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HP450和CytP450在大鼠急性肝炎中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四氯化碳、醋氨酚、半乳糖胺诱发大鼠急性肝炎时肝脏微粒体中HP450及CytP450的变化。方法采用[3H]mepyramine为放射性配体,利用受体-配体结合技术检测HP450,用差示光谱法检测CytP450,同时采用荧光法检测外周血液中组织胺水平。结果在3种肝毒剂诱发大鼠发生急性肝炎时,大量肝脏微粒体中HP450的水平显著降低,大鼠肝脏微粒体中的CytP450含量也明显下降,HP450和CytP450的降低具有一致性,此外还发现急性肝炎动物血清中的组织胺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大鼠肝脏微粒体中HP450的水平在急性肝炎中显著降低,可能与受体的“下行调节”及肝毒物质降低CytP450有关,检测人体肝脏组织中HP450水平、外周血中HP450的酶促反应中间代谢物、代谢终产物,是否可作为判断人体急性肝炎时肝脏损害程度的一个特异性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丙戊酸钠对氯硝西泮药物动力学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PA)对氯硝西泮(CZP)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遗传性听源性癫痫(P77-PMC)大鼠,从药物动力学角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CZP的血药浓度,Omura和Sato法测肝微粒体P450酶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SPSS/PC软件作最后的统计学处理。结果:VPA使CZP在用药后15,30,90,180min的血浓度非常显著的增高(P<0.01),用药后120,240,360min的血浓度显著增高(P<0.05)。使用3P87软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显示:VPA使CZP的T1/2,AUC,Cmax增高,Cl,Ke略有降低,其机制是VPA可使肝细胞滑面内质网数量减少,且有破坏,致肝微粒体P450酶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提示临床上当此二药合用时,应注意结合CZP的血药浓度监测调整剂量  相似文献   

3.
用小鼠肝细胞核制备和肝微粒体制备,研究了化合物SY640对致癌剂苯并芘(BP)损伤肝细胞核的保护作用及与P450的关系。结果表明,SY640可显著抑制3HBP与小鼠肝细胞核的DNA共价结合。SY640连续po3d,可显著诱导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及氨基比林脱甲基酶活性;给药1次2h内却只抑制氨基比林脱甲基酶活性。体外温孵实验表明,SY640对小鼠肝微粒体氨基比林脱甲基酶活性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差示光谱分析表明,SY640可与细胞色素P450形成络合物。提示该化合物对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与其对化学致癌剂BP所致肝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银杏叶醇提取物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方法:分别测定肝损害组和银杏叶醇提取物大、小剂量组小鼠的血清谷丙转胺酶(SGPT)、肝指数、肝均浆丙二醛(MDA)含量、肝微粒体P450和线粒体Ca^2+ ATP酶活性,以及肝病理检查,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银杏叶醇提取物大、小剂量均可对抗异烟肼和利福平引起的MDA、SGPT、肝微粒体P450的增高(P〈0.05),以及对抗其引  相似文献   

5.
硒多糖、亚砷酸钠对大鼠肝微粒体酶和GSH-Px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硒多糖、亚砷酸钠在体内、外对大鼠肝微粒体酶细胞色素P-450、b5、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影响;并通过测定硒多糖、亚砷酸钠对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脂质过氧化(LPO)的影响,探讨了硒、砷相互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连续7天腹腔注射0.2mg/kg硒多糖,细胞色素P-450、b5的含量、GST的活性降低(P<0.05);硒多糖明显诱导GSH-Px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拮抗亚砷酸钠对LPO的作用。亚砷酸钠显著增强肝细胞脂质过氧化(P<0.05),对GSH-Px和肝微粒体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褪黑素对四氯化碳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四氯化碳肝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给予小鼠四氯化碳(5 ml·kg - 1 ) ,继后每隔6 h ip 褪黑素10 m g·kg - 1 。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小鼠肝细胞后,依次加用褪黑素(10 - 5 ~10 - 1 1 mol· L- 1 ) 和四氯化碳(20 m m ol· L- 1 ) 。以测定丙氨酸氨基转换酶( A L T) ,丙二醛( M D A) 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作为四氯化碳肝损伤的指标。用 M T T 法检测肝细胞活力。结果 四氯化碳可使小鼠血液 A L T 活性和肝 M D A 含量明显上升。体内应用 M T 10 m g·kg - 1 ,则明显降低肝匀浆 M D A 含量( P< 001) , 对血浆 A L T 活性无明显影响。体外应用 M T(10 - 5 ~10 - 7 mol· L- 1 ) 亦可使肝细胞 M D A 含量下降( P< 005) ,同时还可使肝细胞 A L T 释放率下降,细胞活力上升( P< 005) 。结论  M T 拮抗 C Cl4 肝毒性的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研究地西泮、苯巴比妥、普萘洛尔和西咪替丁对地西泮氧化代谢的影响及其药酶蛋白的初步分析,应用HPLC,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薄层扫描测定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并对大鼠肝微粒体和酶蛋白进行分离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地西泮、普萘洛尔和西咪替丁使肝微粒体中P450含量明显降低。地西泮和普萘洛尔明显抑制地西泮C3羟化活性,大剂量普萘洛尔尚能抑制地西泮N脱甲基。苯巴比妥明显诱导P450生成,增强地西泮N脱甲基和C3羟化酶活性及分子量为51,000和59,000的电泳蛋白带,而地西泮、普萘洛尔则呈抑制作用。并发现,地西泮N脱甲基酶活性和分子量为59,000蛋白含量呈线性相关(P<0.05),而C3羟化酶活性则与51,000蛋白含量呈线性相关(P<0.01)。因此地西泮C3羟化代谢可能与51,000的P450酶蛋白有关,而N脱甲基代谢则可能与59,000的P450酶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α常春藤皂甙(Hed)和无患子皂甙B(SapB)对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与保肝作用的关系.方法:给小鼠scHed,SapB和Hed+SapB(1∶15),检测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结果:Hed20mg·kg-1,SapB20mg·kg-1和Hed+SapB20mg·kg-1使肝细胞色素P450分别降低了40%,55%和50%.这种抑制作用在3d后基本恢复正常.苯巴比妥ip50mg·kg-1使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增加25倍,Hed+SapB使苯巴比妥诱导的P450降低了50%,小鼠肝微粒体体外与Hed+SapB共孵对P450没有影响.结论:Hed和SapB的保肝作用至少在某一方面是由于降低了肝细胞色素P450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李侠  陈炳卿 《毒理学杂志》1997,11(4):293-296
姜黄素是从植物姜黄中提取的一种酚性食用色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姜黄素除有抗致突变、清除自由基、防止致癌过程中所造成的DNA损伤外,尚有拮抗苯并(a)芘所致小鼠前胃癌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姜黄素的抑癌机理,用姜黄素给雄性WKA大鼠连续灌胃6d,以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总量(CytP450)、细胞色素b5、苯胺羟化酶(AH)、对硝基苯酚(PNP)羟化酶、7-乙氧基香豆素脱乙基酶(ECOD)活力以及肝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姜黄素能使CytP450总量及GST活性增高;对AH的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姜黄素可能通过诱导或抑制I相酶反应,诱导Ⅱ相酶反应来发挥其抑癌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丹皮总甙对化学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丹皮总苷(TGM)对CCl4和D-Gal-N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l4和D-Gal-N所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进行研究,用TBA法和DTNB法测定MDA和GSH-Px。结果 TGM具有促进肝脏糖原合成和提高血清蛋白含量的作用(P〈0.01),可明显降低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P〈0.01)及提高血清和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P〈0.01)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辐射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以下简称P450)的影响和辐射防护剂的防护作用。实验方法:雄性SD大鼠,设平行正常对照组、单独照射组和照前05h给WR2721(100mg/只)组,每组5只动物。照射组大鼠1次接受60Coγ射线7Gy全身照射,分别在照射后4h、1,3,5d处死,打开腹腔,用冷生理盐水进行肝原位灌流,取出肝脏,制成匀浆,用钙沉淀法制备肝微粒体。进行P450的光谱测定、氨基比林脱甲基酶活性、细胞色素b5的光谱测定、体外直接照射肝微粒体蛋白后氨基比林脱甲基酶活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用于治肝炎药的筛选.方法:给小鼠iv卡介苗(BCG)约5×107个活菌/02mL/只后10d,再iv脂多糖(LPS)5-10μg/02mL/只,测定血清转氨酶水平及肝组织损伤的程度.结果:给小鼠ivBCG后10d,再ivLPS,12h内AlaAT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小叶坏死、肉芽肿形成,至14d肝损伤尚未完全恢复.基因工程干扰素α2a、肝细胞生长因子、阿糖腺苷单磷酸、双环醇、联苯双酯、环磷酰胺及氢化泼尼松能减轻BCG+LPS所致肝损伤.结论:ivBCG和LPS能引起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此模型可用于评价治肝炎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四氯化碳(CCl4,10mmol.L^-1)与分离的大鼠肝微粒体共同温育(37℃,10,20,30,60,120分钟),预先或同时加入牛磺酸(Taurine,Tau),观察其对肝微粒体膜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CCl4引起孵育体系中外源性加入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微粒体膜蛋白巯基(P-SH)含量降低,膜脂流动性(LFU)降低,Tau对此均有罗明显的保护作用;在用Tau预孵育的实验体系中,Ta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微粒体的制备和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测定人肝细胞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的活性。方法:用差速离心法制备3例人肝细胞微粒体。结果: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为0.523±0.005nmol·mg-1;细胞色素b5为0.285±0.025nmol·mg-1;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的活力为0.5±0.6nmol·mg-1;乙基吗啡N-脱甲基酶活力为0.98±0.08nmol·mg-1。结论:P450酶活性影响因素较多,个体差异大。临床用药时应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相似文献   

15.
依诺沙星对大鼠肝药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肝微粒体水平上,采用依诺沙里400mg/kg,灌胃qd×7d能显著减少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经依诺沙星处理的大鼠肝微粒体中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7-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苯并芘羟化酶、戊巴比妥侧链羟化酶的活性均显著减弱。可见,依诺沙星对大鼠肝药酶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用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草甘膦对大鼠肝微粒体酶活力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体内试验中,草甘膦能明显增加细胞色素P450含量,诱导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和乙基吗啡N-脱甲基酶(EMND)的活力;体外试验中,在3.3×10-8~3.3×10-4mol/L浓度范围内,未见草甘膦对P450含量有明显增加,而在2×10-6mol/L和2.5×10-5~2×10-4mol/L浓度范围内可分别对APND和EMND呈现诱导作用,在2×10-8~2×10-4mol/L浓度范围内,随草甘膦浓度增高,APND和EMND活力均有上升趋势。初步观察结果,草甘膦在体内对肝微粒体酶诱导作用机理与其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刺五加多糖抗肿瘤作用与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10(2):105-109
观察刺五加多糖(ASPS)对小鼠肉瘤S180细胞、人白血病K56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发现ASPS对两种细胞的增殖均有强烈抑制作用,半数有效抑制浓度分别为0.38g·L-1和0.28g·L-1。为探讨其抗肿瘤机理,对S180细胞膜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ASPS与细胞接触24h,引起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升高,膜磷脂含量降低,膜磷脂脂肪酸组成发生明显改变(C20:0、和C14:0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这些变化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但膜胆固醇含量、膜流动性(C/P比值、U/S比值)及膜中性脂脂肪酸组成不受影响。将ASPS与S180细胞膜在适当条件下一同温育,发现ASPS干扰膜的肌醇磷脂代谢,明显抑制磷脂酰肌醇转换。上述结果提示ASPS的抗癌机理与膜生化特性改变有关,其中对膜磷脂含量、脂肪酸组成和作为膜磷脂组分之一的肌酸磷脂代谢的影响是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2,4,5-三氟苯胺(2,4,5-TFA)与空气氧,NADPH及地塞米松(DEX)预处理的大鼠肝微粒体共温育,可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CO).但是,未处理或β-萘黄酮预处理的大鼠肝微粒体却无上述能力。与DEX相比,苯巴比妥(PB)诱导的鼠肝微粒体使2,4,5-TFA生成CO的能力仅为前者的1/4.P450ⅢA是DEX所诱导的最主要的P450亚族,亦能为PB所诱导,因而在P450ⅢA对2,4,5-TFA降解为CO中或许起主要作用,为证实这一推论,我们研究了CO生成能力与P450不同亚族的特征催化活性间的相关性。在所选用的红霉素氮上去甲基化,三乙酰竹桃霉素(TAO)代谢中间体(MI)络合物生成能力,对氨基苯甲酸叔丁酯MI络合物生成能力,戊氧基异吩唑氧上去烷基化,乙氧基异吩唑氧上去乙基化,以及氨基比林氮上去甲基化等活性指标中,仅表征P450ⅢA的活性指标──TAO-MI络合物生成能力及红霉素氮上去甲基酶活性,与CO的生成能力明显相关。给DEX诱导的大鼠以P450ⅢA的抑制剂TAO处理,鼠肝微粒体的P450含量,TAO-MI络合物生成能力,红霉素氮上去甲基化作用,及CO生成能力的丢失程度相近。上述结果表明,P450Ⅲ?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α-常春藤皂甙(Hed)和无患子皂甙B(SapB)对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与保肝作用的关系,方法:给小鼠scHed,SapB和Hed+SapB(1:1.5)检测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结果:Hed20mg.kg^-1,SapB20mg.kg^-1和Hed+SapB20mg.kg^-1使肝细胞色素P-450分别降低了40%,55%和50%,这种抑制作用在3d后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20.
朱大江  褚先秋 《贵州医药》1996,20(3):136-137
本实验观察了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肝组织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对氧自由基(OFR)损害与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关系进行探讨,实验分析两组:CHF组家兔心包腔内注入化学诱导剂作CHF模型,另组心包腔内注入生理盐水为对照,2周后观察,发现CHF组肝组织MDA增加(P〈0.005),GSH减少(P〈0.025),光镜见肝血窦扩张,中间带,中央带有肝细胞浊肿,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