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日立83550型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分离的牛神经肽1和2进行了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牛神经肽1主要含有酸性氨基酸Glu和少量的Asp;牛神经肽2主要含有酸性氨基酸Glu,Asp,少量的中性氨基酸Thr,Ser,Gly和一种未知氨基酸。提示:牛神经肽1为一种酸性牛神经肽(Acidbovineneuropeptide,ABNP),暂定名为ABNP1;牛神经肽2也是一种酸性牛神经肽(ABNP),暂定名为ABNP2。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牛神经肽——酸性牛神经肽1的测序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用PE-ABI491A型蛋白测序仪对酸性牛神经肽1(ABNP-1)进行了测序研究。结果表明:ABNP-1由3个酸性氨基酸Glu排列而成,即Glu-Glu-Glu。迄今为止,虽有大量神经肽的报道,但尚未见有酸性牛神经肽的报道。这表明ABNP-1是一种新的牛神经肽。酸性牛神经肽的发现为研究新的神经调节机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用PEABI491A型蛋白测序仪对酸性牛神经肽1(ABNP1)进行了测序研究。结果表明:ABNP1由3个酸性氨基酸Glu排列而成,即GluGluGlu。迄今为止,虽有大量神经肽的报道,但尚未见有酸性牛神经肽的报道。这表明ABNP1是一种新的牛神经肽。酸性牛神经肽的发现为研究新的神经调节机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孙晓江  蔡琰 《上海医学》1996,19(3):132-134
本研究采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BA2)无血清培养建立神经细胞实验研究模型。以氨基酸自动分析术观察神经降压素(NT)对实验性神经细胞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发现:NT可使细胞内天门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这两种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对抑制性氨基酸中的甘氨酸(Gly)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不大(P<0.05)。结果提示:NT使兴奋性氨基酸Asp和Glu含量降低的作用可能是其延缓实验性神经细胞老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酸性牛神经肽1对吸毒成瘾小鼠戒断后发作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为了解酸性牛神经肽1(ABNP-1)对吸毒成瘾小鼠戒断后发作的治疗作用,连续10d给于实验小鼠盐酸吗啡使小鼠成瘾,停止给药后用吗啡拮抗剂纳洛酮催瘾,成瘾小鼠因戒断后发作从跳台上跳下。用ABNP-1治疗成瘾小鼠(2.0g/kg,1次)。结果:使80%的成瘾小鼠不从跳台上跳下。结果表明:ABNP-1能有效地治疗成瘾小鼠戒断后的发作。  相似文献   

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顾拥军,倪文,包维丽,程介士(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谷氨酸(Glu)、门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牛磺酸(Tau)等氨基酸是...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草龙丹(CLD)对衰老小鼠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和锌的影响,阐明CLD抗老年性痴呆作用与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关系。以老年小鼠(13月龄)为实验对象,灌胃给予CLD和吡拉西坦(Pir),连续81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中谷氨基(Glu)、天冬酸(Asp)和r-氨基丁酸(GABA)含量,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Zn含量。结果:老年小鼠脑组织Glu、Asp、GABA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酸性牛神经肽1(ABNP1)对吸毒成瘾小鼠戒断后发作的治疗作用,连续10d给于实验小鼠盐酸吗啡使小鼠成瘾,停止给药后用吗啡拮抗剂纳洛酮催瘾,成瘾小鼠因戒断后发作从跳台上跳下。用ABNP1治疗成瘾小鼠(20g/kg,1次)。结果:使80%的成瘾小鼠不从跳台上跳下。结果表明:ABNP1能有效地治疗成瘾小鼠戒断后的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性急性脊髓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26例生脊髓损伤患者脑脊髓(CSF)中天门冬氨基酸(Asp)、谷氨酸(Glu)等EA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24h内CSF中Asp、Glu显著升高,其升高幅度与脊髓损伤的程度成正相关,即脊髓损伤越重;Asp、Glu升高越显著,且预后就越差;结论;伤后CSF中EAA含量可作为衡量脊髓损伤程度和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重组法制备纯化乙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N末端膜外结构域(氨基酸1~126)。 方法:经PCR扩增得到的ACAT的N末端膜外结构域(氨基酸1~126)用EcoRI酶解,插入到表达载体pGEX-2TK中,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GEX-2TK/ACAT(氨基酸1~126)。阳性重组子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GST-A-CAT(氨基酸1~126),重组表达菌裂解上清液经GSH-Sepharose CL-4B亲和柱纯化。 结果:SDS- PAGE 和Western blotting 分析显示得到了纯的GST-ACAT(氨基酸1~126)融合蛋白。 结论:ACAT的N末端膜外结构域(氨基酸1~126)的分离纯化为抗GST-ACAT(N 末端片段)抗体的制备及其ACAT结构和功能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2(IL-2)对神经系统兴奋性的调节作用,将IL-1β和IL-2分别作用于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然后观察其对谷氨酸(Glu)和r-氨基丁酸(GABA)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IL-1β(10^5u/L)作用于培养的神经元后,Glu免疫反应神经元增加(P〈0.01),但不引起GABA免疫反应神  相似文献   

12.
兴奋性氨基酸与缺血性神经元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其发病率的逐年增加,探讨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发生机制,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有报道表明: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tyaminoacids,EAA)的神经毒性作用是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主要原因。1 EAA的正常分布和代谢EAA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传递兴奋性信息的作用。以谷氨酸(Glutamate,Glu)和天门冬氨酸(Asparticacid,Asp)为代表。Glu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最多的氨基酸,以大脑皮层和海马中含量最高[1,2]…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多管微电极技术在22只麻醉的SD大鼠观察了分别微电泳谷氨酸钠(L-Glu)、γ-氨基丁酸(GABA)及其拮抗剂DL-2-氨基-5-磷酸戊酸(AP5)、荷包牡丹碱(BIC)对旁巨细胞外侧核尾半侧(cPGCL)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效应和AP5对L-Glu,BIC对GABA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L-Glu使大多数被测试神经元(30/36个)兴奋,GABA使全部受试神经元(n=53)抑制;AP5、BIC有兴奋、抑制和无作用三类效应,L-Glu和BIC的兴奋作用、GABA的抑制作用呈量效依赖关系;AP5部分阻断大部分受试神经元(14/19个)对L-Gu的兴奋反应,BIC部分或完全阻断大多数受试神经元(18/24个)对GABA的抑制反应,提示cPGCL可能存在起神经递质作用的内源性L-Glu和GABA及兴奋性氨基酸(EAA,包括NMDA和非NMDA)受体和GABAA受体。这些递质和受体可能介导PGCL对呼吸和其它机能系统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用酸性牛神经肽1(ABNP1)进行了对抗吗啡引起小鼠竖尾的实验研究和ABNP1的成瘾实验。结果表明:05g/kg的ABNP1可以100%地抑制吗啡引起的小鼠竖尾;025%的ABNP1可50%地抑制吗啡引起的小鼠竖尾;0125g/kg的ABNP1可10%地抑制吗啡引起的小鼠竖尾。每只小鼠每d给于050,025和012g/(kg·d)的ABNP1,连续10d给药之后,给于5mg/kg的纳洛酮催瘾后作跳台试验。结果:无一只小鼠跳下跳台。提示:ABNP1具有抑制吗啡的兴奋作用且在实验浓度内不具有成瘾性。  相似文献   

15.
大鼠脊髓损伤后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Allen′s打击法,以25gcm致伤大鼠T8脊髓,于伤后10分及2、4、8、24小时取伤段脊髓,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含量。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10分钟致伤组Glu、Asp较对照组升高74.60%(P〈0.01)和45.99%(P〈0.01)。Glu的含量在伤后8小时升高37.54%(P〈0.01),在2、24小时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Asp的含量在伤  相似文献   

16.
该实验探讨了环孢素A(CsA)肾中毒与肾脏血栓素A2(TXA_2)、前列环素(PGI_2)的关系。实验中将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二组,I组为正常对照组;Ⅱ组为CsA中毒组。于实验前后分别检测大鼠的肾功能、尿酶以及尿中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等指标,最后进行肾脏光镜检查。结果发现,CsA中毒组大鼠尿中的TXB_2显著升高,而尿中6-keto-pGF1a稍低于正常对照组,TXB_2/6-keto-pGF1a比值明显升高。实验证实,中毒剂量的CsA引起肾脏TXA_2/PGI_2平衡常数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7.
运用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模型和组织胺(H)、5-羟色胺(5-HT)诱发大鼠皮肤炎症性渗出的方法,观察了左旋门冬氨酸钙(L-Ca-Asp)对小鼠耳肿胀和大鼠皮肤炎症反应的影响,并与葡萄糖酸钙(Ca-Glu)作比较。结果表明,L-Ca-Aspip165mg·kg-1和330mg·kg-1对小鼠DTH有明显的抑制作用;L-Ca-Aspip250mg·kg-1和500mg·kg-1对H、5-HT分别诱导的大鼠皮肤炎症性渗出亦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不亚于Ca-Glu,提示L-Ca-Asp对动物过敏和(或)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后50min,小鼠脑内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均升高,γ-氨基丁酸(GABA),也随之升高。抗呆合剂大、小剂量均可抑制Glu、Asp的升高,大剂量还使升高的GABA恢复至接近正常。造模后50min以及7d,模型组小鼠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降低,抗呆合剂可升高AchE活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神经递质方面研究偏二甲基肼(UDMH)经非暴露式气管染毒急性中毒的生化机理。方法:Wistar大鼠分为下沉 和低、中高、3个剂量组(染毒剂量分别为80、160、240mg/kg),分3个染毒时相点即30、60和90min,测定大鼠脑中γ0氨基酸丁酸(GABA)、谷氨酸(Glu)含量和谷氨酸氧科(GAD)、γ-氨基丁酸转氨酶(GABA-T)活性。结果:(1)各剂量组GABA含量和GAD活性明  相似文献   

20.
HBV感染者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5组测定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LGL)的含量,每组各30例。其中(1)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均为阳性;(2)组:为HBsAg和HBeAg阳性者;(3)组:为HBsAg阳性、抗-HBe和抗-HBc阳性者;(4)组:为抗-HBs阳性者;(5)组:为抗-HBs和抗-HBe阳性者。并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