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文艳  顾鹏  岳文胜  刘健  刘曙东 《重庆医学》2016,(20):2798-2800
目的:应用口服胃肠超声造影评价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焦虑症患者胃肠动力的异常。方法选取伴有上消化道症状但无器质性病变的焦虑症患者20例和健康对照20例,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测量各时间点的胃窦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胃窦动力指数(MI),计算胃排空率(GER),评价焦虑症患者的胃肠动力参数。结果焦虑症组胃窦收缩频率及MI在最初2min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焦虑症组造影后5~30min内各时间点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及MI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20min后,对照组GER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是一种经济、可操作性强,且无创、可重复性高的评价焦虑症患者胃肠动力异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用超声鉴别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慢性胃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用超声检查的结果与用胃镜检查的结果相对照。结果:研究组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其胃排空的运动障碍所占比例为87%,研究组中慢性胃炎患者的胃排空运动状况为出现障碍、减弱或正常非特异性改变。研究组的胃排空运动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壁为光滑型,与正常型的胃壁一样,其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壁呈粗糙型、增厚型、肥胖型,其炎症程度为中度以上,其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慢性胃炎患者的病情应用超声进行诊断和鉴别,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林劲榕 《西部医学》2017,48(6):59-60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肺心病合并胃肠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胃肠道功能障碍治疗药物,疗程10 d。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0天采用改良B超胃窦单切面法动态测定病人胃排空功能。结果(1)治疗组治疗第10天的胃窦收缩频数(ACF)为(3.42±1.06)次/2 min,优于对照组的(2.54±0.98)次/2 min(P<0.05)。(2)治疗组治疗第10天的胃排空时间(GET)为(101.48±66.14)min,较对照组的(130.32±90.26)min缩短(P<0.05)。(3)治疗组治疗第7、10天的胃窦收缩幅度(ACA)为(0.49±0.23)和(0.52±0.12),均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组治疗第7、10天的胃窦运动指数(MI)分别为(1.29±0.38)和(1.77±0.72),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能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胃肠动力各项指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肠超声造影诊断胃肠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3 196例受检者经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使胃腔内形成中等回声界面,超声依次检查食管下段、贲门、胃底部、胃体(大弯及小弯侧)、胃角部、胃窦部、幽门、十二指肠球部.结果 超声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胃肠病变、胃壁层次及周围脏器情况,超声诊断符合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92.3%,胃癌94.7%.结论 经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进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方便、准确、价廉、无创,是对胃镜和X线钡餐等检查的有效补充,适宜临床上胃肠疾病的大规模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服均匀有回声型造影剂的胃肠超声造影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筛查及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416例受检者经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使胃腔内形成中等回声界面,而后进行胃肠超声检查,通过胃的标准切面及其他切面依次观察食道下段→贲门→胃底→胃体大小弯、前后壁→胃角→胃窦→幽门→十二指肠显像效果和各种正常及异常声像图表现。结果口服超声造影可以显示胃肠病变、胃壁层次和周围脏器情况,5416例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患者中,优良显像3417例(63.1%),一般显像1917例(35.4%),显像不良82例(1.5%)。超声诊断符合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93.2%(164/176)、胃癌94.8%(91/96)。结论口服均匀有回声型造影剂的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无创、无痛、无并发症、无交叉感染、重复性好和简便实用,将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众多患者的欢迎,作为胃镜的互补,将为临床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食管高分辨率测压,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合并难治性咳嗽患者食管动力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GER并行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的患者71例,根据其是否合并难治性咳嗽分为GER合并难治性咳嗽组(22例)和GER组(49例)。采用HRM测量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UESP)、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远端收缩积分(DCI)、远端潜伏期(DL)及4 s综合松弛压(4?s IRP),分析两组患者食管动力特点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R合并难治性咳嗽组存在无效食管动力(IEM)的患者比例高于GER组(P?<0.05);GER合并难治性咳嗽组DCI更低(P?<0.05);两组患者UESP、LESP、DL、4?s I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R合并难治性咳嗽患者IEM比例高,DCI低于单纯GER患者,HRM可客观评价食管动力,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夏晨梅  陈霞  李倩倩  金玲肖  陈春晓 《浙江医学》2018,40(3):255-257,265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胃癌患者术前T、N分期准确率的评估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术前接受EUS检查的233例胃癌患者的资料,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分析术前EUS分期的准确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灶部位、类型、组织学分型、病灶直径、病变处胃壁厚度与EUS分期准确率的关系。结果病变位于胃窦部最多,占39.6%,其次是胃体;病变类型以BorrmannII型溃疡型最多,占39.5%;术后病理组织学类型以低分化腺癌为多,占50.9%。EUS对T、N分期的总准确率分别为83.8%、63.7%。病变部位、类型、胃壁最大厚度及最大直径对T分期准确率均有明显影响(P<0.05或0.01),而组织学类型的影响不明显(P>0.05);病变处胃壁最大厚度对N分期的准确率也有明显影响(P<0.05),而病变部位、类型、最大直径及组织学类型的影响均不明显(均P>0.05)。结论EUS判断胃癌术前分期受多种因素影响,T分期的准确率受病变部位、浸润深度的影响,而N分期的准确率受病变浸润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52例2型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超声法对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胃窦面积和胃窦收缩频率的检测,并计算餐后60min,90min的胃排空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空腹胃窦面积扩大(P<0.05),餐后即刻胃窦面积和60min,90min排空率显著减小(P<0.05),胃窦2min内收缩频率显著减小(P<0.01)。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胃排空功能,性别及并发症对胃排空功能影响不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胃动力障碍和空腹胃窦面积的扩大,不同病程及血糖控制水平的患者胃排空功能不同。  相似文献   

9.
探讨胃肠激素水平与生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GR)以及消化间期胃肠移行性复合运动(MMC)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健康体检者40例,连续监测其24h胃内PH值以及胃内胆汁变化,测定其夜间胃窦十二指肠压力,并于胆汁反流、碱反流以发生前后以及MMC的各个时间抽取血样测定胃肠激素水平。结果:未发生碱反流以及胆汁反流时,人体内的MTL、SS以及SP浓度无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NO浓度显著升高(P<0.05);在胃窦MMC Ⅲ时相,血浆MTL浓度显著高于MMCⅠ、Ⅱ(P<0.05),而各时相的SS、SP以及NO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发生DGR体与血NO浓度变化密切相关,而MTL的发生则与MMC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厚朴排气合剂对老年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胃动力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维持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等常规降糖治疗,且进行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对照组患者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厚朴排气合剂,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主要症状积分、胃肠激素、胃动力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0.00%)(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胃脘胀满、纳呆和嗳气积分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生长抑素、胃动素和促胃液素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和胃收缩频率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胃肠激素和胃动力,调节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王苗苗 《当代医学》2021,27(14):164-165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VOCAL技术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排空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5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胃排空情况、胃窦幽门协调收缩频率、远段胃收缩运动情况及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胃排空50%时间、2 h胃残留率.结果 研究组不同时间段胃排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胃窦收缩幅度、胃窦幽门协调收缩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胃排空50%时间为(53.18±9.74)min,2 h胃残留率为(21.08±6.95)%,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三维超声VOCAL技术评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胃排空功能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naldyhpepsin,FD)的发病机理、诊断分型和治疗作一概述。1发病机理1.1胃肠运动和胃排空功能的改变胃肠运动和胃排空功能的改变是FD的主要发病机理。早在1980年国外有学者报告FD患者存在着胃电活动异常(胃动过速),胃窦部运动异常伴固体食物胃排空延迟。如王振华等采用核素胃排空试验,连续动态观察70例FD患者排空情况,结果证实42.9%有胃排空延迟,并且发现各时间段有快慢不均的异常情况[1]。朱瑞平用单切面实时超声显像法检测FD患者17例,发现较正常对照组15例胃液体排空时间延长,胃窦收缩频率、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CEUS)应用于胃壁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胃壁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上消化道内镜组织学活检结果分为恶性组(n=78)与良性组(n=94)。比较2组CEUS静态征象、胃排空参数差异,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良静态征象数目及胃半排空时间(t1/2)、胃窦动力指数(MI)诊断效能。结果 2组病灶直径≥50 mm、病灶形态不规则、黏膜纠集征征象出现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性组胃壁多层回声交错、胃壁增厚不均出现率及不良静态征象数目则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t1/2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而ACF、ACA、MI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静态征象数目、t1/2、MI鉴别诊断胃壁病变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8、0.746、0.684,约登指数分别为0.275、0.426、0.367,对应临界值分别为2.50、76.26 min、62.59。结论 CEUS可为胃壁病变提供静态征象与动态参数,能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就其良恶性进行较为准确的鉴别诊断,对... 更多  相似文献   

14.
对推拿与促胃肠动力药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作比较研究,并探讨推拿治疗的作用机制。随机将各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90例分成推拿组、服药组及安慰剂组。并以30名健康作对照。于治疗前后作B超胃排空及胃动力检测,并测定血清胃泌素,胃动素、胆囊收缩素。结果表明,各组FD患治疗前的胃窦平均收缩幅度(△S),平均收缩频率(f)及运动指数(Mi),较正常健康显降低(P<0.05,P<0.01,P<0.05),而半排空时间、全排空时间又显延长(P<0.01).FD各组餐后2小时的胃动力指标P、f及Mi均显低于正常组(P<0.01)。推拿组和服药组治疗1个月后的△S,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别(P>0.05),f及Mi均较治疗前显(P<0.05),半排空时间T50,全排空时间T均较治疗前显缩短。胃动力指标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改善(P<0.01),而安慰剂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推拿与西沙必利可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期B超胃排空检测指标胃窦收缩幅度(P),f,Mi及胃动力指标可作为评估疗效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肾功能分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睡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肾内科病房住院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KD定义及经我国人群校正的EPI公式计算得出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将患者分为无CKD组、CKD 1~3期组、CKD 4~5期和透析组。对患者进行基本信息采集和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行睡眠呼吸监测,数据由云端服务器经Morpheus Ox软件自动分析,可得参数睡眠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等。采用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行睡眠情况的评估。比较3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中重度SDB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患者性别、吸烟情况、过度饮酒情况、糖尿病病史、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高血压病史、心血管疾病病史、收缩压(S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eGFR、血红蛋白、清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AHI、AHI≥15次/h者所占比例、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CKD 4~5期和透析组ODI≥5者所占比例高于无C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CKD 4~5期和透析组PSQI评分高于无CKD、CKD 1~3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BMI、eGFR水平是中重度SDB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eGFR水平是中重度SDB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不同肾功能分期CKD患者,ODI、PSQI评分不同;低eGFR水平和高BMI是中重度SDB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胃运动功能障碍情况,以及促胃动力药对NUD患者症状和排空的影响,探讨NUD症状与胃排空的关系。方法:采用三维超声技术检测30例NUD患者治疗前后进食液体试餐后胃排空的指标,经计算机拟合出不同时点胃容积的变化,计算出胃半排空时间(T1/2)、胃排空时间(T)及液体胃排空曲线,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NUD组胃半排空时间及胃排空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1,P〈0.001),30名NUD患者中有13名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约占43.33%。口服胃肠动力药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4周后部分患者腹胀、返酸、嗳气等症状明显改善,此前无胃排空延迟者症状改变不明显,全组胃半排空时间及胃排空时间缩短。结论:应用三维超声技术检测液体胃排空功能,方法简单易行、患者易接受、可多次重复,为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一种可靠、无创性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7.
肖丽华  王福建  徐芳 《浙江医学》2022,44(11):1208-1211
目的探讨即时超声检查观察胃肠道影像学特征在诊断小儿急性胃肠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门急诊的急性胃肠炎患儿297例。通过超声检查观测患儿胃窦部胃壁厚度、回声改变、胃窦部内侧壁横截面面积;并观察肠管管壁、肠内容物等改变与否分别给予赋分(有则为1分,无则为0分),分别以4分和3分诊断急性肠炎,并计算超声影像学指标诊断急性胃肠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急性胃炎患者中发现胃窦部胃壁增厚且其内侧壁横截面面积增大,其平均值分别为(4.73±0.59)mm、(392.70±35.98)mm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74mm、400.51mm2;胃窦部内侧壁横截面面积诊断急性胃炎的灵敏度为0.918,特异度为0.833。按超声赋分≥3分诊断急性肠炎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0.583;按超声赋分≥4分诊断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7和0.917。结论通过即时超声检查胃壁厚度、胃窦部内侧壁横截面面积,以及肠管壁厚度、肠内容物改变、蠕动情况等可以诊断小儿急性肠胃炎。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时期慢性肾病(CKD)患者肾功能和肾脏超声检查,比较各个指标的变化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在CK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门诊收治的CKD 患者168 例,按肾小球滤过率(GRF)分为3 组:A 组(GFR≥90 ml/min),B 组(GFR:60~89 ml/min),C 组(GFR:30~59 ml/min);同时选取健康受试者46 例为对照组。对各组CKD 患者以及对照组受试者,行GRF、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检查;同时行多普勒肾脏超声检查。结果A 组患者皮质厚度、主动脉及段动脉RI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肾脏长径、皮质厚度、主动脉及段动脉PSV、RI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肾脏长径、皮质厚度、髓质厚度、主动脉及段动脉PSV、EDV、RI、PI 以及肾血流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比较各组早期CKD 患者肾功能检查及肾脏超声检查结果:在早期肾脏损害中,超声检查具有敏感、早期的诊断优势,这对CKD 患者的及早发现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检查前口服莫沙比利对胶囊内镜检查中胃排空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及胶囊排出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7年3月-2008年5月间做胶囊内镜患者7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服药组胶囊内镜检查前口服促胃肠动力药莫沙比利10mg,对照组则不服药物,记录胶囊内镜检查中的胃排空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及胶囊排出时间。结果服药组平均胃排空时间和胶囊排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2min vs 51minP,〈0.05),(35h vs 48hP,〈0.05)。2组小肠通过时间(236min vs 26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前口服莫沙比利能缩短胃排空时间和胶囊排出体外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38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前行口服胃窗超声造影检查,评价胃癌病灶的位置、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并进行T、N分期,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38例胃癌患者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后均表现为局部胃壁不均匀增厚,其中对病灶位置判断准确率100%(38/38),对病灶大小的评估与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53±29.33)mm(43.11±29.37)mm,P〉0.05];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率为73.7%(28/38)、84.2%(32/38)。结论口服胃窗超声造影检查术前可以准确评估胃癌病灶的位置、大小、浸润深度、TN分期,为指导临床手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