止血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抗肿瘤活性等作用。今后研究需进一步深入,以明确侧柏叶炒炭炮制工艺及作用机理,深入揭示炒炭共性技术的科学内涵,建立科学规范的炒炭饮片炮制工艺,提出国内外均能接受的中药材炒炭饮片质量标准及先进的检测手段,为国家药典制定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古今侧柏叶生熟炮制品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琦  庞凤竹 《中成药》1995,17(8):20-22
通过文献考证,探讨了古今侧柏叶炮制应用,搞清了自古以来临床药用分为单方和复方、生品和制品、汤剂和丸散、内服和外用原理。制法以炙(炒)者居多,其目的有缓解燥性,增强药效之意。经综合分析历代诸多方剂,生熟均有良好止血功能,主症并无绝对区别。依传统经验为据,制熟应以微炒为妥,现行侧柏叶炭应迅即建立客观质控标准,以确保饮片质量和药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采集季节、地点侧柏叶饮片质量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药典法对不同采集季节、地点侧柏叶饮片进行性状、TLC、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醇浸出物及槲皮苷含量检测。结果不同采集季节、地点侧柏叶饮片TLC均检出槲皮素,水分含量在2.99%~6.89%之间,总灰分含量在4.57%~6.18%之间,酸不溶性灰分含量0.15%~0.60%之间,醇溶性浸出物在23.24%~27.12%之间,槲皮苷含量在0.289%~0.477%之间。结论 12批侧柏叶饮片质量均符合药典标准,但不同季节、地点采集的侧柏叶饮片质量略有差异,建议药典侧柏叶饮片炮制项下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比较炮制条件对何首乌水溶性多糖含量和分子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与药效的相关性。方法制首乌样品制备分别采用传统笼屉蒸法和流通蒸汽锅蒸法,并设定不同的蒸制时间。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样品中水溶性糖的含量;样品总糖溶液用不同分子量超滤膜过滤,并测定滤液中的糖含量,比较不同分子量多糖含量变化。建立大鼠血虚动物模型,比较样品粗多糖的药效差异。结果生何首乌及不同炮制品水溶性糖含量及其分子量分布不同。除炮制72h的制何首乌外,生首乌粗多糖和其他各制首乌样品粗多糖对模型大鼠红系指标均有一定改善作用。结论多糖为何首乌药效物质,炮制可导致何首乌多糖分子量的改变,其药效与分子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炉甘石生品及炮制品的X射线衍射(XRD)指纹图谱;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药材主要成分的影响;测定炮制品中ZnO含量。方法采用XRD法对10批炉甘石生品及炮制品进行分析,分别建立了生品及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对6种不同炮制方法进行比较;运用K值法测定了炮制品中ZnO的含量。结果分别建立了炉甘石生品和炮制品的XRD指纹图谱,其中生品XRD指纹图谱有23个共有峰,炮制品XRD指纹图谱有10个共有峰,经煅烧炮制之后生品的ZnCO_3特征峰转变为ZnO的特征峰;煅烧炮制品中ZnO的含量均超过56%。结论 XRD指纹图谱可用于炉甘石生品及炮制品的鉴定与分析,为炉甘石生品及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槐角炮制前后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和色度值,结合不同模式识别方法比较槐角炮制前后的差异性,为槐角和蜜槐角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PLC法对槐角炮制前后样品进行测定,按《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色谱图进行匹配生成槐角炮制前后的UPLC特征图谱,并对炮制前后的色度值(Lab)进行测定,通过相似度分析、对照品比对、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槐角炮制前后进行多模式识别研究。结果 建立了槐角炮制前后的UPLC特征图谱,槐角和蜜槐角分别确定了23、24个共有峰,指认2、15、16、20、21号峰为没食子酸、芦丁、染料木苷、槲皮苷、槐角苷,炮制后新增成分24号峰为5-羟甲基糠醛;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槐角炮制前后相似度均大于0.9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槐角炮制前后区分不明显,PCA可以将槐角和蜜槐角大致分为2类,OPLS-DA分析可将槐角和蜜槐角明显区分为2类,且结果显示1、2、10、22、23、24号峰是引起槐角和蜜槐角间成分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与方差分析结果一致;色度值ΔE范围为5~13,炮制前后色差可被肉眼识别。结论 建立的多指标特征图谱和色度值鉴别方法对槐角药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及整体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半夏及不同炮制品中总游离有机酸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半夏及其不同炮制品中总游离有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半夏及其炮制品中总游离有机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电位返滴定法,以琥珀酸为对照品,测定生品及炮制品中总游离有机酸的含量。结果分别测定了3批生品及清半夏、姜半夏中游离有机酸含量,姜半夏和清半夏中游离有机酸含量相对于生品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加样回收率为95.20%,RSD=1.8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半夏及其炮制品清半夏和姜半夏中游离有机酸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炮制对桑白皮止咳平喘、利尿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崧  王澈  贾天柱  王敏伟 《中成药》2004,26(6):471-473
目的:对炮制前后桑白皮止咳平喘及利尿作用进行对比.方法:利用豚鼠离体气管条实验、豚鼠引喘实验,家兔及大鼠利尿实验,小鼠二氧化硫引咳实验考察炮制前后桑白皮的平喘、利尿及镇咳作用.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蜜炙桑白皮对组胺所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条收缩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对组胺所引起的气道痉挛也有明显保护作用,作用强度与炮制前相当;在镇咳、利尿实验中,蜜灸后的桑白皮利尿作用减弱,而镇咳作用增强.结论:蜜炙桑白皮与生桑白皮相比,作用有一定差异.生桑白皮长于利尿,而炮制后止咳平喘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16.
桃仁炮制品的初步药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吕文海  卜永春 《中药材》1994,17(3):29-32
实验比较了桃仁五种不同炮制品(生、(火单)、炒、蒸、皮)对小鼠抗凝血、抗血栓、抗炎、润肠作用的影响。证明桃仁生用作用最强,桃仁皮也有很好的活血抗炎之效。经(火单)、炒、蒸等炮制后其作用趋向缓和。为桃仁炮制品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狗脊炮制前后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狗脊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较大的正丁醇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差异。方法:采用对氧自由基、H2O2、羟自由基等3种自由基反应体系,平行考察狗脊炮制前后清除自由基能力变化。结果:生狗脊和烫狗脊均具有清除自由基能力,但烫狗脊清除自由基作用强于生狗脊。结论:狗脊砂烫后抗氧化作用增强与炮制后化学成分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生姜及其炮制品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生姜及其炮制品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含量。结果:生姜及其炮制品多糖含量的顺序为:干姜〉炮姜〉姜炭〉生姜。结论:炮制对生姜及其炮制品的多糖含量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菟丝子及其3种炮制品微量元素的含量,探讨不同炮制品潜在的药用价值。方法: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菟丝子及其不同炮制品微量元素。结果:菟丝子及其不同炮制品所含K,Ca,Mg,Cu,Zn,Fe,Al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各有不同,不同炮制品均以K,Ca,Mg,Fe,P的含量较高,盐制菟丝子微量元素的加合量远远高于其他炮制品。结论: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菟丝子及其炮制品的微量元素,说明炮制和辅料不仅能改变元素含量而且能与有效成分一道发挥协同治疗疾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狼毒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狼毒3个品种瑞香狼毒、大戟狼毒及月腺大戟生品及其炮制品醋狼毒、酒制狼毒、奶制狼毒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提出使用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液质及气质联用等分析方法对狼毒药材和炮制品进行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为科学全面制定狼毒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有利于控制狼毒药材与炮制品的质量,保证狼毒资源的合理开发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