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谢芬 《北京中医》2008,(3):190-191
本文提出了内风证“益气活血熄风法”的概念.并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对“益气活血熄风法”治疗内风证的理论源流、立法依据、临床报道做了初步总结、论证,认为内风病的气虚血瘀型是临床中的重要证型,“益气活血熄风法”正为此而设。并阐述了提出本概念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常,则气机升降失调,水液代谢紊乱,进而导致痰饮等病理产物内生,以及其他脏腑病变从而形成虚实夹杂的风证之候.风证的形成与脾胃功能失常关系密切,从脾胃论治风证,为风证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分别从健脾益气祛风法、健脾疏肝熄风法、补脾养血活血熄风法、补脾生津熄风法以及运脾化湿熄风法等5个方面辨证论述了从脾胃论治风证的常用治法,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内风",又称"风气内动",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所涉及的病证范围很广,主要包括中医称之为中风、眩晕、痫证、颤证等现代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意外、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脑病、癫痫病、震颤麻痹综合证等.临床研究发现其发病机理大多与瘀血有关,采用活血化瘀的方药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从而证明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各种内风证的有效法则,为确立活血熄风法奠定了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4.
焦富英教授认为中风为风痰痹阻经络,气血逆乱,阴阳失调导致,治以熄风化痰通络,急性期、恢复期和中脏腑与中经络区别对待。急性期邪实为主,中脏腑清肝熄风,豁痰开窍;脱证应救逆固脱;中经络熄风潜阳、化痰通络;恢复期本虚或本虚标实,注意扶正达邪,益气活血,滋阴熄风等配合运用。附中风-风痰阻络验案1则。  相似文献   

5.
<正> 脑血栓形成属中医中风、类中风范畴.自从金元以后内风学说的兴起,中医多遵河间、丹溪、叶天士、张锡纯等诸家之说,认为中风一症多属于类中风.治疗原则多遵内风病机学说以平肝潜阳,熄风化痰,补益肝肾,益气活血等法为主.近、现代则几乎用镇肝熄风汤、补阳还五汤、地黄饮子等作为治疗本病的专方,而对《内经》"虚邪偏客于身半,……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的古训近乎遗忘,对散风  相似文献   

6.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辨证施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辨证施治规律。认为肝风内动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征“,痰”是抽动症主要的病理产物。中医临床证型分为实证和虚证两大类,实证中肝郁化火、肝风内动型,治宜疏肝泻火、镇肝熄风;痰火扰心、肝风内动型,治宜涤痰清心、,凉肝熄风;外感风邪,引动肝风型,治宜疏风宣肺、平肝熄风。虚证中肝肾阴虚、风阳内扰型,治宜滋水涵木、柔肝熄风;肺肾阴虚、虚风内动型,治宜滋养肺肾、熄风止痉、脾虚肝旺,木火刑金型,治宜培土生金、抑木熄风。用药时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熄风之品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施云  杨国芳 《江西中医药》2005,36(11):11-11
阳虚能否动风?回答是肯定的。在《伤寒论》的众多阳虚证中,就有“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等虚风内动的症状描述,其温阳熄风法也十分精妙。目前中医临床治疗内风症,多崇滋阴、平肝、清热等法,对温阳熄风法应用颇少。笔者拟对、《伤寒论》中“阳虚动风”证作一探析,不妥之处,敬请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属中医"呆证"、"善忘"、"癫证"等范畴.其病机有虚、火、风、痰、瘀之分,治疗有滋肾填精、益气养血、养肝熄风、活血祛瘀、化痰通络之别.柯干老师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提出血管性痴呆属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脑,脾肾气虚是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基础,瘀阻脑络是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关键,益气活血法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方法.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多.兹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为中风病常见证候,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风""痰""瘀"病机针对性治疗,而熄风化痰、活血通络法即为切中病机的疗法,本文对其治疗作用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读相关著作,并结合个人临证体会,对张志礼教授清热祛风法、凉血熄风法、散寒祛风法、除湿搜风法、宣痹祛风法、养血疏风法、养阴疏风法、固表疏风法等皮肤病"治风"八法的辨证要点、中医证型及疾病种类、代表方剂、方药组成及组方特点加以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金匮·中风》病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对中风一位之论治,既阐述了正气不足、风邪入中而为病,运用了扶正驱邪、养血祛风之法则,又重视“内风”为患因素,同时运用清热熄风、平肝潜阳之大法。其风引汤主热盛动风、肝阳上亢之内风证,开“清热熄风、平肝潜阳”法之先河,为后世治疗眩晕、中风运用是法莫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单文田 《光明中医》1996,11(2):52-54
中医药治疗半身不遂160例单文田东风汽车公司技士总校卫生所(442002)半身不遂是祖国医学“中风”和中风后遗症的主证。亦谓之“偏枯”或“偏瘫”。1984年4月至1993年8月,我对十堰、二汽160例半身不遂患者,设家庭病床,用镇肝熄风法和益气活血法...  相似文献   

13.
杨志松  姚欣艳 《河南中医》2021,41(4):558-561
姚欣艳教授认为,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机为瘀血阻络,肝风内动。湖南地区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以肝胆湿热、经络瘀阻证,风痰瘀阻、经络不通证和肝阳化风、瘀血内阻证等3个证型为主,其共同病机为瘀血阻滞经络,应治以活血化瘀法,采用活络效灵丹为主方加减。肝胆湿热、瘀血内阻证合龙胆泻肝汤加减;风痰瘀阻、经络不通证合天麻止痉散加减;肝阳化风、瘀血内阻证合镇肝熄风汤加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风法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以拓展治疗肺系疾病的思路。方法从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入手,结合当代名医经验、仲景论述和笔者的临床体会,揭示治风法在肺系疾病中的广泛应用。结果治风法不仅适用于以外感为主因所致的肺系疾病,而且或主或次的散见于治疗肺系疾病的始终;木反侮金,滋阴、潜阳、熄风等防治内风的方法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中有重要价值。结论肺系疾病虽各有主证,但外风易侵,内风易侮;及时治风,轻证则还肺以"清虚",重证则能截断病势,扭转病机,使疾病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15.
治疗眩晕首先要审明病因:外邪、痰象、内风、瘀象、正虚、火旺与阴虚,辨清证型。在治疗上总结了7种治法:治外邪:祛风胜湿法;治痰饮:化痰熄风法;治瘀:活血祛瘀通络法;治气血: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法;治肝:育阴潜阳,平肝熄风法;治脾胃:益气升阳,清热除湿法;治肾:补阴益肾健脑法。临床中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熄风通络法与益气活血法对沙土鼠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结扎沙土鼠单侧颈总动脉,造成局灶脑缺血,分别给予熄风通络药物与益气活血药物治疗,于缺血后6h、48h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程度。结果缺血48h后,模型组沙鼠海马区出现明显神经细胞凋亡,而熄风通络组与益气活血组凋亡神经细胞明显减少,且熄风通络组减少明显优于益气活血组(P’0.05)。结论熄风通络法改善沙鼠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作用优于益气活血法。  相似文献   

17.
清府息痛汤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发病往往与疲劳、紧张、焦虑等密切相关。笔者从中医学的角度,结合现代医学观点,将偏头痛分为风火型、风痰型、阳虚寒凝型、气虚血瘀型四型;以益气活血、熄风止痛为基本治疗原则,自拟清府息痛汤加味,临床观察偏头痛4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化痰逐瘀熄风方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掷币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降压和降血脂等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逐瘀熄风方治疗,比较中医证候疗效和西医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西医疗效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逐瘀熄风方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唐娜娜  刘中勇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667-1669
目的:观察熄风化痰祛瘀法治疗风痰瘀阻型高血压(EH)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风痰瘀阻型EH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熄风化痰祛瘀剂。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辛伐他汀片治疗。提示:熄风化痰祛瘀法治疗EH不仅可明显改善患者全身证候,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辛伐他汀片,降压、调脂疗效好,还可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CCA粥样斑块面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以达保护EH患者靶器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介绍马云枝教授从“内风”论治帕金森病的临证经验,分别阐述了内风形成的理论基础、内风致颤的机理,提出肝肾脾虚损为本,风痰瘀毒阻络为标,内风的形成为颤证的重要病理因素。治疗上以熄风通络为基本治则,分别从阳亢化风证、阴虚动风证、痰热动风证、血瘀生风证、血虚生风证五方面展开论述,并附典型验案加以分析,指出帕金森病治疗可从“内风”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