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头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与机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所致偏瘫是中风病的五大主症之一,头针疗法一直被视为治疗偏瘫的重要手段.随着头针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相关报道不断涌现,针刺手法日趋成熟,临床及实验研究不断深入.笔者现就近10年来头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概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头针为主治疗中风病15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针为主治疗中风病153例庞勇关键词头针,临床应用,中风,针灸治疗中风病又名脑卒中,泛指急性脑血管病。我们采用以头针为主,间以配合体针治疗中风病153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1.一般资料153例中风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病人,诊断完全符合1986年中华医...  相似文献   

3.
针刺头部运动带治疗中风76例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刺头部运动带治疗中风76例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161000齐齐哈尔市中医院针灸科王彪,于晓红,田淑贤,刘青近午来,头针治疗中风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方法多而且不断更新。我们在多年从事头针治疗中风基础上,于91年初提出针刺头部“运动带”治疗中风这一新概念,...  相似文献   

4.
运用针刺作为治疗中风的方法之一,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临床实践表明,针刺可以有效地治疗中风病患者。随着现代技术的运用,针刺治疗中风病的机制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对急性脑卒中动物模型的针刺研究证实,电针、头针和体针的干预治疗可以改善动物模型脑部的血液供应,可以调节基因表达及蛋白合成。针刺还能够减轻急性脑卒中后的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促进神经细胞再生,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神经细胞的功能得到恢复。然而,不同的针刺部位和不同的针刺方法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本文将对近年来针刺治疗急性中风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回顾,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红星  张唐法 《针刺研究》2002,27(3):228-229,223
目的 :探讨内皮素在头针治疗中风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技术 ,观测头针对中风病人血浆中内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头针治疗可以使中风病人血浆中过度升高的内皮素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头针治疗可以通过调节内皮素含量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针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64例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21例,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头针运动疗法,治疗30d,在治疗前、治疗第7d、14d、30d分别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肢体运动功能(FMI)及中风病疗效的评分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中风病疗效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但对头针和体针哪个疗效更好看法不一。过去曾有人观察了头针和体针疗法的临床效果,认为单纯头针疗效与单纯体针疗效类似,体针加头针的效果最好,而这方面的机理探讨及实验研究尚未见到报导,况且中风病人多采用综合治疗,疗程长,临床疗效观察难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本实验通过对病人的甲皱微循环、痛阈的观察对其机理作初步探讨。资料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和分组本组病人均按1986年6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鉴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  相似文献   

8.
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所致的语言障碍是中风病五大主症之一,针灸疗法一直被视为治疗此症的重要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上对中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进行了观察,根据失语类型,采用头针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从四海学说及脑为元神之府谈中风的针灸取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阐述中风病的针灸取穴,提出中风作为脑病的一种,治疗当从脑论治,并分别从经络理论中四海学说及脑为元神之府两个方面来论证取头项部穴位与肢体穴位的理论依据,认为头针、项针、体针等的综合应用是治疗本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中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新强 《中医研究》2000,13(1):52-57
中风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均属较高疾病之一。针灸治疗中风疗效肯定,为了解研究中风病的总趋势,明确研究方向和重点,提高疗效,现对1983年以来国内主要针灸期刊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头针 头针疗法为治疗中风疗效肯定的主要针法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其显效率在60~80%之间,总有效率可达90%左右~[1]。主要表现为患侧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的康复,头针取穴主要分头皮针、焦氏头皮刺激区、头穴、靳三针等。头皮针主要根据《中国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以下简称《标案》)取穴…  相似文献   

11.
使用模式生物替代人作为实验对象是针灸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于针灸的基础研究,模式动物的选取应考虑是否有利于揭示针灸的机制,是否与人接近、易饲养、体积和表面积较大、种系稳定和成本合理等因素。目前针灸研究中以大、小鼠的使用为多,部分实验是在体积中等的家兔和猫上进行的,大型动物如小型猪的使用在近年来针灸经络的研究中逐渐增多,而与人最接近的灵长类猴子使用尚少。鼠类体积较小,猫、兔等皮软毛多,牛、马等牲畜室内饲养较困难,作为针灸经络研究的模式生物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小型猪的体积较大,皮肤结构与人十分接近,易于饲养,猴子的基因和体型与人类最为接近,是较为理想的模式生物。由于存在着穴位和经脉的空间特异性问题,使用大型动物作为针灸经络研究的模式生物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在辽宁省农村卫生中医适宜技术的基层推广过程中,从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技术项目、推广模式、受体情况等多个角度,对现阶段中医适宜技术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推广培训进行初步分析,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为开展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基层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3.
车戬  朴龙华 《中国针灸》2007,27(8):609-611
全国名医,针灸专家田维柱教授针术精湛,理论素养深厚,临证时擅长应用眼针,经验丰富。田维柱教授治疗中风病主张阴阳两经结合,眼针体针并施的处方原则;规范针刺操作,强调针刺效应的治疗理念;强调偏瘫的分期治疗,重视痉挛期的针刺调整。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都很高。脑卒中分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所有脑卒中的60%~70%。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主要以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治疗为主。近年来有关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有效的实验及临床报道很多,内容涉及到形态学、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现就此问题做一综述,探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调气养血针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以基础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治疗以及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予以常规体针治疗,试验组予以调气养血针刺法。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NIHSS评分、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试验组NIHSS评分较低,下肢Fugl-Meyer评分较高(P<0.05),试验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结论调气养血针刺法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级生活质量,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针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在卒中方面已被广泛推广应用。现有相关研究表明,针刺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安全可靠,疗效满意,且经济方便,普遍为患者所接受。本研究分别从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3个阶段,对近3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文献进行梳理,综述和对比各针刺疗法的研究近况,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金存  高李  蒋振亚 《针刺研究》2006,31(4):249-251
关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是否可以行电针治疗的争议长期存在。本文通过综述近期临床以电针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说明了其早期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为运用电针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提供了科学依据。故认为在正确选择刺激参数的前提下,急性期电针治疗本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临床研究方法学的角度入手,总结近10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内容。按文献报道的内容对其进行了分类,并依据临床研究中使用的随机方法、对照治疗、盲法实施、疗效评价、随访记录及统计方法等,分析评价了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针刺治疗本症方法简便,疗效确切,为了更好地证实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性和为临床研究者及实践者提供可靠的高质量临床证据,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有必要采用设计严谨科学的临床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曹久冬  吕学玉  霍然 《陕西中医》2021,(12):1819-1821
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攀升。眼针具有手法轻、取穴少、用针少、疗效较好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脑卒中的治疗。本文通过检索近5年眼针治疗脑卒中相关文献,分别从眼针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及其并发症两方面进行探讨,发现眼针疗法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进行展望,以期为眼针治疗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动物实验是针灸基础研究的方法之一,而目前在实验中,动物穴位的定位方法尚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从针灸的学科发展、国际化以及穴位定位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手段3个方面阐述研制常用实验动物穴位定位国家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研制常用实验动物穴位定位国家标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