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桥本氏病并发甲状腺癌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本文探讨桥本氏病并发甲状腺癌的机理及发病关系。作者从1976年至1994年,手术治疗桥本氏病95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发现同时并存甲状腺癌6例(6.3%)。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0.3岁;其中乳头状癌5例、滤泡状癌1例,2例并发甲状腺机能亢进。术前5例并发癌被漏诊或误诊,主要原因是癌灶较小,被肿大的甲状腺掩盖或医生对其缺乏认识。对3例作了根治手术,另3例仅作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随访1~17年,无癌复发或转移者。作者强调术中切片检查,根据病理类型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2.
19例甲状腺癌的治疗体会航天部731医院普外科(100074)俞汉蒙我院自1973年以来行甲状腺手术634例,其中甲状腺癌19例.病理证实乳头状腺癌13例,滤泡状腺癌5例,未分化癌1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加颈清除术2例,双侧甲状腺全切3例,一例腺叶加快...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再谈甲状腺癌的诊治原则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32)何亮家甲状腺癌是一组织形态各异,生物学行为不同的癌,分为:①分化型癌包括乳头状癌,这种癌最多见,约占甲状腺癌的60%,有纯乳头状癌和乳头状滤泡状混合癌两种。滤泡癌约占1...  相似文献   

4.
老年甲状腺癌40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甲状腺癌(甲癌)的发病规律、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40例老年甲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老年甲癌发病率占同期甲癌的14.2%。其病程较长,肿瘤较大。病理以滤泡状癌最多,占35%;混合性腺癌次之;再次之为未分化癌及乳头状癌。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治术17例,全切及次全切除术13例,姑息性切除4例。必要时辅以同位素治疗或放疗。5年生存率为52.0%。随访期死亡18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青少年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1990年至2000年青少年甲状腺癌5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行内分泌辅助治疗,少数加用^131I内照射。结果全组乳头状癌44例(78.6%),滤泡状癌8例(14.3%),乳头滤泡状癌2例(3.6%),髓样癌2例(3.6%)。颈部淋巴结转移40例(71.4%),其中双侧甲状腺癌并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者8例(14.2%)。术后复发9例(16.1%)。本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双侧甲状腺受侵犯伴双颈淋巴结转移率均明显高于成年人,5年生存率92.9%(52/56)。结论青少年甲状腺癌颈部胂块临床表现大多数无特异性,常以颈部肿大淋巴结或甲状腺孤立结节就诊,不易早发现易误诊,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探讨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据此确定个性化治疗策略。2016年2月—2018年2月,甲状腺癌患者138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依据病理类型(乳头状癌病例74例、滤泡状癌病例45例、乳头状合并滤泡状癌病例19例)、临床资料及周围浸润情况和淋巴结转移程度决定患者手术方式,再根据手术方式确定后续治疗方式。138例患者中单侧病变111例、双侧病变27例,单侧病变采取患侧腺叶切除手术,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手术,患侧腺叶、峡部、对侧大部分切除手术等,双侧病变采取一侧腺叶、峡部、对侧大部分切除手术,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术后行个性化治疗方式。复发率为1.45%。对于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有助于确定甲状腺癌个体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在诊断甲状腺癌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患者的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经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157例占30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患者的比例为51.31%(157/306),其中乳头状癌126例所占比例为80.25%,滤泡状癌13例为8.28%,未分化癌10例为6.37%,髓样癌8例为5.10%。微小钙化在306例钙化中比例为65.5%(200/306),其中乳头状癌为73.81%(93/126);微小钙化比例在不同年龄组之间(≥45岁和〈45岁)分别为39.33%、67.95%,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可早期发现甲状腺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临床诊断价值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6年至2008年外科手术治疗的24例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发生率为12.8%(24/187),其中乳头状癌16例,滤泡状癌5例,混合性癌3例;微小癌7例,占29.2%;双侧甲状腺癌6例,占25%;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3例,占54.2%。根据患者的术前检查结合术中冰冻确定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腺叶及峡叶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和甲状腺全切除,所有患者均同期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结论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发生率较高,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术前确诊率低,尤其应警惕合并微小癌的可能。病史、细针针吸活检、彩色超声等综合分析有利于术前诊断,手术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滤泡癌)约占甲状腺癌的80%。因其分化程度高,肿瘤生长缓慢,术后预后较好。10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多年来围绕手术切除范围: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是单侧清扫,还是双侧清扫,以及有关个体化治疗,在外科治疗原则上还存在一些分歧。本文就此有关问题结合我科88例治疗经验谈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0.
Ji Q  Wu Y  Zhu Y  Wang Y  Zhang R  Luo Z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8):564-566
目的:探索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方法:在随机的14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进行前瞻性的调查共发现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有7个家族17例患者,其中14例患者为本院手术,3例外院手术,17例患者病例均经本院病理科证实,占同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9.65%(14/145),结果:本组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45岁,原发灶大小0.8-2.8cm,平均1.7cm,单侧9例,双侧8例(47.5%);3个家族同时有3例患病(42.8%);有4个家族的成员患有甲状良性肿瘤和非肿瘤性甲状腺疾病,17例患者中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的10例,全甲状腺切除8例,腺叶加峡部切除9例,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的6例,14例有不同区域的淋巴结转移,占82.3%,(14/17)。结论: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占甲状腺乳头状癌10%左右,双侧病变近50%,淋巴结转移率高,处理基本同于散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但是,患病家族成员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1.
侵犯前上纵隔的晚期甲状腺癌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甲状腺癌侵犯前上纵隔的机理,作者分析了1962~1994年治疗侵犯前上纵隔的晚期甲状腺癌24例,其中乳头状腺癌16例,滤泡样腺癌,髓样癌各3例,低分化癌2例,治疗方法均为甲状腺癌颈胸联合根治术,肿瘤完整切除16例,肉眼残留8例,术后补充放疗9例,5年生存率64.7%,10年生存率46.7%,生存5年以上者均为乳头状腺癌患者,提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改变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HT合并甲状腺癌病例24例,回顾性分析24例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和病理改变特点。结果HT合并甲状腺癌病例占同期手术治疗HT患者的27.0%(24/89).高于同期未合并HT甲状腺患者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13.0%,P〈0.01),除1例滤泡状癌外余23例患者均为乳头状癌。甲状腺功能异常9例,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升高14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升高16例。超声检查均发现甲状腺结节样病变,特征与甲状腺癌的超声影像类似,病理改变特征也与一般甲状腺癌类似。随访23例,无甲状腺癌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对伴有甲状腺结节的HT患者应警惕甲状腺癌可能。其治疗措施可参照甲状腺癌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现代概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现代概念李树锋,安友仲,杜如昱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中85%~90%以上属于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s病)。Graves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弥漫性甲状腺肿大,一部分患者尚有眼病、皮肤病变、杵状指等改变。自1...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癌10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84年10月至1996年10月手术治疗甲状腺癌100例。其中男26例,女74例。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78岁(平均48岁),其中45岁以下35例。病理证实乳头状癌57例,滤泡状癌35例,髓样癌4例,未分化癌4例。术前诊断依据临床表现、B超、同位素、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甲状腺淋巴造影。手术方法:Ⅰ、Ⅱ期癌行患侧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及对侧大部切除,Ⅲ期癌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有颈淋巴结转移者作淋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9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术前诊断、术中病理及手术治疗的特点。结果167例甲状腺癌患者中共发现PTC19例(11.4%);术前通过超声造影和CT检查拟诊为双侧甲状腺癌仅1例(5.3%);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确诊为双侧乳头状癌17例(89.5%)。其中行双侧甲状腺切除术11例,行一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及对侧甲状腺次全或部分切除7例,双侧甲状腺近全切除1例。同时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5例,一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7例,一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共7例(36.8%)。结论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术前超声造影结合CT检查可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PTC手术时应以全甲状腺切除为主,并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明确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者,可同时行一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6.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病理可细分为单纯乳头状癌、乳头-滤泡混合性癌、乳头状腺癌滤泡样变和有包膜的变异等类型)、滤泡状腺癌(病理可分为微小浸润有包膜的滤泡状腺癌、中度血管浸润性滤泡状腺癌等)。也有作者将许特尔(H櫣rthle)细胞癌列于此分类。乳头状腺癌约占甲状腺癌总数的70%,此型分化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显微镜下肿瘤呈乳头状,由圆形上皮细胞组成;滤泡状腺癌约占15%,此型发展较快,属中度恶性,且有侵犯血管倾向。显微镜下滤泡状腺癌很难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区分,包膜及血管受侵可与滤泡状腺瘤鉴别。尽管近年基因分子生物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癌并存的诊断要点及手术探查指征。方法 对16例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癌并存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其中亚急性甲状腺炎4例,桥本甲状腺炎12例。乳头状腺癌12例,滤泡状腺癌3例,乳头状与滤泡状混合癌1例。16例术后随访2个月~9年,均无癌复发与转移。结论 强调对有甲状腺结节的甲状腺炎经系统药治疗后,如结节未见缩小、甚或有增大趋势者,或经SPE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E-cadherin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9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2例甲状腺滤泡伏腺癌和17例甲状腺髓样癌进行了E-cadherin表达的检测。结果 8例(42.1%)甲状腺乳头腺E-cadherin表达阳性,5例(41.7%)甲状腺滤泡状腺癌E-cadherin表达阳性,11例(64.7%)甲关状腺样癌E-cadherin表达阳性。E-cadherin表达在甲状腺癌各病理类型与甲状腺腺瘤之间比较,其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但在甲癌的三种病理类型之间其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E-cadherin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年龄有相关性,但与其它各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在甲状腺上皮细胞表面的E-cadherin具有一定的破坏或功能不正常,但尚不能成为甲状腺癌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9.
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26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分化型甲状腺癌主要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发病率占甲状腺癌的90%。除髓样癌外,绝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本文通过分析26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的资料,总结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甲癌)首次手术后癌细胞残留的原因。方法 对甲状腺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癌,行二次手术的5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中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有癌细胞残留的17例,占33.3%。17例中术前诊断为良性疾病的13例,包括甲状腺瘤6例,腺瘤囊性变3例(其中术中冰冻切片阴性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甲状腺机能亢进1例;另4例为甲癌首次术式选择不当。17例均再行甲癌根治性切除,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