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18F-FDG PET/MR在鼻咽癌分期中的价值及半定量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鼻咽癌患者相关资料,根据PET/MR显像结果按照AJCC第8版TNM分期标准,比较与其临床实际分期的准确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数据,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PET/MR影像分期与临床实际分期的诊断一致性,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各参数对T分期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PET/MR在治疗前患者T分期、N分期、M分期及总体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98.72%、93.59%、100%、94.87%,PET/MR分期与临床分期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值=0.926)。半定量参数分析SUVmax、SUVmean、SUVmax/ADCmin与T分期有相关性(P=0.003、0.005、0.004,P<0.01);淋巴结的SUVmax与N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00,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UV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18F-FDG、18F-NaF、68Ga-DOTA PET/CT对不同月龄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小鼠的易损斑块进行显像,探讨3种显像剂检测易损斑块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高脂喂养ApoE基因敲除小鼠及普通饮食C57BL/6小鼠各1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高脂1组、高脂2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高脂1组及对照1组于喂养18周时、高脂2组及对照2组于27周时均行18F-FDG、18F-NaF、68Ga-DOTA PET/CT检查,显像结束后分别进行游离腹主动脉显像及病理分析。各组测得PET/CT上腹主动脉斑块标准摄取值(SUVmax、SUVmean)、本底SUVmax、本底SUVmean及靶本比值(TBR-SUVmax、TBR-SUVmean)。2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高脂1组和高脂2组相比,18F-FDG显像上,高脂2组的本底SUVmax及SUVmean高于高脂1组,TBR-SUVmax和TBR-SUVmean均低于高脂1组(均P<0.05),2组间18F-FDG的SUVmax、SUV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8F-NaF显像代谢参数均较高,68Ga-DOTA 显像代谢参数均较低,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脂组18F-FDG、18F-NaF和68Ga-DOTA PET/CT代谢参数比较显示,SUVmax、SUVmean、本底SUVmax及本底SUVmean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18F-NaF的上述参数均高于18F-FDG显像,18F-FDG及18F-NaF均高于68Ga-DOTA(均P<0.05),但3种显像剂间TBR-SUVmax、TBR-SUVmean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和18F-NaF的PET/CT可以识别易损斑块,18F-NaF较18F-FDG表现出更高的SUVmax,识别斑块更加敏感,可作为早期甄别易损斑块的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中正常前列腺标准化摄取值(SUV)、CT值、PET/CT横断位最大层面测量的前列腺左右径(简称最大横径)和患者年龄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CT显像的非前列腺癌男性患者181例,年龄19~94(60.6±14.5)岁。将患者按年龄段分为4组:19~39岁16例、40~59岁57例、60~79岁94例、80~99岁14例。采用勾画感兴趣区(ROI)的方法测量各组患者前列腺18F-FDG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和平均CT值(CTmean),并在前列腺横断位最大层面测量前列腺最大横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散点图和线性回归趋势线分析前列腺最大横径、SUVmax、SUVmean、CTmean和年龄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对各组患者相关参数的均值进行多重比较。 结果 181例患者的前列腺最大横径为3.4~6.5(4.66±0.59) cm,SUVmax为1.0~4.2(2.44±0.49),SUVmean为0.7~3.4(1.97±0.44),CTmean为25~46(34.48±3.72) HU。前列腺最大横径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r=0.465,P<0.001);前列腺SUVmax、SUVmean与患者年龄、前列腺最大横径无相关性(r=0.047、0.071、0.040、0.035,均P>0.05);前列腺CTmean随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两者呈极弱相关性或无相关(r=0.126,P=0.091)。不同年龄段的各组患者的前列腺最大横径分别为(4.04±0.27)、(4.52±0.53)、(4.77±0.54)、(5.24±0.65)cm;SUVmax分别为(2.48±0.65)、(2.38±0.50)、(2.46±0.47)和(2.48±0.42);SUVmean分别为(2.03±0.51)、(1.90±0.44)、(2.00±0.42)和(2.05±0.41);CTmean分别为(33.25±3.59)、(34.19±3.76)、(34.76±3.80)、(35.29±2.97) HU。不同年龄段的各组患者前列腺最大横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78,P<0.001),而SUVmax、SUVmean和CTmean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前列腺最大横径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患者年龄不会显著影响前列腺的糖代谢和CT密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PET/CT超级迭代与普通迭代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肿瘤侵袭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与Ki-67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恶性SPN患者53例作为恶性组,根据1∶1匹配病例对照原则选取同期良性SPN患者53例作为良性组,均行PET/CT检查,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ET/CT超级迭代与普通迭代技术下获取的最大摄取标准值(SUVmax)、平均摄取标准值(SUVmean)及图像质量[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ET/CT超级迭代与普通迭代技术SUVmax、SUVmean诊断SPN良恶性的价值,并比较恶性组不同肿瘤侵袭程度、Ki-67表达情况患者两种技术下SUVmax、SUVmean,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两种技术下SUVmax、SUVmean与恶性SPN肿瘤侵袭程度、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恶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眼内转移瘤18F-FDG PET/CT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9年2月于北京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病理学或临床确诊的眼内转移瘤患者53例(54只眼睛,其中1例为双眼转移),其中男性23例、女性30例,年龄22~73(52.7±11.6)岁。所有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并对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参数进行分析,包括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评估PET/CT对肿瘤原发灶的探查及其他部位转移灶发现的价值。多组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眼内转移瘤CT形态多样,以梭形软组织影最为多见。47例可测量的眼内转移瘤CT值与SUVmax、SUVmean均无明显线性关系(均r=?0.252,均P=0.088)。50例放射性摄取增高转移瘤的SUVmax、SUVmean均与其长径、短径、上下径呈显著正相关(r=0.631~0.791,均P=0.000)。既往无肿瘤病史患者43例,PET/CT对原发灶的检出率为97.7%(42/43),其中来源于肺癌36例、乳腺癌2例、食管癌、胃癌、鼻咽癌和前列腺癌各1例。PET/CT显示转移灶≥2个的患者51例(51/53,96.2%),其中主要伴淋巴结转移43例(43/53,81.1%)、骨转移42例(42/53,79.2%)。 结论 眼内转移瘤CT形态多样,SUV仅与其大小有关。18F-FDG PET/CT在眼内转移瘤诊断、肿瘤原发灶的探查及其他部位转移灶的发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原发灶摄取相对值及代谢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和系统淋巴结清扫并经病理确诊的80例NSCLC患者的资料,分为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测量原发灶最大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原发灶SUVmax与纵隔血池SUVmean的比值(SURblood)、原发灶SUVmax与肝脏SUVmean的比值(SURliver),以相对阈值法(40%为阈值)测量肿瘤代谢体积(MTV)及糖酵解总量(TLG),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预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80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28例(35.0%),淋巴结未转移者52例(65.0%)。淋巴结转移组原发灶最大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1 PET/CT代谢体积参数在不同风险分层的初诊前列腺癌(PCa)患者中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于海军军区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前列腺活体组织穿刺检查结果确诊后行68Ga-PSMA-11 PET/CT检查的85例未经治疗的PCa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9~88(69.1±7.7)岁。根据是否发生肿瘤转移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推荐的风险分层将患者分别分为无转移组和转移组、低中风险组和高风险组;以格里森评分(GS)8分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GS<8分组和GS≥ 8分组;以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20 ng/mL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PSA≤20 ng/mL组和PSA>20 ng/mL组;根据临床分期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临床T1~T2期组和临床T3~T4期组。采用三维勾画法在68Ga-PMSA-11 PET/CT图像上自动测量和勾画肿瘤病灶感兴趣区,计算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原发PSMA肿瘤体积(PSMA-TV原发)、全身PSMA肿瘤体积(PSMA-TV全身)、原发PSMA肿瘤总量(TL-PSMA原发)、全身PSMA肿瘤总量(TL-PSMA全身)。组间代谢体积参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Mann-Whitney秩和检验。 结果 85例患者68Ga-PSMA-11 PET/CT显像结果均呈阳性,其中无转移组46例(54.1%)、转移组39例(45.9%);低中风险组15例(17.6%)、高风险组70例(82.4%)。转移组的SUVmax、PSMA-TV原发、PSMA-TV全身、TL-PSMA原发、TL-PSMA全身的中位数均高于无转移组(16.2对9.8,39.5 cm3对10.8 cm3,58.8 cm3对10.8 cm3,318.4 cm3对37.2 cm3,628.0 cm3对37.2 cm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301~?2.580,均P<0.05);高风险组的SUVmax、PSMA-TV原发、PSMA-TV全身、TL-PSMA原发、TL-PSMA全身的中位数均高于低中风险组(13.8对4.2,16.5 cm3对8.4 cm3,21.9 cm3对11.4 cm3,146.1 cm3对27.4 cm3,229.6 cm3对28.6 cm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242~?2.438,均P<0.05);GS≥8分组的SUVmax、PSMA-TV原发、PSMA-TV全身、TL-PSMA原发、TL-PSMA全身的中位数均高于GS<8分组(14.8对9.9,16.5 cm3对12.5 cm3,23.9 cm3对14.3 cm3,146.1 cm3对36.3 cm3,229.6 cm3对36.3 cm3),除PSMA-TV原发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850~?2.074,均P<0.05);PSA>20 ng/mL组的SUVmax、PSMA-TV原发、PSMA-TV全身、TL-PSMA原发、TL-PSMA全身的中位数均高于PSA≤20 ng/mL组(16.2对 6.4,24.7 cm3对8.2 cm3,41.4 cm3对10.2 cm3,253.9 cm3对28.0 cm3,361.5 cm3对29.7 cm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279~?3.948,均P<0.001);临床T3~T4期组的SUVmax、PSMA-TV原发、PSMA-TV全身、TL-PSMA原发、TL-PSMA全身的中位数均高于临床T1~T2期组(16.6对9.3,34.9 cm3对10.7 cm3,62.3 cm3对14.3 cm3,303.5 cm3对32.6 cm3,482.1 cm3对45.9 cm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89~?3.629,均P<0.001)。 结论 转移组和高风险组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68Ga-PSMA-11 PET/CT的代谢体积参数显著高于无转移组及低中风险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高分辨率CT(HRCT)上病变区域和非病变区域的PET/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 按照IPF的临床诊断标准,选取接受PET/CT检查并有完整资料的IPF病例及健康体检者各27例,规定病变区域为HRCT上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网格影及蜂窝影等区域,非病变区域为肉眼可观察到的密度低于病变区的最小密度区,测定病变区域的SUVmax,分别在IPE组非病变区域和对照组肺部HRCT横断面图像上画取ROI,测量其CT值,并在PET/CT图像相应位置画取ROI,测量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计算与纵隔大血管主动脉弓血池(SUVmax、SUVmean)比值:肺组织/纵隔血池最大摄取比(LT/MBmax)和肺组织/纵隔血池平均摄取比(LT/MBmean)。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LT/MBmax、LT/MBmean及CT值差异。 结果 IPF组27例患者,其中肺部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14例、网格影27例、蜂窝影13例,同一患者可有多种表现,以上表现均为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值为2.32±1.10。IPF组非病变区域LT/MBmax(0.44±0.55 vs.0.32±0.05)和LT/MBmean(0.55±0.38 vs.0.33±0.05)均高于对照组(t=5.87和2.89,P均 < 0.05);但两组CT值(-836.59±32.33 vs.-837.99±29.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P>0.05)。 结论 IPF患者HRCT上显示的病变区与非病变区对18F-FDG摄取均增加,PET/CT在IPF诊断及治疗监测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病人的 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表现及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认识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HNL病人的 18F-FDG PET/CT资料,其中男4例、女4例,中位年龄26.5岁。分析HNL在 18F-FDG PET/CT成像上所示的受累淋巴结分布、形态、密度及摄取,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来确定淋巴结的 18F-FDG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其长径、短径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8例HNL病人 18F-FDG PET/CT成像均有多部位淋巴结受累,位于颈部8例(6例双侧、2例单侧),腋窝7例(5例双侧、2例单侧),肺门及纵隔4例,腹部4例,盆腔3例及腹股沟区2例(均为双侧)。受累淋巴结大都呈椭圆形,无融合,密度较均匀,无钙化及液化坏死。受累淋巴结SUVmax为12.86±5.70,长径为(1.41±0.42) cm,短径为(0.84±0.26) cm,CT值为(44.77±9.59) HU。其中短径<1 cm的淋巴结约占63.4%,SUVmax为11.21±5.80。受累淋巴结SUVmax与长径呈低度正相关(r=0.349,P=0.025),与短径呈中度正相关(r=0.504,P=0.001)。 结论 18F-FDG PET/CT成像在HNL诊断、鉴别诊断及淋巴结活检定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性淋巴管病(PLC)18F-FDG PET/CT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临床确诊的53例PLC患者,均行PET/CT+薄层屏气CT扫描。利用CT扫描数据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采用TrueX+飞行时间法重建图像并进行分析、总结。测定各感兴趣区的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并计算标准化比值(SUR),比较不同区域的SUVmean和SUR的差异。结果53例PLC患者中,51例(96%,51/53)可见增厚小叶间隔伴放射性摄取,增厚小叶间隔所在肺野SUVmean明显高于正常肺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0.92 vs.0.58±0.18,t=19.85,P < 0.01);增厚小叶间隔肺野/纵隔血池的SUR高于正常小叶间隔肺野/纵隔血池的SUR,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0.84±0.38 vs.0.40±0.21,t=12.77,P < 0.01)。51例(96%,51/53)可见支气管血管束放射性摄取增强。PLC累及支气管血管束SUVmean明显高于正常支气管血管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5±1.67 vs.0.90±0.19,t=15.45,P < 0.01)。增粗支气管血管束/纵隔血池的SUR高于正常支气管血管束/纵隔血池的SUR(2.89±0.94 vs.0.59±0.19,t=12.62,P < 0.01)。51例(96%,51/53)可见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放射性摄取增强。结论典型PLC患者的PET/CT融合显像特征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伴放射性浓聚;PLC累及小叶间隔结节样增厚伴放射性摄取增高;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或显示伴放射性异常浓聚。PET/CT融合显像结合局部SUVmean和SUR的测定,不但可以更早地诊断PLC病灶,而且可以提高对PCL病灶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对浸润性肺腺癌磨玻璃结节(GGN)危险程度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青岛市中心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或随访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的1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性89例,年龄30~79(60.2±8.9)岁。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其中50例行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后经手术切除肺孤立性GGN,按腺癌生长模式分为2组:含有贴壁为主型腺癌(LPA)和(或)腺泡为主型腺癌(APA)和(或)乳头为主型腺癌(PPA)病灶的患者归入低危组;含有实体为主型腺癌(SPA)和(或)微乳头为主型腺癌(MPA)病灶的患者归入高危组。分别测量或记录患者以下信息: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径线、密度、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双时相显像滞留指数(RI)、肿瘤与对侧正常肺本底SUVmax的比值(T/N)、基于SUVmax的肿瘤与对侧正常肺本底的比值变化率(ΔT/Nmax)及多层螺旋CT征象。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根据其结果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结果 143例患者中,低危组(117例)与高危组(26例)的病灶径线[(14.33±4.18) mm对(17.61±4.48) mm]、SUVmax(1.32±1.07对2.00±1.25)、SUVmean(1.07±0.85对1.66±1.11)、双时相显像RI(0.01±0.36对0.20±0.07)、分叶征[76.1%(89/117)对92.3%(24/27)]、胸膜尾征[39.3%(46/117)对69.2%(18/26)]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42~?2.392,χ2=4.773、6.766,均P<0.05)。行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的50例患者中,低危组(40例)与高危组(10例)的延迟显像SUVmax(1.18±0.63对2.85±1.82)、延迟显像SUVmean(0.92±0.43对2.72±1.69)、延迟显像T/N(2.55±1.33对5.84±3.83)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7、?3.359、?2.678,均P<0.05);SUVmean、病灶径线和胸膜尾征为鉴别诊断低危组和高危组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SUVmax=1.625时,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9,鉴别诊断低危组与高危组的灵敏度为57.7%(15/26)、特异度为78.6%(92/117)、准确率为74.8%(107/143);当SUVmean=0.845时,AUC为0.698,鉴别诊断二者的灵敏度为80.8%(21/26)、特异度为43.6%(51/117)、准确率为50.3%(72/143);当病灶径线=13.765 mm时,AUC为0.716,鉴别诊断二者的灵敏度为80.8%(21/26)、特异度为54.7%(64/117)、准确率为59.4%(85/143);与单独诊断比较,SUVmax+SUVmean+病灶径线+胸膜尾征+分叶征联合诊断鉴别二者的效能最高。 结论 18F-FDG PET/CT有助于对浸润性肺腺癌GGN危险程度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采集的图像进行物理校正,提高其图像分辨率与对比度,并使之可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以PET/CT半定量参数为标准,评价校正后半定量符合线路各参数的准确性。 方法 将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采集的图像经过衰减校正、散射校正、点扩散函数校正等处理过程,去除影像中物理衰减、散射、噪声等干扰,提高图像分辨率与对比度,并通过点源及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标准模型测试,确定图像分辨率、对比度以及其测定18F-FDG放射性浓度的准确性。于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集已确诊胸部肿瘤的患者15例(男性13例),患者均先、后采集胸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和胸部PET/CT扫描,并将符合线路图像经第三方软件校正后重建为半定量符合线路图像。对半定量符合线路图像与PET/CT显像的肿瘤病灶分别测量最大化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瘦体质量标准化摄取值(SULpeak)、肿瘤代谢体积(MTV)半定量参数,并采用配对t检验及线性回归做相关分析。 结果 在模型研究中,经过校正的半定量符合线路图像平面半高宽从(13.1±1.2)mm减少至(9.5±0.8)mm [PET为(7.4±0.4)mm],而轴向半高宽从(13.5±1.1)mm减少至(9.8±0.7)mm[PET为(7.6±0.5)mm],同时图像对比度提高到6.32(传统符合线路为1.79,PET为6.69)。在对患者进行的研究中,配对t检验示半定量符合线路的各参数,包括SUVmax、SUVmean、SULpeak以及MTV,与PET各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6、3.90、3.92和3.98,均P<0.01);但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者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8218、0.8390、0.8171和0.8791。改变SUVmean和MTV的阈值,并不影响其与PET的相关性。 结论 经过校正,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的图像分辨率与对比度得到显著提高,可显示更小的病灶,同时具备了类似PET/CT的半定量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并分析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MRI中棕色脂肪组织(BAT)摄取的影像学表现和规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MRI检查的1 529名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36名、女性693名,年龄14~93(53.6±13.2)岁;BAT摄取18F-FDG阳性者31名,其中男性13名、女性18名,年龄16~61(33.3±11.6)岁。分析BAT摄取18F-FDG的PET/MRI影像学表现,选取18F-FDG摄取增高部位[以周围肌肉组织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为临界值],采用三维勾画法勾画感兴趣区,计算SUVmax和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SUVmax和SUVmean与性别及摄取部位数目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与年龄、体重指数(BMI)、检查当日平均气温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1)BAT摄取18F-FDG阳性者的PET/MRI图像表现为颈部、锁骨上区、纵隔、脊柱两旁及肾上区等部位呈对称性分布的片状、结节状及串珠状的18F-FDG高摄取灶,MRI图像的T1加权成像(WI)、T2WI均呈高信号,频率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呈低信号,弥散加权成像未见高信号。(2)BAT摄取多发生于寒冷的季节,男性和女性BAT摄取18F-FDG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P=0.15);BAT摄取18F-FDG阳性者的年龄、BMI和检查当日气温均明显低于阴性者[(33.3±11.7)岁对( 54.1±13.5)岁、(21.89±2.79) kg/m2对(24.01±3.26) kg/m2、(7.5±6.5)℃对(16.5±11.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3、?5.15、?8.97,均P<0.001)。(3)BAT摄取的SUVmax和SUVmean均与年龄、BMI呈负相关(r=?0.45~?0.36,均P<0.05),与摄取BAT部位数量呈正相关(r=0.61、0.59,均P<0.001),与性别和检查当日平均气温均无明显相关性(r=0.01~0.29,均P>0.05)。 结论 在18F-FDG PET/MRI显像中,BAT摄取存在特定的影像学表现和规律性,大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年轻、偏瘦者较易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对继发性肾淋巴瘤(SRL)的诊断价值,并与肾脏免疫性疾病(RID)进行鉴别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或临床综合诊断确诊的12例SRL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50±15)岁,设为SRL组。同时选取18F-FDG PET/CT显像阳性、最终诊断为RID的患者10例,其中IgG4相关性肾病2例、肾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8例;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60±10)岁,设为RID组。选取18F-FDG PET/CT显像肾脏正常的健康受检者10例,其中男性5名、女性5名,年龄(55±10)岁,设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和记录肾脏以及肾外组织受累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测量并计算肾脏病变或肾皮质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肾脏病变或肾皮质SUVmax与肝脏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的比值(SUV ratio)及肾外受累组织SUVmax。3组受检者SUVmax、SUVratio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RL组与RID组肾外受累病变18F-FDG摄取SUVmax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12例SRL患者中,受累肾脏18F-FDG PET/CT显像表现为双侧肾脏多发结节与肿物型6例,肾脏弥漫性肿胀型6例,病变摄取18F-FDG均异常增高。10例RID患者中,受累肾脏18F-FDG PET/CT显像均表现为双肾弥漫性肿胀型,肾实质弥漫性18F-FDG摄取增高,与肾脏弥漫性肿胀型SRL表现相似。在肾外受累病变方面,RID组多有常见好发的累及部位,SRL组多伴全身不同组织脏器的受累,分布无规律性。SRL组患者肾脏病变的SUVmax、SUVratio显著高于RID组(21.88±12.04对9.09±3.51、11.38±6.52对3.67±1.12),2组肾脏病变的SUVmax、SUVratio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UVmax=3.23±0.39、SUV ratio=1.47±0.25),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189、18.361,均P<0.001)。SRL组肾外受累病变的SUVmax明显高于RID组(27.67±15.09对7.55±3.7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9,P=0.001)。 结论 18F-FDG PET/CT对SRL的诊断和全身受累范围的评估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且有助于与RID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利尿后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延迟显像对前列腺癌(PCa)的临床诊断价值和最佳延迟显像时间。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显示前列腺病变的235例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列腺恶性病变患者77例、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158例,年龄50~87(69.6±13.6)岁。所有患者均行利尿前及利尿后延迟显像(1、2、3、4 h),获得利尿前、后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以利尿后SUVmax>2.5且利尿前、后SUVmax的储留指数>15%作为判断良、恶性的标准。2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前列腺恶性病变患者利尿后延迟1、2、3 h显像的SUVmax均分别高于利尿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57±1.58对4.32±1.01、7.04±3.03对4.62±1.84、7.28±2.90对4.73±1.88,t=3.399、3.676、2.660,均P<0.05);利尿后延迟4 h显像的SUVmax与利尿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3,P=0.286)。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利尿后延迟1、2、3、4 h显像的SUVmax与利尿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68~0.865,均P>0.05)。恶性病变患者利尿后延迟1、2、3 h显像的SUVmax均分别高于良性病变患者(t=2.013、3.910、3.554,均P<0.05),而2组患者利尿后延迟4 h显像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9,P=0.181)。恶性病变患者利尿后延迟2、3 h比延迟1 h显像的SUVmax高(t=2.220、2.400,均P<0.05)。利尿后18F-FDG PET/CT延迟1、2、3、4 h显像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中,延迟2 h显像的特异度[74.5%(38/51)]和准确率[76.3%(61/80)]最高,而延迟3 h显像的灵敏度[84.6%(11/13)]最高。 结论 PCa患者利尿后延迟显像可提高显像效果和临床诊断的效能,利尿后延迟2 h显像的诊断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及总糖酵解量(TLG)在预测高风险和低风险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意义及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7年1月术前行PET/CT全身检查的4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变的侵袭程度及临床病理特点,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21例)和低风险组(23例)。应用美国GE PET/CT AW4.6工作站的PET VACR软件,采用百分阈值法(以SUVmax的40%为阈值)自动勾画感兴趣区,软件自动生成SUVmax、MTV和TLG。应用Mann-Whithney U检验分析高、低风险组的SUVmax、MTV和TLG之间的差别;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UVmax、MTV和TLG能否预测高、低风险组及预测效能。结果高、低风险组的SUVmax分别为14.54±6.54、13.06±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63,P=0.245)。高风险组的MTV[(17.86±19.32)mL]和TLG[(152.00±178.74)g]显著高于低风险组[(MTV=(7.38±5.00)mL,TLG=(54.89±80.00)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808,P=0.005;Z=-3.395,P=0.001);分析ROC曲线发现MTV和TLG可以预测高低风险组,而SUVmax不能预测高低风险组。分别以MTV=7.44 mL和TLG=55.52 g为截断点预测效能最佳,MTV和TLG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76%、61%、72%、68%、70%和81%、74%、81%、77%、78%。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MTV和TLG在预测子宫内膜癌的高低风险性方面优于SUVma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