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调肠愈疡汤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对炎症性指标血沉、血小板计数等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艾迪莎)口服,每日4次,治疗组给予调肠愈疡汤口服及中药方灌肠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证候及血沉、血小板计数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在降低证候总积分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中医证候显效率为52.38%,治疗组中医证候显效率为92.06%,两组中医证候显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等主要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腹泻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治疗后,血沉、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治疗组在降低血沉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血小板计数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仅治疗组开始时偶见恶心、头晕等症状,患者均可耐受,未终止治疗。结论:调肠愈疡汤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清肠汤内服联合愈疡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脾虚湿热证慢性持续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脾虚湿热证慢性持续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健脾清肠汤内服,并配合愈疡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每次1 g,每周4次。两组连续治疗12周后进行主要症状评分及镜检结肠黏膜Baron内镜评分以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83.8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及脓血便症状积分及Baron内镜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腹痛、腹泻积分及Baron内镜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清肠汤内服联合愈疡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脾虚湿热证慢性持续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疗效肯定,能够改善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主要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肠黏膜愈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顺气汤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顺气汤内服并保留灌肠,对照组36例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每次1g,每日4次,疗程均为10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结肠镜下黏膜病变积分、C-反应蛋白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肠黏膜病变积分及C-反应蛋白积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5.26%、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气汤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近期疗效较口服美沙拉嗪好。  相似文献   

4.
黄磊  朱莹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3):486-487
目的 观察溃结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给予溃结汤灌肠,对照组(62例)给予结肠宁灌肠剂灌肠,均每晚保留灌肠1次;4周为1疗程.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两组一般情况、中医症状体征、肠镜检查和病理结果及不良反应等.评价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及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19%,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9.06%,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2.26%,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79.0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溃结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青黛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4 g/d口服,见效后维持1周,再逐渐减量至1.5 g/d;治疗组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基础上给予青黛散30 g/d,分3次服用。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肠镜下黏膜表现及组织学表现、疾病活动指数。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肠镜下黏膜改善情况、镜下组织学变化及疾病活动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青黛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够显著修复肠道黏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腑愈疡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灌肠治疗,观察组给予通腑愈疡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IL-1β、hs-CRP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愈疡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改善症状,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及炎症因子指标,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肝郁脾虚证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中医证候、主要症状疗效和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主要症状疗效和总体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能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和主要症状,总体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固肠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每次0.5g,餐前服用,每天3次;观察组采用固肠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美沙拉嗪肠溶片服用方法同对照组,固肠愈疡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Baron评分及WilliamsDAI评分,测定治疗前后2组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三叶因子多肽(TFF3)及和黏蛋白2(MUC2)水平,比较2组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GFR、TFF3及MUC2表达明显升高(P0.05),并且EGFR、TFF3及MUC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illiams DAI评分及Baron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的Williams DAI评分及Baro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主症、次症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肠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改善结肠黏膜机械屏障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同证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33%,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1.67%(P0.05);胃肠湿热型、脾胃虚弱型、肝郁气滞型以及寒热错杂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0%、94.74%、93.33%及78.5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腹泻、脓便血以及腹痛)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五炭汤。对比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Baron内镜评分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on内镜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均低于对照组,且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中医证候疗效,能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肠黏膜溃疡,平衡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化瘀敛疮愈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给予化瘀敛疮愈疡汤肛门滴注,对照组38例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化瘀敛疮愈疡汤能明显减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改善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味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芍药汤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肠镜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结肠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3.75%、90.63%、87.50%,对照组分别为78.13%、75.00%、71.8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减轻患者症状、保护肠道黏膜的作用,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仙白助运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肝郁脾虚型UC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仙白助运汤,治疗2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肠黏膜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2.5%,内镜下治疗组结肠黏膜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仙白助运汤在修复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及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单纯使用美沙拉嗪。  相似文献   

14.
自拟清肠凉血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自拟清肠凉血汤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清肠凉血汤;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控释剂.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主要症状积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中医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清肠凉血汤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清化活血敛疡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柏  沈洪  陆乐  王亚奇 《中医杂志》2008,49(11):986-988
目的 观察清化活血敛疡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5例,以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保留灌肠,每晚1次;治疗组55例,以清化活血敛疡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每晚1次,两组均口服中药基础治疗,均以30天为1个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后对临床疗效作对比分析,并观察内镜下肠黏膜病变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肠黏膜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清化活血敛疡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能够显著修复肠道黏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单用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愈疡汤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临床症状缓解率及治疗前后结肠镜检积分等。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结肠镜检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改善肠道黏膜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汤结合物理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本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健脾疏肝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物理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腹痛评分、便血评分、腹泻评分、肠镜下结肠黏膜病变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7.73%,对照组有效率84.0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疏肝汤结合物理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白头翁合葛根芩连汤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理,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有效药物。方法:以100例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白头翁合葛根芩连汤口服并结合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口服。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后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临床疗效及肠镜下黏膜病变表现。结果:观察组的腹痛、肛门灼热、溲赤症状积分较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黏膜病变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7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治疗成本低、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乌梅汤内服并配合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美沙拉嗪1g/d,4次/d.连续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主要症状评分及肠黏膜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为90.0%,对照组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腹痛、腹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肠黏膜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梅汤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联合辨证施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西药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治疗组60例在以上基础上予健脾止泻颗粒内服、参龙愈疡合剂保留灌肠、穴位艾灸及辨证施护,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联合辨证施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