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比较单纯颈椎旁神经阻滞与颈椎旁神经阻滞加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颈椎旁神经阻滞加葛根汤,对照组采用单纯颈椎旁神经阻滞。结果治疗组在疗效和复发率下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阻滞次数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颈椎旁神经阻滞加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较单纯用颈椎旁神经阻滞疗效更迅速、明显、持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椎旁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颈源性头痛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h及治疗后1月分别进行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椎旁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确切并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颈源性头痛(CEH)是一种慢性偏侧头颅疼痛综合征,是以颈椎退行性病变和颈项软组织病变引起的一类头痛.本研究对在我院门诊及病房就诊的颈源性头痛患者采用针刺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和探讨综合康复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对7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针灸疗法、颈椎牵引、手法治疗、TDP疗法对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手法治疗。治疗10天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好,见效快,安全可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和探讨综合康复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对7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针灸疗法、颈椎牵引、手法治疗、TDP疗法对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手法治疗。治疗10天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好,见效快,安全可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探讨理脊通脉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颈源性头痛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应用理脊通脉手法治疗;对照组38例,应用采用颈椎牵引联合调制中频电疗法治疗,2周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总体疗效(愈显率%),头痛程度、颈椎活动度等量化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理脊通脉手法可明显改善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王燮荣针刀-整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多中心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300例,随机分为针刀整脊组150例和神经阻滞组150例。分别给予针刀联合王氏颈椎整脊手法和神经阻滞组治疗,治疗1次/周,3次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VAS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刀整脊组治疗颈源性头痛近期、远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7.3%、92.0%,较单纯神经阻滞组治疗91.3%、68.7%,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王氏颈椎整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有效,疗效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颈源性头痛(CEH)是指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所致以单侧或双侧头痛为主的一种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采用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3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颈源性头痛(CHE)是指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其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我科采用经筋手法结合颈椎微调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推拿科门诊。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经筋手法结合颈椎微调手法治疗)和对照组(经筋手法治疗)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仰卧整复手法与低周波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70例颈椎病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36例,低周波治疗组34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和头痛程度指数、颈椎活动度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手法组患者头痛程度指数、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尤其是头痛程度指数和发作次数下降幅度接近70%;而低周波组患者头痛程度指数和发作次数下降较明显(P〈0.05),而头痛持续时间却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颈椎活动度指数评分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整复手法颈椎病颈源性头痛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韦氏颈椎整复手法联合运动针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韦氏颈椎整复手法联合运动针法治疗,对照组运用常用按摩推拿手法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4次,8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韦氏颈椎整复手法联合运动针法治疗颈源性头痛较传统推拿配合针灸疗法疗效更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经辨证推拿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法,治疗组采用循经辨证推拿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10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量表(VAS)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量表(ROM)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疗率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RO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辨证推拿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有效,能缓解患者头痛症状,提高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椎间孔阻滞为主治疗颈源性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源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加肩部功能锻炼,治疗组在颈椎间孔阻滞联合肩部手法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颈椎牵引加肩部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数和肩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疼痛较治疗前都有明显减轻,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佳(P〈0.05);治疗组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的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间孔阻滞为主治疗颈源性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满意,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和颈2(C2)横突旁注射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确诊颈源性头痛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①C2横突局部注射组36例;②星状神经节阻滞组36例;③治疗对照组24例,分别给予治疗。疗效根据简化的McGill疼痛评分量表分值变化进行评估,采用多元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处理。测定颈源性头痛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并与正常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疼痛无差异,治疗后C2横突局部注射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组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表明两者疗效无差异,但优于治疗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颈源性头痛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而经过治疗C-反应蛋白降至正常对照水平。结论:对于本组颈源性头痛的患者而言,C2横突旁局部注射阻滞疗法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疗效无明显差异,一定情况下C2横突旁局部注射阻滞疗法可以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替代;C-反应蛋白在颈源性头痛患者的血清水平高于正常人群,经过治疗后可以恢复,但是作用的机制和意义不甚明了;更大样本的研究仍然需要进行。  相似文献   

15.
仰卧整脊加穴位按摩治疗颈源性头痛1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东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5):1877-1877,1888
头痛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由于颈椎退变及颈椎周围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头痛称为颈源性头痛.其疼痛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由于颈椎及颈椎间盘的退变使颈椎关节紊乱,从而刺激和压迫了临近的血管或神经所致;二是由于损伤或劳损使颈上部软组织紧张痉挛,从而刺激或压迫了上颈部的神经根所致.笔者2005年9月-2009年5月运用仰卧整脊加穴位按摩的方法治疗125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仰卧整复手法与低周波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70例颈椎病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36例,低周波治疗组34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和头痛程度指数、颈椎活动度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手法组患者头痛程度指数、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尤其是头痛程度指数和发作次数下降幅度接近70%;低周波组患者头痛程度指数和发作次数下降较明显(P〈0.05),而头痛持续时间却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颈椎活动度指数评分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颈源性头痛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由颈椎及颈椎周围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头痛称为颈源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白2007年5月-2008年5月,笔者对5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采取微调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改善颈部软组织血液循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术、传统针刺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头颈部僵硬感以及颈椎活动度(ROM)评分及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 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 13%(P 0. 05);治疗后10 d,2组VAS评分、ROM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源性头痛总有效率高,同时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9.
袁博 《陕西中医》2012,33(7):821-823
目的:观察拔伸牵引旋转复位对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颈源性头痛患者302例,均采用在仰卧位下行定位拔伸牵引旋转复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头痛程度对比,及治疗前后颈椎CT三维重建、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个月有无复发等情况。结果:302例患者在治疗1~3疗程后,头痛程度(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85例CT三维重建可见枢椎齿状突与侧块间隙基本对称(<0.1mm),14例患者枢椎齿状突与侧块间隙与治疗前相比变小。治疗3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达96.4%。结论:对于颈源性头痛患者,在仰卧位下行颈椎定位拔伸牵引旋转复位法可达到良好的疗效。颈源性头痛的致痛部位主要在寰枢关节部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颈椎复位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椎复位加电针治疗35例,并设单纯电针组3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86%,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组间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源性头痛比单纯应用电针临床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