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病房肝癌根治术病人鼻胃管的应用情况。[方法]从加速康复病房住院病人中随机抽取85例肝癌根治术病人,按留置鼻胃管与否分为A组、B组,留置鼻胃管的25例为A组,未置鼻胃管的60例为B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人舒适度、满意度及护理时数。[结果]A组和B组病人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B组病人满意度和舒适度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时数低于A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根治术病人留置鼻胃管与否对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影响;但未置鼻胃管病人的满意度和舒适度明显高于留置者;同时,不留置鼻胃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可明显减少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胃管固定法对食管癌病人术后胃管固定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癌留置鼻胃管病人1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用白扁带系双套结固定法,试验组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固定法,观察两种胃管固定方法对病人在留置胃管期间舒适度的影响.结果:工型鼻贴联合活瓣胃管固定法在病人舒适程度、感觉活动不便、担心脱管,非计划性拔管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工型鼻贴联合活瓣胃管固定法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提高了食管癌病人术后胃肠减压期间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一种自制鼻胃管固定装置应用于临床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住院的97例留置鼻胃管的精神障碍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均使用常规方法置入胃管,对照组予传统胶布固定鼻胃管,观察组予自制新型鼻胃管固定装置固定.观察两组病人鼻胃管滑脱发生率、鼻胃管固定处皮肤损伤发生率以及病人主观舒适度、美观度.结果:观察组病人鼻胃管滑脱率、鼻胃管固定处皮肤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主观舒适度、美观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制的鼻胃管固定装置能有效固定鼻胃管,明显降低了鼻胃管滑脱率和固定处皮肤损伤发生率,提高了病人舒适度和美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提高鼻腔狭窄病人经鼻留置胃管的舒适度和成功率.方法 对我科术前需经鼻置胃管、胃管通过鼻瓣区困难91例病人的插管方法进行研究,将该组病人分为2组: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插管,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呼气法进行插管.对插管时病人的舒适度与置管成功率进行观察.结果 使用呼气法插管病人舒适度好.按常规方法进行插管因不易确定鼻瓣区开口,常需反复插管,舒适度差.呼气法能增大鼻瓣区开口角度并有效判断开口位置,提高置管成功率.结论 使用呼气法可以有效提高鼻腔狭窄病人经鼻插胃管的舒适度与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芦芳杨莉  李玉妹 《现代护理》2006,12(30):2850-2851
目的为了提高鼻腔狭窄病人经鼻留置胃管的舒适度和成功率。方法对我科术前需经鼻置胃管、胃管通过鼻瓣区困难91例病人的插管方法进行研究.将该组病人分为2组: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插管,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呼气法进行插管。对插管时病人的舒适度与置管成功率进行观察。结果使用呼气法插管病人舒适度好。按常规方法进行插管因不易确定鼻瓣区开口,常需反复插管,舒适度差。呼气法能增大鼻瓣区开口角度并有效判断开口位置,提高置管成功率。结论使用呼气法可以有效提高鼻腔狭窄病人经鼻插胃管的舒适度与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的固定方法,预防非计划性移位、脱管,减少护理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为临床胃管的固定方法提供新依据。[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留置胃管的100例病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胃管固定方法,即用布胶布交叉固定于鼻翼两侧和面颊部再加系棉绳挂于耳郭上或枕后;观察组采用自制的活结系于单侧鼻导管固定留置胃管;观察两组留置胃管的移位、脱管率、病人的舒适度、胃管固定处皮肤刺激程度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胃管固定方法稳固性、舒适度、皮肤刺激程度及病人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制的活结系于单侧鼻导管固定留置胃管,能够稳定的固定胃管,病人舒适度高,可有效地预防非计划拔管,提高了病人留置胃管的依从性及满意度,同时避免了常规用胶布固定引起的皮肤瘙痒甚至皮肤过敏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经口和经鼻留置胃管的舒适度。[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经口或经鼻留置胃管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7年5月。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898例病人。7项研究结果显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经口留置胃管一次插管成功率较高[RR=1.28,95%CI(1.07,1.53),P=0.006];4项研究结果显示,经口留置胃管能有效保护口腔、鼻腔黏膜[RR=0.14,95%CI(0.05,0.34),P0.000 1];3项研究结果显示,经口留置胃管能减轻病人不适和呛咳[RR=0.37,95%CI(0.15,0.94),P=0.04]。[结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经口留置胃管较经鼻留置胃管,更舒适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病人最佳的吸氧方法。[方法]选择全身麻醉腹部大手术后胃肠减压病人60例,分为3组,分别采取与胃管同侧鼻孔鼻导管吸氧法、留置胃管对侧鼻孔鼻导管吸氧法、面罩吸氧法给病人供氧,于吸氧前及吸氧20h后分别采集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观察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厦病人的舒适度。[结果]3种吸氧方法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留置胃管对侧鼻孔鼻导管吸氧法病人舒适感优于留置胃管同侧鼻孔鼻导管吸氧法和面罩吸氧法。[结论]一般全身麻醉腹部大手术后胃肠减压的病人选择留置胃管对侧鼻孔鼻导管吸氧法,病人更愿接受。  相似文献   

9.
鼻胃管固定贴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创新研究一种护理器具——新型鼻胃管固定贴,能有效固定胃管,增加患者舒适度,方便病人面部清洁的鼻胃管固定贴。方法根据临床留置胃管安全与有效固定的重要性,结合留置鼻胃管病人舒适度的需求,将棉线弹力皮筋材质的固定带,连接左挂耳绳和右挂耳绳,在固定带的前表面沿水平方向固定有一根胶条,利用胶条将胃管固定在鼻部下方即可。结果全新的鼻胃管固定贴设计,通过固定带前表面沿水平方向的固定胶条,简便的固定胃管,有效代替了传统的胶布固定。特别是需要同时放置吸氧管和鼻饲管,护士操作固定十分简便,患者的面部也显得比较美观和整齐。松紧度舒适的弹力棉绳固定在患者耳部,不受压不过敏。洁面也较方便,遇到分泌物等污染时方便更换,操作简便。结论通过简单的创新设计达到了有效固定鼻胃管,规范监控留置胃管的护理安全,患者感觉舒适,面部外观相对整洁美观,有效提升留置胃管的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留置鼻胃管固定方法在咽喉癌术后病人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寻找一种能有效、安全的固定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到2018.1月咽喉癌术后病人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3M加压固定胶布固定鼻胃管。实验组采取白扁带固定法固定鼻胃管,比较两组鼻胃管脱落、移位发生率、固定更换频率、患者舒适度、疼痛评分等。结果:实验组的鼻胃管脱落或移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鼻胃管固定导管更换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导管患者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导管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管白编带固定法可以有效的增加胃管的牢固性,可防止胃管脱出,降低脱管率,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更换频率,延长更换时间,减少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肖俊良 《全科护理》2011,9(27):2502-2502
长期留置胃管常见于胃肠道疾病、胰腺炎及需经鼻胃管鼻饲的病人,留置胃管在起到积极治疗意义的同时也对咽喉部黏膜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病人舒适度改变,甚至影响疾病的恢复。据车杰等研究发现,长期留置胃管对鼻腔、食管黏膜均将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如黏膜水肿、充血、糜烂。据李卡等临床观察发现,因插管造成的咽喉炎发病率在并发症中占第1位。  相似文献   

12.
2种胃管留置护理法对喉癌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种胃管留置护理法对喉癌手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62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在实施胃管留置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在留置胃管期间,每6-8h用液状石蜡油在胃管入侧鼻腔滴鼻1次,维持头后仰住0~2min。观察组在留置胃管期间,每6~8h用复方薄荷油滴鼻液在胃管入侧鼻腔滴鼻1次,维持头后仰位1-2min;每10~12h辅以冷藏1%利多卡因向鼻腔和咽部喷洒。比较2组患者在胃管留置期间的舒适度和对置管的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鼻咽部不适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对置管的配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复方薄荷油滴鼻液滴鼻配合1%利多卡因适时喷洒能有效预防、减轻和消除患者胃管留置期间的局部不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对置管的配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应用鼻空肠管导丝快速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ICU需在气管插管状态下留置胃管病人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鼻空肠管导丝引导下经鼻留置胃管法)与对照组(常规留置胃管法),记录留置胃管一次成功例数,置管过程中心率、MAP、SpO2变化差值,置管中恶心、呕吐、呛咳及置管后鼻黏膜出血例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鼻空肠管导丝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留置胃管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史蓉蓉 《全科护理》2020,18(25):3321-3323
[目的]比较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对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症病人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ICU收治的86例危重症病人,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鼻胃管组(2016年1月—2017年3月)36例,鼻空肠管组(2017年4月—2018年12月)50例。比较两组病人置管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留置鼻空肠管与留置鼻胃管比较并未明显增加置管操作时间及置管费用,且一次置管成功率并未降低(P均0.05);鼻空肠管组病人置管第7天的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鼻胃管组(P均0.05);鼻空肠管组病人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鼻胃管组(P0.05)。[结论]留置鼻空肠管对ICU危重症病人安全、有效,比留置鼻胃管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应用鼻空肠管导丝快速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ICU需在气管插管状态下留置胃管病人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鼻空肠管导丝引导下经鼻留置胃管法)与对照组(常规留置胃管法),记录留置胃管一次成功例数,置管过程中心率、MAP、SpO2变化差值,置管中恶心、呕吐、呛咳及置管后鼻黏膜出血例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组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鼻空肠管导丝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留置胃管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旁流型二氧化碳监测法在危重症病人留置鼻胃管确认鼻胃管位置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病人留置鼻胃管后,采用旁流型二氧化碳监测法以及X线法确认鼻胃管位置,并对两种方法判断结果的一致性、所需时间、成本进行比较。[结果]旁流型二氧化碳监测法和X线法确认鼻胃管位置判断结果的一致性比率均为100%;旁流型二氧化碳监测法确认鼻胃管所需时间较X线法短(P0.01);旁流型二氧化碳监测法所需成本低于X线法。[结论]旁流型二氧化碳监测法操作简单易行,具有时效性强、准确率高、成本低的特点,有助于保障病人留置鼻胃管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舒适护理对消化道手术病人留置胃管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两种不同时机留置胃管病人的舒适度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护理,推行舒适护理。[方法]对164例消化道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舒适需求调查,观察不同时机留置胃管时病人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恶心呕吐、误入气管发生率以及舒适程度的比较。[结果] 93 .9%的病人希望在全身麻醉下留置胃管;对照组病人留置胃管时、留置胃管后血压、心率有较大波动,而实验组的波动则不明显,而且两组病人的血压、心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或P <0 .0 5 )。两组病人置管一次成功率及所用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两组病人恶心呕吐、误入气管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或P <0 .0 5 )。舒适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结论]全身麻醉下留置胃管符合病人的舒适需求,并且极大地提高了消化道手术病人置管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意外病人留置胃管鼻的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琼芳 《护理学报》2000,7(2):26-27
通过对52例脑血管意外病人留置胃管鼻的临床观察分析,总结出脑血管意外病人留置胃管鼻存在插管困难、易返流、胃排空慢、呼吸道分泌物多等特点,改进了插管方法,并根据病人的情况注意调整鼻的速度和量,有效地减少了上述情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陈嘉  王艳菊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4):1257-1257
临床工作中,留置胃管的病人一侧鼻孔插有胃管,如需吸氧时,从另一侧鼻孔插入塞头,导致两侧鼻孔通气障碍,影响呼吸.针对这一现象,本着人性化服务理念,我们将一次性使用鼻氧管进行改良,经过临床实践证明,此方法避免了病人通气受阻的弊端,增加了舒适度,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球麻痹舌后坠病人留置胃管的方法,提高留置胃管的成功率.方法将78例病人随机分2组,对照组35例,采用16号硅胶胃管按常规留置胃管.实验组43例,采用12号带导丝的鼻胃肠管留置胃管并在置管过程中改变卧位.结果对照组留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为57.1%,留置胃管平均用时(19.9±7.9)min,实验组留置管一次性成功率为97.6%,平均用时(13.5±3.6)min.结论采用12号带导丝的鼻胃肠管,改变卧住的方法,可提高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舌后坠病人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