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洁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91-2391,241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疗效.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研究人员制定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对策.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较重,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疼痛“视觉模拟尺”进行焦虑、抑郁和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当日及术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缓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动疗法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3月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2.38 ±3.29)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42.37±3.2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运动疗法能够明显减轻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焦虑抑郁情绪较重,延续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8,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采取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方法:选取我院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经统计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在躯体化、强迫感、人际敏感性、焦虑、抑郁等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得分与抑郁自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得分与抑郁自评得分均优于护理前(P <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得分与抑郁自评得分并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帮助老年冠心病患者排解负性情绪,树立积极的治疗态度,克服心理压力,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对医学生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集体心理治疗、小组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治疗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对498名医学生(研究组)进行为期半年的综合心理干预,以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其抑郁、焦虑情绪的变化,并与未进行干预的492名医学生(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研究组SDS和S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SDS和SAS评分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医学生存在的严重抑郁、焦虑情绪,综合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7.
百忧解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百忧解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百忧解(治疗组32例)和脑复康(对照组26例)进行对照治疗,两组同时应用脑血管病治疗药物。采用Zung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 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记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疗效和功能改善状况。结果:百忧解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Zung量表、HAMD量表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值降低与Barthel评分提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百忧解主要副反应为失眠、焦虑、乏力、恶性和震颤。结论:百忧解治疗卒中后抑郁有效,能改善神经功能,且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8.
刘玲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9,29(12):812-814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果胶铋和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40)。治疗前所有患者予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治疗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果胶铋和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果胶铋和莫沙必利治疗。疗效应用症状积分来评价。结果治疗组4周末症状改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胃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38%,其中治疗组18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中非焦虑抑郁患者症状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中焦虑抑郁患者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果胶铋和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胃炎优于果胶铋和莫沙必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常规治疗对伴有抑郁或焦虑的慢性胃炎患者有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普外科手术病人的情绪状态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2例普外科手术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结果:手术病人的焦虑,抑郁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具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老年和文化层次较低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中青年和文化层次较高者(P<0.05-0.01);肿瘤病人抑郁评分明显高于非肿瘤病人(P<0.05)。病人的性别,手术前后及不同医院等级各组间SAS,SDS评分差异无明显性。结论:手术病人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老年和文化程度低者是情绪障碍的好发人群,肿瘤病人的焦虑水平与非肿瘤病人相近,但抑郁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当前医科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了解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266名医科大学生进行评估.结果:医科大学生的SAS、SDS标准分平均值分别为40.49±11.91、44.83±11.63,其中分别有27.44%、36.10%的学生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量表评分≥50).不同性别、年级和城乡类别的学生在SAS、SDS中的标准分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分别为城镇和乡村学生的情绪状况差异不显著,有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叙事疗法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终末期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及对死亡态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COPD终末期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最终完成研究者对照组52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予叙事疗法心理干预,2组分别接受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明心境量表(POMS)、老年人死亡恐惧量表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结果:入院时,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的一般护理,叙事疗法干预后,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及焦虑程度(对照组 vs. 实验组,SAS评分:30.31±4.29 vs. 22.12±3.28;SDS评分:33.35±2.64 vs. 24.23±3.98;P<0.05)。同时,干预后,患者对死亡的自然接受评分提高,死亡恐惧和逃离接受评分降低(P<0.05)。干预后,患者总体健康状况、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改善(P<0.05),患者疼痛、失眠、食欲丧失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P<0.05)。结论:叙事心理干预法可有效降低COPD终末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缓解患者对死亡的悲观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杨茹 《华夏医学》2014,(3):25-2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尿毒症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S)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期间,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管床责任制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 收集我科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施行管床责任制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500例未施行管床责任制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作为对照组,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所有患者分别在术后5天、15天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管床责任制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作用.结果 观察组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焦虑及抑郁的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管床责任制对医护人员更及时、有效的把握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积极采取心理辅导治疗,降低了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增加了患者的治疗依丛性,促进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辉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2):130-131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情绪调节的效果。方法应用Zung焦虑评定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乳腺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情绪状况较差,焦虑得分为(63.47±14.93)分,抑郁得分为(66.75±15.11)分;经过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明显改善,得分较干预前低,干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较重,心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70例肺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通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4周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结核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阅读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实施阅读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不作干预,两组均在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定一次.结果 两组在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前后两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干预后和研究组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阅读疗法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50例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上述评分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Rosenberg评分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效改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联合音乐疗法治疗高压氧治疗时焦虑症的效果,以便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放松训练和音乐疗法。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SDS、SAS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DS、SAS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放松训练联合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行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枣庄市农村60岁以上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方法:采用Zung进行焦虑白评量表(SAS)和抑郁白评量表(SDS)评定入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用峰流速仪测定稳定期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肺功能。结果:60岁以上中度COPD稳定期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与国内常模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COPD患者肺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60~69岁组肺功能与70-79岁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60岁以上COPD稳定期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症状;COPD患者随着病程和年龄增加肺功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张立芳  李仓霞  李博  肖文 《河北医学》2013,(8):1220-1222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观察组)和同期36例在我院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测评,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找出急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症情绪检出率与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是急性脑出血患者出现焦虑情绪危险因素,患者文化程度高和患者对疾病了解多是急性脑出血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而患者工作压力和患者疾病预后是急性脑出血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较高,其焦虑抑郁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