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3.0T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CT或MR常规检查疑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行SWI序列扫描。结果 21例病例中单发者15例、多发者6例,其中9例为手术病理证实,其余经多位临床及影像高级职称医师诊断。常规扫描发现病灶53个,其中表现为典型海绵状血管瘤征象("铁环征")19个。磁敏感序列发现99个,其中均匀性低信号病灶81个,低信号中含有混杂信号病灶18个。结论 SW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特别是在常规MR扫描无阳性表现或不典型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临床上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之前,通常需要将其充分混匀。混匀方式主要是受检人员通过摇晃试管从而实现人工摇匀,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于受检人员的熟练程度不同,可能会导致摇匀效果不均一,最终使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不仅如此,有一些检验项目还需要将血液标本与试剂混合均匀,进而对摇匀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介绍一种新的自动、均一、稳定的血液标本摇匀装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原理,对累及大脑皮层运动区的颅内胶质瘤患进行术前、术后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即对患手指运动的皮层定位检查,分辨这些重要的功能皮层区与病变的相邻关系。方法 对15例颅内占位性病变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采用血氧依赖水平(BOLD)原理进行扫描,并经计算机处理获得相应的脑功能区的影像表现。结果 所有患均能在脑功能成像中表现局部功能活动区(相应的手指运动支配功能区)规律的信号一时间变化曲线,以及由于病变造成的皮层功能区的移位和缩小等形态学改变。结论 在常规MR成像后进行功能性MR成像研究,对需实施颅内占位病变,特别是对额、顶中央沟累及运动皮层的胶质瘤切除术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屏气电影成像技术评价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应用屏气电影法MRI和心肌首过灌注MRI对24例受检者进行检查,分析局部心功能的变化,并将屏气电影法MRI的结果与心肌首过灌注MRI进行比较。结果16例心梗患者的梗死节段室壁运动及室壁厚度异常,在梗塞心肌区内,可逆心肌的心肌增厚牢显著高于不可逆心肌。结论屏气电影法MRI对存活心肌的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扫描参数的图像质量,探讨全身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成像(DWIBS)的最佳扫描技术.方法 15位健康志愿者、21例患者接受了DWIBS成像,通过ADC值、质量指数、SNR及AppCNR来评价不同扫描技术:体线圈和体部表面线圈扫描;SPAIR-EPI与STIR-EPI的比较.最后评价高分辨率MPR及MIP图像的可行性.结果 体部表面线圈扫描的质量指数、SNR及AppCNR高于体线圈扫描(P<0.01),在b=800s/mm2时图像质量指数及AppCNR时最高(P=0.000);STIR-EPI质量指数较高(P<0.05);STIR-EPI的AppCNR优于SPAIR-EPI(P<0.05).结论 采用体部表面线圈,b=800s/mm2,层厚5mm,STIR脂肪抑制技术以及TR值在6000ms以上可以获得高质量的DWIBS图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干预对策,以帮助护理人员树立呼吸机使用中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报警原因及安全隐患,总结事故防范措施。结果98例患者发生呼吸机报警239例次,以气源报警(21.8%)、分钟呼气量低限报警(20.9%)、氧浓度报警(17.6%)、气道压高限报警(17.6%)发生率高,其中机器故障103例次(43.1%),居第一位,人为因素45例次(18.8%),居第二位。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呼吸机安全使用意识,熟悉呼吸机原理、报警原因及处理方法,规范护理措施,以有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老年病房护士对机械通气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知识来源及需求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机械通气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表,随机对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房的15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老年病房护士机械通气相关知识得分为55.00±11.36;主管护师得分显著高于护士、护师(均P<0.05),呼吸专科护士得分显著高于非呼吸专科护士(P<0.05);相关知识主要来源于临床教师或医生,总需求率为98.70%.结论需加强老年病房护士机械通气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充分发挥高年资及专科护士的业务专长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满足临床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日益重视应用气溶胶吸人疗法来配合呼吸机治疗呼吸道疾病。作为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支持,它既能有效解决呼吸机的空气湿化和呼吸道用药问题,又能针对昏迷、重症、不予配合的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小容量雾化器(small volume nebulizer,SVN)通常也被称为小容量喷射雾化器,其驱动力为压缩空气或氧气气流,高速气流通过细孔喷嘴,根据Venturi效应在其周围产生负压携带贮罐内液体,将液体卷进高速气流,粉碎成大小不等的雾滴。我科对12例机械通气患者选用SVN进行气溶胶吸入疗法,总结了一定的经验与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狭窄引起的盗血综合征产生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对策。方法分析8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症状,盗血综合征产生的条件和临床意义及诊断治疗的方法。所有的患者均经临床及颈动脉B型超声多普勒(CDUS)、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以及动脉血管造影(DSA)而确诊。结果8例患者中共发现16处狭窄,4例合并冠心病、2例合并脑梗死、3例分别经肱动脉及股动脉植入锁骨下动脉支架及冠状动脉支架。盗血综合征的产生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的程度与部位密切相关。椎动脉血流的逆行作为一种侧支循环对缓解患者患肢的症状起着重要作用。在狭窄严重或完全狭窄时,可行狭窄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如经股动脉途径失败可改行经肱动脉途径,成功比例较高。结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出现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的部位与程度有关,盗血综合征作为一种代偿机制的出现可部分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三种方法在诊断上各有特点,可互为补充,如狭窄严重出现症状者可考虑行狭窄扩张及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临床上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之前,通常需要将其充分混匀。混匀方式主要是受检人员通过摇晃试管从而实现人工摇匀,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于受检人员的熟练程度不同,可能会导致摇匀效果不均一,最终使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不仅如此,有一些检验项目还需要将血液标本与试剂混合均匀,进而对摇匀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介绍一种新的自动、均一、稳定的血液标本摇匀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