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绪论【学习的重点】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整体,就是完整性和统一性。中医认为,人体是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学整体观念包括以下两个内容: 1.人体是个有机整体中医认为,构成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这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又都是整体机能活动的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有机配合,协调共济,共同完成人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医护理程序中的护理诊断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43000)柯红梅关键词中医护理诊断,整体护理,护理程序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护理程序是基础,而护理程序中,护理诊断又是核心。在对病人的健康情况进行评估后,必须根据影响病人生命或健康的问题提出相...  相似文献   

3.
浅谈中医整体观哲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姝  胡洁琳  曹中兵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57-2057
中医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组成部分,在物质代谢上是相互联系的,在形态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功能上是协调一致的,在病理变化上是互为影响的。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中存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必然影响到人,人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与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人之间组成了人类社会,社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着,社会的许多因素对人体的心理、生理、病理变化都可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的精神和形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精神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机体活动,形体是精神的基础,精神是形体的产物,精神意识反过来又对形体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岁露篇》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六节脏象论》又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些论述都说明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对中医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在自然界中生存,既离不开时间、空间环境,又离不开社会环境,因此说中医养生既是整体的,又是立体多维的。  相似文献   

5.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精髓,现略谈在辨证论治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几点体会:一、从辨证论治看中医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生理活动是以五脏为主,统帅全身其他器官和组织,生理上五脏之间紧密配合,协调统一。在病理上,一脏发病,影响其它脏器,任何局部的病变都是整体生理机能失调的局部反应。故在诊断上,治疗上不能单纯注意局部病变所在的脏器或部位,要在整体观和运动观的指导下,研究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进而了解到疾病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中医古籍中在论及望诊时,常见到“明堂”、“阙”、“庭”、“蕃”、“蔽”等名词,历来未见有详细说明。经考证这些名称实际上是古代建筑用名,系古人借古代宫廷建筑名称来指称人的面部器官。并对古代建筑结构和中医古籍中面部器官位置的关系作了比较,又附古代建筑与人面对照图。  相似文献   

7.
用整体的动态的观点去看待循证医学和辨证论治,深入理解中医网络理论及中医感应理论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应用,克服循证医学的局限性,丰富辨证论治的内涵。用进化论、相对论,辨证论去丰富现代中医学,从而推动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必须重视入与自然,人与疾病的关系,在中医理论框架下,用辨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推动临床医疗保健事业。  相似文献   

8.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辨证的指导下护理方法,中医整体观念贯穿于护理措施始终。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是有机整体,人体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为用,不可分割,人和自然是有机整体,必须顺应自然界的四时变化。中医护理的框架是人、环境、健康、护理四部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为中毒急症,属中医外毒内侵,及时地抢救及护理是患者转危为安的重要环节。从2008年5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声生  朱培一 《北京中医》2007,26(7):459-461
中医内科学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和学生临床适应能力较差。本文提出,应通过强化4个重要环节,即梳理病证历史沿革的主线,全面认识中医学理论发展;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联系,体现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辨证论治特点;重视内科疾病名家医案的灵活运用,尽早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模式;理清内科病证现代研究与现代医学的相互关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从而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黄景贤 《国医论坛》1994,9(2):18-20
由于观察角度和研究方法的差异,中、西医在阐述人体生理机制方面各有侧重,现代医学借助解剖和实验等手段,研究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中医通过观察、综合人体整体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外界的联系,从宏观上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即生理特性。生理特性的认识以现代医学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为基础,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研究人体的生理机制,是对现代医学人体生理学的补充和发展,是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理论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医养生的特点与中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养生的特点与中医模式黑龙江中医学院郝丽莉北京中医药大学苏晶黑龙江中医学院附院李忠爱中医整体辨证医学模式的确立,克服了人们思想上对养生的片面认识,避免了个体经验的主观性,使其自觉地走上正确道路。它在发展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说的同时,也不断地充实了自己...  相似文献   

12.
中医再生医学概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瀚旻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309-2312
将中医再生医学明确定义为:综合运用中医药学和再生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医药在体内外调控组织或器官再生方法与机制的一门学科。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中医药的综合调节作用去维护和调控机体本来存在的自然再生愈合能力,达到修复和重建器官功能的目的。研究重点不仅在于如何利用中医药调控机体的正常再生修复,而且更关注如何利用中医药减少或防止机体的异常再生病变。论述了中医再生医学的理论基础(维护生机的根本理念、精气学说的核心理论、整体调控的治疗手段、既病防变的特色优势)、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简要评述了中医再生医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用整体的动态的观点去看待循证医学和辨证论治,深入理解中医网络理论及中医感应理论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应用,克服循证医学的局限性,丰富辨证论治的内涵。用进化论、相对论,辨证论去丰富现代中医学,从而推动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必须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疾病的关系,在中医理论框架下,用辨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推动临床医疗保健事业。  相似文献   

14.
论传统中医的思维方式与《内经》的时空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内经》时空观的角度挖掘传统中医思维方式的深层成因,是中医理论思维中值得关注的独特视角。《内经》中注重时间、注重循环的具象时空观,对其后的中医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它使传统中医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系统、动态的整体观,使得传统中医从一开始就带有仆素辩证法的鲜明特性;另一方面,它也使传统中医失去了对各种具体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具体过程作进一步探索的兴趣,阻碍了传统中医的概念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不能提供概念得以发展的抽象时空。当然,传统中医的时间观及整体观在目前无疑还有可取之处。从现代医学以及其他科学的发展情况来看,重视时间及重视系统整体功能的科学热情正在高涨。中医时辰医学的思路与方法对现代时间医学来说有许多可借鉴与启迪的地方,对现代“整体医学”来说,中医整体动态平衡观亦可作为新思潮的新起点。然而,中医若要跟上现代科学发展的步伐,在一些根本观念上亦亟需加以变革。其中这一便是其主客不分、互渗互融和循环往复的具象时空观。正是它妨碍了医学中严谨概念与定理的确立,使之丧失了从直观经验到实验科学的中间环节,从而使中医在理论上长期止于古老经典的引证、校释或发挥,而未能有根本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中医睡眠学说及其科学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睡眠学说包括阴阳睡眠说、卫气运行睡眠说和神主睡眠说。三者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中医睡眠的独特理论体系。阴阳说是中医睡眠理论的总纲领,揭示了人体睡眠和醒觉的基本原因;卫气运行说是阴阳说的具体化,揭示了睡眠的运动本质;神主说突出了中医的整体睡眠观,揭示了睡眠是人整体的生命活动形式。中医睡眠学说与现代睡眠学的认识相通融,具有科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中医护理的特点与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辩证观指导下的护理方法,中医整体护理思想贯穿于护理过程的始终,如口腔溃疡以补充维生素、口含消炎片等法治疗,往往收效欠佳。如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整体护理的角度进行护理,就可在疾病的初期收到良好的效果,“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即心通过舌窍与外界相连。中医认为,口舌生疮是心火上炎或小肠实热所致,治疗除选用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17.
用整体的动态的观点去看待循证医学和辨证论治,深入理解中医网络理论及中医感应理论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应用,克服循证医学的局限性,丰富辨证论治的内涵。用进化论、相对论,辨证论去丰富现代中医学,从而推动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必须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疾病的关系,在中医理论框架下,用辨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推动临床医疗保健事业。  相似文献   

18.
胆囊炎与胆囊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多发的胆囊疾病,且胆囊炎与胆囊结石二者在病理上常常互为因果。胆囊结石可诱发胆囊炎,胆囊炎又是促使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属中医之胁痛、胃脘痛、结胸、黄疸等范畴。临床上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施治,灵活化裁,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心神,脑神与心理活动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真 《河南中医》1998,18(1):23-24
中医学把人看作一个具有情感思维的有机整体,不仅靠肌体还要靠精神支持。纵观《内经》、《千金要方》、《本草纲目》、《医林改错》等论述,不外乎五脏、心、脑等分别或共同主宰人的心理活动。现代关于激素、神经内及外周器官递质肽类等的研究以及一些内、外科病例,从不同角度证明了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不是某一个器官的生理机能所为,而是在心、脑的主持下人体所有脏腑组织协调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中医整体护理”是在中医学“整体观念”指导之下所实施的护理方法,是中医护理的一大特色。而“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念”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护理工作模式。“中医整体护理”与“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基本精神,有着内在的联系。但从现代护理概念的更新与转变来看,“中医整体护理”的运用与实施有待于自我完善与发展,这不仅是维护与增进人们身心健康的需要,而且是中医护理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1“中医整体护理”与“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内涵1.1两者均体现了以病人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