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管理对缓解患者疼痛和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将80例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用Excel电子表格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术前给予口服塞来昔布200mg,术后6h口服塞来昔布200mg,2次/d;VAS评分〉3分,给予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50mg。对照组术前不给药物,术后按需给予口服塞来昔布200mg。分别于术前和术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疼痛和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PSQI、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24h的VAS疼痛评分为(2.13±1.28)分,PSQI评分为(1.83±0.84)分,对照组分别为(4.90±1.38)分和(5.55±1.40)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86,7.674;P〈0.01)。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疼痛规范化管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对患者获得早期康复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6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3年7—12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进行居家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SF-12生存质量评分及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出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Harris评分[(55.57±7.95)分 vs(55.87±7.6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9;P>0.05);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Harris评分[(74.27±9.30)分 vs(70.13±7.40)分]、SF-12评分[(18.70±9.76)分vs(14.75±8.0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05,1.729;P<0.05);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在功能锻炼、体位、居家环境改造依从性及满意度调查≥90分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开展居家护理服务是一种将护理服务由医院走向社会的护理服务方式,值得进一步深化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临床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家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家庭康复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同期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运用临床路径对出院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对照组42例,沿用传统的治疗模式,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做出院指导。将两组的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杲Harris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76±3.47)分和(83.45±3.24)分,P〈0.01;患者满意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31±1.37)分和(7.38±2.33)分,P〈0.01。结论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家庭康复指导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机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8例,按照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4周Hams髋关节评分较手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8周、16周Harris髋关节评分较手术前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促进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机体康复,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向干预睡眠障碍与疼痛对腹部手术后患者恢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2年1~12月收治的行胆道探查手术后患者4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疼痛干预组)和观察组(双向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硬膜外持续镇痛,观察组术后采取硬膜外持续镇痛联合应用镇静催眠药。评估两组手术患者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状况、免疫和营养状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第1天和第3天疼痛评分分别为(1.82±0.09)分和(1.74±0.12)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睡眠时间为(6.09±0.12)h,多于对照组(4.35±0.17)h(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PSQI为(7.05±0.13),低于对照组(8.96±0.11)(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免疫不营养状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进行双向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减轻疼痛,提高机体状况。  相似文献   

6.
史黎  张丽  徐保秀 《当代护士》2013,(12):44-4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共收治92名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名,试验组进行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模式,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率和Hams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7d、术后30dHarriS评分低于试验组(P〈0.05),重复方差分析时间及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试验组(P〈0.05),其中深静脉血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2组有区别,对照组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确实有利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专职康复护理对于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n=63)由专职康复护士对其进行专职康复护理;对照组( n=51)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随机康复护理,采用Harris评分评价两组康复效果,并观察髋关节X线片检查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前1 d Harris总评分(64.9±6.4)分、术后6周为(78.5±5.1)分、术后3个月为(90.0±4.2)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377,3.059,4.288;P<0.01),两组患者出院前1 d、术后6周、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生活能力、行走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髋关节X线片均显示假体良好、未有异常;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0.0%,对照组为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1,P<0.01)。结论专职康复护理促进了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黄益萍  姚培琴  范建萍 《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49-1150
目的比较新生儿清醒和睡眠状态下行足跟采血的疼痛水平。方法将108例新生儿按入科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睡眠状态下行足跟采血,对照组在清醒状态下行足跟采血,按新生儿疼痛评分表观察两组的疼痛水平,监测新生儿啼哭持续时间。结果采血时疼痛评分对照组(5.98±0.09)分、观察组(3.42±0.04)分,两组比较,Z=7.56,P〈0.01;啼哭持续时间观察组(3.72±1.14)s、对照组(45.84±12.03)s,两组比较,Z=16.55,P〈0.01。结论新生儿睡眠状态下行足跟采血能减轻疼痛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卫生宣教,干预组同时由专门的责任组成员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得分分别为(7.56±2.23),(1.09±0.44),(1.44±0.89)分,均低于对照组(9.22±3.65),(1.37±0.65),(1.86±1.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2.85,2.22;P〈0.05);其他各项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超前镇痛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7例开腹大手术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行电针超前镇痛及常规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比较两组疼痛和认知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术后芬太尼的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排除4例患者(拒绝随访,提前拔除镇痛泵),观察组排除3例患者(拒绝随访及失访),两组各60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术后6h的疼痛评分为(1.86±0.62)分,低于对照组的(4.03±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5);观察组术后24h认知功能评分为(25.42±0.63)分,高于对照组的(21.77±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的芬太尼用量为(597.94±82.41)μg,低于对照组的(826.47±113.28)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P〈0.01);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3,P〈0.05)。结论应用电针超前镇痛于老年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可以降低老年患者术后的疼痛及改善POC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产妇自控镇痛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指导基础上运用Orem自理模式的支持一教育系统理论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强度、术后回叫次数、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术后6,12,24,36,48h的疼痛评分为(4.43±1.22),(3.26±1.06),(2.45±0.97),(1.74±0.78),(0.86±0.62)分,对照组分别为(5.26±1.31),(4.12±1.14),(3.42±1.09),(2.44±0.91),(1.09±0.74)分,两组比较干预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86,2.809,2.842,2.587;P〈0.05),而48h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术后回叫次数(1.25±0.78)次较对照组(2.45±1.65)次减少(t=2.748,P〈0.05);干预组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提前(χ2=7.40,P〈0.05);两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P〉0.05)。结论将Orem自理模式应用在剖宫产术后产妇的自控镇痛健康教育中,可降低术后疼痛,促进产妇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皮牵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髋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髋关节滑膜炎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应用扩管及消炎镇痛药物治疗,并给予超短波治疗,每日1次。同时对照组以制动为主;观察组进行患肢皮牵引和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髋关节运动疗法。治疗前后采用数字疼痛评定法(NPRS)和参照百分5级评定法评定疼痛程度;Barthel指数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组N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2.0与5.3土2.1)。治疗1周后,观察组N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4±0.9与1.5±1.4,P〈0.01);百分5级评定法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7.3±8.2、83.3±23.9,P〈0.01);观察组治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85.0%与50.0%,P〈0.05)。结论:皮牵引结合运动疗法协助治疗髋关节滑膜炎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卵圆窝参照法实施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探讨髋臼假体旋转中心变化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1月至2013年4月治疗的93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测量手术后双髋关节X线片髋关节旋转中心、外展角、前倾角,比较手术后髋臼假体旋转中心与解剖旋转中心符合率,对患者的Harri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7.5个月。所有病例X线片提示,假体位置良好,无髋臼及股骨假体松动,无需要翻修病例。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1.45±9.74)分,增加到(91.36±3.65)分,优78例(83.87%),良8例(8.60%),可7例(7.52%),优良率92.47%。手术前后Harris评分结果比较t=3.2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髋臼假体旋转中心O2恢复至解剖旋转中心O1者67例,符合率72.04%。未恢复者26例,未符合率27.96%。髋关节旋转中心(COR)恢复组与未恢复组外展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68°±5.35°vs.48.37°±4.65°,t=2.830 1,P<0.05),COR恢复组与未恢复组前倾角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7.36°±6.65°vs.16.51°±7.25°,t=0.539 4,P>0.05)。COR恢复组与未恢复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1.45±7.38 vs.38.85±6.65,t=1.565 7,P>0.05),COR恢复组与未恢复组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45±3.35 vs.81.65±5.39,t=11.641 7,P<0.05)。结论髋臼假体旋转中心应遵循解剖重建的原则,临床关键在于确定髋臼旋转中心的位置,达到理想的臼杯外展40°,需内置、上移髋臼旋转中心。通过优化髋臼假体的倾斜角和覆盖,达到稳定关节,减少磨损,改善功能,取得良好的临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把5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除了常规护理外,加阶段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BI指数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能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HRM)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病区10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按医嘱进行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护士提供骨科病区的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实验组除接受护士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还运用健康信念模式(HBM)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康复锻炼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护理满意度,并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测量患者焦虑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后期(术后第10天)康复锻炼疼痛程度,术后患者焦虑状态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分别为13.75,25.25;f分别为11.28,-3.33,-9.95;P〈0.05)。结论HBM干预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来氟米特及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O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86例RA合并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1)和治疗组(n=105)。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及泼尼松,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常规剂量骨化三醇,两组治疗各进行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补体(C)及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肝肾功能等指标及骨密度(BMD),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IgG水平下降[(2.56±3.04)g/L vs.(2.52±1.98)g/L, t=1.01,P<0.05],C3[(0.37±0.12)g/L vs.(0.29±0.29)g/L,t=2.04,P<0.05]、C4[(0.17±0.04)g/L vs.(0.1±0.06)g/L,t=3.54,P<0.05]水平升高;治疗组降低炎症指标的效果明显[PLT:(96±10)×109/L vs.(59±5)×109/L,t=2.52,P<0.05;ESR:(51.2±1.7)mm/1 h vs.(32.3±1.1)mm/1 h,t=2.35, P<0.05;CRP:(51.5±1.3)mg/L vs.(39.4±1.1)mg/L,t=1.78,P<0.05;RF:(102±16) IU/ml vs.(90±20)IU/ml,t=2.31,P<0.05];治疗组增加ALP[(-42±7)U/L vs.(-9±6)U/L,t=2.27,P<0.05],改善BMD[腰椎:(0.400±0.014)g/cm2 vs.(0.030±0.015)g/cm2,t=2.78,P<0.05;髋部:(0.386±0.025) g/cm2 vs.(0.017±0.015)g/cm2,t=3.45,P<0.05]。结论常规剂量骨化三醇联合抗风湿药治疗RA合并糖皮质激素性OP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支持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7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遵医嘱实施乳腺癌根治术前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前互动式支持、术后疼痛评估支持及出院后康复支持为一体的连续性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术后疼痛初始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焦虑、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评分干预组分别为(35.28±5.43),(39.82±4.03),(25.61±5.12)分,对照组分别为(42.73±6.72),(33.15±5.62),(31.75±6.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313,7.065,5.495;P〈0.01);干预组术后不同时间般疼痛评分、首次下床时间、术后睡眠时间、上肢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术后6个月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连续性、个体化专科护理支持干预模式,促进了患者躯体功能早日康复,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背景:关节内鸡尾酒注射阵痛是一种新颖的全髋关节置换后镇痛方法,可有效控制置换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内鸡尾酒式混合剂注射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随机分配:治疗组行关节内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包括吗啡、布比卡因、复方倍他米松)注射,对照组予帕瑞昔布静脉注射做对照。所有患者置换后24h接受口服盐酸曲马多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置换后髋关节静息和活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情况,髋关节活动度以及置换后并发症。结果与结论:采用关节内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注射后,可以显著减少置换后镇痛药使用量。在目测类比评分的比较上,治疗组静息痛评分在置换后12,24,48h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活动痛评分在置换后24,36h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在总并发症监测上,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关节内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注射有助于减少置换后麻醉镇痛剂使用量,减轻置换后早期疼痛,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