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区7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及原因,并开展针对性的防治.方法 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体检的7岁以下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运用高铁氰化钾法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结合询问调查.结果 7岁以下3835例儿童患缺铁性贫血421例,其中6个月-3岁儿童1740名,贫血患儿351名,患病率占20.2%,少数民族患儿130名占37%.结论 针对婴幼儿家长加强健康教育,科学喂养,有效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源县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通过对新源县6个月~36个月健康婴幼儿末梢血常规及微量元素铁测定值的调查,分析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及发病相关因素,提出防治建议。结果新源县婴幼儿红细胞生成缺铁率达42.14%,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28.25%,婴儿组、幼儿组铁缺乏症及贫血率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年龄组之间、各年龄组哈族与汉族及城镇与农牧区之间比较血红蛋白(Hb)值、微量元素铁值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源县婴幼儿铁缺乏症及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民族习俗、家庭经济状况、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婴儿喂养方式与之明显相关;应加大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科学育儿,充分发挥儿童保健手册的作用,及时检测末梢血常规及微量元素铁以便发现铁缺乏的婴幼儿;并通过饮食调整及口服铁剂,防止铁缺乏症及缺铁性贫血对儿童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潍坊地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状况,分析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月~3岁婴幼儿2358例,同时选取372例健康儿为对照组,所有的婴幼儿常规进行贫血筛查.将贫血患儿按发病年龄分为三组,并按缺铁的程度将贫血组分成轻、中、重三组.计算各年龄组贫血发病率及总发病率,分析各相关因素对于不同程度贫血患儿的影响,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58例婴幼儿中,728例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患病率为30.87%,各年龄组贫血发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影响因素与贫血程度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潍坊地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6月~1岁组发病率较高.母乳喂养的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混合喂养、人工喂养低且贫血程度较轻.腹泻是影响贫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禄劝屏山镇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与改善措施.方法:自2010年至2012年对本辖区4346名婴幼儿进行贫血普查,对普查资料进行个体因素调查,同时建立相关数据库,对个体因素、不同年龄组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发病关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主要集中在3个月至1岁的婴幼儿中,其发病相关因素主要有母乳喂养、腹泻、体格发育、呼吸道感染、添加辅食情况等.其中,3~4个月婴幼儿主要病因是母乳喂养,5~12个月婴幼儿主要病因是呼吸道感染、腹泻和添加辅食.结论:防治婴幼儿贫血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是防治3个月~1岁婴幼儿贫血,主要防治措施是改善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1652例筛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笔者所在地区6个月至3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及原因.方法 对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童保健科接受常规健康体检的6个月至3岁1652婴幼儿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筛查缺铁性贫血.结果 0~3岁1652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儿604例,患病率36.56%.其中轻度541例,占89.57%;中度62例,占10.26%;重度1例,占0.17%.婴幼儿贫血的高峰年龄在6~12月龄.结论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仍是危害本地区儿童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加强健康教育,从围生期开始,在婴儿期辅食添加阶段做好膳食指导,提供充足的富含铁食物是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陈艳 《当代医学》2014,(1):163-164
目的:了解石桥街道儿保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儿保门诊健康体检的6、18、30个月婴幼儿的红细胞各项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2032名体检儿童中,贫血患儿383例,患病率为18.90%,隐性缺铁性贫血患儿183例,患病率为9.00%;男童贫血患病率为19.38%,隐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0.05%,女童贫血患病率为18.21%,隐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7.76%,男女童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P〉0.05);6个月组贫血患病率29.22%,18个月组贫血患病率9.0%,30个月组贫血患病率6.36%,各月龄段儿童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χ^2=92.62;女:χ^2=64.61,P〈0.01),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下降。结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和隐性缺铁性贫血发病情况与年龄因素有关,对健康影响大,积极防治应作为儿童保健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辖区内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调查患病的相关因素,为降低辖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来我院儿保门诊进行规范化健康管理的2156例6~36个月婴幼儿进行调查分析,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并计算贫血患病率。结果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21.98%,其中轻度贫血占93.5%,中重度贫血占6.5%,各年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育儿指导、是否及时添加辅食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喂养方式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辖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不容乐观,定期参加儿童体检、接受科学育儿指导、及时合理添加辅食对降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求降低患病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利用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系统中体弱儿管理档案进行统计,病因分析。结果:3940名体检儿童中NIDA儿童694例,患病率为17.61%,6个月组占48.13%,6~12个月组占34.58%,12~24个月组占11.24%,24~36个月组占6.05%;病因分析:辅食添加不当占75.94%,先天储铁不足占1.59%,需求量大占21.47%,丢失过多占1.01%。结论:营养性缺铁铁性贫血在0~6个月发病率偏高,辅食添加不当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应加强对婴幼儿的喂养指导和定期的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9.
252名母乳喂养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仍较高[1 ] ,寻找其发病原因 ,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是社区儿保工作者的重要工作。现将我区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2 5 2名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的贫血发生情况的调查及相关病因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随机调查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我所辖区内 2 5 2名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的体检资料 ,均为足月正常产 ,男 132例 ,女 12 0例。年龄 6个月~ 3岁。1 2 方法 对所有调查对象及乳母进行相关询问 ,体格检查 ,检测血红蛋白 (Hb)、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  相似文献   

10.
许春玲 《农垦医学》2012,34(3):238-241
目的:了解本地区4月~3岁哈族与汉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干预及治疗措施.方法:对儿科门诊就诊及住院哈族、汉族婴幼儿做血常规检测.结果:4月~3岁哈族与汉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病因素比较,孕母是否患有贫血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儿不同性别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喂养方式比较,单一喂养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人工喂养及混合喂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它疾病是否有关系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病严重程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果比较,给予铁剂治疗后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月~3岁哈族患儿母亲孕期贫血,居住在农村,哈族患儿单一喂养方式是导致哈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重要因素,哈族发病率比汉族患儿缺铁性贫血高,哈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中、重度发病程度发生率均比汉族高.注重哈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防治,从育龄产妇做起,合理饮食,及时给哈族婴幼儿添加辅食,定期查血红蛋白,早期干预是降低哈族患儿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儿童保健门诊1560名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6月~2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以及6~12月龄的婴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与辅食添加时间的关系。方法选自2005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系统管理的6月~2岁健康婴幼儿1560名,采用日本产F-800血球记数仪取左手无名指末梢血进行测定。结果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3.78%,在3个年龄组中以6~12月龄的婴儿患病率最高,为20.98%,其中在4~6个月龄未及时添加辅食组患病率为49.68%。结论降低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在于早期干预,在婴儿3个月开始宣传辅食添加知识,4~6个月时询问辅食添加情况并结合生长发育情况给予指导,每半年测定血红蛋白1次,发现贫血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 对定期随访6~10个月婴儿进行喂养方式调查及血红蛋白测定,贫血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制定的《小儿四炳防治方案》,血红蛋白<110 g·L-1为缺铁性贫血.结果 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人工喂养儿最高为43.8%,混合喂养儿为30.2%,母乳喂养儿为19.6%.结论 宣传推动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能有效地降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和贫血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贫血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114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缺铁性贫血息儿中婴幼儿占76.31%,农村患儿占58.77%,城市患儿占41.23%,母乳喂养但未按时添加辅食者占64.04%.住院病例中有合并症者占82.46%,合并感染者占50.00%,呼吸道感染者占80.7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居住地、喂养方式及病程与贫血程度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1岁以内的小儿、病程1~3月是贫血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 缺铁性贫血高发于要幼儿,农村儿童较城市儿童多见,母乳喂养但未按时添加辅食者较人工喂养、混合喂养者多见,贫血程度与年龄、病程关系密切.针对高危人群、危险因素预防和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韩琴  陈万梅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4):245-245
目的:分析农村县城镇1岁内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参加健康体检的婴儿在6个月、12个月时分别检测血红蛋白,采用氰化高铁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并询问调查其喂养及患病等情况。结论:县城1岁内的贫血患病率为13.67%;6个月龄组的贫血患病率高于12个月龄组;喂养不当、患病、家人营养知识的缺乏是目前婴儿贫血的主要因素。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开展营养知识培训,合理添加辅食,在婴儿早期干预和防治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15.
小儿尤其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目前在中国仍是严重影响小儿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982年全国十余省普查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患病率为37 9%。北京市于1984年调查婴幼儿贫血的患病率为48 95 %。此后在各地托幼机构对婴幼儿的体检中贫血的患病率仍占显著的比例。有的是在看病验血常规时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缺铁己不能足以说明婴幼儿贫血患病率如此之高的主要因素 ,而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协调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缺铁时使血红素形成不足 ,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或使红细胞寿命缩短 ,骨髓造血发生障碍 ;铁代谢…  相似文献   

16.
许春玲 《吉林医学》2012,33(20):4334-4336
目的:了解4个月~3岁哈族与汉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干预及治疗措施。方法:对儿科门诊就诊及住院哈族、汉族婴幼儿做血常规检测。结果:4个月~3岁哈族与汉族患儿在发病因素上:哈族与汉族孕妇贫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纯喂养上,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人工喂养及混合喂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其他疾病是否有关系方面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严重程度上,哈族与汉族患儿缺铁性贫血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果上,给予铁剂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个月~3岁哈族患儿母亲孕期贫血,居住在农村,哈族患儿饮食单一是导致哈族患儿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因素,发病率比汉族患儿缺铁性贫血高,发病轻,中及重上均比汉族患儿贫血严重,注重哈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保健知识宣传,从育龄产妇做起,合理饮食,及时给哈族婴幼儿添加辅食,定期查血红蛋白,早期干预是降低哈族患儿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当地婴幼儿贫血患病情况.方法:对2010年在梧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常规保健的本辖区0-36个月儿童进行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调查1022名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2.5%,患病程度与年龄大小成正比,贫血患病率与性别无关,与生长发育情况有关.结论:加强妇幼保健指导,<1岁是贫血的高发病年龄,应重视婴儿的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加强对体弱儿的管理是降低贫血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智能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264名儿童进行0~36个月的生长发育纵向监测,定期对其智力发育指数(MDI)、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以及行为进行测试,根据2岁时有无缺铁性贫血分为两组:①贫血组(96名),②非贫血组(168名),建立数据库,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岁时贫血组MDI、PDI均低于对照组,且这种改变在2.5岁贫血完全被纠正时仍未完全消除;2岁缺铁性贫血患儿血红蛋白水平与其MDI和PDI分值呈正相关;缺铁性贫血组儿童2~3岁期间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突出表现在社交退缩和躯体诉述两个行为因子上。 结论 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智能行为发育均产生重要影响,鉴于对智能发育的不利影响是长期的,积极防治婴幼儿期缺铁性贫血对于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婴儿期缺铁性贫血与辅食添加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为进一步采取防治缺铁性贫血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10-12个月在本院儿保门诊参与保健的儿童200例,测走血红蛋白、HOT、红细胞计数,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访问,对数据用sPss进行统计及卡方检验.结果 4个月前添加辅食26人(13%);4-6个月添加米糊/米粥164人 (82%),肉汤100人(50%),蛋黄120人(60%),瓜菜汤及果汁58人(29%);6-10个月添加红肉、鱼、肝泥、瓜菜水果分别为40%、09%、46%、88.5%;>10个月未添加辅食10人(5%);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32.5%;缺铁性贫血与非缺铁性贫血组比较,辅食添加行为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正确的辅食添加程序是降低IDA发生的首要措施;加强郊区及流动人口的社区辅食漆加健康教育投入,改善该人群婴儿喂养科学性降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液分析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人员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结果 缺铁性贫血患者MCV、MCH、MCHC、R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分析对缺铁性贫血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