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IL—8单抗对炎症性中性粒细胞浸润的阻断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特异性识别IL-8抗原并具有拮抗IL-8生物学活性的单抗,观察抗体对炎症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免疫疫和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检测和有限稀释亚克隆,筛选,建立稳定分泌抗人IL-8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趋化阻断实验,观察抗体在体外拮抗IL-8生物活性的作用;以家兔为模型,通过皮肤波射LPS诱地局部产生炎症反应,同时静脉注射IL-8抗休对炎症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经筛选获得3株稳定  相似文献   

2.
应用杂交瘤技术研制并分离出11株分泌抗伊氏锥虫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先前的研究表明,11个杂交瘤细胞株中,2-C-7杂交瘤细胞株的培养上清液具有较高的抗体阳性滴度(ELISA法)。用多种其它寄生虫抗原做交叉反应试验表明,该株对伊氏锥虫有着专一反应性。为了进一步探讨2-C-7细胞株分泌的单抗的生物学活性,我们观察了用单抗处理过的伊氏锥虫对小鼠的感染力。同时还用另一杂交瘤细胞株R_4所分泌的单抗进行了类似的试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鼠抗人4—1BBL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以高表达人4—1BBL分子的基因N-程细胞株L929/4—1BBL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经过选择性克隆化培养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筛选分泌特异性抗A4—1BBL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快速定性试纸法鉴定单抗亚类、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单抗对肿瘤细胞株的识别谱。进而,将所获抗人4-1BBL单抗体外刺激白血病细胞株U937,通过细胞计数法分析单抗对U937生长的影响。结果获得一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4—1BBL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将其分泌的单抗命名为39A8。单抗39A8可有效识别不同肿瘤细胞株表达的4—1BBL,经细胞计数分析,39A8对U937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结论单抗39A8是可激发4-1BBL逆向信号的单克隆抗体,是研究4—1BBL分子及其功能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针对结核杆菌耐热抗原(Mtb-HAg)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产生的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和生物学活性作初步鉴定。方法:BALB/C小鼠用Mtb-HAg免疫3次后,取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以10∶1比例在50%PEG作用下细胞融合,随后在HAT培养液中进行选择性培养,常规有限稀释法筛选克隆和亚克隆化;用间接ELISA法测定单抗效价和特异性鉴定。结果:在细胞融合2次,筛选杂交瘤细胞3次和亚克隆化后,获得了3株杂交瘤细胞株,ⅠC12、ⅡE4、ⅡG8,效价分别为1∶32 000、1∶16 000、1∶16 000。其中ⅠC12杂交瘤株分泌的抗体仅与Mtb-HAg的蛋白峰Ⅰ有阳性反应,但ⅠC12单抗对Mtb-HAg激活人γδT细胞的活性没有明显影响。ⅡE4和ⅡG8杂交瘤株分泌的抗体与Mtb-HAg蛋白峰Ⅰ、峰Ⅱ、峰Ⅲ均无反应。结论: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三株能稳定分泌高滴度抗Mtb-HAg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其中ⅠC12对蛋白峰I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He Y  Ding G  Xia D  Zhu T  Fan S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131-134
目的 探讨神经肽对免疫细胞的神经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以人单核细胞株为体外实验模型 ,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作用于脂多糖活化的单核细胞 ,用ELISA测定其分泌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 8(IL 8)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联链反应 (RT PCR)检测IL 8mRNA的表达 ,利用 4 8孔微型趋化小室分析单核细胞对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趋化活性 ,并通过受体拮抗剂CGRP8 37了解CGRP对人单核细胞趋化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 CGRP诱导活化的单核细胞分泌表达IL 8蛋白(112 0pg/ml± 15pg/ml)和IL 8mRNA增加 (IL 8/肌动蛋白比值为 1 84 5± 0 5 87) ,用受体拮抗剂CGRP8 37后IL 8减少 (6 70pg/ml± 15pg/ml) ,IL 8/肌动蛋白比值为 1 339± 0 4 34。CGRP增加活化的单核细胞对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趋化活性 ,其趋化指数分别是CI =3 78± 0 0 8和CI =3 4± 0 2 7;受体拮抗剂CGRP8 37则使趋化作用减弱。结论 外周感觉神经末梢的神经肽CGRP通过受体介导 ,作用于单核细胞 ,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其合成和分泌趋化因子IL 8,促进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局部炎症区域的定向迁移和集聚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分泌抗肺癌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免疫治疗提供可能靶点.方法用肺癌细胞株作免疫原免疫健康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分泌高滴度抗肺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间接ELISA和检测单抗体的特异性,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同种型.结果通过细胞融合,筛选出2株持续分泌抗肺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C5、B8,其分泌的抗体为IgM亚类,κ亚型,并和肺癌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完成细胞融合,制备了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相似文献   

7.
IL-8是趋化性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炎症细胞趋化和诱导细胞增殖,并在癌组中高表达。IL-8是由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介导细胞毒和局部炎症有关的免疫应答辅助抗体生成,参与细胞免疫及迟发型超敏型炎症的发生,主要生物学作用是趋化并激活中性粒细胞,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溶酶体酶活性和吞噬作用[1],对嗜碱性粒细胞和T细胞也有一定的趋化作用,中性粒细胞与IL-8接触后发生形态变化,定向游走到反应部位并释放一系列活性产物,这些作用可导致机体局部炎症反应,达到杀菌和损伤细胞的目的[2]。近年来,又发现肿瘤细胞中IL-8的表达明显升高。研究发现,IL-8可诱导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生来介导肿瘤组织血管增生,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3]。Luca M等[4]发现予IL-8可通过促进胶原酶的活性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力。IL-8有促有丝分裂作用,能直接引起肿瘤细胞增殖[5]。  相似文献   

8.
从蝮蛇毒中提取磷酸二酯酶,用此酶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Fo融合,以间接ELISA检测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和小鼠腹水中的特异性抗体,其效价分别为1∶128和1∶51 200.抗原阻断试验结果表明,此抗体对蛇毒磷酸二酯酶具有特异性.该杂交瘤细胞株定为G_8,该株单抗属鼠IgG_(2a)亚型,经体外持续培养6个月,其分泌抗体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白细胞趋化性变化中探讨虎杖甙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趋化寡肽fMLP为趋化因子,用趋化小室观察了正常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活性以及脂多糖(LPS)、虎杖甙(PD)和PD对LPS刺激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指数的改变。结果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表现出一定的趋化活性(趋化指数为4.96±0.69)。在10、100、1 000 ng/ml LPS刺激后,中性粒细胞趋化性较正常时显著增强(白细胞趋化指数各为8.94±1.73,10.31±1.180和7.12±1.46,LPS刺激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D在0.8~0.008 mg/ml范围内均能抑制LPS的作用,使增高的白细胞趋化细胞数减少,以PD浓度0.08 mg/ml时效果最显著,其趋化指数可达1.95±0.17。PD作用5~60 min,均能导致白细胞的趋化细胞数下降。当LPS浓度在10~1 000 ng/ml时,各PD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同浓度PD对正常中性粒细胞趋化性没有明显作用(P>0.05)。结论PD可调节LPS性炎症反应条件下白细胞的趋化性,可能对防治炎症和感染性休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8在兔缺血再灌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兔缺血再灌注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8(IL-8)趋化诱导中性粒细胞(PMNL)的作用。方法 分非抗IL-8抗体组和抗IL-8抗体组,采用免疫组化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抗IL-8抗体使用前后再灌注脊髓组织中IL-8的表达及PMNL浸润情况。结果 再灌注12h,脊髓组织中IL-8呈强阳性表达并可见大量PMNL浸润,使用抗IL-8抗体后,组织中IL-8被清除,PMNL浸润明显减少。结论 缺血再灌注脊髓损伤中,IL-8可强烈地趋化诱导PMNI。在组织中的浸润,其在炎症反应引起的继发性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L-8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作急性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IL-8单抗0.5μg组、IL-8单抗1μg组和IL-8单抗2μg组,于缺血0.5h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和IL-8单抗。TTC(四氮唑红)染色测梗死体积;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TUNEL法,观察大鼠局灶缺血脑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bcl-2、Bax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和凋亡细胞。结果同对照组相比IL-8单抗1μg组和IL-8单抗2μg组梗死体积明显减少(分别为P〈0.05和P〈0.01);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轻;bcl-2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1)、Bax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bcl-2/Bax比值增加(P〈0.01);TUNEL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IL-8单抗可能通过阻断中性粒细胞浸润,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NF—KB、IL-6、TNF-α在抗IL-6R单抗干预急性肺损伤(Au)早期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抗IL-6受体单抗(抗IL-6R单抗)保护肺组织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Au组,抗IL-6R单抗干预组,兔IgG干预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8只。先给予脂多糖(LPS)总剂量(8mg/kg)的1/10腹腔注射,12h后再给予余量,制备大鼠Au模型。抗IL-6R单抗、兔IgG、地塞米松的剂量分别为200μg/kg、200μg/kg和2mg/kg。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各组动物肺组织中NF—KB、IL-6和TNF-α在干预因素作用下的早期AU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抗IL—6R单抗均能抑制ALI肺组织中NF-kB、IL-6的表达,而TNF-α的表达未见下调。结论抗IL-6R单抗使ALI大鼠肺组织中NF—KB的表达下降,可能为抗IL-6R单抗对Au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Toll-like receptor-4 (TLR-4) is integrally involved in lipopolysaccharide (LPS) signaling and has a requisite role in the activation of nuclear factor-κB (NF-κB). The exact mechanisms that lend perfluorocarbon (PFC) liquids a cytoprotective effect have yet to be elucidated. Therefore we examined in an in vitro model the cytoprotective effect of PFC on LPS-stimulated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ls (AECs). 
Methods  AECs (A549 cells,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control, PFC, LPS and LPS + PFC (coculture group) groups.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was detected by ELISA,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and interleukin-8 (IL-8) were detected by radioimmunological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TLR-4 mRNA and protein was detected by real 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pectively. The activation of NF-κB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proteins of I-κBα and NF-κB p65). 
Results  ICAM-1, TNF-α and IL-8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LPS-stimulated AECs groups. The expression of TLR-4 mRNA and protein in LPS-stimulated groups was markedly increased. Meanwhile, NF-κB was activated as indicated by the significant degradation of IκB-α and the significant release of NF-κB P65 and its subsequent translocation into the nucleu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f PFC alone on any of the factors studied while the coculture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downregulation of the secretion of ICAM-1, TNF-α and IL-8, the expression of TLR-4 mRNA and the activity of NF-κB. 
Conclusions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LPS can induce AEC-related inflammatory injury via the activation of TLR-4 and subsequent activation of NF-κB. PFC is able to protect AECs from LPS-induced inflammatory injury by blocking the initiation of the LPS signaling pathway, which is indicated by the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TLR-4 expression and NF-κB activ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单克隆抗体对无血清培养的角朊细胞增殖、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测定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检测IL-1;ELISA法检测IL-6、IL-8。结果 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单克隆抗体促进角朊细胞增殖与IL-1、IL-6及IL-8的分泌,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单克隆抗体促进角朊细胞增殖与细胞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牛蒡低聚果糖(BFOS)对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的抗炎作用。方法 用脂多糖(LPS)处理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并用不同浓度BFOS处理。采用定量PCR检测环氧合酶2(COX-2)、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1)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BFOS处理前后MCP-1、IL-6的分泌量。Western blot法检测COX-2、iNOS、κB抑制因子(IκB)、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p65)、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38、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经BFOS处理后,细胞iNOS、COX-2、MCP-1及IL-6的水平表达显著下降(P<0.01)。BFOS处理组p-IκB、p-NF-κBp65、p-Erk、p-P38、p-JNK等蛋白表达较LPS单独处理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BFOS对LPS 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甲泼尼龙对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静注脂多糖(6 mg/kg)制成ALI模型,54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内毒素损伤组、甲泼尼龙组(内毒素+甲泼尼龙)。采用放射免疫(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8和IL-10水平,并进行肺湿/干重比(W/D)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I组各时相点大鼠肺组织中3种炎症因子水平及W/D值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峰值时间:TNF-α为4 h,IL-8为2 h,而IL-10为8 h。结论甲泼尼龙可降低内毒素致大鼠ALI血清TNF-α、IL-8和IL-10水平,对大鼠ALI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L-27通过调控STAT3信号通路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32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LPS+IL-27组、LPS+IL-27抗体组,每组8只。麻醉处死后取小鼠肺脏,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损伤情况;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及血清中STAT3、SOCS3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STAT3、p-STAT3、SOCS3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肺组织匀浆及血清中TNF-α、IL-1β、IL-10、TGF-β1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TNF-α、IL-1β在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LPS组和LPS+IL-27抗体组肺泡结构被破坏,肺泡壁弥漫性增厚,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LPS+IL-27组病理改变较LPS组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LPS组和LPS+IL-27抗体组小鼠肺组织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LPS+IL-27组较LPS组和LPS+IL-27抗体组显著降低(P<0.05),LPS+IL-27组SOCS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LPS+IL-27抗体组(P<0.05)。各组小鼠肺组织及血清TNF-α、IL-1β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LPS+IL-27组TNF-α、IL-1β表达水平较LPS组和LPS+IL-27抗体组显著降低(P<0.05);LPS组和LPS+IL-27抗体组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PS+IL-27组IL-10、TGF-β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LPS+IL-27抗体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LPS组和LPS+IL-27抗体组TNF-α阳性表达主要表达在细胞浆中,IL-1β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与细胞膜与细胞浆中,Western blot结果发现TNF-α、IL-1β在肺组织中均呈高表达(P<0.05);LPS+IL-27组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较LPS组和LPS+IL-27抗体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外源性IL-27可能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改善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炎。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是一个多种细胞来源的趋化性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及创伤愈合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IL-8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血管生成、生长转移、复发等密切相关。本文就IL-8与肿瘤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毒素在腹腔感染后低白蛋白血症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理。实验 1  方法 :腹腔感染模型采用盲肠结扎穿孔 ( CL P)法 ,白蛋白 m RNA检测采用 RT- PCR方法。  结果 :CL P后大鼠肝脏白蛋白 m RNA显著下降 ,与门脉血内毒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 ,提示白蛋白 m RNA表达受抑与内毒素有关。实验 2  方法 :体内试验给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 ( L PS)。体外试验是将 L PS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肝细胞或肝细胞 ( HC)和非实质细胞 ( NPC)混合培养体系 ,并加入细胞因子拮抗剂。  结果 :在体内 ,L PS显著抑制白蛋白 m RNA表达 ,但 L PS对体外肝细胞白蛋白 m RNA无显著影响 ,而在 HC和 NPC混合培养体系中 ,L PS使白蛋白 m RNA显著下降。在体系中加入 TNF单抗、IL -l受体拮抗剂和 IL - 6单抗 ,均可以明显减轻 L PS对白蛋白合成的抑制结论 :腹腔感染时 ,内毒素是介导低白蛋白血症的重要因素 ,其作用机理可能通过刺激 NPC产生 TNF、IL- 1、IL- 6等介质 ,抑制肝细胞白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