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2月12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及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冠状病毒研究小组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正式分类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1]。而世界卫生组织同日宣布,由这一病毒导致的疾病的正式名称为COVID-19。近期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提出[2]: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增高。虽然目前以心血管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人数较少,从目前数据看,一旦心脏受累,多数患者为重症表现,严重影响预后。现将COVID-19心脏损伤的临床表现、可能机制与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等地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以来,疫情已波及全国各省份,预防和控制已进入关键时期。脑血管急重症患者具有不能自理、意识障碍、家属陪护较多、医疗干预措施多、医护操作多、术前准备时间短、手术时间长、患者在院时间长等特点,如何在疫情期间做好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救治,同时做好患者、家属和医务工作者的防护工作,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该共识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的内容,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将脑血管外科患者分为“普通患者”“可疑患者”及“疑似或确诊患者”等三类,并从“择期和限期患者诊治”“急诊患者诊治”“门急诊、病房、重症监护室环境消毒”“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原则”及“手术室和导管室”防控、终末消毒流程等方面阐述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以期为全国各级医院脑血管外科同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层析法抗体检测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辅助诊断的价值及影响检测阳性率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新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的血清标本、2019年之前的人群血清及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的非病例血清标本及相关流行病学和样本采集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98.41%;诊断准确率为91.67%;阳性预测值为93.75%,阴性预测值为91.18%。病例发病后7 d内采样的检出阳性率明显低于采样时间较长组;病例早期咽部排毒量不是抗体阳性检出的影响因素。结论免疫层析法试剂是新型冠状病毒诊断中对临床诊断和核酸检测诊断的良好补充,由于敏感度有待提高,应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发病后1~18 d内的血清标本中,标本采集时间过早阳性检出率低,病例早期咽部排毒量大小不影响抗体的检出。  相似文献   

4.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我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将SARSCoV-2感染的肺炎统一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通过对从疫情早期确诊的5例患者获得的全长SARS-CoV-2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均属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相似性为96%[1]。  相似文献   

5.
李敏  高春华 《山东医药》2003,43(15):21-21
198 5年 6月至 1998年 6月 ,我院共收治胆管炎引起胶冻样胆汁患者 6例 ,经“T”管引流、反复冲洗和抗炎等综合治疗痊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6例均为女性 ,年龄 5 0~ 60岁。其中有胆囊炎、胆管炎发作史者 4例。血白细胞增高 ,血总胆红素5 4~ 76.6nmol/L ,直接胆红素 3 0~ 62nmol/L ,血清谷丙转移酶 5 4~ 10 8U。胆总管脓液培养 3例检出大肠杆菌 ,2例检出大肠杆菌 +肺炎克雷杆菌 ,另 1例检出绿脓杆菌 ,脓液均未检出肿瘤细胞。B超和CT扫描示肝肿大 ,胆总管扩张伴炎症。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吸尽胆汁并冲洗干净…  相似文献   

6.
1999年以来 ,我们在福州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带菌者调查、患腹泻病的熊猫粪便及某饲料厂鱼粉沙门菌监测中 ,先后检出福建省尚未报道的 6种沙门菌血清型 ,该 6种血清型全国也罕见报道。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来源  4株菌分离自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带菌者粪便〔菌号 :9916  相似文献   

7.
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相信广大糖友付出了很多,感触也很多。我们需要从中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变得更加强大。下面这8条从战“疫”中提炼出来的“护身符”,糖友值得拥有。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确诊病例来看,很多都是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既往调查数据也可以看出,不管是病毒,还是细菌、真菌等病原体,都喜欢把糖尿病患者当成软柿子,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感染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冠状病毒(又称日冕病毒)可在动物身上引起疾病,也是人类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现将冠状病毒所致人类呼吸道感染及其研究简述如下。【历史】早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就从猪、牛、小鼠等动物体内分离到冠状病毒,发现其可致肝炎、禽类传染性支气管炎、脑炎和胃肠炎等疾病。直至六十年代中期,才首次  相似文献   

9.
本文自1987年至1989年,采用电镜法从1350份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中检出了24价晶格状排列,检出率为1.78%。通过电镜直接观察及免疫电镜法初步证实了晶格状排列与轮状病毒、腺病毒及冠状病毒结构的关系,明确了晶格是肠道病毒在粪便中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其外层亚单位破坏后又自动聚集所形成。  相似文献   

10.
频繁旅行者与流行性疾病的传播速度;从北美蝙蝠中检出第一组冠状病毒;应对流感大流行威胁的预防措施;喀麦隆农村地区发现从猿到人的猴泡沫病毒传播;Viliuisk脑脊髓炎在传统地区和新地区的家庭聚集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京津冀地区2016—2020年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成果,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检查和病变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以问卷表格形式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京津冀消化内镜医联体平台中26家合作单位的胃镜和结肠镜检查病例资料,对消化内镜检查例数、主要病变(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胃癌、结肠癌)的内镜下检出情况、治疗例数按年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6—2019年,京津冀地区胃镜、结肠镜检查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年增长率10%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响,胃镜和结肠镜检查例数较2019年分别下降10.86%和8.29%。2016—2020年,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胃癌和结肠癌的年检出率总体呈增加趋势,分别从2016年的7.22%、1.49%和8.98%增加到2020年的9.87%、2.71%和12.04%;胃镜下黏膜切除术、黏膜下剥离术和结肠镜黏膜下剥离术例数始终逐年增加,分别从2016年的2 132、300和217例增加到2020年的5 466、872和560例。结论 京津冀医联体平台推动了内镜筛查规模的扩大和内镜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本地区内镜检出阳性率和早期癌诊断率不断提高。2020年胃肠镜检查量锐减,病变检出率不降反升,反映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流行和防控对于消化道肿瘤检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表现为Ⅱb型的胃炎样胃癌,是内镜诊断早期胃癌中最难以确诊的一种。我院内镜室一直重视贲门处的改变,对不能确诊者,常冠以“贲门病变性质待定”、“贲门癌?”、贲门炎?”。现将我院1996年1月~1997年12月间检出的贲门炎样贲门癌作一分析小结,以总结经验,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幽门管溃疡为一特殊类型的溃疡。我院从1985年12月~1995年12月十年间共检查胃镜41254人次,其中检出幽门管溃疡287例,同期检出胃溃疡129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52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密切接触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为制定精准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3月14日—30日铜陵市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数据,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强相关影响因素,再构建多因素交互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密切接触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的交互效应。结果 铜陵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密切接触者总体感染率为1.95%(101/5 168)。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接触方式、接触频率、关联病例关系、接触地点、关联病例临床情况、年龄、性别、职业等8项重要性评分较高的影响因素。多因素交互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密切接触者感染情况与“共同生活”(r=0.382,P<0.05)和“经常接触”(r=0.139,P<0.05)呈正相关;交互效应方面,与“共同生活”+“家庭”(r=0.761,P<0.05)、“≤10岁”+“亲属”(r=0.252,P<0.05)、“同事朋友”+“经常接触”(r=0.132,P<0.05)等3项交互效应呈正相关,与“同空间但无直接接触”+“偶...  相似文献   

15.
霍乱弧菌可引起霍乱的发生,是国家法定的甲类传染病,多检出于水体,海产品和水产品中;而从蟑螂体内检出霍乱弧菌尚未有报道。笔者于2010年12月份从蟑螂体内检出一株O1群霍乱弧菌,稻叶血清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来,胃肠道多肽激素研究发展迅速。很多胃肠激素不仅见于胃肠、胰内分泌细胞,且存在于神经细胞和脑细胞。由于同一种激素在胃肠道、胰和脑内分泌细胞中检出,故提出了“胃肠胰轴”和“肠一脑轴”的新概念。现将神经、胃肠、胰各系统的某些多肽激素存在部位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兰州市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兰州市自1993年从劳务输出回国人员中检出1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者以来,截止2002年12月,已累计检出HIV/AIDS40例。仅2001年就检出HIV/AIDS9例,占总检出数的22.5%;2002年检出HIV/AIDS18例,占总检出数的45.0%。现对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满洲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自2000年从出入境人员中检出HIV感染者以来,截止2004年5月,已检出8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99年8月~2000年4月,我们在市内各公安分局抓获拘留的犯罪人员中,检出4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现将监测及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检出过程4例HIV感染者均为流动人口,以做“生意”为名,行扒窃为职.他们都是在我市公交车、大商场行窃时被公安人员抓获,送劳教之前在我STD/AIDS监测中心进行常规检测,发现抗-HIV阳性的.  相似文献   

20.
鼠疫菌F1抗原与假结核菌和钩端螺旋体抗原的交叉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鼠疫菌F_1抗原作为特异性抗原已广泛应用于鼠疫诊断中,WHO推荐的F_1抗原IHA和RIP试验,已作为常规诊断方法,从1973年我们用IHA方法在雷州半岛历史鼠疫区反复从鼠类血清中检出阳性,RIP方法检出2份低滴度阳性血清,但始终没检出鼠疫菌,为了排除F_1抗原与其它细菌有无相关抗原与相应抗体存在交叉反应,我们从1984年~1992年用IHA、RIP、MAT做了多次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