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心身症状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应用药物+心理治疗、认知疗法;对照组应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前后应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比较。对比两组肝功能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SCL-90各因子分与常模比较有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SCL-90各因子分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SCL-90各因子分比较有差异(P〈0.05或P〈0.01)。肝功能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改善,而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能有效地改善慢性乙肝的心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较好的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2.
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心身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癌症组(72例)、肝炎对照组(3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的心身状况,并随机72例癌症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40例)接受生物学治疗及心理干预,对照组(30例)只接受生物学治疗,治疗后用上述量表再评定一次。【结果】癌症组的SAS标准分、SDS抑郁指数及各项抑郁特异症状评分、SCL-90总分、阳性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肝炎组和健康组(P〈0.01);干预组SAS标准分、SDS指数、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及敌对因子分干预后评定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SAS标准分、SDS指数、SCL-90抑郁因子的减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癌症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心身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3.
柳霞  丁卫星  刘益善 《医学争鸣》2009,(20):2239-2240
目的:了解慢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的234例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评,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慢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SCL-90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等因子分及EPQ的神经质(N)分比对照组高(P〈0.05,P〈0.01);而EPQ的神经质(E)分比对照组低(P〈0.01);SCL-90各症状因子得分与EPQ的神经质(N)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心理(量表)评估提示在治疗中必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障碍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蓉 《中国医药导报》2008,5(7):145-145
目的:通过对280例患者心理状况的测评,探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较佳方案。方法: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与治疗同步进行的方法。结果:除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因子外,其余因子阳性项目均高于常模(P〈0.01或0.05),其中以躯体化、焦虑、恐惧明显。结论:采用心理护理与治疗同步进行可使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部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方法,并评价心理干预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门诊78例患慢性前列腺炎官兵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干预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加心理干预,对照组仅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按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进行评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理干预组疼痛症状分及尿路症状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的总分及生活质量影响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干预组的总体有效率76.9%与对照组的5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个性特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6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并与68名健康者进行配对比较分析。结果:1.冠心病组的SCL-90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突出表现在躯体化、恐怖、抑郁、焦虑等几个方面。2.冠心病组的N维度T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状况较差,且病前个性以情绪不稳多见,提示我们在治疗的同时有必要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及社会支持情况。方法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6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观察组)和14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门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及SCL-90阳性项数的均数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SRS评定门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客观、主观支持及支持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门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社会支持低。因此,在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应实施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52名住院慢性乙肝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只对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然后对两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慢性乙肝患者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等7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在实施心理干预后,除恐怖、偏执外,其它各因子及总分心理干预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心理干预辅助药物治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P〈0.05或P〈0.01)。【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人差。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汽车兵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军事训练/心理应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汽车兵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军事训练、心理应激特征的关系,为防治官兵F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某部汽车兵4.5个月军事训练为背景,采用FD症状量表、胃镜检查,了解187名汽车兵FD发病状况,运用SCL-90问卷调查进行心理相关分析,并与陆军某部通讯连战士103人进行对照。结果汽车兵FD发病率约为46.5%,明显高于通讯兵的33.0%(P〈0.01)。汽车兵SCL-90≥160组FD的发生率约为78.8%(78/99),显著高于SCL90〈160组的10.2%(9/88),相关系数r=0.22(P〈0.01)。FD患者SCL-90积分(170.00±42.06)明显高于无症状组(136.90±30.56,P〈0.01)。FD组SCL-90各因子分、总分均非常显著地高于中国常模;除偏执、敌对因子均分外,其余各项因子均分均显著高于军人常模。汽车兵FD患者的Hp感染率为58.6%(51/87),与通讯兵的59.4%(19/3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军事训练和心理应激可能引发或加重FD。  相似文献   

10.
心理干预配偶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峰 《实用全科医学》2008,6(2):167-168
目的时乳腺癌患者配偶实施心理干预,探讨其时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2例住院准备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时照组4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1例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时配偶实施心理干预,干预1周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时2组患者进行测试比较。结果时照组与实验组SCL-90的总均分、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对照组总均分、躯体化症状、抑郁以及焦虑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躯体化症状、焦虑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照组总均分、各因子分均高于实验组,其中躯体化症状和焦虑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时配偶实施心理干预能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心理测量对临床心理护理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理测量对临床心理护理的指导作用。方法:运用量表测量患者手术前1周及手术前1 d的心理状况并给予评分。结果:结果表明手术前1 d患者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阳性项目数等方面评分均较手术前1周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科学运用心理测量能准确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由此作出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为手术成功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碰隶敦育对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咨询的形式,对小学四年级194名学生进行一个学期16课时的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及4个学时的教师、家长心理讲座。采取前后对照的方法运用CBCL量表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男女生的CBCL总分均显著降低,其中男生分裂样、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攻击性五个因子分显著下降,女生抑郁、体诉、分裂样、多动四个因子分显著降低。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降低或减少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68例GDM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GDM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孙守刚  曹广成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283-3284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0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根据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2周,再次进行SAS和SDS评分。结果本组患者心理干预前SAS、SDS评分较国内常模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跟骨骨折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实施心理干预可发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15.
青年乳腺癌患者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寻找心理干预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方法:对收治的69例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分析是否存在抑郁、焦虑、性生活及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结果:青年乳腺癌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及经济收入对心理的影响也不同。结论:根据不同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合理地利用心理干预手段,对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躯体疾病伴心理问题患者的心理护理模式。方法:采用"心理关怀护士进行心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心理关怀护士进行督导,出院随访"等措施。结果:缓解或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结论:本心理护理模式是应对躯体疾病伴心理问题患者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化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近三年收治的白血病患者 82例 ,分别入选观察组 ( 4 2例 )与对照组 ( 4 0例 ) ,在相同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对观察组实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评价两组初治诱导化疗的疗效。心理干预前后让患者填写症状自评量表 ,比较两组的差别 ,观察两组对化疗的依从性。结果 初治诱导化疗的完全缓解率观察组 76.2 % ,对照组 70 % ,两组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观察组在接受心理干预后负性情绪 (抑郁、焦虑、敌对及恐惧 )得到改善 (P <0 .0 5 ) ,化疗依从率观察组 ( 85 % )优于对照组 ( 67.5 %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2 5 )。结论 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提高患者对白血病的认知 ,改善不良心境 ,从而有效的提高其对化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郑春生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73-74,77
目的观察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及其心理护理后产生的效果及影响。方法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均为来我院就诊的妇科手术患者。研究组(n=59)给予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对照组(n=59)没有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对心理影响的调查采用EPQ及SCL-90评分。结果①与研究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EPQ中的内向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的观察指标均具有较低的分值(P〈0.05);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EPQ中的内向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的观察指标均具有较高的分值(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SCL-90各项因子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后能够到起积极的作用,有利于辅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了阅读疗法与心理辅导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在图书馆可以结合使用心理辅导中的心理卫生教育、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三种模式实施图书疗法,并就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马玉莲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10-11,6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调适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按抛硬币分组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性病房护理,接受常规性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为期4周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SCL-9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及SCL-90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或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