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灯盏细辛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河池市中医院治疗的7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与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约2周.观察治疗后患者24 h尿蛋白、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血清白蛋白(ALB)以及活化部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并且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疗效(71.8%)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2.3%)高.疗效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24 h尿蛋白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明显增多,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同醇明显降低.活化部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细辛联合低分子肝素明显增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量和尿蛋白、降低血脂,改善高凝状态,提高血清白蛋白,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蒯迪花 《中外医疗》2012,31(11):110-111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4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3例)。2组均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并按常规的治疗方法给予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及低分子肝素钙,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缓解情况,包括体重、尿量、生化各项指标和凝血功能等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在尿量增多,体重减轻,生化各项指标明显好转,凝血功能改善等方面表现也大为改善(P〈0.05)。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和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和43.5%。目前尚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细辛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尿激酶和氯吡格雷(泰嘉)在膜性肾病抗凝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肾内科2011年3月~2013年5月行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膜性肾病(MN),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症伴有严重水肿的患者36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激素+环磷酰胺(CTX)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组在激素+CTX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并联合尿激酶和氯吡格雷(泰嘉)治疗。两组均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ACEI、利尿消肿、降脂等对症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尿量、体重、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2-聚体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好转,但观察组的患者较对照组尿量增多,体重减少显著,24 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D2-聚体下降明显,血浆白蛋白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膜性肾病临床肾病综合症表现患者激素+CTX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和氯吡格雷(泰嘉)治疗有效,优于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CTX治疗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伴高凝状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甲泼尼龙+银杏达莫注射液+其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4100U/d,治疗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UP)、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等指标。结果两组间治疗前24 h UP、ALB、TG、TC、APTT、D-D及FI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治疗后,两组间UP、APTT、FIB及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治疗后ALB升高,UP减少,TG及TC下降,APTT延长,FIB降低,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凝血功能异常。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伴高凝状态的原发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itic sydrome,PN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标准量强的松及依那普利等治疗,治疗组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天一次,对照组用潘生丁25mg每天3次,用药14d,共观察4wk,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血脂及凝血指标的变化、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升高,24h尿蛋白定量减少,血脂下降,治疗组血浆白蛋白升高较对照组明显(〈0.05)。治疗组治疗前后部分活化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均有明显改善(〈0.01,〈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PTT有明显改善(〈0.05)。治疗后两组间APTT、FIb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0例中,完全缓解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中,完全缓解率46.7%,总有效率76.7%,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可降低蛋白尿、血脂、血黏度,具有明显改善患者高凝状态的作用,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副作用少,且安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7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静脉滴注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变化,并观察水肿消退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ALB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治疗后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水肿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能迅速减轻水肿,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与灯盏花素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予以限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利尿、降血压及糖皮质激素等常规基本治疗.治疗组加予低分子肝素与灯盏花素治疗2周,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量、体重、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脂、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等变化,以及病情缓解情况.结果:尿量增加,体重减轻,尿蛋白与血脂下降、血清白蛋白升高和凝血功能改善,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肾功能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和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和46.4%(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低分子肝素与灯盏花素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谭蔚越 《河北医学》2013,19(10):1511-151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及新桥医院自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11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低分子肝素钙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X2=12.365,P〈0.01),治疗后尿蛋白、ALB、FIB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显著改善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高凝状态的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服用常规剂量激素,其中治疗组24例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每日60~100 U/kg静脉滴注),对照组18例服用潘生丁抗凝。均4周为1疗程。结果2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改善,24 h尿蛋白及总胆固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清白蛋白上升(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均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中未发现明显出血、肝损害、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在激素基础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辅助治疗,可改善高凝状态,有助于降低蛋白尿,有利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早期缓解,且对血小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低分子肝素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治疗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分组研究,乙组行常规治疗,甲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低分子肝素,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甲组治疗后24h尿蛋白、TC、TG与乙组相比,相对更低,白蛋白与乙组相比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PT、APTT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甲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与乙组相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缓解高凝状态,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常规应用强的松及其他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IU)皮下注射,每天1次。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有无出血倾向。结果与结论经4w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治疗后两组患者尿蛋白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血液黏度降低(P〈0.05);在减轻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液粘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TT延长,FIB下降(P〈0.05),但治疗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P丌延长,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对2型糖尿病高凝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和氯吡格雷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糖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110例糖尿病合并高凝状态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血糖治疗,治疗组分为A、B、C3组,A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氯吡格雷,B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C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较4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TT、PT、APTT、FIB)、D-D、PLT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压和肾功能等临床指标变化。结果:A组治疗后血糖、GHBA1C、FIB、D-D明显降低(P〈0.01),TT、PT、APTT及PLT无明显变化,4组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变化没有明显差异性。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和氯吡格雷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3.
邓碧兰  庄燕玲 《海南医学》2011,22(8):117-119
目的研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对各型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和87例临床已确诊为肝病患者的PT、APTT、FIB、TT和D-D。前四项采用自动血凝仪检测,后一项采用乳胶凝集法检测。结果不同的肝病患者PT、APTT、FIB、TT和D-D与健康组对比,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肝硬化、肝癌患者PT、APTT、TT时间延长(P〈0.01),FIB含量降低(P〈0.01),D-D水平较高,分别为72.2%和60.0%。急性肝炎组PT时间延长(P〈0.01)、APTT时间也延长(P〈0.01)、TT和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平为18.8%,慢性肝炎组PT、APTT、TT时间延长(P〈0.01),FIB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为7.4%。各型肝脏疾病PT、APTT、TT的值和D-D水平呈现肝硬化组〉肝癌组〉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而FIB则相反。结论 PT、APTT、FIB、TT和D-D可客观地评价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并且与肝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这可以为临床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动态观察以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聂晓冬  刘牧  赵平 《四川医学》2009,30(7):1026-1027
目的观察血栓通和灯盏细辛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并进行疗效的比较。方法对5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患者,随机分为血栓通组和灯盏细辛组,分别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和灯盏细辛治疗4周。结果两组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血脂和减轻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并协助减少尿蛋白,提高血浆清蛋白(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栓通和灯盏细辛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极少,使用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杜学丽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68-168,171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肾病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40例患儿给予常规激素及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B组42例患儿在A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进行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肾功能变化。结果 B组患儿在治疗前后24 h内的尿蛋白定量(Upro)和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下降,而清蛋白(Alb)的水平明显升高。B组患儿水平变化明显较A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儿百令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能整体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糖尿病肾病性水肿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与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水肿消退情况,24h尿量、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及血清肌酐(Scr)等变化.结果 观察组水肿消失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尿量增多,尿蛋白减少,ALB增加,Scr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疗效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治疗伴高凝状态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58例确诊的伴高凝状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活性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活性下降,血清白蛋白升高,且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伴高凝状态的原发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且副作用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治疗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6):119-119,122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8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灯盏细辛40ml),观察2组(灯盏细辛20ml)及对照组,3组均用西药常规的肾病综合征治疗,疗程中都不使用其他影响纤溶凝血系统的药物。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14d观察血清纤维蛋白原活性夏其副作用。结朵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清纤维蛋白原活性均有明显下降,较用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可以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活性,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缬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7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34 例)和对照组(33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缬沙坦+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 尿蛋白、血尿氮素(BUN)、血清肌酐(Scr)、血浆白蛋白(ALB)以及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B 水平均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 尿蛋白、BUN、Scr、TG 水平均下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缬沙坦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