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民合作医疗的家庭调查报告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对武穴、巫溪及宁国、岳西4县(市)807户农民家庭调查分析,发现农村正进入老龄化社会,瞻养系数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低下,经济困难仍是农民应住院而未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民对合作医疗认可度较高,而加强基金管理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认为要正确处理抗风险与受益面的关系;在宣传动员、组织管理中,要有农民代表参与,充分发挥村委会、乡镇卫生院等部门的作用;家庭外出流动人口增多对传统合作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把握农民健康工程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最近,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开始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作为浙江的欠发达地区,要落实农民健康工程,就是要立足实际,让农民“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补偿、管理机制现状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2006年1月,卫生部等7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各省(区、市)要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有1451个县开展了新农合试点,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50.7%;参合农民达4.1亿人,占全国农业人口的47.2%;补偿农民4.7亿人次,累计补偿243.9亿元。参合农民就诊率和住院率均明显提高,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所缓解。新农合制度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一、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村卫生室的布局既要考虑农民医疗保健的方便、快捷,又要注重农村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要考虑投资的可行性。规划的数量多了,农民看病比较方便,但卫生资源利用率不高,且投入较大;规划的数量少了,投资相对较少,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但农民肯定不方便。因此,找到三者的最佳结合点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5县(市)新型合作医疗的定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在自下而上的筹资机制条件下,县、乡财政困难可能导致新型合作医疗无法开展起来;在管理与监督上,一定要有农民自己的参与;要正视中西部地区农民回报意识大于风险意识的现实,选择适宜的补偿模式;加快基层卫生机构配套改革,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6.
为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卫生部门要紧紧围绕农村卫生服务做文章。那么,目前农村卫生的现状如何?从哪里入手去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卫生条件、提高农民的生存质量?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下乡走访了莱西市部分乡村,深入农户进行了调研。[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筹资难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在农村卫生事业几乎处于空白的情况下,逐步建立起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兴办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和农民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农村卫生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要深化农村卫生改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试点地区的实施起到了缓解农民因病致贫的矛盾、促进了农村卫生资源有效利用的功能.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与其说是解决了农民的大病医疗保障问题.不如说是提出了问题。客观地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因为农村卫生问题是系统性的、多方面的.要彻底解决农民的大病保障问题.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笔者在以往农村调研的基础上.认为要减轻农民因病致贫的风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30名农民的健康行为进行了调查,表明在农民健康行为形成中,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农民健康行为的形成与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关系。提示我们今后要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注重培养健康信念,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补偿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行合作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计显示,肥西县参保农民住院费用平均补偿比例为21.8%,住院费用在1万~1.5万元之间的,补偿比例仅为16.2%,如果加上间接费用,补偿比例还达不到这个水平,农民自负费用占80%以上,农民患大病绝大部分费用还是要自己承担。经济困难的农民同样看不起病,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卫生产业》2008,(12):13-13
国家卫生部日前下发通知明确规定,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进行健康体检,要遵循参合农民自愿的原则,不得以强迫或变相强迫方式要求农民接受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12.
本对230名农民的健康行为进行了调查,表明在农民健康行为形成中,性别间无显性差异;农民健康行为的形成与年龄.化程度,健康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关系。提示我们今后要加大健康知宣传力度,注重培养健康信念,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转变乡村卫生室服务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脑疾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损伤和中毒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影响农民健康的主要因素。这类疾病病期长、治疗费用高,而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因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又成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要保护农民健康,提高农民的生命质量,减轻疾病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乡村卫生室必须由被动诊治疾病为主转向主动预防和控制疾病为主的卫生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4.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就医行为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就医行为的定性研究,分析参合农民就医行为变化,了解农民就医行为的异同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在罗源和柘荣县,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关键人物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等定性调查方法,访谈了两县71名农民、卫生服务提供者和卫生管理人员。[结果]调查发现这两县参合农民就医行为的变化不尽一致,柘荣县参合农民的就医行为变化不大,罗源县越来越多的参合农民前往就近乡镇卫生院就医,乡镇卫生院就医条件等成为差别的主要因素。[结论]要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卫生院的建设,提高乡镇卫生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改善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以促进新农合开展。  相似文献   

15.
《卫生经济研究》2004,(7):52-5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6.
建立农民健康保障制度   总被引:24,自引:13,他引:11  
描述了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指出农村合作医疗因保障水平低、筹资困难及政府补偿不到位等原因,出现运行困难。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农民健康保障制度。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建立一种立足于当前国情的过渡性的目标模式;其次,建议开征保障税,将农民的健康保障纳入社会保障法体系,在不降低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的前提下,促进农民的健康保障。  相似文献   

17.
合作医疗制度曾为提供农民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农民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它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的艰难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为切实保障农民的健康,落实新时期卫生工作的目标,2002年10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发[2002]13号),明确提出“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余杭市厨房牛村15岁以上年龄组790名农民为期5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后,卫生知识合格率显著提高,卫生态度积极,不良卫生行为有了很大改变,与对照组833名农民相比效果显著。结果提示,对农民实施健康教育干预要针对目标人群,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系列活动,并保持一定的覆盖面和频率,制定切合实际的干预方案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要通过对农民健康教育学校教育效果的评价,表明这种形式对提高农民卫生知识、更新观念、改变不卫生行为是有效的、可行的,并且有普遍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影响农民参合率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农村合作医疗几经起伏,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加上当前农民的收入普遍不高,经济承受能力不强以及缺乏互助共济的意识和怕吃亏的心理等影响了参合率。因此,政府首先要确保资金到位,监管得力,取信于民;并把医疗救助和经济扶贫相结合;因地制宜,加强宣传,关键是让农民得到实惠。只有巩固和提高了参合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