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盐酸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前循环脑梗死早期进展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前循环脑梗死早期进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用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联用盐酸替罗非班与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与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分别为(16.78±2.51)分、(9.27±2.14)分,BI评分分别为(43.28±1.55)分、(57.04±1.86)分,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分别为(16.65±2.43)分、(11.38±2.33)分,BI评分分别为(43.59±1.64)分、(50.12±1.73)分,总有效率为68.57%。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明显升高,BI评分明显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更低,BI评分及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循环脑梗死早期进展患者治疗中盐酸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后24 h内超早期联合应用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静脉溶栓联合阿加曲班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应用阿加曲班治疗7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有改善,分别为18、2、2、5、0分,出院时NIHSS评分为16、2、2、2、0分,3月随访改良Rankin评分4例为0分,其中1例重症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评分为2分,均未发现脑出血并发症。结论:超早期联用阿加曲班治疗静脉溶栓后进展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90 d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宁  秦利  孟剑 《系统医学》2023,(10):79-83
目的 研究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泗洪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使用阿加曲班治疗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及其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时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和两组患者治疗后90 d内的残障率。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 d时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的变化及治疗后14 d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A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以阿加曲班治疗,研究组41例予以阿加曲班+尤瑞克林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价,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74)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5.12%比73.17,χ~2=7.404、P=0.006),治疗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4.578、P=0.000),而GQOL-74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6.864、P=0.0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95%比14.63%,χ~2=0.734、P=0.391)。结论尤瑞克林联合阿加曲班可提高ACI患者治疗效果,降低NIHSS评分,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阿加曲班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38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组在治疗期间进行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检测,探讨阿加曲班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结果阿加曲班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阿加曲班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Tau蛋白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mTOR、Tau蛋白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TOR[(31.35±7.54)%vs.(31.30±7.42)%]、Tau蛋白[(10.28±1.57)%vs.(10.25±1.6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 TOR水平[(25.36±6.44)%vs.(15.47±6.6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Tau蛋白水平[(10.14±1.11)%]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3.32±0.43)%]则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18.32±4.53)分vs.(18.36±4.6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13.25±2.67)分vs.(5.72±0.94)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血清mTOR和Tau蛋白水平,对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均持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干预前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27±1.72)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S)中上肢功能评分[(41.36±5.17)分]、下肢功能评分[(23.48±2.37)分]均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76.39±5.25)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232.57±22.6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仪能够有效改善神经、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进而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Avaulta前盆底修复系统行改良前盆底重建术治疗前盆腔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至2019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的100例前盆腔功能障碍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划分为2个小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选用传统阴式手术治疗,研究组选用Avaulta前盆底修复系统行改良前盆底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盆底功能障碍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阴道紧缩感、血肿及感染)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评分较术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盆底功能障碍评分[(4. 73±1. 25)分vs.(21. 09±7. 22)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术中出血量[(166. 82±53. 24) m L vs.(253. 61±65. 15) m L]、并发症发生率(2. 00%vs. 14. 00%)更低,手术时间[(104. 18±12. 03) min vs.(128. 39±20. 15) min]、留置尿管时间[(2. 98±1. 07)d vs.(5. 31±1. 36) d]、住院时间[(7. 03±1. 09) d vs.(9. 77±1. 38) d]更短(P 0. 05)。结论 Avaulta前盆底修复系统行改良前盆底重建术治疗前盆腔功能障碍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提升其生活质量,还可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肺病推拿法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肺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n=30)采用肺病推拿法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2组患者治疗8周,肺康复训练每周进行5次。治疗结束时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2 min步行试验、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评分(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CAT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BI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者肺活量与对照组相比[(1837.33±482.65)mL vs.(1844.07±457.49)mL],2 min步行距离与对照组相比[(134.47±27.38)m vs.(134.40±20.85)m],mMRC评分与对照组相比[(1.73±0.46)分vs.(1.80±0.56)]分,B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73.67±8.96)分vs.(72.33±6.2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CA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0.27±2.52)分vs.(13.20±3.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病推拿联合肺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重度COPD患者的CAT评分。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555-3556
目的探究阿加曲班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41例和研究组42例。常规组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行rt-PA静脉溶栓+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Hcy、CRP、BNP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Hcy、CRP、BN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ADL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阿加曲班、rt-PA静脉溶栓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可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血清Hcy、CRP、BNP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伴右向左分流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和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脑梗死致病原因不同将其分为伴右向左分流脑梗死(观察组,n=35)和房颤所致脑梗死(对照组,n=34).对比两组患者的埃森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评分、超敏C...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预后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观察组39例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口服;对照组29例给予阿司匹林口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NIHSS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7 d后Hcy及hs-CRP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下降,但2组NIHSS分值并无显著差异。在临床治疗21 d后,2组患者ESS、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脑梗死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反应C蛋白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基于Orem自理理论康复护理联合情志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在雅安市中医医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行基于Orem自理理论康复护理联合情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3.08±1.12)分及(79.28±6.41)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各项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脑梗死偏瘫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且对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对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脉血康胶囊,两组均用药15d.采用Barthel指数(BI)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功能残疾水平,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及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BI、mRS评分,SS-QOL量表及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后,两组BI、mRS评分,SS-QOL量表及SF-36量表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BI、mRS评分,SS-QOL量表中体能、语言、活动能力、自理、上肢功能和总分,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的评分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可明显提高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出血微创手术联合置管吸引手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老年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给予脑出血微创手术联合置管吸引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院内常规传统开颅清除术治疗。术后两组均给予常规院内药物治疗,于治疗3个月后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对比,应用简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对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11.9±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4.9±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无论在生理、心理,亦或是社会关系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手术联合置管吸引手术治疗,不仅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而且还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2例。2组均给予常规补液治疗,并给予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片口服;试验组加用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疗程均为14 d。分别于治疗7、14 d采用NIHSS评分和BI评分评价2组的恢复情况;治疗14 d后,检测2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治疗后90、180 d回访。结果:治疗14 d后,试验组的NIHSS评分、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也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2,P=0.498);2组治疗后90、180 d,BI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电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澜  黄晓琳  王伟 《中国康复》2005,20(6):337-338
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发病3d内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30例,分为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16例和常规药物治疗加电针治疗(电针组)14例,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Fugl-Meyer(FMA)、ADL(B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NIHSS评分电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MA及ADL评分,2组均有提高,电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能够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与脑梗死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OCSP分型,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后循环梗死(POCI)和腔隙性梗死(LACI)4组。研究对象于入院时采用NIHSS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随访至发病90d时完成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分,评估其认知功能。根据MoCA评分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PSCI组)及单纯脑梗死组,对MoCA评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急性脑梗死发生后,其OCSP分型不同亚型均可导致PSCI,其发生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PACI(45.37%)、LACI(33.33%)、POCI(11.11%)、TACI(10.19%),差异有显著性(χ~2=20.417,P=0.000)。组间两两比较,PACI亚型PSCI的发生率较POCI亚型高(P<0.05)。(2)脑梗死OCSP分型4种亚型比较,发病90d时MoCA评分不同,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LACI亚型、POCI亚型、PACI亚型、TACI亚型(H=27.747,P=0.000)。TACI亚型认知功能损害较重,认知域损害较全面,以命名、语言、抽象思维、延迟回忆能力受损显著;LACI亚型认知功能损害较轻,仅部分认知域受累,以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受损为主。(3)与单纯脑梗死组比较,PSCI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较高、发病30d时BI评分较低,差异有显著性(t=-9.725、6.311,P<0.001);PSCI组患者血清Hcy、hs-CRP、Cys-C、CHOL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4.296、-5.158、-2.942、-2.166,P<0.05)。(4)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90d时的MoCA评分与入院时NIHSS评分、血清Hcy、hs-CRP及Cys-C水平呈负相关(rs’=-0.813、-0.385、-0.600、-0.268,P<0.01);与发病30d时BI评分呈正相关(rs’=0.638,P<0.01)。(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发病90d时发生PSCI的影响因素有入院NIHSS评分、发病30d时BI评分、血清Hcy水平和脑梗死分型。结论对于LACI亚型脑梗死、病情相对较重的患者,以及入院后血清Hcy、hs-CRP或Cys-C水平升高、发病30d时BI评分较低的患者,应格外注意其发病3个月时PSCI的发生。早期识别、早期积极干预PSCI相应危险因素,将对临床防治缺血性PSCI、延缓其进展带来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汤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6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联合化痰祛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均升高,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升高,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31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设为实验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收集2014年5—12月经传统救治模式进行静脉溶栓的31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溶栓前及溶栓后行为生活质量水平(NIHSS评分评价)、痴呆(MMSE评分评价)及抑郁(CES-D评分评价)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溶栓前NIHSS评分、MMSE评分及CES-D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NIHSS评分在溶栓后24 h、溶栓后15 d、溶栓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MSE评分在溶栓后24 h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组CES-D评分在溶栓后24 h、溶栓后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个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行为生活质量水平、痴呆水平、抑郁情况相关,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提高了护理水平和效率,对提高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行为生活质量水平、减少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合并痴呆、抑郁的比例,及减少痴呆和抑郁的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