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甲胎蛋白(AFP)在胎肝中高表达,出生后不久就快速下调至很低水平.有关肝脏AFP基因出生后的转录抑制机制一直是未解之谜.AFP基因的增强子、抑制区域和启动子等顺式调控元件可能参与其转录抑制的调节,但有关的关键性转录抑制因子尚不明确.我们发现了一种新型锌指蛋白ZBTB20,为研究其体内的生理功能,我们利用条件打靶技术,建立了ZBTB20的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发现肝细胞特异性ZBTB20基因敲除小鼠出生后的肝脏AFP基因一直维持近乎胎肝的高水平表达,而其肝细胞处于正常的静息状态.生化分析显示,ZBTB20具有转录抑制活性,体外可有效抑制AFP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染色质免疫沉淀和EMSA实验结果显示ZBTB20 体内和体外能直接结合AFP启动子.在小鼠肝脏的发育过程中,ZBTB20基因被渐进激活,与AFP基因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提示激活的ZBTB20参与了AFP基因的转录抑制.上述结果表明ZBTB20是调控AFP基因表达的关键转录因子,由此我们认为肝脏ZBTB20基因出生后的表达上调及其发挥的转录抑制作用是导致AFP基因出生后快速下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靶向锌指蛋白ZBTB20基因的干扰腺病毒。方法 根据ZBTB20基因序列设计人鼠通用的干扰序列,定向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U6-GFP的BamHⅠ和HindⅢ位点。PmeⅠ酶切线性化的重组穿梭载体pShuttle-shZBTB20导入含有腺病毒载体pAdEasy-1的细菌,使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载体pAd-shZBTB20。用PacⅠ酶切线性化该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293A细胞以包装腺病毒颗粒,用TCID50法鉴定病毒滴度,并在人肝癌Huh7细胞和小鼠肝脏组织中验证该病毒的干扰效率。结果 成功构建了人鼠通用的ZBTB20基因干扰腺病毒载体,获得高活性的ZBTB20干扰腺病毒Ad-shZBTB20,滴度为3.2x1010 IU/ml。该干扰腺病毒感染人肝癌细胞株96 h可使ZBTB20 mRNA降低至对照的20%;尾静脉注射7天后可显著下调肝脏内源性ZBTB20蛋白的表达,并使其靶基因甲胎蛋白mRNA表达水平升高200倍以上。结论 所制备的ZBTB20干扰腺病毒能有效抑制人和小鼠ZBTB20的蛋白表达及其生物学效应,为ZBTB20功能研究和干预应用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出生后肝脏甲胎蛋白(AFP)基因异常高表达在ZBTB20基因敲除小鼠生长发育障碍、严重低血糖和未成年死亡等表型中可能的病理作用。方法将ZBTB20单基因敲除小鼠与AFP单基因敲除小鼠杂交,建立ZBTB20与AFP的联合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观察并监测其与ZBTB20单基因敲除小鼠在生长发育、存活率及血糖水平上的差异。结果 ZBTB20/AFP双基因敲除小鼠繁殖成功后,通过观察和监测发现其在生长发育、生存率及血糖代谢等方面与ZBTB20单基因敲除小鼠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ZBTB20单基因敲除小鼠生长发育障碍、严重低血糖和未成年死亡等表型与其AFP基因出生后异常开放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4.
CCCH型锌指蛋白包含1到6个拷贝的CCCH类型的锌指基序,折叠成特殊的指状结构,通过与富含腺嘌呤和尿苷(AU)的mRNA 3'端结合,参与调节mRNA代谢.作为转录因子,免疫调节因子和肿瘤抑制蛋白,临床上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研究证实,CCCH型锌指蛋白可通过调节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参与白血病发生发展的进程.靶向干预CCCH型锌指蛋白或基因可能是一种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可为白血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水通道蛋白-9(aquaporin-9,AQP9)是一种在肝组织中表达的跨膜转运蛋白。肝组织细胞内AQP9定位于细 胞质膜。AQP9除可通透水,还可以通透甘油、尿素等其他多种小分子。大量研究证明AQP9参与肝组织多种生理和 病理过程。AQP9在肝脏上的表达对肝脏生理和病理过程有多种影响,肝脏AQP9的研究可为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端粒锌指相关蛋白(ZBTB48)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 年12 月90 例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及配对正常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ZBTB48 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ZBTB48、Ki-67 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ZBTB48 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利用网络公共数据库,分析ZBTB48 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ZBTB48 mRNA的表达水平在癌组织中比正常组织中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9);ZBTB48 蛋白的表达水平在癌组织中比正常组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ZBTB48 蛋白的表达水平与Ki-67 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 =0.0005);ZBTB48 的mRNA 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相关;ZBTB48 的表达水平低则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差。结论ZBTB48 低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是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锌指蛋白是一类具有手指状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广泛分布于微生物和动植物中,在基因复制、表达调控、细胞分化、肿瘤发生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锌指蛋白种类多、数量大、功能广,与多种人类肿瘤相关。最近研究发现,锌指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  相似文献   

8.
RNA结合基序4(RNA-binding motif 4,RBM4)是一个参与不同细胞生物学过程的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其结构包含两个RNA识别基序和一个CCHC型锌指结构。RBM4表达于多种组织,参与前体mRNA的选择性剪接、翻译控制和RNA沉默等转录后基因调控过程。RBM4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维持胚胎和性腺发育、控制昼夜节律及介导细胞分化等。RBM4的表达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特别是与肿瘤的关系密切,但具体分子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就RBM4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新陈代谢和解毒器官,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时,肝脏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肝脏疾病。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leukocyte cell-derived chemotaxin-2,LECT2)是一种主要由肝细胞分泌的碱性蛋白,在人体的各个系统中有着诸多重要功能,如控制和调节免疫系统、改变葡萄糖代谢、促进骨骼生长、控制细胞周期和分裂等。不同疾病状态下LECT2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是不同的。在不同类型的肝病患者中,血清和肝组织中LECT2水平与肝功能下降、病理分期密切相关。大量的动物研究和体外实验表明,LECT2的异常表达导致代谢紊乱、肝脏炎症、纤维化及肿瘤的发生。本文通过复习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LECT2的分子概念及其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探讨LECT2是否可作为治疗不同肝病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ZBTB5基因的序列和表达特征。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基因的序列特征和染色体定位,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其表达特征和亚细胞定位。结果ZBTB5基因的N末端含一个BTB结构域,C末端含2个C2H2锌指结构域;根据人类基因组序列数据库搜索,将ZBTB5基因定位在人类基因组第9染色体上。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ZBTB5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明显。免疫胶体金技术显示该蛋白定位于细胞核。结论该基因可能是一个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11.
裴露  王婷婷  朱峰  胡文坛  刘红春 《重庆医学》2018,(12):1580-1582
目的 研究锌指和BTB结构域蛋白20 (ZBTB2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ZBTB20在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36例SLE患者(SLE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CD19+B细胞中ZBTB20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分析外周血ZBTB20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亚群所占比例.分析SLE患者B细胞中ZBTB20 mRNA的表达与B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的关系及与临床指标(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IgG、抗ENA抗体)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外周血CD19+B细胞中ZBTB20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LE组患者外周血ZBTB20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亚群,CD19+B细胞比例降低(P<0.05),CD19-CD138+浆细胞/CD19+B细胞之间的比值及CD19-CD138+浆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SLE患者B细胞中ZBTB20 mRNA的表达水平与CD19-CD138+浆细胞/CD19+B细胞的比值呈正相关(P<0.05);ZBTB20 mRNA与抗ds-DNA抗体、免疫球蛋白IgG、抗核抗体、抗ENA抗体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ZBTB20可能通过促进B细胞分化从而参与SLE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新型锌指蛋白ZBTB45的单克隆抗体,建立该分子的体内外免疫学检测方法,为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技术手段。方法制备小鼠ZBTB45的多表位抗原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ELISA检测、多次有限稀释亚克隆建立分泌ZBTB45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从荷瘤小鼠的腹水中通过蛋白A柱纯化单克隆抗体,鉴定分析所制备抗体在免疫印迹、免疫沉淀和免疫组织化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成功制备了6株抗ZBTB45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其中3E5、2G4、4D2和1D4可成功用于免疫印迹和免疫沉淀分析,3E5、6D8和8E3可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源性ZBTB45,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结论首次成功制备了抗ZBTB45单克隆抗体,可应用于体外和体内的免疫学检测,为深入研究ZBTB45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于晓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0):1397-1398,1402
目的:探讨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胰腺癌相关抗原(CA199)对消化系统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8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AFP、CEA、CA125、CA199的水平,并检测同期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者90例,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A125水平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1),而AFP、CEA、CA199联合检测(以两项以上阳性或单项值超过正常两倍以上为标准),发现其有助于提高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CA199对胰腺癌,AFP对肝癌,CEA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结论:AFP、CEA、CA199可以作为一种消化系统良恶性的初步鉴别诊断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各组人群中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中甲胎蛋白(AFP)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其他指标的伴随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整理该院2003年12月至2011年7月可供分析的25076例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结果,并分析蛋白芯片中A FP在各组人群表达情况和在各种肿瘤中的升高情况,以及A FP升高伴随其他检测指标升高在肿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在恶性肿瘤患者中AFP的升高率(17.3%)明显较良性病变患者(15.3%)及正常体检者(12.1%)高,其中,AFP的升高率最高的为肝癌(54.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次是卵巢癌与胃癌,它们的升高率分别为18.8%和17.1%;AFP伴随升高指标以CA125最为常见,其次为CA199、CEA、Ferritin、CA242、CA15‐3,CA242和CA15‐3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AFP/CA125伴随最常见于胰腺癌(60.5%)和卵巢癌(46.2%),AFP/CA19‐9伴随最常见于胰腺癌(58.1%)和肝癌(43.7%)。AFP+CA19‐9+CA125联合最常见于肝癌(17.9%)。结论 AFP单项指标升高对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AFP伴随或联合CA19‐9、CA125有助于提高胰腺癌和卵巢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肿瘤标志物TSGF、AFP和CEA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TSGF、AFP和CEA联合检测对肿瘤早期诊断及肿瘤防治的意义。[方法]对310例病例人(60例肝癌、60例直肠癌、50例肝癌直肠癌术后、100例疑似肿瘤者及40例肝肺良病变者),空腹采静脉血测定血清TSGF、AFP和CEA,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310例血清标本同时分别检测TSGF、AFP和CEA时,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6%、25.2%、26:5%,TSGF阳性检出率远高于AFP和CEA;②肝癌阳性检出率TSGF最高(81%),AFP次之(为68%),CEA最低(为13%);③直肠癌阳性检出率CEA(为65%)稍高于TSGF(为61%),二者较接近,而AFP(为13%)远远低于CEA和TSGF;④肝肺良性病变时CEA、TSGF及AFP亦有增高者(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12.5%和5%)。[结论]肿瘤标志物TSGF、AFP和CEA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肿瘤的阳性检出率,对肿瘤的早诊早治、术后监察及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获得家兔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脏肿瘤的形态学资料,探讨Cmyc、p53基因和甲胎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取5例家兔多结节肝癌的肿瘤性结节25个,瘤旁肝组织每例1块,进行一般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同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查Cmyc、p53基因和AFP的表达情况。结果和结论25个结节中,良性增生10个,高分化肝细胞癌11个,中分化肝细胞癌4个。家兔肝细胞癌的发生与Cmyc基因、AFP的过表达和p53基因的突变有关。参照肿瘤诱发过程中,增生性肝硬化、腺瘤样增生、高分化癌、中分化癌的变化顺序,在所检测的三种标志物中,Cmyc蛋白为最早出现的肿瘤标志物,p53基因突变相对较晚出现,AFP在恶性肿瘤结节中的表达率最高(933%)。  相似文献   

17.
肝癌的实验室诊断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检  蒋敬庭 《医学综述》2009,15(13):1969-1971
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肝癌的早期诊断、肿瘤进展的监测、疗效判定、复发和患者生存率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用的有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DCP)、血清铁蛋白、α-L-岩藻糖苷酶(AFU)、肝细胞生长因子与分子生物学检测p53基因等。近来新发现的甲胎蛋白免疫球蛋白M复合物(AFP-IgMIC)和人类印迹基因之一的DLK1可能将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