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调查并分析护理本科生的老化知识掌握情况与对临终老人的护理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护理教育者制定相应培养方案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抽取广东省6所本科院校1 031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老化知识掌握情况和对临终老人的态度及护理意愿。结果 护理本科生对临终老人的护理意愿得分为(6.05±2.756)分。护理本科生的老化知识掌握情况与年级、与老年人的相处状态显著相关(P<0.001);护理本科生对临终老人的态度与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与老人同住过、与老年人的相处状态显著相关(P<0.05)。影响护理本科生对临终老人护理意愿的因素为年级、是否与老人同住过、与老年人的相处状态、对临终老人的关注情况、对老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临终老人的态度(P<0.05)。结论 护理本科生对临终老人的护理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对临终老人的态度趋于正向,老化知识掌握较好、正向态度对护理本科生对临终老人的护理意愿具有积极影响。护理教育者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增加护理学生与临终老人的接触机会,提高其对临终老人的正向态度,使更多学生愿意为临终老人提供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广州市本科护生老年护理从业意向类型及影响因素,为改进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护理教育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9月至2023年9月选取广州市621名本科护生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化知识量表、老人态度量表和老人照护意愿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对老年护理从业意向存在3种类型:低从业意向型(74.6%)、中从业意向型(19.8%)、高从业意向型(5.6%)。护生的年龄、年级、修读老年护理课程、参与老人活动、老人沟通关系、老年护理工作喜好程度是老年护理从业意向分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护理低从业意向型是广州市本科护生的主体类型,护理本科教育者应围绕强化老化知识、端正对老人的态度、提高老人照护意愿3个方面对老年护理教育进行综合改革,提高护理本科生老年护理的从业意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急救与重症监护方向(简称ICU方向)为例,了解分方向培养模式对专升本护生学习投入及专业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120名专升本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方向护生学习投入各项得分、专业态度各项得分均高于和未分方向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ICU方向护生学习投入水平高于未分方向护生,专业态度更积极.分方向培养模式能提高专升本护生学习投入水平,建立更积极的专业态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助产护生在“优护”活动前后职业态度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和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分别对“优护”活动开始前后结束妇产科实习的102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助产护生总体职业态度得分(6.0162±0.56),中立偏积极,其中优护开展前结束妇产科实习的40人,得分为(6.31±0.59);优护后参与妇产科实习的62人,得分为(5.82±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8、P=0.030<0.05),认为优护后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态度的相关因素中有8个变量与职业态度存在复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助产护生在“优护”活动后,职业态度得分下降.结合相关影响因素,具体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态度与孤独感是否相关。方法: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对福建省某高校373名在校护生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校护生普遍存在孤独感,11.53%的在校护生处于高度孤独;在校护生的总体职业态度中立偏消极。孤独感与职业态度二者总体呈负相关(P<0.05),居住地为城镇、本科学历护生的职业态度与孤独感呈负相关(P<0.05)。结论: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在校护生心理健康,以降低其孤独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马静 《卫生职业教育》2019,(23):144-146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及老年护理临床实习环境现状,探讨老年护理临床实习环境对护生对老年人态度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兰州市3所三甲医院的实习护生18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态度量表和老年护理临床实习环境评价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老年人态度量表得分为(126.56±20.05)分,表明其态度偏消极;老年护理临床实习环境评价问卷得分为(68.24±8.48)分,表明其对老年护理临床实习环境的满意情况为中度满意。实习护生对老年人态度与老年护理临床实习环境评价呈正相关(r=0.512)。控制一般资料变量后,环境中归属感和成就感两个维度可独立解释实习护生对老年人态度26.2%的变异。结论在转变护生对老年人态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临床实习环境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职业态度现状,找出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生职业态度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问卷对护理系244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职业态度评分的均分为(4.69±1.14)分,66.4%的护生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33.6%的护生偏消极。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职业态度评分高于家人意愿及调剂的护生(P〈0.01)。相关分析显示,同学态度、其他专业同学的态度、就业压力、归属感、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项对职业态度有影响(P〈0.05或P〈0.01)。结论2/3的实习护生对护理职业持较积极的态度,学校及用人单位应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我校4个班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名.对干预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教育前后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艾滋病知识、态度进行调查评估.结果 健康教育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护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艾滋病相关行为态度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 护生对艾滋病知识总体认知水平中等,对艾滋病态度的正向倾向性较差.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护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善护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专护生的科研态度,探讨影响大专护生科研能力的因素。方法通过自行设计问卷,对参与流行病学调查的253名大专护生的科研态度和科研能力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喜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知识培训内容的大专护生有99人(39.1%),愿意参加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活动的有128人(50.6%);科研知识及能力总分22~48分(33.86±5.98),其中查阅文献制订问卷得分5~15分(10.13±1.89),资料收集及整理7~21分(14.82±3.18),统计分析及论文撰写6~16分(8.92±2.45),不同科研态度的大专护生在科研知识及能力和各维度之间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专护生对护理科研兴趣不高,科研知识及能力较欠缺。应开设护理科研相关课程,培养大专护生的科研兴趣,引导大专护生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对癌症患者安宁疗护认知情况,为以后开展安宁疗护教育及安宁疗护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河南省新乡市某三甲医院实习的护士生中随机抽取181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安宁知识与态度量表,对实习护生对安宁疗护知识掌握情况和照护态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放181份,有效180份,有效率99.4%。实习护生安宁疗护知识的掌握评分为(55.16±15.42)分,对照护态度评分总分为(83.5±9.1)分。结论医院实习护生对于安宁疗护的知识掌握情况有待提升,尤其是灵性安宁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在护生管理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培训管理,促进实习护生对安宁疗护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提高,促进相关护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某高校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高校护理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设调查问卷对某高校护理系本、专科男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专科男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均显著低于常模(P<0.05),但本、专科男护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本科男护生在强迫症状、恐怖因子上得分高于专科男护生(P<0.05).结论 男护生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关注男护生心理健康,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亟需开展.  相似文献   

12.
马荣华  朱桐梅  潘青  艾梅 《重庆医学》2015,(28):3971-3974
目的:调查护理学生(以下简称“护生”)职业软技能现状与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生软技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以高职实习护生1000名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护理软技能测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软技能与全国新护士软技能常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织管理技能与认知技能均低于全国新护士常模(P<0.05);班干部组及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组的软技能水平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护生软技能水平随入学前对护理专业的了解与喜欢程度成增加趋势(P<0.05)。结论是否班干部、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护生对专业的了解与喜欢程度是影响软技能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教学改革等途径提高护生软技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在校高职护生的职业态度现状,以便有针对性的引导高职护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观.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对我院291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总体职业态度评分2.23~7.35(5.37±1.02),生源地及不同年级的高职护生职业态度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志愿选择方式护生职业态度评分之间比较:自愿选择者职业态度评分显著高于家人意愿和调剂者(均P=0.000);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其职业态度评分显著高于不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P=0.000);无转行年头的护生职业态度得分高于有转行念头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讨论在校高职护生总体职业态度较积极,职业兴趣是影响职业态度培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健康教育对护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实习护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实习护生235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对其进行为期2个月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教育前后调查护生关于艾滋病的基础理论知识、个人防护知识及对HIV/AIDS患者的态度及行为。结果被调查护生在进行健康教育后知识总分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76,P〈0.001),但是部分12个项目的得分教育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生对HIV/AIDS患者的态度及行为方面,经过相应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护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改善护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中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中职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和死亡态度现状及其相关性,并分析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为中职院校开展死亡教育课程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汉化版生命意义感量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对四川省某中职院校1 516名中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中职护生生命意义感总分为(40.46±7.27)分,其中寻找生命意义感条目均分(4.60±1.03)分,存在生命意义条目均分(4.41±0.89)分;不同年级、家庭所在地、自觉身心健康状态及自杀念头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死亡态度各维度得分中自然接受维度得分最高,为(3.37±0.59)分,其次是死亡逃避维度(3.27±0.64)分、趋近接受维度(3.25±0.53)分、逃离接受维度(3.22±0.64)分、死亡恐惧维度(2.91±0.56)分。生命意义感中存在生命意义感维度与死亡态度中的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逃离接受5个维度均呈负相关关系(P < 0.01),而寻找生命意义感维度与死亡态度中的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结论中职护生的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水平,死亡态度以自然接受为主,但仍需正向引导护生,树立积极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6.
高等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调查高等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态度现状,找出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和自设影响因素问卷对青岛大学护理学院307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总体职业态度得分中立偏积极,专科护生高于专升本和本科护生,职业态度随年级的升高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77、10.583,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兴趣、学历、同学态度、就业压力、学校重视程度是影响职业态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应加强护生职业态度的教育,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满足护生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专业认同感的相互关系,为今后护理教育改革、提高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及护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 f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QBNS)对中医院校403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专业认同感的相关性。结果护理本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3.81±5.27)分,在年级及录取方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本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专业认同感、专业情感及专业技能均呈正相关(r=0.11~0.50, P<0.05)。结论护理院校在培养护生时,应重视其自尊和专业认同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不同医院实习护生骨质疏松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不同医院实习护生骨质疏松知识知晓状况.结果 二甲医院实习护生骨质疏松危险因素、钙知识得分及答对率高于三甲医院,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实习护生骨质疏松知识,尤其是防治知识匮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护生专业自我概念、学习策略与学习投入现状,并探讨专业自我概念与学习策略和学习投入的关系.方法:采用PSCNI、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及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生专业自我概念均分为(2.83 ±0.29),趋于积极;专升本科和高职本科护生得分均高于统招本科护生(P<0.05);学习策略、学习投入及各因子均与专业自我概念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生专业自我概念受学历类型、年级、学业成绩以及学习策略、学习投入水平的影响.护理教育者应认识不同学历类型、年级护生的特点,强化专业实践教学,重视对成绩后1/3学生的关注;加强学习策略培养,提高学习投入水平,帮助护生建立更加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20.
高等护理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法律知情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等护理专业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卫生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 和对自身法律地位的认识,为学校和临床实习单位对护生法律知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 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97名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护生普遍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 薄,本科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大专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χ2= 1.27);护生对自身法律知识地位的理解本科生和大专生回答有显著性差异(P<0.005 ).结论:在学校护理教育和临床带教中均应有意识地培养护生法制观念,进行医学法律教育,以提高护生法律意识,保证医疗护理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