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评价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缺失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脏免疫细胞组成及炎症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C57BL/6野生型(WT)小鼠和同背景HO-1条件敲除(HO-1-/-)小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WT对照组、 LPS处理的WT组、 HO-1-/-对照组和LPS处理的HO-1-/-组。LPS处理的WT组和LPS处理的HO-1-/-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LPS(15 mg/kg)建立ALI模型,WT对照组和HO-1-/-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12 h后,处死小鼠并收集各组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PCR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IL-6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性粒细胞(CD45+CD11b+Ly6G+Ly6C-)、总单核细胞(CD45+CD11b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褪黑素(MT)对Ctnnd2基因敲除(Ctnnd2-/-)小鼠自闭症样行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通路蛋白和突触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四组:野生型组(WT)、Ctnnd2基因敲除组(Ctnnd2-/-)、Ctnnd2基因敲除+10 mg/kg褪黑素组(Ctnnd2-/-+10 mg/kg MT)及Ctnnd2基因敲除+50 mg/kg褪黑素组(Ctnnd2-/-+50 mg/kg MT)。不同剂量MT给出生21 d Ctnnd2-/-小鼠连续灌胃28 d,行为学实验评价小鼠的自闭症样行为,Western Blot检测MEK1/2、ERK1/2和突触素蛋白(Syn)的磷酸化水平以及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的表达。接下来为了验证MT是否通过与MT-R结合进而上调体感皮层MEK/ERK通路和引起突触相关蛋白的变化,在Ctnnd2-/-小鼠体感皮层局部微量注射褪黑素受体(MT-R)阻断剂,30 m...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质网跨膜蛋白IRE1(由Ern1编码)对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和成瘤性的影响与机制。方法:挖掘肿瘤公共数据库中ERN1表达水平和患者生存的关联性。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小鼠肿瘤细胞系MCA205和TC-1的Ern1基因,借助CCK-8、流式细胞术、ELISA、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皮下植瘤、预免疫-再刺激等实验分析Ern1对肿瘤细胞体外增殖和体内成瘤能力、浸润肿瘤的免疫细胞比例、衣霉素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抗肿瘤效应T细胞活化的影响,比较Ern1-/-肿瘤在正常小鼠和Ifnar-/-小鼠体内生长速度的差异。结果:对多个癌种而言,肿瘤组织ERN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时间呈负相关。虽然敲除Ern1不影响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但其在正常小鼠皮下的成瘤能力大幅降低,甚至会自发消退。与野生型相比,Ern1-/-肿瘤内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CD4+T细胞浸润减少。衣霉素诱导内质网应激后,Ern1-/-细胞死亡更多,虽然其HMGB1释放和钙网蛋白暴露有所减少,但IFN-α/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的缺失对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吞噬、杀菌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RACK1髓系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Rack1ΔMye小鼠(knockout,KO)和对照Rack1F/-小鼠(wild type,WT)BMDMs机械吞噬、吞噬细菌、杀灭细菌能力的差异;免疫印迹法检测RACK1和自噬活性标志物LC3B-Ⅱ的表达情况。结果Rack1ΔMye小鼠和Rack1F/-小鼠BMDMs杀菌能力没有差异;但Rack1ΔMye小鼠BMDMs机械吞噬能力降低,吞噬细菌能力在早期降低,LC3B-Ⅱ表达水平下降。结论RACK1缺失部分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但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并鉴定Nrf2敲除模型小鼠。方法 将引进一对雌雄杂合子(Nrf2-/+)小鼠进行交配,繁育出F1代小鼠;将F1代小鼠中基因型为Nrf2-/+的雌雄小鼠继续进行交配,获得F2代小鼠;小鼠5日龄时剪尾部组织提取DNA,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基因型结果判定。提取Nrf2敲除小鼠肺组织蛋白质,用Western blot检测NRF2蛋白表达情况,佐证鉴定结果。结果 雌雄纯合子(Nrf2-/-)基因敲除小鼠可继续交配,获得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F1与F2代杂合子小鼠交配可获得3种基因型:野生型(Nrf2+/+)、杂合子(Nrf2+/-)、纯合子(Nrf2-/-),用PCR成功鉴定出子代小鼠的基因型;Nrf2敲除小鼠肺组织的NRF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野生型(P<0.05)。结论 本研究成功繁育出Nrf2全身敲除模型小鼠,为进一步探讨NRF2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6.
背景:越来越多的实验在分析免疫耐受标志,以期能够更好地辅助患者进行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 目的:分析肾移植后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方法:采集62例肾移植后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组22例,移植稳定组40例)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抗凝血,经免疫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 T细胞百分含量,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10的质量浓度。 结果与结论:移植稳定组中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 T细胞百分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急性反应排斥组(P < 0.01);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百分含量与白细胞介素2呈显著负相关(P < 0.05),与白细胞介素10呈显著正相关(P < 0.01)。提示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后免疫耐受的机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mTORC2信号缺陷减轻EAE临床症状和其对致病性CD4+T细胞的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MOG35-55肽免疫分别诱导Rictorfl/flCD4cre(Rictor-/-)和Rictorfl/fl(WT)小鼠,记录其临床症状分数和体质量变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致病性CD4+T细胞亚群的数目、过氧化脂质水平和线粒体来源的ROS水平。结果 Rictor-/-小鼠中EAE临床症状比WT小鼠更轻,致病性CD4+T细胞更少,且这群细胞更易发生铁死亡。结论 mTORC2信号缺陷通过促使致病性CD4+T细胞发生铁死亡来减轻EAE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背景:紫外线照射是引起皮肤肿瘤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其诱导氧化应激反应有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是调节细胞内抗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胞浆蛋白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为其特异性受体,目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胞浆蛋白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抗氧化系统与皮肤紫外线损伤的关系受到密切关注。 目的:观察中波紫外线照射所致皮肤DNA氧化损伤及光致癌作用,研究转录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对长期中波紫外线照射诱导小鼠皮肤肿瘤形成的影响。 方法:取8周龄雌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基因敲除(Nrf2-/-) BALB/c小鼠和野生型(Nrf2+/+)BALB/c小鼠,以100 mJ/cm²剂量的中波紫外线照射小鼠背部4 h。另取Nrf2-/-小鼠和Nrf2+/+小鼠以300 mJ/cm²剂量的中波紫外线对小鼠背部进行长期照射,每周3次,连续36周。 结果与结论:Nrf2-/-小鼠表皮内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阳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Nrf2+/+小鼠(P < 0.05),Nrf2-/-和Nrf2+/+小鼠中波紫外线长期照射诱导皮肤肿瘤数目和发生率接近(P > 0.05),且皮肤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相似,提示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对急性中波紫外线照射所致的DNA损伤具有抗氧化防护作用,在长期中波紫外线照射致癌过程中,转录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的活性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艳  何美华 《解剖学报》2017,48(5):497-503
目的 探讨NF-E2相关因子2(Nrf2)对糖尿病视网膜细胞及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8周龄雄性Nrf2+/+(野生型)和Nrf2-/- 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共4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5mg/kg),连续注射5 d;对照组小鼠注射同体积的枸橼酸缓冲液。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初次注射后每周测空腹血糖及体重,至第10周取视网膜。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视网膜内Nrf2激活的下游蛋白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具有多种剪接形式的RNA结合蛋白(RBPMS)阳性的视网膜节细胞(RGCs)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阳性的无长突细胞(ACs)并计数;采用过碘酸-希夫和苏木素染色,观察视网膜内无细胞毛细血管并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STZ诱导1周后,野生型和Nrf2-/-模型组小鼠血糖急剧升高,体重开始显著下降,随着周龄的增长体重无明显增加;对照组小鼠血糖值无明显升高,体重呈正常缓慢增长趋势。STZ诱导糖尿病10周后,RBPMS和ChAT染色发现,Nrf2-/-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内RGCs和ACs数量显著降低(P<0.05);过碘酸 希夫和苏木素染色显示,Nrf2-/-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内出现无细胞毛细血管;免疫印迹法显示,野生型小鼠模型组中Nrf2激活的下游蛋白HO-1表达升高。 结论 Nrf2对糖尿病视网膜细胞及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诱导HO-1上调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1-磷酸鞘氨醇受体2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2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野生小鼠和S1pr2-/-小鼠经气管滴注LPS,建立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LPS注射24 h时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的比值及TNF-α、IL-6细胞因子的表达。为了观察S1P2R在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LPS注射10 min前野生小鼠和S1pr2-/-小鼠经尾静脉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LPS注射12 h时,再观察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及TNF-α、IL-6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野生小鼠比较,S1pr2-/-小鼠恶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显著增加。而L-NAME的预处理显著抑制在S1pr2-/-小鼠LPS诱导加重的急性肺损伤。结论: S1P2R通过抑制NO合成,维持血管屏障,从而抑制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麻类制剂HU210对雨蛙肽(caerulein,CAE)诱导的野生型(wild-type,WT)和Toll样受体4基因敲除(tlr4~(-/-))小鼠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C57BL/10J小鼠及相同背景的tlr4~(-/-)小鼠各随机分成3组:AP组、AP+HU210组及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CAE(50μg·kg~(-1)·h~(-1))6次及脂多糖(10 mg/kg)1次复制AP模型;AP+HU210组在造模前及造模后各腹腔注射1次HU210(50μg/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替代CAE和脂多糖。造模处理后3 h,取血处死小鼠,取胰腺、肺组织及肠道Peyer’s结。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无论在WT或tlr4~(-/-)小鼠,AP造模后胰腺病理评分,血浆淀粉酶活性,血浆IL-6、TNF-α及MCP-1水平,以及肺MPO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P38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同时,AP造模后,与WT小鼠相比,tlr4~(-/-)小鼠血浆IL-6、TNF-α及MCP-1水平,以及胰腺P38及p-P38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eyer’s结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HU210干预使2种小鼠AP模型的胰腺病理学评分和肺MPO活性的升高明显得到改善(P0.05);在WT小鼠,而非tlr4~(-/-)小鼠,AP引起的血浆淀粉酶活性和胰腺P38及p-P38蛋白表达的变化在HU210干预后明显逆转(P0.05)。结论:TLR4主要参与AP全身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依赖TLR4-P38 MAPK信号通路;大麻制剂HU210对AP的干预主要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浸润发挥组织保护作用,与TLR4信号通路的关系似乎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1,HSF1)减轻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气管滴注LPS的方法制备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HSF1野生型小鼠(HSF1~(+/+))和HSF1敲除小鼠(HSF1~(-/-))肺大体改变和肺组织病理改变,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6的蛋白表达。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经LPS处理后的HSF1~(+/+)和HSF1~(-/-)小鼠肺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一步采用real-time PCR对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 chemokine receptor 2,CXCR2)的表达进行验证。结果:与经LPS刺激后的HSF1~(+/+)小鼠相比,经LPS刺激的HSF1~(-/-)小鼠肺大体和病理损伤加重,BALF中总蛋白、VEGF、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芯片分析发现,与经LPS处理的HSF1~(+/+)小鼠相比,HSF1~(-/-)小鼠共筛选出918个差异基因,有65个基因表达差异明显,其中Atg7、ccr1、cxcr2、Tbl1xr1、Mmp9、Pparg、Plcb2、Arrb2、Cntn1、Col4a6等共28个基因在HSF1~(-/-)小鼠的肺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Fgfr1、Fgfr2、Map4k4、Ddx58、Tfg、Stat3、Smad4、Lamc1、Sdc3等共37个基因表达明显下调。Real-time PCR结果显示,CXCR2的mRNA水平在LPS刺激的HSF1~(-/-)小鼠肺组织较HSF1~(+/+)小鼠表达明显上调,表达趋势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HSF1能减轻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CX-CR2可能参与了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构建造血系统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基因敲除(Cx43~(-/-))小鼠模型,并探讨Cx43在维持造血细胞自我更新及功能稳定中的作用。方法:将引进的2对转基因小鼠Cx43 loxP/loxP和Lyz-Cre/+杂交,选取F1雌性子代Cx43 loxP/-_Lyz-Cre/+与雄性Cx43 loxP/loxP合笼回配,提取所获得子代小鼠鼠尾组织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鉴定小鼠基因型,RT-PCR方法筛选Cx43~(-/-)小鼠,同时分析小鼠不同器官中Cx43基因的表达差异;该类小鼠经5-氟尿嘧啶(5-FU;125 mg/kg)处理,在化疗前及化疗后第5、10和15天经眼球取血分析其血象变化。Cx43~(-/-)及Cx43~(+/+)小鼠予7.5 Gy(~(60)Co-γ)的致死量照射,剂量率1 Gy/min,照射后6 h分别给予事先准备就序的骨髓细胞,每只3×10~6细胞于尾静脉注入,2周后处死小鼠检测造血是否重建:分离股骨切片后,收集骨髓细胞进行细胞表型分析(选用的单抗为CD45R、Gr-1、CD4、 CD8a、TCRαβ、Mac-1、抗sIgM、TER119、Sca-1及CD117);同时进行体外造血细胞集落实验观察造血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结果:本研究通过2种转基因小鼠间杂交和回交,成功获得造血系统选择性Cx43基因敲除小鼠;该类小鼠骨髓及外周血细胞无Cx43表达,参与造血的组织,如肝脏和脾脏中Cx43表达也显著下调(P0.01),而心脏和肾脏的Cx43表达则无影响,小鼠成年后外周血象分析并无明显异常,但应急代偿能力下降,经5-FU处理后,其造血功能恢复显著减缓,处理15 d后,Cx43~(+/+)小鼠造血功能已接近正常水平,而Cx43~(-/-)小鼠仍无明显的恢复迹象,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仍处低位,2者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体外集落试验也证实Cx43~(-/-)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其CFU-GM或CFU-E集落数均明显少于Cx43~(+/+)小鼠(P0.01),但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x43~(-/-)小鼠骨髓中Lin~-/c-Kit~+/Sca-1~+细胞亚群数量与Cx43~(+/+)小鼠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显著性;Cx43~(-/-)小鼠在化疗或移植后其骨髓造血功能重建均延迟,且化疗15 d后骨髓切片及涂片均证实其骨髓中造血细胞增生程度明显降低,脂肪组织显著增多,而且T、B细胞发育也有异常。此外,其外周血中CD4~+CD8~+细胞比例比野生型小鼠增多(P0.05),但CD4~+T细胞显著减少(P0.01),尤其是TCRαβ亚群细胞减少最为明显(P0.01)。同样,Cx43~(-/-)小鼠外周血中CD45R~+sIgM~-细胞亚群比例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显著减少(P0.01)。结论:骨髓中Cx43基因表达在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尤其是应急状态时)具重要作用,敲除Cx43基因后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减缓,造血及免疫重建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pc1基因突变小鼠肾脏功能及病理生理的变化,为C1型尼曼-匹克氏症(NPC1)患者临床上药物的使用及肾功能的维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PCR法确定小鼠基因型;选取出生后第60天(P60)的野生型NCPC1(Npc1~(+/+))和突变型NCPC1(Npc1~(-/-))小鼠,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尿素(Urea)、尿酸(UA)和肌酐(Cr)的含量来评价Npc1-/-小鼠的肝肾功能变化;进一步常规冷冻切片后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及Masson染色来分别评价Npc1~(-/-)小鼠肾脏衰老及纤维化情况。结果:与P60的Npc1~(+/+)小鼠相比,Npc1~(-/-)小鼠的体重和肾脏重量显著降低(P0.01);肝肾功能明显减退:ALT、AST及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Urea、UA及Cr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冷冻切片染色结果表明肾脏组织衰老明显(P0.01),纤维化程度显著增强(P0.01)。结论:Npc1基因突变导致的脂质异常代谢可加速肾间质纤维化,促使肾脏衰老,最终导致肾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5.
Neutrophils and macrophages infiltrate after acetaminophen (APAP)-induced liver injury starts to develop. However, their precise roles still remain elusive. In untreated and control IgG-treated wild-type (WT) mice, intraperitoneal APAP administration (750 mg/kg) caused liver injury including centrilobular hepatic necrosis and infiltration of neutrophils and macrophages, with about 50% mortality within 48 h after the injection. APAP injection markedly augmented intrahepatic gene expression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and heme oxygenase (HO)-1. Moreover, neutrophils expressed iNOS, which is presumed to be an aggravating molecule for APAP-induced liver injury, while HO-1 was mainly expressed by macrophages. All anti-granulocyte antibody-treated neutropenic WT and most CXC chemokine receptor 2 (CXCR2)-deficient mice survived the same dose of APAP, with reduced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and iNOS expression, indicating the pathogenic roles of neutrophils in APAP-induced liver injury. However, APAP caused more exaggerated liver injury in CXCR2-deficient mice with reduced macrophage infiltration and HO-1 gene expression, compared with neutropenic WT mice. An HO-1 inhibitor, tin-protoporphyrin-IX,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PAP-induced mortality, implicating HO-1 as a protective molecule for APAP-induced liver injury. Thus, CXCR2 may regulate the infiltration of both iNOS-expressing neutrophils and HO-1-expressing macrophages,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these two molecules may determine the outcome of APAP-induced liver injury.  相似文献   

16.
长期酒精暴露对SMS_2~(-/-)小鼠肝脑的损伤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长期酒精暴露引起的肝脑损伤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探讨酒精引起多系统损伤的机制,神经酰胺在酒精暴露诱导海马应激损伤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C57BL6J野生小鼠和神经鞘磷脂合成酶2基因敲除(SMS-/-2)小鼠酒精暴露模型,利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细胞和结构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对照组与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氧化应激引起的阳性细胞数量变化,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海马组织c-Fos、核因子-κB(NF-κB)激活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酒精暴露导致野生型和SMS-/-2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并有Mallory小体形成和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酒精暴露后野生型和SMS-/-2小鼠海马c-Fos、NF-κB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与相同处理条件的野生型小鼠相比,SMS-/-2小鼠海马c-Fos、NF-κB阳性细胞表达较多(P0.05)。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间小鼠海马组织cFos、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长期酒精暴露引起肝脏和神经系统损伤的病理基础是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神经酰胺参与酒精暴露诱导与促进肝脑细胞损伤的过程;酒精、胰岛素抵抗和神经酰胺相互作用造成肝脑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长期酒精暴露与胰岛素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观察神经酰胺在酒精引起胰岛素抵抗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建立C57BL/6J野生型(WT)小鼠和神经鞘磷脂合成酶2基因敲除(SMS2-/-)3月龄小鼠的长期酒精暴露模型,两基因型小鼠又分为对照组、中剂量酒精组和高剂量酒精组,共计90只。建模5个月后,用血糖仪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值,用酶学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CA1区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阳性细胞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IRS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 1.长期酒精暴露导致WT和SMS-/-2小鼠空腹血糖值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但SMS2-/-小鼠随着酒精剂量的增加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幅度较小。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酒精暴露诱导WT和SMS2-/-小鼠海马IRS2阳性细胞数降低,有剂量依赖性(P<0.05);与相同处理条件的WT小鼠相比,酒精诱导SMS2-/-小鼠海马IRS2阳性细胞数降低增多(P<0.05)。 3.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间小鼠海马组织IRS2蛋白相对表达量与上述结果一致。 结论 长期酒精暴露可引起胰岛素抵抗,IRS2蛋白表达降低,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因此酒精导致IRS2表达下降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之一;神经酰胺可能参与酒精暴露诱导IRS2表达下降的过程,且有促进胰岛素抵抗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GLT25D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为胶原糖基化修饰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工作基础。方法采用胚胎干细胞线性打靶技术,获得同源重组的干细胞,繁殖嵌合体,GLT25D2^+/-小鼠杂交获得GLT25D2^-/-纯合子小鼠。采用PCR技术对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共获得Founder小鼠4只,其中雄性和雌性各2只。经过8个月的配笼繁殖,共获得GLT25D2一小鼠40只;GLT25D2^+/-小鼠89只;GLT25D2^-/-小鼠34只。不同基因型比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对不同基因型小鼠合笼配对观察发现,GLT25D2^-/-小鼠生育功能下降,每胎数量平均3~4只,显著少于GLT25D2^+/-小鼠之间的每胎小鼠数(平均6~8只)。对20,40,以及60d小鼠的体重观察显示,GLT25D2^-/-小鼠体重显著高于GLT25D2^+/-和GLT25D2^+/+型小鼠,但这种体重差异的趋势随小鼠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GLT25D2基因敲除小鼠发育异常,与野生型小鼠相比,体重增加,繁殖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对甲型流感病毒诱导的病毒性肺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滴鼻感染野生C57BL/6小鼠和S1pr2~(-/-)小鼠,建立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动物模型。病毒感染4和6 d时观察比较对照组(模型组的野生小鼠)、JTE-013(S1PR2高效拮抗剂)处理的小鼠及S1pr2~(-/-)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蛋白浓度、细胞总数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的AKT和e NOS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的野生鼠比较,JTE处理组和S1pr2~(-/-)组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更加严重;BALF中的蛋白浓度,总细胞数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显著增加;且PI3K下游靶点AKT和e NOS磷酸化显著增高(P0.01)。结论:S1PR2通过介导PI3K/AKT/e NOS信号转导通路,调节NO生成,抑制血管通透性和炎性细胞因子释放,从而减轻甲型流感病毒诱导的病毒性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