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桑椹的化学成份。方法:采用系统预试验分析桑椹中主要化学成分;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鉴别法进行光谱鉴别。结果:化学成分预试验结果表明桑椹中可能含有有机酸、酚类、黄酮、香豆素、萜类内酯、甾体、三萜类和油脂等成分;在紫外-可见光谱的鉴别中,桑椹甲醇回流提取液在279nm波长处;正丁醇超声提取液在225nm,273nm波长处;氯仿回流提取液在245nm波长处;石油醚回流提取液在226~281nm波长处均有明显特征峰。结论: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桑椹的化学成分提供科学依据,紫外光谱鉴别中的特征峰可作为桑椹鉴别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山豆根种子的紫外-可见光谱鉴别方法。[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山豆根种子进行光谱鉴别。[结果]在紫外-可见光谱的鉴别中,山豆根种子的石油醚提取液在232.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乙醇提取液在201.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丙酮提取液在328.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氯仿、乙酸乙酯提取液分别在241 nm、262 nm处有较强吸收峰,但不明显,特征峰不强。[结论]本研究可为山豆根种子的鉴别提供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桑白皮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导数光谱法进行鉴别。结果:桑白皮的紫外-可见光谱和导数光谱具有一定的光谱特征。结论:本研究可为桑白皮的鉴别提供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滇桂艾纳香的鉴别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滇桂艾纳香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滇桂艾纳香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在300nm和330nm处的吸收峰较强,且波动范围不大,可作为其光谱鉴别特征.[结论]紫外-可见光谱法可为滇桂艾纳香的鉴别方法提供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枸杞子水提部位的荧光特性,为枸杞子鉴定与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激发谱、荧光发射谱、三维荧光光谱的多维光谱结合方法得到枸杞子水提取部位的全方位光谱特征信息,并对特征荧光峰进行表征。结果枸杞子水提部位有2个明显的特征荧光峰,分别在激发波长(Ex)280 nm/发射波长(Em)340 nm与Ex 340 nm/Em 450 nm处,且荧光强度与浓度有关,受温度、酸碱度、共存离子影响;对照品东莨菪内酯、色氨酸的三维荧光光谱峰位置与之相似。结论采用水提部位荧光光谱图可对枸杞子进行定性鉴别,特征荧光峰初步推断为以色氨酸为代表的氨基酸类组分和东莨菪内酯类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一枝黄花全草提供新的直接鉴别方法。方法利用FT-IR光谱法分析了一枝黄花全草的红外光谱,对红外光谱的峰形进行了归属分析。结果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均能达到分类鉴别、种类认定的目的。结论该方法具简便、快速、不需对样品分离提取等特点,为鉴别一枝黄花全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山矾科植物华山矾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切片和粉末制作的方法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完成各部分的文字描述和绘图;华山矾的乙酸乙酯提取液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测定最大吸收峰。结果: 根、茎结构非常相似,均具髓部;叶表面密被非腺毛;全株粉末非腺毛及草酸钙簇晶多;紫外-甲酯可见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其粉末的乙酸乙酯提取液在410,664 nm处有吸收峰。结论: 以上实验结果可作为华山矾的生药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药山奈挥发油主要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洪莉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1):1021-1023
目的:分析并测定中药山奈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市售中药山奈中提取出山奈挥发油,经重结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等方法进行分析和结构鉴定.结果:质谱中出现m/z=205的准分子离子峰,紫外-可见光谱中波长304nm处有最强吸收峰,证明分子中有大共轭体系,结合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化学位移、耦合常数和红外光谱振动吸收峰的数据最终确定了山奈挥发油的主成分是反式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结论:用先进的分离、分析手段对中药山奈的挥发油主成分进行结构的测定,方法可靠,数据详尽.  相似文献   

9.
国产氧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氧氟沙星(oflx)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用荧光淬灭反应以及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结果测得它们之间结合常数K=2.186×105 L·mol-1,结合位点数n=15.5,供体受体间结合距离R=2.39 nm和能量转移效率E=0.616。结论氧氟沙星与色氨酸残基结合生成了较弱的荧光发光体,并使其荧光淬灭。  相似文献   

10.
猫人参真伪的理化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永江  郑兴荣  朱妙琴 《中草药》1998,29(8):558-560
用荧光试验法、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裂解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等对猫人参与其同属的藤梨根、木天蓼进行了真伪鉴别。结果,在254um紫外灯下,猫人参水溶液几无荧光,而藤梨根和木天蓼水溶液均显较强荧光;3种药材提取液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存在明显差别;在适当的裂解色谱条件下,3种药材显示出各自特征的裂解色谱指纹图。这些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对猫人参真伪的鉴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一枝黄花煎剂及其提取物的抗菌试验效果。方法:采用微量琼脂稀释法在体外分别测定一枝黄花煎剂及其提取物(总皂苷、总黄酮)对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a)标准菌株及Sa临床菌株、枯草杆菌和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伤寒沙门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的抗菌效应。结果:一枝黄花总皂苷(浓度≤16mg/ml)对试验菌均未显示出抑菌作用;一枝黄花煎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其他试验菌株的抑制作用很弱(MIC≥100mg/ml生药浓度);一枝黄花总黄酮对试验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MIC范围为0.25mg/ml-4.0mg/ml)。一枝黄花煎剂、一枝黄花总黄酮对Sa标准菌袜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mg/ml和0.5mg/ml;对15株Sa临床菌株的MIC范围分别为6.2.5mg/ml-50.0mg/ml和0.25mg/ml~4.0mg/ml,MIC均数分别为22.083mg/ml和1.283mg/nd,MIC50分别为12.5mg/ml和1.0mg/ml,MIC90分别为50.0mg/ml和2.0mg/ml,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5.252,P〈0.01)。结论:一枝黄花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不同提取方法的抗菌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以黄酮类化舍物抗菌效果最好,且对革兰阳性菌的抑菌作用比对革兰阴性菌的抑菌作用要强。  相似文献   

12.
鹿心的性状与紫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月秋  崔荣 《中药材》1997,20(4):173-174
本文对梅花鹿心、马鹿心的鲜品、干品(商品)进行了性状、荧光与紫外光谱鉴别,其鹿心血的乙醇提取液在紫外310nm处有最小吸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香蕉果皮进行光谱鉴别,为香蕉果皮的定性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可见-紫外光谱鉴别法进行光谱鉴别。结果:95%乙醇提取液最大吸收波长为278.0nm;氯仿提取液最大吸收波长为243.0nm;石油醚60~90°提取液最大吸收波长为443.0nm。结论:上述的结果为香蕉果皮定性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枝黄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以甲醇-0.2%冰醋酸溶液(20:8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6nm;结果: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16-1.43μg,r=0.9999;本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6.99%,RSD为1.52%。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15.
以淡竹叶及其常见伪品鸭跖草药材红外图谱为依据,分别通过一维红外光谱分析,二阶导数光谱分析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的多级鉴定,寻找淡竹叶及其伪品的差异。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2个指标,以11个批次淡竹叶红外图谱为依据,计算并建立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并对其红外图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各产地淡竹叶的相似度。结果表明,通过红外光谱多级鉴定,可有效区别淡竹叶及其伪品;通过双指标序列分析和聚类分析2种统计方法,分组结果趋势一致,可有效区分淡竹叶来源产区和品质差异。红外光谱法以其测定快速简便、所需样品量少,结果稳定可靠等特点,为中药真伪鉴别和药材掺假甄别,及其品质差异和产地归属等方面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中药沉香品种的鉴定方法。方法: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紫外光吸收图谱和薄层色谱所得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在200~300nm的范围内,正品的中药沉香紫外光吸收图谱最大吸收峰值可以达到(225±2)nm。结论:选择使用紫外光吸收图谱和薄层色谱的方法对中药沉香的品种进行鉴别简单可行,准确性高,值得业内人员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药琐琐葡萄中无机元素含量测定及紫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考查不同产地琐琐葡萄中无机元素含量与紫外光谱组特征。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维吾尔药琐琐葡萄中无机元素含量,不同溶剂提取液紫外光谱定性扫描。结果:测得琐琐葡萄中常量元素K、Na,微量元素Zn、Cu、Mn、Pb、Se含量,发现不同产地琐琐葡萄紫外光谱区具有明显吸收。结论:不同产地琐琐葡萄中无机元素含量有差异;紫外光谱组特征明显。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8.
半边莲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颖  王彦  王刃锋 《中成药》2007,29(12):1717-1720
目的:建立半边莲药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有效控制半边莲药材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P-HPLC,色谱柱为Daiso C18,甲醇-水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为261nm,流速为1.0mL/min,分析时间为60min,分析了10批半边莲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通过相似度分析确定11个色谱峰构成半边莲药材指纹图谱的特征峰。结论:采用RP-HPLC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半边莲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碱蓬和盐地碱蓬进行红外光谱鉴定。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结果:二者的一维谱图比较相似,但一些吸收峰的峰形、峰位和峰强具有一定的差异,碱蓬1646 cm-1处的相对峰强度高于1061 cm-1处的吸收峰,而盐地碱蓬正好相反;二阶导数谱图在1500 cm-11300 cm-1、1110 cm-11300 cm-1、1110 cm-1700 cm-1区间内部分峰形、峰强和二维相关谱中自动峰的峰数均有明显区别。结论: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碱蓬和盐地碱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