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优选王不留行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皂苷质量分数和干粉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超声波提取工艺的影响,考察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乙醇回流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加15倍量70%乙醇在640 W功率下超声提取2次,每次40 min;干粉得率7.34%,总皂苷质量分数10.92%。最佳乙醇回流提取工艺为加14倍量60%乙醇在微沸状态下提取2次,每次2 h;干粉得率7.17%,总皂苷质量分数9.01%。结论:王不留行总皂苷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效果优于乙醇回流法,且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雷公藤中雷公藤甲素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雷公藤甲素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设计考察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及超声温度对雷公藤甲素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雷公藤甲素含量,流动相乙腈-水(33:67),检测波长218 nm。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2,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35 ℃,提取时间30 min;雷公藤甲素得率达0.037 9 mg·g-1,与模型预测值(0.038 6 mg·g-1)较为接近。结论:优选的超声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与常规回流提取法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福建云霄产枇杷叶三萜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干浸膏得率、总三萜酸含量、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综合评价指标,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饮片宽度对三萜酸提取综合评价的影响,根据Box-Behnken进行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 各考察因素对三萜酸的提取效果影响顺序为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饮片宽度对枇杷叶三萜酸的提取效果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95%、液料比16∶1、提取时间2 h,提取数2次,综合评价值0.838(RSD为2.54%)。结论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的福建云霄产枇杷叶三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稳定、高效、可行,可为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芦笋总皂苷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芦笋总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皂苷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和温度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加15倍量74%乙醇于50 ℃超声提取54 min;总皂苷平均质量分数13.059%(RSD 1.63%),与预测值(13.185%)的偏差较小。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芦笋总皂苷的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甜叶菊渣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及回流次数5个影响因素对甜叶菊渣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甜叶菊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对甜叶菊渣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20,提取温度80℃,回流3次,总黄酮得率4.21%。结论:该优选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有利于甜叶菊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选番石榴叶中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 方法: 以总三萜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功率对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采用UV测定总三萜含量,检测波长540 nm.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60倍量70%乙醇于150 W,50℃ 超声提取2次,每次30 min.总三萜提取率7.93%,与理论值7.86%偏差较小. 结论: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选番石榴叶总三萜提取工艺可行性较好,为该植物部位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7,(10)
目的优化并比较香椿子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醇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下香椿子中总黄酮含有量,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2种提取工艺。结果乙醇回流提取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50∶1,80℃下提取2.5 h,总黄酮含有量为14.81 mg/g;超声提取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50∶1,400 W下提取20 min,总黄酮含有量为21.65 mg/g。结论超声提取法提取效果显著优于乙醇回流提取,可用于提取香椿子中总黄酮。  相似文献   

8.
山核桃蒲壳总生物碱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山核桃蒲壳总生物碱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传统浸提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进行比较,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总生物碱得率为指标,优化山核桃蒲壳提取总生物碱的工艺。结果:山核桃蒲壳总生物碱传统浸提法提取最佳条件:乙醇浓度60%,液料比10:1,浸提时间为1 d,浸提温度为70℃,生物碱得率为0.4860%。超声辅助法提取最佳条件:乙醇浓度60%,液料比10:1,超声时间为20min,超声温度为70℃,生物碱得率为0.8993%。微波辅助提取法最佳条件:乙醇浓度60%,微波时间7min,微波功率520w,微波温度为30℃,生物碱得率为0.9381%。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法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正交试验优化板蓝根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板蓝根中总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生物碱提取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料液比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各因素对超声提取工艺的影响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20 min,料液比1∶10.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甜叶菊渣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及回流次数5个影响因素对甜叶菊渣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甜叶菊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对甜叶菊渣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2.5h,料液比1∶20,提取温度80℃,回流3次,总黄酮得率4.21%.结论:该优选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有利于甜叶菊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1.
卢彦芳  安静  蒋晔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7):1296-1299
结合索氏提取的原理,自制了微波连续抽提装置,通过与传统方法的比较,研究了微波连续抽提法的特点和萃取效率,并将其用于灵芝三萜类成分的分析.该法的萃取条件为:以95%乙醇为萃取溶剂,微波功率200 W,微波时间14.5 min(5个循环).将上述条件下的萃取结果与传统的回流提取、索氏提取、超声提取和微波萃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微波连续抽提和常规的微波萃取分别需要14.5,10 min即可将灵芝三萜类成分的提取量达到最高,而其他非微波提取的方法则需要几十分钟甚至上百分钟.微波萃取10 min与回流提取120 min所得灵芝三萜的量基本一致,明显高于索氏提取和超声提取法,同时又远低于微波连续抽提法.更为重要的是,由三萜提取量所占粗提物的比例可知,微波连续抽提所得提取物的纯度远远优于其他方法.微波连续抽提有效结合了微波萃取和索氏提取的优点,因此比常规的微波萃取更能将药材中的目标成分提取完全,使分析结果更为准确,为中药的成分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高效、快速、可靠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同时,由于该方法提高了药材利用率,并且所得提取物具有杂质含量低,有效成分含量高的特点,也可将其用于中药成分的制备和提取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王瓜的微波-超声波联合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三萜质量分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对王瓜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DPPH法、水杨酸法、ABTS法和FRAP法测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50倍量90%乙醇于500 W微波-超声波联合提取6 min;王瓜提取物清除DPPH·、清除ABTS+·和Fe3+还原/抗氧化能力大于茶多酚但小于抗坏血酸,清除OH·能力均小于二者.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便、快速,王瓜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闪式与回流提取美洲大蠊总氨基酸的工艺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比较闪式与回流提取美洲大蠊总氨基酸的工艺。方法:以总氨基酸提取率为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考察闪式与回流提取对美洲大蠊总氨基酸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采用闪式提取总氨基酸的含量与回流提取基本一致。结论:美洲大蠊总氨基酸采用闪式提取效率高、省时、节能,可推广用于动物类药材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金花茶叶乙醚部位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气相-质谱(GC-MS)分析金花茶叶乙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75%乙醇回流提取金花茶叶,滤液浓缩后用乙醚萃取,得到乙醚部位,用GC-MS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及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化合物谱库检索进行鉴定,再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结果:金花茶叶乙醚部位的成分共分离鉴定出61个化合物,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78.41%,主要化学成分是2-(氧代十八烷基)乙醇,二十五烷,1-碘代十六烷等。结论:可用GC-MS法快捷、简便、准确地分析金花茶叶乙醚部位成分。初步揭示了该药材化学成分,对进一步研究其化学成分、为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乌骨藤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和乙醚作为溶剂,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采用石油醚作为溶剂鉴定出24种化合物,占挥发成分的55.43%,其中脂肪酸占75.10%,烷烃类占11.91%;乙醚作为溶剂提取鉴定出24种化合物,占60.43%,脂肪酸占38.98%,烷烃类占39.27%。结论:测定了乌骨藤挥发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乌骨藤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桂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桂花醇提溶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并鉴定了32个化合物,分别为boschniakinic acid(1),ursolaldehyde(2),augustic acid(3),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4),5-羟甲基-2-呋喃甲醛(5),异高山黄芩(6),6,7-二羟基香豆素(7),2α-羟基齐墩果酸(8),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9),D-阿洛醇(10),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3-O-β-D-葡萄糖苷(11),5,7-二羟基色原酮(12),羽扇豆醇(13),柚皮素(14),乙酰氧基齐墩果酸(15),绿原酸(16),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17),齐墩果酸(18),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19),3’,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20),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21),对羟基桂皮酸(22),丁香脂素(23),3,4-二羟基苯乙酮(24),β-谷甾醇(25),对羟基苯乙酸乙酯(26),苯甲酸(27),咖啡酸(28),贝母兰宁(29),对羟基苯乙酸(30),对羟基苯乙酮(31),对羟基苯乙酸甲酯(32)。其中,除化合物2,4~5,8~11,13,15,18,20,25,27外,其余化合物在桂花中均为首次分离。  相似文献   

17.
陈雯  杜守颖  陆洋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4):1792-1794
目的:优选仙灵骨葆胶囊中丹参、补骨脂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丹参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_A、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为指标,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处理数据,优化提取工艺中乙醇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结果:丹参、补骨脂最佳合提工艺为加入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结论:优选的丹参、补骨脂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追风伞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选取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回流时间与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追风伞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追风伞总黄酮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还原能力。结果:追风伞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5%,料液比1∶25,回流温度65℃,回流时间4 h,黄酮得率1.69%;追风伞总黄酮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和抑制自由基的能力,且随黄酮质量浓度的增加,还原能力和抑制能力提高。结论:追风伞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水蛭传统炮制的科学性,分别采用水提取法和仿生提取法提取水蛭清水吊干品、滑石粉烫制品、酒浸闷烘品中的抗凝活性成分,以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活性作为活性指标进行抗凝测定,并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各炮制品提取物中的蛋白含量以初步解释抗凝活性变化原因。对比发现,采用水提取法时,APTT,PT,TT,抗凝血酶活性4种指标结果均显示,滑石粉烫制或酒浸闷烘后水蛭的抗凝活性降低,活性顺序为清水吊干品酒浸闷烘品滑石粉烫制品,此结果与水蛭不同炮制品水提物蛋白含量顺序一致;而采用仿生提取法时,除滑石粉烫制后APTT缩短外,其他结果均显示炮制使水蛭抗凝活性升高,且活性顺序为酒浸闷烘品滑石粉烫制品清水吊干品。仿生提取法与水提取法相比更符合水蛭口服后在人体内的吸收过程,结果更具科学性。所以,传统的炮制方法不仅可以矫味矫臭,还可增强水蛭的抗凝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阐述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成药水提取工艺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为《中国药典》的修订和中成药的水提取工艺研究提供参考。按影响水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分类,将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录的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的水提取工艺存在的问题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系统的总结并举例分析。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录的中成药水提取工艺,未注明浸泡工艺的有516个方剂,溶媒用量523个,提取时间126个,提取次数8个,存在提取工艺参数不明确等问题。中成药水提取工艺参数不明确将可能会阻碍中成药的产业化发展,宜予以重视,为中成药的水提取工艺研究及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