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应用两种方法:牵引辅助下充气复位、牵引复位,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观察其复位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所有研究病例120例,均为新鲜的胸腰椎骨折,均为胸腰椎楔型骨折,将120例病例分为A、B组,每组60例,A组病例应用牵引复位,B组病例应用牵引下充气复位。于复位前、复位后拍片,行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的影像学测量和计算。结果:A组病例复位后骨折椎体前缘的压缩率、Cobb角改善率较复位前改善不明显,B组病例复位后骨折椎体前缘的压缩率、Cobb角改善率较复位前改善显著。结论:单独应用牵引复位复位新鲜胸腰椎骨折复位效果不好,应用牵引辅助下自制充气复位器复位新鲜胸腰椎骨折复位效果显著:牵引辅助下充气复位器复位是治疗新鲜胸腰椎楔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牵引辅助下应用充气复位器复位配合药物垫枕的方法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牵引辅助下充气复位器复位药物垫枕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168例,按照胸腰椎楔型骨折的Denis分类,Ⅰ型9例,Ⅱ85例型,Ⅲ型23例,Ⅳ型16例,按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Denis分类,Ⅰ型10例,Ⅱ型18例,Ⅲ型7例。于复位前、复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摄X线片,行椎体高度、Cobb角的影像学测量和计算,于复位前、复位后、1个月、3个月拍伤椎CT行椎管占位的测量和计算,并于伤后12个月以Beaujon-Lassale评分。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到24个月,复位后骨折均愈合,复位后骨折椎体前缘的压缩率、Cobb角和椎管占位较复位前明显改善,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摄X线片测量示行椎体高度、Cobb角较首次复位时无明显变化,椎管占位在1个月、3个月时和首次复位时无明显变化,复位后以Beaujon-Lassale评分,20分83例,17~19分71例,15~17分11例,15分以下3例,效果良好。结论:应用牵引辅助下充气复位器复位药物垫枕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的楔型骨折和部分爆裂性骨折复位效果满意,恢复良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伸直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单人提拉牵引复位操作方法,并报道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使用单人提拉牵引复位法对12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进行手法复位后予以屈肘石膏托外固定。结果:2例患者使用本法复位失败,其余10例患者一次复位成功,骨折对位对线基本恢复,随访功能、外观恢复良好。结论:提拉牵引复位法是一种简单快捷有效的单人操作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4.
气囊垫枕牵引复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6例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350004)李良华李廷泰陈新民我科自1994年8月~1997年6月采用气囊垫枕骨盆带牵引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7例,女9...  相似文献   

5.
儿童股骨干骨折临床较多见,骨折的种类分横形、斜形、螺旋形、粉碎形。目前大多采用悬吊牵引、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或石膏托固定牵引复位加夹板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笔者选择手法复位、竹片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将26例疗效观察和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一般资料 26例中男20例,女6例;年龄1.5~14岁,1.5~5岁17例.5~ ~10岁5例,10~ ~14岁4例;左侧17例,右侧9例;上段3例,中段18例,下段5例;横形18例,斜形6例,螺旋形1例,粉碎形1例;断端重叠1cm以内9例,1.1~2.0cm17例。治疗方法材料:0.1cm厚薄竹片、绷带、扎带、石膏绷带。制作;竹片的长度按患侧大腿周围的不同长度取材,宽度按患腿周径的大小取1.2~2.0cm。  相似文献   

6.
吴征杰  陈志维 《新中医》1999,31(11):28-28
自 1 994~ 1 998年 ,我院对 6 6例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及多段骨折的病例清创后用骨外固定器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6 6例中 ,男 4 6例 ,女 2 0例 ;年龄 1 2~70岁 ;多段骨折 4 6例 ,粉碎性骨折 2 0例 ;为伤后 2~ 4 8小时内到诊。2 治疗方法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 ,大腿中段上气囊止血带 ,先行清创 ,然后手法整复骨位 ,骨折复位后在维持持续牵引下 ,行骨外固定 ,对多段骨折病例 ,一般于近端穿针 2支 ,中段穿针 2支 ,远段穿针 2支。伤口每天换药 ,待肿消、创口愈合后 ,再配合小夹板固定 ,使碎片靠拢复位。3…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手法牵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0例,均采用手法持续牵引复位,伸直尺偏位前后采用石膏夹板回定.骨折愈合后测量腕关节活动度和握力,以及测量桡膏长度、桡骨倾斜角、掌倾角、桡尺骨指数和关节间隙宽以及观察治疗疗效.结果 90例患者一次复位成功79例,11例行二次复位.术后的消肿时间3~7d,骨折4~6周均愈合;复位后各观察指标均明显纠正.结论 持续牵引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治疗有选择性的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一种骨折术中应用的临时复位、固定器械,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间,四肢管状骨折病人7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5例术中使用四爪持骨复位固定器复位临时固定(观察组),另35例手术复位固定应用常规器械(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复位质量及骨折愈合时间,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75min;观察组手术时间30~85min,平均56min。对照组复位固定后,骨折端有轻微错位或成角现象,不满意率20%。观察组骨折端错位成角现象较少,不满意率3%。病例随访6个月~24个月,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2.5~8个月,平均3.8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个月。结论在四肢管状骨骨折术中,应用四爪持骨复位固定器临时复位固定,可良好复位骨折移位,节省有效手术时间,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骨牵引加中医手法复位加中医辨证施治 ,治疗股骨颈骨折 30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病例中 ,其中男 13例 ,女 17例 ,年龄 50~ 75岁 ;全部是内收型骨折。1.2 治疗方法 病人入院后 ,要详细阅读X线片 ,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 ,均要进行闭合性手法复位。对有移位的内收型股骨颈骨折 ,要进行闭合性手法复位 ,复位时令患者仰卧 ,双下肢伸直 ,两助手分别固定腋下及骨盆 ,术者双手握住踝部 ,与助手进行拔伸牵引 ,将患肢外展 2 0~ 4 0度内收 ,将患肢平稳放在中立位…  相似文献   

10.
司徒娇 《中医正骨》2014,(4):318-319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应用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18例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和康复护理。男13例,女5例;年龄35-61岁,中位数45.5岁;均为开放性跟骨骨折;软组织缺损面积5 cm×9 cm至10 cm×23.5 cm。结果:本组18例患者,术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二期植皮后创面愈合17例;术后肌腱外露1例,二期行皮瓣移植术后创面愈合。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10.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10个月,中位数5.5个月;患肢踝关节功能均恢复。结论:对采用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可促进创面愈合,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牵引旋转法整复夹板石膏双固定治疗尺桡骨中段双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臂尺桡骨中段骨折,应视为关节内骨折,复位要求高,多数持积极手术态度。我们采用牵引旋转手法整复,小夹板和石膏托双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10~56岁,平均32岁;左侧13例,右侧22例;直接暴力致伤25例,间接暴力致伤10例。骨折断端均明显错位,伤后1~3天就诊,有手法复位失败史者7例。1.2 治疗方法 采用牵引旋转手法复位,患者仰卧或坐位,前臂中立位,两助手分别握住腕和肘部,顺轴线拔伸,持续牵引3~5分钟,以矫正重叠畸…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牵引,端提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助手向后牵引拉双肩,用尖嘴持骨器钳夹远骨折段,行牵引、端提手法复位,向远骨折端逆行穿刺,再顺行穿入折骨折段,使锁骨骨折达到准确的复位与固定。结果:取得了骨折剖解或近解剖复位,治愈率达100%。结论:牵引、端提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能达到骨折在解剖或近解剖复位、固定稳固;减少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保护骨的血液供应,故骨折愈合快;这样有利于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故肩关节功能恢复快,无手术瘢痕,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3.
自 1999~ 2 0 0 1年 ,我们采用 2枚空心加压钛钉经皮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18例 ,收效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例 ,男 12例 ,女 6例。年龄 2 0~ 74岁 ,平均 38.4岁。跌伤 8例 ,坠落伤 6例 ,车祸伤 4例。基底型骨折 10例 ,颈中型 4例 ,头下型 4例。伤后至来诊时间 1~ 10天。2 治疗方法2 .1 手术治疗 选用直径 7.3mm空心加压钛钉 2枚 ,导针 2根 ,同时备好导管、空心钻头及测深尺等配套器械。术前先行股骨髁上牵引复位或手法复位。牵引时注意作内旋、外展活动 ,最后将患肢维持在外展 2 0°左右、内旋至髌骨外缘向前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经皮巾钳复位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的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 ,骨折往往不能达到良好的复位。自 1994年 8月~ 1999年 6月 ,我们采用麻醉下闭合巾钳复位 ,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2 7例 ,经 4个月~ 2年的随访 ,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7例 ,男 8例 ,女 19例 ;年龄 8~ 13岁 ,平均 11.3岁 ;均为中外 1/ 3段交界处骨折 ,横形骨折 13例 ,斜形 14例 ,皆完全错位 ;伤后至就诊时间半小时~ 4天 ,平均 4.3小时。2 治疗方法2 .1 器械准备 山东省新华医疗器械厂生产的规格为 14cm巾钳 1把 ;直径 1.5 mm或 2 m m钢针 1枚 ,长度大于 12 c…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AF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AF系统复位内固定和选择性椎管减压及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19例,其中椎体屈曲压缩型骨折9例,爆裂型骨折5例,骨折脱位5例.合并脊髓神经损伤10例,其中完全性损伤2例,不完全性损伤8例.结果:经5~24个月随访,采用X线片测定椎体前、后缘高度、前缘术前平均高度45%,术后93%;后缘术前平均高度92%,术后96%.Cobb角术前230,术后降为400.完全性脊髓神经损伤完全恢复1例,部分恢复3例,无恢复2例;不完全性脊髓神经损伤完全恢复4例,大部分恢复2例.结论: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满意、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内固定牢固、容许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悬吊牵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方法.方法:患者采用悬吊牵引,时间为5~24h,治疗中定时床旁X线摄片复查,达到骨折复张要求(复张厚度达椎体80%以上)解除牵引后,改用10~15cm腰垫治疗.结果:经本方法治疗的患者,大部分在半年后复查拍片,受伤椎体能保持正常形态.腰背活动功能正常.达到满意的康复效果.结论:本方法宜用于年龄在15~50岁胸11椎至腰4椎楔状压缩性骨折无严重神经症状病人,进行悬吊牵引,短时间内纠正胸腰椎螺旋状变形损伤,强化复位治疗时间较短,迅速减轻病痛,以后经传统的康复治疗,使病人得以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7.
股骨干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6%,10岁以下儿童占多数,约为总数的1/2。传统的治疗方法一直是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是牵引复位加石膏固定。随着内固定器械的改进和发展,以及手术治疗技术的提高、完善和微创化,尽可能实现骨折治疗的解剖复位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家长的追求。弹性钉(TEN)治疗儿童长管状骨由法国Nancy医院最早报道,随后TEN在欧洲和北美地区得到了流行,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屈曲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瓦炎  魏汉贤 《新中医》2004,36(7):50-51
目的:观察牵引过伸复位配合中医骨折3期辨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屈曲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胸腰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用骨盆对抗牵引、程控充气按摩垫过伸复位和背伸锻炼,按中医骨折3期辨治内服中药、局部外敷药治疗。结果:治愈38例(73.08%),好转13例(25.00%),未愈1例(1.92%),总有效率达98.0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屈曲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效果及减少后遗腰痛等均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牵引、端提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助手向后牵拉双肩,用尖嘴持骨器钳夹远骨折段,行牵引、端提手法复位,向远骨折段逆行穿针,再顺行穿入近骨折段,使锁骨骨折达到准确的复位与固定。结果取得了骨折解剖或近解剖复位,治愈率达100%。结论:牵引、端提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能达到骨折的解剖或近解剖复位、固定稳固;减少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保护骨的血液供应,故骨折愈合快;这样有利于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故肩关节功能恢复快,无手术疤痕,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20.
近 5年来 ,本院收治 1 2周岁以下儿童股骨干骨折患儿 1 5 0例 ,均采用手法复位 ,皮肤牵引及夹板外固定 ,配合功能锻炼疗法治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5 0例中 ,男 70例 ,女 80例 ;年龄 <4岁者 60例 ,4~ 8岁者 5 0例 ,>8岁者 40例 ;双侧骨折者 5例 ;上 1 /3骨折者 5 5例 ,中 1 /3骨折者 60例 ,下 1 /3骨折者 35例 ;横断骨折者 70例 ,斜形骨折者 40例 ,螺旋骨折者 40例。治疗方法对 4岁以下患儿采用布来恩氏牵引法 ,双下肢悬吊皮肤牵引 ,要求胶布粘贴在骨折端以下 3~5 cm,用绷带捆紧 ,每侧牵引重 2~ 3kg。注意患儿臀部应离床 1 0 cm,双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