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对不同类型踝外侧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踝外侧韧带损伤患者68例,进行高频超声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类型踝关节外侧损伤、踝外侧韧带损伤分级、踝关节复合损伤的检出率。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MRI对踝外侧韧带损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高频超声(P<0.05),其灵敏度为96.92%,特异度为100%,总体准确率为97.06%,Kappa值为0.735,一致性较高;高频超声对踝外侧韧带损伤的灵敏度为84.61%,特异度为100%,总体准率为85.29%,Kappa值0.327。在Ⅲ级损伤检查中,MRI检出率高于高频超声(P<0.05);复合损伤检查中,MRI对骨挫伤的检出率高于高频超声(P<0.05)。结论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类型踝外侧韧带损伤诊断效果均较好,但MRI略优于高频超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高频超声在诊断肩袖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48例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MRI和高频超声检查。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对比,评估MRI、高频超声单独及联合诊断肩袖损伤价值。结果高频超声与MRI诊断完全撕裂、部分撕裂及总体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联合诊断完全撕裂、部分撕裂及总体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与联合诊断完全撕裂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部分撕裂、总体诊断准确率低于联合诊断(P<0.05)。结论MRI和高频超声均是诊断肩袖损伤较为准确的影像学技术,联合检查有利于提高高频超声部分撕裂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软组织创伤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74例软组织创伤性病变患者,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软组织创伤性病变类型,对比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检查诊断准确率。结果软组织创伤性病变主要以腱鞘囊肿最为常见,占22.41%;其次为创伤性皮下浅囊滑膜滑囊炎,占14.94%;皮下软组织水肿占9.77%,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撕裂占7.47%。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检查对韧带撕裂、肌肉撕裂、肌腱撕裂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半月板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低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鉴别软组织创伤性病变的类型,诊断准确率与MRI相当,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袁彩娣  陈建烽  金家华  马一鸣 《浙江医学》2011,33(2):278-279,F0003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由暴力所致的踝关节骤然内翻或内旋所致,根据暴力的大小,可造成外侧副韧带不完全或完全损伤,临床主要依据病史和体征进行诊断,对韧带损伤的程度因缺乏客观依据有时难以判断.本文对39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旨在评价超声诊断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诊断分型对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713MHz线阵探头对33例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进行扫描,依据影像特征进行分型,同时与MRI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高频超声获得了与MRI一致的诊断结果。能直接观察韧带损伤情况,并能够监测恢复情况。结论:高频超声是急诊踝关节损伤的有效诊断工具,可替代MRI用于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监测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肌骨高频超声检查诊断关节软组织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136例,患者均行肌骨高频超声检查、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肌骨高频超声、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36例患者中,87例(63.97%)囊性肿块,9例(6.62%)实性肿块,14例(10.29%)韧带损伤,15例(11.03%)肌腱损伤,3例(2.21%)肌肉损伤,5例(3.68%)半月板损伤,3例(2.21%)神经损伤;肌骨高频超声与MRI诊断囊性肿块、实性肿块、韧带损伤、肌腱损伤、肌肉损伤及神经损伤的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骨高频超声诊断半月板损伤的符合率较MRI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了半月板损伤,肌骨高频超声检查鉴别关节软组织损伤类型的能力基本上与MRI相当,考虑到检查费用和操作难度,对大部分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建议优先采用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MRI特征及治疗后MRI表现,并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MRI图像,其中74例经手术证实,另外32例经临床诊治随访及MRI复查证实。结果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MRI表现为:Ⅰ度,韧带肿胀,T2WI上信号增高。轻Ⅱ度与重Ⅱ度:韧带肿胀或韧带变细,韧带连续性部分中断(轻Ⅱ度撕裂小于1/2,重Ⅱ度撕裂大于1/2),T2WI信号不均匀增高。Ⅲ度连续性中断,断口不整齐,关节有较多积液。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可以伴随其它损伤。用MRI对患者进行治疗后的追踪检查,可以采用0-Ⅲ级标准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论 MRI是全面评价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及治疗效果的最佳方法,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充分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损伤较为常见,早期诊断、治疗对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目前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方法甚多,各有其优、缺点,高频超声以其独特的优势,有望成为日后诊断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首选方法。本文就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现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征象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98例(196膝)KOA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超声、MRI检查,以关节镜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与MRI在KO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RI与超声诊断KOA软骨病变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MRI对KOA关节积液、滑膜增厚、韧带损伤、肌腱断裂、腘窝囊肿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半月板损伤检出率大于超声(P<0.05)。结论超声及MRI在KOA诊断中均有典型的影像特征,对KOA病变均有良好诊断价值,且各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肩关节类风湿滑膜病变患者的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42例(84个肩关节)肩关节类风湿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HFUS)检查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滑膜厚度、病变部位检出率以及总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和MRI对滑膜厚度测量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对于关节积液检出率高于MRI,软骨损伤检出率低于MRI(P<0.05),其余病变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对关节积液检查敏感度高于MRI,软骨损伤敏感度低于MRI(P<0.05);在关节积液和软骨损伤特异度、滑膜增生和骨侵蚀敏感度、特异度方面两者相一致(P>0.05)。结论超声对于肩关节类风湿滑膜病变患者基本病变检出率和诊断效能与MRI基本相当,各有其优劣,在实际应用中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侧副韧带重建手术结合关节镜检查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68例进行分组研究。常规康复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重建手术组:采用外侧副韧带重建手术结合关节镜检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重建手术组患者优良率88.24%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患者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1.2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但重建手术组(90.18±0.71)分明显优于常规康复组(72.43±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7,P<0.05)。结论外侧副韧带重建手术结合关节镜检查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膝关节外侧副韧带超声扫查技巧以及其损伤程度中的诊断情况进行调查。方法以30例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研究样本,将其视为观察组,同时以3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膝关节外侧副韧带超声扫描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人员中无膝关节韧带挫伤、撕裂伤表现,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诊断为韧带挫伤表现;有8例患者诊断为部分撕裂伤,其余患者均为完全撕裂伤。组内比较对照组人员两侧外副韧带、腘腓韧带、腘肌腱长度、厚度无差异,P 0.05;组内比较观察组人员两侧外副韧带、腘腓韧带、腘肌腱长度、厚度差异明显,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健侧指标无差异,P 0.05,与患侧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在膝关节外侧副韧带超声中的检查诊断效果理想,是一种可靠的检查、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踝关节各侧副韧带的超声解剖特点以及超声检查方法。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探测70例正常成人踝关节韧带,包括胫舟、胫距前、胫跟、距腓前、跟腓、胫距后、距腓后韧带的超声图像、厚度及宽度。结果踝关节各侧副韧带厚度男女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应用超声检查能够较好地显示各部分侧副韧带。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够作为诊断踝关节各侧副韧带损伤的首选,是一种无创、价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急性踝内翻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踝关节扭伤的患者,采用高频线阵探头探查其踝关节,重点观察外侧副韧带损伤情况及是否有撕脱性骨折。同时,对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将其中伴有撕脱性骨折的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46例经超声诊断为距腓前韧带损伤的患者中,17例为Ⅰ型损伤,20例为Ⅱ型损伤,9例为Ⅲ型损伤;合并跟腓韧带Ⅰ型损伤7例,Ⅱ型损伤5例;合并撕脱性或微小骨折12例,其中10例X线检查结果为阳性,2例为阴性。超声与X线对骨折的诊断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对于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所致的软组织损伤和可能合并的撕脱性或微小骨折,高频超声是一种分辨力高、操作简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俊  陈伯川 《吉林医学》2014,(35):7913-7913
目的:研究MRI在诊断急性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MRI及CT的检查,对比分析两者的检查结果,比较检出率。结果:MRI对于诊断急性膝关节损伤的检出率更高,尤其是对关节腔积液、韧带损伤、软骨破损以及半月板损伤的检查比CT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MRI的方法进行检查,对提高临床检出率影响显著,对于患者的帮助更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高频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及手术结果比较,分析40例膝关节侧副韧带不同类型损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11例完全撕裂伤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16例挫伤、13例部分撕裂伤临床保守治疗前后声像图对比观察,证实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膝关节侧副韧带急性损伤的可靠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HFCDU)、核磁共振(MRI)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核磁共振进行检查,详细记录两组检查方式检测出的滑膜增殖、骨髓水肿、骨侵蚀、肌腱炎、腱鞘水肿、关节积液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60例患者共检查了1920个部位,HFCDUH和MRI两种方法对骨侵蚀、肌腱炎、腱鞘水肿的检出率相比较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HFCDUH对关节积液和滑膜增殖检出率明显高于MRI的检出率,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骨髓水肿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FCDUH的检出率,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或不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通过X线片不能确诊时,可推荐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HFCDU)、核磁共振(MRI)两种检查方式,便于帮助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CT和MRI检查在脊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比较CT和MRI检查在脊椎骨折、骨折椎体、椎体碎骨片、骨折线和脊椎周围软组织损伤的检出率。结果:MRI检查在软组织损伤、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韧带损伤的检出率均明显大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和MRI检查在脊椎骨折、骨折椎体、椎体碎骨片和骨折线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I检查在脊柱损伤诊断中各有利弊,建议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比X线、高频超声、MRI及手术探查对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差异,探讨高频超声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本试验为诊断性试验,共纳入61例采取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闭合性有移位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术中常规对下胫腓联合进行探查。术前均常规做踝关节正侧位X线、高频超声及MRI扫描,共有三名医生分别评价下胫腓联合损伤情况,第四名医生进行手术探查,并将探查结果与前三名医生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中高频超声与X线相比,在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都优于X线(P<0.05),与MRI比较,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的Kappa指数为0.412,说明与手术探查结果相比有中度一致性。高频超声的Kappa指数为0.621,说明与手术探查结果相比有较高一致性;MRI扫描的Kappa指数为0.714,与手术探查结果相比一致性较高。结论高频超声与MRI对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同样有着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能够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同时高频超声具有费用低廉、便于操作、快捷优势,成为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肩袖相关病变患者采用高频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两者在诊断中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所收治肩袖相关病变患者50例,其高频超声成像检查结果作为试验组和MRI成像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成像结果在肩袖相关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敏感性。结果高频超声检查肩袖撕裂的准确性与MRI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周围腱鞘积液、肩袖钙化的敏感性,两者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RI检查相比,高频超声对肩袖撕裂的准确性与MRI相当,肩关节周围腱鞘积液、肩袖钙化的显示优于MRI,高频超声能够为肩袖相关病变患者诊断提供影像学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