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为推进消除某区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丙肝)公共卫生危害,对2010—2022年某区丙肝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消除丙肝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丙肝病例数据来自2010—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丙肝病例,人口数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直接导出,全部导出数据用Excel 2010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其三间分布,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地区/人群发病率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累计报告丙肝病例369例(急性丙肝病例162例,慢性丙肝病例20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85/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5/10万,年均病死率为1.90%。各年报告发病率在1.27/10万~8.12/10万之间,丙肝报告发病率呈现递减趋势(χtrend2=68.84,P<0.01);急性丙肝报告发病率呈现递减趋势(χtrend2=255.42,P<0.01);慢性丙肝的报告发病率呈现递增趋势(χtrend2=8.91,P<...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龙岩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HCV)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龙岩市2013—2022年丙肝病例数据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龙岩市2013—2022年累计报告丙肝病例1 188例,年均发病率4.51/10万,各年发病率总体下降;病例月份占比在6.2%~9.9%,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发病率较高的地区是武平县(8.09/10万),其次为新罗区(6.02/10万,χ2=200.95,P<0.05);男女性别比1.5∶1,男性发病率(5.26/10万)高于女性(3.75/10万,χ2=32.61,P<0.05);发病年龄以40~69岁为主(69.0%,820例),其中以50~59岁组占比(29.5%,350例)和发病率(9.75/10万)最高,各年龄组年均发病率随年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577.26,P<0.05);职业分布以农民、家务/待业人员为主(68.4%,812/1 188)。结论 龙岩市应加强辖区人群健康宣传教育,加强各项防治措施,有效遏制丙肝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4—2022年河池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变化情况,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河池市2014—2022年手足口病疫情数据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2022年河池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2 285例,年均发病率为422.12/10万,病死率为1.66/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14.849,P<0.01),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045.749,P<0.01),不同年份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07,P<0.01);年均发病率最高为金城江区(676.80/10万),最低为天峨县(197.90/10万),不同地区间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2.831,P<0.01);报告发病高峰期为4、5月,男女性别比为1.50∶1,男女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0.781,P<0.01);3岁及以下年龄组婴幼儿占85.53%;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2—2021年成都市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流行特征,并预测成都市丙肝短期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21年成都市丙型肝炎报告病例资料,采用Excel 2016、SPSS 17.0软件进行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发病率的时间趋势分析采用趋势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使用指数平滑法预测2022—2023年成都市丙肝发病趋势。结果 2012—2021年成都市累计报告丙型肝炎病例数为16 49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38/10万,报告发病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全年均有发病,存在季节性差异,7月报病数最多;年均报告发病率排名前3的区县均在郊区县;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15∶1,年龄主要集中在40~69岁,职业以农民为主。用Holt-Winters加法模型预测2022—2023年的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5.19/10万、15.92/10万。结论 成都市丙肝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需加强重点地区及重点人群的疫情监...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5—2022年广元市丙型肝炎(丙肝)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系统中的“传染病监测”和“疾病预防控制综合管理”系统中按现住址为广元市、发病日期为200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导出所有丙肝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趋势分析采用χ趋势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5—2022年广元市共报告丙肝病例2 491例,报告死亡病例2例,年均报告发病数13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5.11/10万,报告发病数和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趋势2=251.617,P<0.001)。病例呈散在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广元市利州区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排名均位居广元市第1位,昭化区报告发病数最少,苍溪县报告发病率最低。报告发病率总体上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发病年龄以40~54岁年龄组最多,占报告发病总数的45.48%,15岁以下儿童报告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7—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报告的HIV/AIDS病人的流行趋势及特征,为优化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按照现住址(福田区)和终审日期(2017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筛选病例,对病例信息及发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2年福田区累计报告1 206例HIV/AIDS患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30.951,P<0.001),年均发病率为13.04/10万。男、女性别比为14.66∶1;年龄中位数为31岁,20~29岁组占比最大(43.2%),但其在历年间占比呈下降趋势(趋势χ2=6.778,P=0.009),≥50岁组占比为12.7%,但其占比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0.669,P=0.001);职业以商业服务人员为主(51.3%),其占比呈上升趋势(趋势χ2=5.659,P=0.017);低年龄组以同性传播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同性与异性传播比逐渐缩小(趋势χ2=90.910,P<0.0...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并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武夷山市2017—202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结果 武夷山市2017—2021年合计报告手足口病2 409例,重症发生率0.1%(3/2 409),无死亡,未发生聚集性疫情。2017—2021年年均发病率199.7/10万,发病水平总体下降(趋势χ2=392.02,P<0.01)。各乡镇、街道间年均发病率前3位分别为星村镇、武夷街道和崇安街道,最低的是岚谷乡(χ2=169.64,P<0.01),街道年均发病率(215.3/10万)高于乡镇(167.9/10万,χ2=29.81,P<0.01)。病例的男女性别比1.4∶1,男性发病率(224.8/10万)高于女性(173.4/10万,χ2=605.75,P<0.01);发病最常见的年龄段为0~5岁(93.2%,2 224例);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92.3%,2 224例);手足口病的发病月份呈双峰分布,分别为5~6月和9~10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黄山市丙型肝炎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措施消除丙肝危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丙肝发病资料和传染病报告质量漏报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丙肝的流行特征。结果 2017—2021年黄山市累计报告丙肝494例,平均发病率为7.15/10万。报告漏报率为14.4%~38.10%,经校正后报告发病率为8.22/10万~11.60/10万。主城区周边县区报告发病率为7.90/10万,高于远郊山区的5.20/10万(χ2=14.37,P<0.01)。病例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人群,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上升(趋势χ2=170.78,P<0.01)。职业以农民(60.12%)、家务及待业(10.53%)和离退人员(10.32%)为主。确诊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2.59%。结论 黄山市丙肝发病呈低水平散发状态,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仍需进一步强化丙肝监测和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精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张家港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张家港市2013—2022年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病案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张家港市2013—2022年流动人口肺结核1 444例,年均发病率20.89/10万,10年来呈下降趋势(趋势χ2=38.42,P<0.01);病原学阳性率47.2%(681/1 444),10年来呈上升趋势(趋势χ2=44.98,P<0.01),初治患者占95.9%(1 385/1 444);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3月(128.8%)、5月(129.6%)和7月(123.8%)病例数较多;男女性别比2.5∶1,男性发病率(25.87/10万)高于女性(14.12/10万);20~49岁病例数最多(1 062例,73.5%),≥80岁发病率最高(143.44/10万);患者职业以农民(53.5%)为主;杨舍镇和保税区病例数占61.4%(860例),大新镇发病率最高(26.93/10万);患者来源以转诊为主(1 018例,70.5%),就诊延迟率为37.5%(542/1 44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河南省许昌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2019—2022年许昌市的手足口病资料,结合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及数据分析。结果 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 714例,年均发病率43.74/10万,累计报告重症病例91例,重症比例为1.18%,死亡0例,不同年份发病率、重症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 126.645、23.056,P均<0.05),且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947.916,P<0.05)。9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前3位为东城区(124.21/10万)、禹州市(56.62/10万)和鄢陵县(44.40/10万)。2020年发病呈单峰,2019年、2021—2022年发病呈双峰模式。男性4 357例(48.20/10万)、女性3 367例(39.07/10万);年龄集中在5岁及以下,累计7 400例(95.93%),以1~<2岁组发病率最高(1 165.12/10万);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64.8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08—2022年天津市宝坻区水痘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22年天津市宝坻区水痘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22年天津市宝坻区共报告水痘病例2 694例,年均发病率为20.69/10万,各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3.463,P <0.001)。发病高峰为4~6月(828例,30.73%)和11月~次年1月(1 057例,39.24%)。男性(1 552例,57.61%)多于女性(1 142例,42.39%)(χ2=28.689,P <0.001);发病年龄以20岁以下人群为主(2205例,81.85%),各年龄组累计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3871.247,P <0.001);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2200例,81.66%)。结论 2008—2022年天津市宝坻区水痘发病的高发人群为儿童与青少年,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学校是水痘暴发疫情的主要场所,应进一步加强水痘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0—2022年竹山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22年竹山县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0—2022年竹山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3085例,报告发病率51.61/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188.03,P<0.01)。疫情分布于竹山县17个乡镇,以潘口乡发病最多(263例),报告发病率105.05/10万,潘口、文峰、城关、上庸、溢水、深河、麻家渡共7个乡镇发病率均显著高于2010—2022年竹山县平均水平。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1723例),占报告总数的55.85%;最小年龄8个月,最大年龄83岁,5岁发病率最高(547.92/10万),1~14岁发病数(2546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2.53%,发病率256.10/10万;男性报告发病率(56.83/10万)显著高于女性(45.53/10万)(χ2=36.77,P<0.01)。1~14岁男性人群报告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χ2=88.59,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蚌埠市2012—2021年丙型肝炎流行特征并对未来发病趋势进行预测。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丙肝监测模块获取2012—2021年报告的现住址为蚌埠市的丙肝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蚌埠市2012—2021年丙肝流行病学特征,同时运用指数平滑法依据均方根误差最小原则确立最优预测模型,预测蚌埠市2022—2023年丙肝发病趋势。结果 2012—2021年蚌埠市共报告丙肝病例3 638例,男性1 908例,女性1 730例,男女比为1.10∶1,年报告发病率平均增长速度为8.76%,呈波动上升趋势(χ2趋势=62.530,P<0.001);40~49岁年龄组报告发病人数最多,占23.17%(843/3 638);农民群体报告病例数最多,占50.38%(1 833/3 638);不同月份报告丙肝病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00,P=0.003),其中4月报告病例数最多,共计342例;报告病例数居前3的县(区)分别是五河县(1 050例,占28.86%)、禹会区(643例,占17.6...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7—2022年河南省鲁山县肺结核的流行特征,及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变化,为肺结核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鲁山县肺结核流行特征,比较新冠疫情前(2017—2019年)与新冠疫情期间(2020—2022年)鲁山县肺结核流行特征的变化。结果 2017-2022年共报告肺结核1 876例,年均发病率为39.51/10万;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42.951,P<0.05),从2017年46.95/10万下降至2022年30.95/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3.03∶1,男性报告发病率57.56/10万高于女性20.1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483,P<0.05);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64.23%,其次是学生,占7.14%;年龄以≥60岁为主(605例,发病率79.66/10万)。新冠疫情期间肺结核平均发病率低于疫情前(χ2=42.761,P<0.05),农民及学生发病数均下降,除<10岁组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3—2022年黔东南州报告法定肠道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肠道传染病防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3—2022年黔东南州法定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采用χ2趋势检验判断疾病总体发病情况。结果 2013—2022年黔东南州共报告法定肠道传染病42 790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20.28/10万,各年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355.372,P<0.001),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 402.325,P<0.001)。报告病例主要以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痢疾为主,共报告病例39 895例,占法定肠道传染病病例报告总数的93.23%。法定肠道传染病发病高峰为3—7月。42 790例病例中,男性26 591例,女性16 199例,性别比为1.64∶1,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739.735,P<0.001)。各个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其中0~4岁组报告病例最多,为31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吉安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22年吉安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08—2022年吉安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1种220 227例,死亡439例,年均发病率305.29/10万,年均死亡率0.61/10万。2008—2017年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趋势χ2=4 053.49,P<0.05),2018—2022年呈缓慢下降趋势(趋势χ2=857.59,P<0.05)。死亡率呈波动趋势,各年度间死亡率不同(χ2=41.590,P<0.05)。甲乙类传染病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丙类传染病以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腮腺炎为主。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全年无明显高峰,丙类传染病发病高峰在1月份和4—6月份,发病率前三位的县区是吉州区、青原区和安福县。结论 应针对发病率较高、增长较快以及死亡率较高的病种开展重点防控,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山东省青岛市两区梅毒和淋病疫情形势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和崂山区的梅毒和淋病病例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崂山两区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14年的39.53/10万增长至2021年的47.89/10万,不同年度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02,P<0.000),但年份与发病率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χ2=1.098,P=0.259)。各期(类)梅毒发病趋势不同,隐性梅毒呈增长趋势,一期、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胎传梅毒发病率明显降低,2020-2022年连续3年病例报告数为0;两区淋病报告病例717例,由2014年的7.13/10万下降至2022年的3.87/10万。淋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年份与发病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χ2=28.448,P<0.000)。梅毒发病以20~59岁为主,占全部梅毒病例数的72.56%,性别比为1.02∶1,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淋病发病以2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郑州市金水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发现肺结核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为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22年传染病监测系统中郑州市金水区肺结核疫情数据,计算年均报告发病率,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2—2022年郑州市金水区肺结核报告病例3 781例,病原学阳性占43.64%;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5.83/10万,男性、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0.97/10万、20.35/10万(χ2=159.756,P<0.05);不同年龄组报告发病率0.73/10万~85.32/10万(χ2=1 596.856,P<0.05);家务及待业人员占比最高,为31.37%,其次为离退人员,占18.83%;全年各月均有肺结核病例报告,3—4月份为发病高峰;金水区下辖17个街道办事处均有病例。结论 郑州市金水区肺结核疫情总体相对平稳,老年人、农民、学生为防治重点人群,应继续加大肺结核防治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9.
刘静  黄凤娇  朱清 《中国校医》2024,(1):34-36+44
目的 分析泉山区2010—2022年梅毒发病趋势和流行现状,为梅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0—2022年报告现住地为泉山区的梅毒病例资料,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0—2022年报告现住地泉山区的梅毒病例1 606例,发病率为20.7/105,13年中发病率最高的年份为2011年,发病率为31.8/105。其中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梅毒发病率分别为3.1/105、3.0/105、0.3/105、0.3/105、14.0/105。男性报告发病750例,发病率为25.6/105;女性报告发病为856例,发病率为27.9/105,男女性别比为0.9∶1,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35,P=0.077)。隐性梅毒报告1 085例(67.6%),远远高于Ⅰ期(243例)、Ⅱ期(231例)、Ⅲ期(24例)和胎传梅毒(23例)。梅毒发病各年龄段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泸州市2014—2018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2018年泸州市通过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乙型肝炎病例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4—2018年泸州市累计报告乙肝病例为11 11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1.64/10万;报告发病率2015年最高(62.22/10万),2018年最低(46.37/10万),有缓慢下降的趋势(χ2趋势=602.04,P<0.01);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χ2=1 286.25,P<0.01),报告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各月均有乙肝病例报告;10岁以下乙肝报告发病率较低,10岁后迅速上升,至25岁后达高峰并趋于稳定,60岁以后明显下降;乙肝发病以农民为最多(69.92%),其次分别为家务及待业(19.13%)和离退人员(2.57%)。报告病例以慢性乙肝为主(占92.78%),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为3.46/10万。结论 2014—2018年泸州市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上呈缓慢下降趋势;慢性乙肝所占的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