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随着心力衰竭的治疗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地位日益彰显。近年来研究表明,合理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已成为常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
彭仕珍 《自贡医药》1995,17(2):25-27
本文综述了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理论基础,其用药指征为在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扩张剂无效时或心力衰竭患者有使用β受体阻滞的其它指征时慎用。最好选用β受体阻滞剂,剂量宜从小量开始,使用最初几天须住院观察。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CHF伴有血压增高、心率增快者最适宜用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还存在着问题,有等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用13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125例,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8周,以自身作对照比较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评估其临床效果。结果使用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后能使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率76%。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忠者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70岁以上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受体阻滞剂已在2001年中国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中确定为基础用药,但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初期可能会使心力衰竭加重。本文观察2001年1月~2(104年1月在我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30例70岁以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以了解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β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中存在诸多顾忌。随着近年来基础理论及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开展,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逐渐重视。笔者就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56例慢性心力衰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其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重视,β-受体阻滞剂作为治疗心血管药物,在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方面已成为基础性治疗剂,而关于β-受体阻滞剂能否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一直是研究热点。1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1975年Waagstein等[1]对7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运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6例口服普萘洛尔,1例口服稀丙心得,疗程为2~12个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有所改善,心功能好转,心脏缩小。90年代初开始进行大…  相似文献   

7.
叶勇 《实用医技》2008,15(3):337-338
目的:探讨β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8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8例),均给予休息、强心、利尿及扩血管药物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卡维地洛比较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减慢、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88%,对照组总效率为67%。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本文采用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商品名为康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比值(A/E)、平均动脉压(MAR)、心率(HR)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在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的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提高疗效,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金贵 《中原医刊》2005,32(23):16-16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使用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及营养心肌的药物.治疗组加用β受体阻滞剂.8周后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远期效果较好,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70例,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为治疗组,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心功能改变,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2.5%,对照组为56.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有显性改善。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其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重视,β-受体阻滞剂作为治疗心血管药物,在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方面已成为基础性治疗剂,而关于β-受体阻滞剂能否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一直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引起心脏病患者住院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进一步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及远期预后。我们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涛 《医学综述》2002,8(1):30-31
β受体阻滞剂问世早期为抗心律失常药。现已用于AMI、高血压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病、LQTS等治疗 ,成为心血管领域中最重要的药物之一。但国内尚未被普遍认识。为此 ,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治疗长期以来对 β受体阻滞剂 (βB)治疗CHF属慎用或禁忌。近年认识到心力衰竭时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 (RAS)系统激活作为代偿机制具有两面性 ,长期的RAS系统过度激活对心力衰竭是不利的 ,应加以干预。这也是近年来对心力衰竭治疗的最重要进展[1] 。一项对 βB治疗CHFⅡ~Ⅲ级 (NYH…  相似文献   

14.
李庆 《中原医刊》2006,33(20):91-91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病,病死率高。近十几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卡维地洛作为一种新型的β受体阻滞剂已应用于临床。我院自2003年开始对CHF患者应用卡维地洛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相似文献   

15.
小剂量倍他乐克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丁秀华,商月茹(滨州地区人民医院,256610)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心力衰竭;难治性心力衰竭近年来,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已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在CHF其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  相似文献   

16.
24例经充分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无效的陈旧性心梗合并充血性心衰患者,加用β受体阻滞剂后,心力衰竭得以控制,总有效率达87%,其中显效54%。可能与β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左室舒张功能,调节心肌β受体密度,改善患者神经内外泌途径的药理作用有关。但初始剂量要小,加量要慢。  相似文献   

17.
张志坚 《中原医刊》2005,32(10):49-49
压宁定是一种新型α受体阻滞剂,具有明显的扩张外周阻力血管作用。我们近3年来用压宁定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3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金来  赵长林 《循证医学》2002,2(3):151-153
慢性充血性左心力衰竭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β受体阻滞剂从心力衰竭的禁忌证到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反映了β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循证历程。多项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证明,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慢性充血性左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比索洛尔为β1-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已有报道,我院自1994.9~1998.9月对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获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卡维地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成芳  张英萍 《重庆医学》2002,31(10):995-996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适应症,观察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 随机将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组用卡维地洛尔加常规治疗38周,常规治疗组用洋地黄、利尿剂、血压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35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2%,常规治疗组有效率8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尔,可减轻心力衰竭的症状,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提高心衰治疗率,缩短病程,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