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报告1981年6月至1983年5月我院对成人急性细菌性腹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并首次报道1983年3月开展亲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分离工作以来所发现的5例亲水气单胞菌肠炎。2097例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接种SS或(与)麦康凯培养基,分离得痢疾杆菌373株(检出率为17.79%),其中福氏菌206株。检获沙门菌16株,其中鼠伤寒沙门菌11株。此外,检得伤寒杆菌1株,副伤寒丙杆菌2株,绿脓杆菌3株,变形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和溶藻弧菌各1株。对824例作  相似文献   

2.
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由多种致病菌引起。近年来,空肠弯曲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及弧菌科某些菌属可致人肠炎,已被公认和重视。本研究对弧菌科致肠炎的菌属进行了实验室调查。对222例肠炎病人进行大便培养,检出了47株致病性弧菌(21.2%)。其中亲水气单胞菌23株(10.4%),类志贺邻单胞菌10株(4.5%),不凝集霍乱弧菌(N-  相似文献   

3.
罗小铭  冯雪琴 《广东医学》2001,22(8):697-698
目的 对3253份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粪便镜检结果与病原菌关系进行分析,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腹泻患者粪便进行分离培养及镜检,记录每份粪便标本镜检结果,病原菌全部经API系统鉴定。霍乱弧菌、志贺菌、沙门菌再经血清学确证。结果 3253份标本共分离出643株致病菌,其中弧菌属398株、气单胞菌属149株、志贺菌属64株、邻单胞菌属11株,其他致病菌21株。90.6%的志贺菌引起的腹泻大便镜检出红细胞与白细胞;51.0%的弧菌引起的腹泻大便镜检红细胞与白细胞阴性;43.4%的气单胞菌引起的腹泻大便镜检红细胞与白细胞阴性;75.0%邻单胞菌引起的腹泻大便镜检出红细胞与白细胞,25.0%单独检出白细胞。结论 社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主要是弧菌属、气单胞菌属与志贺菌属,弧菌与气单胞菌引起的腹泻大便镜检大部分为阴性,而志贺菌引起的腹泻绝大部分能检出红细胞与白细胞。但肠道感染性腹泻引起的症状与体征已呈现明显的多样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1986年成人急性弧菌性腹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共收治865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培养共计检获弧菌科细菌195株,其中弧菌属187株,包括副溶血弧菌142株;拟态弧菌18株;河弧菌10株,溶藻弧菌7株;非0—1群霍乱弧菌7株;麦氏弧菌2株,海鱼弧菌1株。气单胞菌属8株,包括嗜水气单胞菌7株;温和气单胞菌1株。其他还有志贺氏菌属102株;沙门氏菌属5株;耶尔森氏菌属2株。细菌培养结果表明成人急性细菌性腹泻的致病菌种类繁多,弧菌科中的弧菌属占优势且种类多,包括较少见者。药敏检测结果提示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有关致病弧菌的发病及流行情况,仍有待继续监测。  相似文献   

5.
亲水气单胞菌为近年来被人们逐渐认识和重视的肠道腹泻致病菌之一。我科于1988年3~12月在对肠道门诊的腹泻病例进行病原学调查时,从一例腹泻患者的水样便中分离出一株亲水气单胞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亲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以下简称Ah)能引起人霍乱样腹泻,近年来报告日趋增多。目前国际上已确认本菌为人肠道致病菌,并纳入检验常规之列。国内自1984年以来,对Ah引起腹泻也陆续有所报道。我们在进行腹泻病原菌检测调查中,从急性腹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亲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已被证实为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一种病原菌,值得临床工作者重视。我院自1984年开展亲水气单胞菌分离工作以来,已检测出亲水气单胞菌腹泻24例,现将其临床特征作一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24例(男17,女7),成人14例,儿童10例。年龄2~52岁。  相似文献   

8.
秋冬季及婴幼儿感染性腹泻主要由病毒引起,而夏季成人感染性腹泻、除少数由副轮状病毒及肠道病毒引起外,主要是由细菌引起。其常见致病菌依次为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尤其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致腹泻性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等,以及地区性流行的霍乱弧菌(埃尔托型)。可表现为散发性腹泻、流行性腹泻及旅游者腹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卫市感染性腹泻肠道致病菌的构成、分布和流行特征,为肠道细菌性传染病控制提供病原学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方法,对中卫市2014年1月-12月期间,6家哨点医院的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检测与分析。结果:共采集病人粪便标本136份,分离到病原菌52株,检出率为38.24%。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居首位,占65.38%;其次是沙门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氏菌,分别占23.08%、7.69%和3.85%。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6-9四个月。结论:中卫市感染性腹泻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菌等,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以6-9月为流行高峰季节,应适时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是近些年来新确认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目前已知有16个国家由该菌引起的散发及爆发流行报道。1984年国内王锡琪从103例急性胃肠炎患儿粪便分离到1株类志贺邻单胞菌。1985年9月和10月,北京与上海又相继报告了从急性脓血便患者分离到该菌1株和该菌  相似文献   

11.
从600例肠道门诊急性腹泻病人的粪便中检出弧菌细菌82株,检出率13.7%,其中副溶血弧菌60株,非O1群霍乱弧菌8株,溶藻弧菌3株,以拟态弧菌3株;气单胞菌8株,其中亲水气单胞菌6株,温和气单胞菌2株。对此82株致病菌所作的药敏试验提示,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对其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7月~ 10月采集了崇文区 2 10份急性腹泻患者粪便 ,除开展了致病性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外。还开展了气单胞菌属的检测 ,共检出阳性菌株 32株。其中沙门氏菌 3株(鼠伤寒沙门氏菌 1株 ,都伯林沙门氏菌 2株 ) ,志贺氏菌 6株 (宋内氏菌 4株 ,福氏Y变种 2株 )致病性大肠杆菌 4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2株。分离到气单胞菌属的细菌 14株 ,检出率为 6 .6 7% ,其中豚鼠气单胞菌 8株 ,温和气单胞菌 5株 ,嗜水气单胞菌 1株 ,结果表明夏秋季感染性腹泻气单胞菌属亦属常见 ,应引起临床及实验室的重视 .  相似文献   

13.
细菌性腹泻171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监测细菌性腹泻患者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成人肠道及儿科门诊急性腹泻患者为对象,对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 591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共检出171株致病菌,分离率为28.9%。其中弧菌属51株,志贺菌属66株(其中福氏4c生物亚型36株),气单胞菌属47株,其它7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可作为细菌性腹泻的首选药,福氏志贺菌对头孢三代敏感性较好。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志贺菌属是急性细菌性腹泻的第一位病原菌,且以F4c生物亚型为主。弧菌属、气单胞菌属也占较高比例,亦不容忽视。应根据鉴定结果及耐药性监测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腹泻致病菌的检出率.方法:将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1月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接种SS、MAC、4号琼脂等5种培养基,分离鉴定致病菌及药敏试验.结果:1230份粪便标本检出620株病原菌,检出率为50.4%,其中致病菌292株(48.7%),条件致病菌328株(52.9%),292株致病菌中志贺菌94株(32.19%),沙门菌44株(15%),致病菌大肠艾希菌94株(32.19%),条件致病菌的优势生长菌为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等.结论:志贺菌、沙门菌不是唯一引起本地急性腹泻的致病菌,应重视条件致病菌在腹泻病原学上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海口地区感染性腹泻患者中肠道致病菌的感染状况,为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将送检的腹泻患者肛拭子标本进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弧菌等致泻性弧菌的检测。结果 共检测281份标本,检出病原菌58株,阳性率为20.64%,其中副溶血弧菌检出40株,所占比例最大,达68.97%,其次为气单胞菌6株(10.35%),肺炎克雷伯杆菌5株(8.62%),沙门氏菌4株(6.90%),志贺氏菌、类志贺邻单胞菌、河弧菌各1株(1.72%)。结论 海口地区感染性腹泻患者肠道病原菌种类较多,以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最高,应进行针对性的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6.
廖威  周锋荣 《海南医学》2003,14(3):46-47
目的 了解本地气单胞菌在腹泻中的感染率及易感年龄。方法 应用碱性蛋白胨水、麦康凯琼脂、TCBS琼脂分离气单胞菌,应用天地人微生物鉴定系统等方法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在781例腹泻大便标本中检出气单胞菌42例,检出率5.38%。本菌在16—30岁年龄组阳性率较高。本菌对选试的抗生素大多敏感。结论 气单胞菌是本地腹泻的重要病菌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从112例婴幼儿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病原性大肠杆菌29例(26%),其他肠道病原菌17例(15.2%),表明病原性大肠杆菌为本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并分离出亲水气单胞菌(下称Ah)和侵袭性大肠杆菌(下称EIEC)各一株。  相似文献   

18.
从600例肠道门诊急性腹泻病人的粪便中检出弧菌科细菌82株,检出率137%。其中副溶血弧菌60株(732%);非O1群霍乱弧菌8株(98%);溶藻弧菌3株(36%);拟态弧菌3株(36%);气单胞菌8株,其中亲水气单胞菌6株(73%),温和气单胞菌2株(24%)。对此82株致病菌所作的药敏试验提示,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头孢呋新除外)对其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资料证明气单胞菌(Aeromonas)可引起人的胃肠炎,尤其是免疫抑制和肝功能受损的患者最易受到该菌的侵袭。近年,世界各地气单胞菌引起腹泻的报告日益增多,已经唤起医学界的极大重视。气单胞菌腹泻多见于小儿,成人气单胞菌所致的腹泻较为少见,尤以山西地区至今未见报道。 1988年夏秋,我科对成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研究中,112例的粪便细菌培养,其  相似文献   

20.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是近年来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引起感染性腹泻、急性胃肠炎等多种肠道疾病的病原菌。国内也先后有从腹泻病人中检出该菌的报道。我们于1987年7月自一起食物中毒病人粪便中检出1株类志贺毗邻单胞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