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比较重症革兰阳性(G+)球菌感染病人经验性与非经验性使用万古霉素在治疗效果、血药浓度和预后之间是否有差异,分析影响病人死亡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根据有无确切病原学证据将病人治疗分组,无病原学证据,经验使用万古霉素设为E组;有确切病原学培养证据证实G+球菌感染使用万古霉素设为P组。比较2组谷血药浓度、7d抗感染治愈率、28 d生存率、肾功能等预后和疗效。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病人死亡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60例重症感染病人,其中E组39例,P组21例,2组之间年龄、体质量、生化指标、病情轻重、谷浓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使用万古霉素72 h后的体温和28 d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临床因素发现万古霉素谷浓度尿素氮和培养证实球菌感染与病人死亡相关。结论和非经验使用万古霉素相比,经验性用药会降低病人28 d生存率,并影响病人抗感染疗效,而2组在血药浓度上并无差异。临床病人的肾功能尿素氮和培养证实球菌感染与病人不良预后及死亡相关,故建议确诊G+球菌感染后再使用万古霉素,并且注意监测病人肾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测定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诊断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重症感染者、44例非重症感染者和48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重症感染组、非重症感染组和对照组,对各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白细胞(WBC)计数和体温进行测定。结果重症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非重症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和WBC计数与非重症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临床判定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齐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A组采用莫西沙星口服治疗,B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4 d。对比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4 d时尿液中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治疗期间记录2组不良反应;比较2组细菌清除率。结果 治疗后,相较B组(70.59%),A组总有效率(91.18%)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时,2组尿液中WBC、IL-6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细菌清除率较B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尿路感染采用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治疗,两种方案在改善尿WBC、IL-6水平、细菌清除率及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症感染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ICU中重症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患者41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利奈唑胺组)21例,B组(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时药物的起效时间、病原菌清除率、肾功能及血小板的变化等。结果在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中,利奈唑胺组的起效时间及病原菌清除率优于万古霉素组,尤其在神经系统的感染方面,利奈唑胺优势更加显著。在肾功能影响方面,利奈唑胺影响较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中,利奈唑胺疗效优于万古霉素,尤其是对于重症感染患者利奈唑胺早期、足量应用显得更加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国产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临床疗效及成本分析。方法:将184例感染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国产阿奇霉素(维宏)治疗组(A组92例)和进口阿奇霉素(希舒美)治疗组(B组92例),10mg/(kg·d),疗程4~6d,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成本分析。结果:A组痊愈70例,显效14例,好转8例;B组痊愈72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总显效率分别为91.3%和94.56%(P〉0.05),两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和8.7%(P〉0.05),且均为一过性。成本方面,A组费用(21.0±2.3)元,B组(54.0±1.5)元(P〈0.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阿奇霉素和进口阿奇霉素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但国产药品的成本低于进口药品,有更好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治疗和序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A组)83例、拉米夫定组(B组)89例和干扰素组(C组)53例。A组单用拉米夫定100 mg/d,疗程32周,从第25周开始加用α2b干扰素(500万IU,皮下注射,隔日1次),总疗程48周;B组单用拉米夫定100 mg/d,共48周;C组单用α2b干扰素(500万IU,皮下注射,隔日1次),总疗程24周,所有患者随访24周。结果:A、B和C组的基线HBV DNA分别为7.8±1.0、7.9±1.1和8.0±0.9 log10 copies/mL,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分别为167.5(99.0,267.8)、134.0(101.0,275.0)和 131.0(99.0,192.8)U/L,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A、B和C组HBV DNA下降率分别为78.2%、87.8%和78.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A、B和C组HBV DNA下降率分别为54.4%、63.6%和66.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A、B和C组综合应答率分别为65.8%、83.5%和39.6%,B组最高(P<0.05),C组最低(P<0.05);随访结束时A、B和C组综合应答率分别为36.2%、54.4%和42.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病毒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tyrosine-methionine-aspartate-aspartate,YMDD)变异率A组低于B组(10.5% vs. 26.9%,P<0.05)。结论:拉米夫定-干扰素序贯疗法可减少病毒变异,但疗效与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鸿  李勇  李彧  李竹  曹宁家 《浙江医学》2018,40(21):2350-2352,2356
目的分析布鲁杆菌性骨关节损害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布鲁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并发骨关节损害16例(A组),未并发骨关节损害50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发病例数以4月份为多(5例),B组以5月份为多(6例);B组患者农民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动物接触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收住骨科、骨关节疼痛的比例均高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发病到确诊时间及急性期获得诊断、发热、多汗、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脾脏肿大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血培养阳性率以及WBC、C反应蛋白、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规范治疗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治疗后退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结论布鲁杆菌病并发骨关节损害较为常见,患者职业为农民的比例较低,收住骨科、骨关节疼痛的比例较高,治疗后退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牛健  庄秀云 《当代医学》2016,(4):143-144
目的:分析三种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成本和效果。方法选择7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3组(A、B、C组),各26例。A组患者给予盐酸坦索罗新治疗(0.2 mg/片,1片/d,口服),B组患者给予非那雄胺治疗(5 mg/片,1片/d,口服),C组患者给予前列欣胶囊进行治疗(0.5 mg/粒,1~2粒/次,3次/d,口服)。所有患者均采用不同药物方案连续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效果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治疗成本分别为(829.15±11.43)、(789.14±10.05)、(1270.08±11.62)元,其中B组0.05);其效果-成本分析结果分别为(9.34±1.31)、(9.69±1.23)、(12.13±1.35)元,A组与B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P>0.05);A组的成本显著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5,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2例),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3例)。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3例),3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05)。结论目前临床中盐酸坦索罗新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国产头孢替唑钠用于临床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132例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国产头孢替唑钠治疗的66例患者为A组,采用进口头孢替唑钠治疗的66例患者为B组,对两组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痊愈42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93.94%,B组显效43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5.4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细菌清除率为90.91%;B组细菌清除率为93.9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头孢替唑钠用于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治疗时疗效与进口头孢替唑钠相同,治疗费用明显低于进口药物,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3种手术路径治疗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 polyp,ACP)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ACP病人,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路径结合鼻动力系统清除病变,A组21例经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路径,B组15例经下鼻道开窗路径,C组15例经犬齿窝处开窗路径。结果:3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均高于C组(P<0.01),随访12~48个月,3组间病情完全控制和病情部分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病情未控制率均高于B组和C组(P<0.01和P<0.05)。术后A组2例出现鼻腔粘连,B、C组均无并发症出现,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4例,B组复发1例,C组无复发,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有效控制ACP复发率,下鼻道开窗及犬齿窝路径可使ACP病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犬齿窝处开窗路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可获得较好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USS)联合骶髂螺钉与闭口万向螺钉(closed multiaxial screws,CMAS)骶髂固定系统联合后路部分脊柱内固定系统的腰椎骨盆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47例不稳定型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28侧)采用USS联合骶髂螺钉(A组),25例(39侧)采用CMAS骶髂固定系统联合后路部分脊柱内固定系统(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的复位MATTA评分、术后1年的MAJEED功能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合并有骶神经症状的患者术前术后GIBBONS骶神经损伤分级情况。结果 A、B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1.4±5.1) min、(110.6±4.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618±45) mL、(570±4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B两组分别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了伤口感染,通过清创术及抗生素治疗后治愈。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A组优良率92.9%,B组优良率为97.5%,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年时根据MAJJEED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A组优良率为86.4%,B组优良率为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年时,术前伴有神经损伤的患者按GIBBONS骶神经损伤分级示A、B两组神经功能较术前均获得显著改善( P<0.05),但A、B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MAS骶髂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疗效优于USS联合骶髂螺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碳酸氢钠水疗法改善造影剂肾功能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245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122例,观察组患者造影术前1 h,按3 ml/(kg·h)速度静脉输注1.25%碳酸氢钠注射液,对照组患者造影术前按3 ml/(kg·h)速度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患者术前、术后24 h和48 h的血肌酐(Cr)、钾离子(K+)、碳酸氢根(HCO3-)、肾小球滤过率(GFR)、尿液pH值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CIN发生率为4.5%(5/123),对照组为12.0%(12/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无一例出现需要透析、急性心肌梗塞、再次心肌梗死、脑出血、死亡等二级终点事件;观察组术后24 h、48 h血Cr水平明显低于术前[(82.28±22.16)μmol/L、(82.06±22.79)μmol/L vs(93.89±45.7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24 h、48 h血Cr水平与术前比较[(92.79±49.04)μmol/L、(93.89±45.75)μmol/L vs(94.97±22.79)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 GFR、尿液pH值与术前比较显著上升[(99.04±31.53)mL/(min·1.73 m2)、(102.34±38.49)mL/(min·1.73 m2)vs(79.93±18.14)mL/(min·1.73 m2);(7.09±1.03)、(6.68±0.95)vs(6.16±0.91)],对照组GFR术后24 h与术前比较[(99.64±34.88)mL/(min·1.73 m2)vs(79.51±20.34)mL/(min·1.73 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80.88±29.39)mL/(min·1.73 m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48 h血液HCO3-、K+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冠脉造影/介入患者围造影期使用碳酸氢钠水化干预能降低CIN的发生率,有效地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心绞痛应用滋肾通阳活血方联同西医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确诊并收治的324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为肾阴亏虚、心阳瘀阻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内科药物治疗,选用药物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及普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滋肾通阳活血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舌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胸闷、胸痛、气短、心悸、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总积分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积分指标均改善显著(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6.05%,与对照组的58.64%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白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炎症标志物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绞痛隶属于肾阴亏虚、心阳瘀阻证者,应用滋肾通阳活血方联同西医常规治疗可大幅度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中医证候,虽无法更显著地改善心电图指标,但可显著地改善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状态,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门区域性血流阻断在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肝肿瘤行肝切除术5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肝脏血流阻断技术不同,将54例因肝肿瘤行肝切除术病人分为2组,A组24例病人接受肝门区域性血流阻断术治疗,B组30例病人接受Pringle肝门血流阻断术治疗。结果: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血流阻断时间和术后24 h腹腔引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第3、7天,A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B组(P<0.05~P<0.01)。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肝门区域性血流阻断技术可明显减少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出血量,有效减轻肝功能损害及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肿瘤切除术中较为合理的控制肝脏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完全不阻断肾脏部分切除术(LPN)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T1a期肾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2例行完全阻断LPN者设为对照组,18例行完全不阻断LPN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出血情况、手术前后血清肌酐水平、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且未见术后出血;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6.3±16.8)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1±1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8.1±19.3)mL、5.6%和(9.3±1.5)d,对照组依次为(97.3±18.9)min、8.3%,和(9.1±1.7)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血清肌酐浓度明显升高,随后缓慢降低;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 d、3 d、7 d肌酐水平分别为(76.3±13.8)μmol/L、(109.3±14.2)μmol/L、(99.7±11.3)μmol/L、(90.4±11.9)μmol/L,对照组依次为(82.2±12.6)μmol/L、(112.7±17.3)μmol/L、(100.8±10.9)μmol/L、(93.1±12.2)μmol/L,两组术后1 d、3 d、7 d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P<0.05),但两组同期肌酐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的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1个月,两组均无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行完全不阻断肾脏部分切除术具有与腹腔镜下行完全阻断肾脏部分切除术同等的疗效,并可有效避免因肾脏缺血而造成的患侧肾功能损伤,降低肾衰竭风险,临床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臭氧自血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例,甲氨蝶呤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低浓度臭氧组采用30 g/m L浓度臭氧治疗,中浓度臭氧组采用40 g/m L浓度臭氧治疗,高浓度臭氧组采用50 g/m L浓度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及随访2周后,临床症状评分、VAS评分得分变化;观察治疗前后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A)、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及其差值变化。结果与甲氨蝶呤组治疗比较,低、中、高浓度臭氧组不同时点症状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浓度臭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甲氨蝶呤组比较,低、中、高浓度臭氧组患者治疗前后ESR,RA得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浓度臭氧组与高浓度臭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浓度臭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自血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N)、D-二聚体(D-dimerDD)、脂蛋白(a)[Lp(a)]、外周血白细胞(WBC)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78例(冠心病组),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及稳定型心绞痛(SA)组。并入选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对照组60例,入院后24小时内测定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脂蛋白(a)、外周血白细胞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脂蛋白(a)、外周血白细胞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脂蛋白(a)、外周血白细胞含量在AMI组>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UA组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脂蛋白(a)、外周血白细胞含量明显高于S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脂蛋白(a)、外周血白细胞含量在SA组>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冠心病组中随冠状动脉累及支数的递增,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脂蛋白(a)、外周血白细胞含量也有递增趋势。结论冠心病是多因素疾病,应用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脂蛋白(a)、外周血白细胞含量测定评价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及健脾补肾三种治则组方在防治化疗白细胞减少中的差异及合理应用。方法 :1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4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规律化疗,空白组、补肾益精组、益气养血组及健脾补肾组在化疗同期分别口服不同中药汤剂;各组患者在化疗第1天及第7天检查血细胞分析患者白细胞变化情况;各组患者在第1周期化疗第1天及第2周期化疗第7天检测血清G-CSF及IL-3水平。结果:在维持白细胞计数水平、刺激G-CSF分泌、IL-3分泌方面,空白组与补肾益精组、益气养血组、健脾补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益精组与益气养血组比较(P0.05),补肾益精组与健脾补肾组比较(P0.05),益气养血组与健脾补肾组比较(P0.05),补肾益精组效果较好,健脾补肾组次之,益气养血组最次,三组与空白组比较均具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刺激G-CSF、IL-3分泌作用。结论:不同治疗原则组方均可减轻化疗白细胞减少,以补肾益精为原则组方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百草枯中毒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及血液灌流治疗清除炎症介质和百草枯的效果。方法:收集3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常规治疗百草枯中毒基础上行HA230树脂血液灌流器治疗。根据病人预后情况将病人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比较病人第一次血液灌流前后血浆百草枯浓度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水平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变化,并分析病人血浆百草枯浓度、性别、年龄、服毒至第一次血液灌流时间和肝、肾、心肌损伤时间及血常规各指标与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35例病人中,存活20例,死亡15例,死亡率42.9%。2组病人服毒至第一次灌流时间和肝、肾、心肌损害时间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灌流前比较,2组病人第一次灌流后血浆百草枯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SOD活力均上升(P<0.05);存活组病人灌流前后的血浆百草枯浓度均明显低于死亡组病人(P<0.01),而2组病人灌流前后的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白细胞介素-6和丙二醛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230树脂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百草枯,并能改善SOD活力;血浆百草枯浓度、服毒至第一次灌流时间和肝、肾、心肌损害时间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浸润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西安市中心医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符合宫颈浸润癌诊断标准患者86例入选本研究,按照数字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单纯组术前采取单纯放疗治疗,腔内半量放疗,每次7 Gy,1次/周,总剂量21 Gy×3次;联合组术前采取联合放化疗治疗,腔内剂量21 Gy×3次;顺铂20 mg/m2,放疗第1天开始静滴,连续5 d.2组均于疗程结束2周后行手术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39例(90.7%),高于单纯组31例(72.1%),P<0.05.联合组宫旁浸润及淋巴结阳性率均低于单纯组,P<0.05.2组治疗期间白细胞降低、恶心、呕吐、腹泻及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脱发21例(48.8%),高于单纯组0例(0.0%),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浸润癌的近期疗效较佳,宫旁浸润及淋巴结阳性率更低,但脱发发生率更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