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泉居沙雷氏菌绝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引起人类感染较为少见。我院于 1998年 4月 ,收治了 1例脑脓肿患者从脑脊液中分离出此菌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性 ,6 3岁 ,农民。 5天前突然头痛 ,阵发性加剧 ,伴有恶心、呕吐 ,四肢抽搐 ,颈部强直 ,大小便失禁 ,急入我院。经CT检查 ,诊断为脑脓肿 (右额顶 )。WBC :16 .4× 10 /L ,N 0 .93,L 0 .0 7。行脑脊液穿刺后 ,当即在全麻下行开颅引流术。脑脊液和引流液外观微黄色 ,微浊液体。镜检 :脓细胞 + + ,红细胞 +。术中留取脑脊液引流液各 2ml,同时培养鉴定分离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相似文献   

2.
卡他布兰汉菌的致病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 ,不仅可引起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肺炎、败血症 ,还可导致化脓性脑膜炎。 2 0 0 0年 4月 2 5日我院从 1例 12个月的婴儿脑脊液中 ,分离出 1株卡他布兰汉菌 ,现报告如下。1 病历报告患儿 ,女 ,12个月 ,突然高烧 39.6℃ ,溢奶伴四肢抽搐 ,发病前 2d有鼻塞流涕的症状 ,曾用白霉素治疗 ,效果不佳。经检验科检查 :脑脊液外观混浊 ,细胞总数 :5 .12× 10 9/L ,细胞分类 :N 0 .94,蛋白 0 .6 5 g/L ,糖 1.8mmol/L ,氯化钠 97mmol/L ,脑脊液细菌培养确诊为卡他布兰汉菌脑膜炎 ,经 480万青霉…  相似文献   

3.
赵双印 《中外医疗》2014,(8):70+72-70,72
目的探讨颈椎术后脑脊液漏处理方法措施及处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46例颈椎病手术患者中发生的12例术后脑脊液漏并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发症患者于术后1~5d内发生脑脊液漏,对其中5例患者进行了切口旁引流,4例实行了蛛网膜下腔引流,3例患者行加压包扎,观察总结脑脊液漏并发症处理效果。结果12例脑脊液漏并发症患者经过引流或包扎处理后均于1~3d内液漏停止,其中蛛网膜下腔引流处理患者引流时长为10-15d,引流量达320mL;处理过程中并发症患者中有6例出现了头痛、呕吐及恶心等不良反应,另有2例患者出现了低血钠症,均行临床对症治疗与处理不良反应消失;患者出院后行为期半年的回访,并未发现脑脊液囊肿等并发症。结论颈椎病术后要密切关注患者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脑脊液漏患者行及时的治疗与处理,以免因处理不及时或不到位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坚韧肠球菌 (Enterococcusdurans)引起的脑膜炎临床上少见 ,本文报告 1例。1 临 床 资 料1.1 病历摘要 :患者 ,女性 ,48岁。因发热、头痛 1天 ,烦躁不安、神志不清 8h入院。查体 :T 38.9℃ ,Bp 10 5 / 75mmHg ;WBC 16 .6× 10 9/L ,N 0 .94,L 0 .0 6 ;ESR 5 5mm/h。CT检查脑实质饱满 ,未见出血及占位性病变。脑脊液检查 :脑压 44 .8cmH2 O ,WBC 1375 0 / μl,N0 .95 ,L 0 .0 5 ,蛋白定量 4.15 8g/L ,葡萄糖 0 .1mmol/L ,氯化物 10 8mmol/L ;脑脊液标本直接涂片可见革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脑脓肿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脑脓肿手术治疗患者30例为对象 ,其中10例行开颅手术切除脓肿 ,20例行脓肿腔穿刺引流手术(20例患者中有4例行二次手术切除脓肿) ,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0例行手术治疗的脑脓肿患者中 ,手术后的细菌培养结果得出:阴性8例 ,肠球菌5例 ,大肠埃希菌8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结论:治疗脑脓肿 ,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选取合适的手术方案 ,首选治疗方案可以是脓肿腔穿刺引流手术 ,相对于开颅切除手术创伤性小 ,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运用微创手术方法清除脑脓肿 ,提高其救治水平。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5月以来已明确诊断为脑脓肿患者 1 5例 ,分别采用单针或双针穿刺持续冲洗引流治疗。结果  1 5例脑脓肿经治疗后 ,5~ 7天脓肿清除 ,病情平稳 ,8~ 1 0周复查头颅CT ,局部脓肿壁闭塞或成软化灶 ,临床症状消失。死亡 1例 (6 .7% )。结论 微创治疗脑脓肿有效率高 ,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提高生存率 ,且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脓肿的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 1 91例脑脓肿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发热、头痛、呕吐为脑脓肿的主要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视乳头水肿、颈项强直次之 ;1 91例中 71例行头颅 CT检查均符合脑脓肿的 CT表现 ;隐源性脑脓肿 59例 ( 3 0 .9% )仅次于耳源性脑脓肿 ;1 91例中 ,手术切除 1 2 7例 ,死亡 3 6例。穿刺抽脓 1 2例 ,死亡 1例。置管引流 9例 ,死亡 7例。 1 6例行单纯抗生素治疗治愈。入院时因急重死亡 ,以及放弃治疗共 2 7例。结论 :全身中毒症状、颅内压增高以及神经系症状是脑脓肿的主要临床表现。CT是诊断脑脓肿的最佳方法。隐源性脑脓肿在临床所占比例有增加趋势。除外科手术治疗外 3 cm以下脑脓肿在 CT监护下的广谱、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亦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通过引流放出大量破碎细胞 ,以减少血液成分对脑血管刺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 ,减少脑积水的发生 ,并能减少降颅压药物甘露醇的用量 ,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我科 2 0 0 1年 3月~ 2 0 0 1年 12月对 2 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患者顺序编号 ,单号为治疗组 ,双号为对照组 ,入院后治疗组常规治疗 ,并立即给予持续引流脑脊液 3~ 7天 ,对照组常规治疗 ,10例患者经引流后头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优于对照组。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例男性 3例 ,女性 7例 ,均经CT确诊为蛛网膜…  相似文献   

9.
王华  张定宝  袁鹏 《四川医学》2003,24(1):20-20
患者 ,女 ,33岁。因头痛、呕吐 15d ,加重伴下肢麻木、大小便困难 8d入院。患者 15d前始出现头痛、呕吐 ,呕吐呈喷射状 ,伴夜间潮热、盗汗。 8d前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 ,尤以右侧明显 ,解大小便费力。入院查体 :T38 4℃ ,慢性病容 ,消瘦 ,轻度贫血貌。颈阻明显 ,心肺 (- ) ,T10 平面以下痛觉减退 ,右下肢肌力Ⅲ级 ,左下肢肌力Ⅳ级 ,Kernig征 (+ ) ,实验检查 :脑脊液常规 :淡黄 ,微浑 ,潘氏试验 ( ) ,WBC 96× 10 6/L ,单核0 89,多核 0 11。脑脊液生化 :蛋白定量 95 0mg %,Cl-10 9mmol/L ,葡萄糖 0 .9mmo…  相似文献   

10.
幼儿脑脓肿的CT影像学诊断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脑脓肿CT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对3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为脑脓肿的4~8岁幼儿患者行CT检查,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征象.结果 CT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灶,增强后脓肿显示完整壁和厚度均一的明显环状高密度强化;脓肿中央密度不变,略高于脑脊液,不被强化;所有脓肿壁周围均有低密度"暗带".结论 脑脓肿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是敏感、准确、快捷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各部位脑脓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从1例脑脓肿患者的脑脊液中检出纯阴沟杆菌,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33岁,因头痛加重伴呕吐、右耳流脓入院。当时体温39.6℃,WBC22×10~9/L,N 0.92,L 0.08;CT 诊断:右顶颞叶脑脓肿,急诊行手术摘除,但右耳仍流脓,体温不降,给大量静滴青霉素、氯霉素4d 均不见效,后行脑脊液培养加药敏,给予庆大霉素2万U,椎管内注入,次日体温下降,再给卡那霉素1g,3d后,体温降至37℃,继续治疗后痊愈出院.培养特性:取脑脊液直接种于血平板、营养琼脂平板,37℃培养,均生长出中等大小、形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压控制下持续腰大池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19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患者作为治疗组,实行颅内压控制下持续腰大池引流置换脑脊液,同时对16例患者采用腰穿引流脑脊液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蛛网膜下腔积血的清除时间及脑脊液生化检测蛋白变化情况,头痛缓解时间、再出血、脑积水等并发症的例数及治疗结果判断两者之间的差别。结果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快(P〈0.05);脑脊液蛋白正常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快(P〈0.05);头痛缓解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快(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治疗结果两组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采用颅内压控制下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优于腰穿脑脊液置换术。  相似文献   

13.
腰穿持续引流应用于脑脊液漏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腰穿持续引流对比常规保守治疗对脑脊液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近三年 12 6例脑脊液漏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常规保守治疗和腰穿持续引流的疗效差异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纳入的 12 6例脑脊液漏患者中 ,经常规保守治疗 94例 (外伤性 87例 ,经蝶术后 7例 )痊愈 ,治愈率为 74 4% ;未愈的 3 2例脑脊液漏中通过腰穿持续引流治疗 2 9例 (外伤性 16例 ,经蝶术后 13例 )痊愈 ,治愈率为 97 2 %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 χ2 =2 7.90 ,P <0 0 1)。临床与统计学结果相符。两种方法治疗的病例均未见颅内感染、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部分腰穿持续引流的病例发生低颅压性头痛 ,经平卧、对症处理后好转 ,不影响治疗及远期疗效。结论 腰穿持续引流对治疗脑脊液漏有显著疗效 ,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晏志钢  罗永杰 《四川医学》2003,24(4):429-430
结核性脑膜炎伴发脑梗死临床较常见 ,而伴发脑出血罕见。笔者曾收治结核性脑膜炎伴发脑出血 2例 ,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女 ,2 5岁。因头痛 7d入院 ,无高血压病史。查体 :T、P、R正常 ,BP 16 10kPa。神志清楚 ,颈强直 ,颅神经未见异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双侧Kernig征阳性。腰穿脑脊液压力 2 80mmH2 O ,WBC 395× 10 6 /L ,其中L 0 .85 ,N 0 .15 ,蛋白 0 .86g/L ,糖 1.85mmol/L ,氯化物 112 .6mmol/L。脑脊液墨汁涂片染色未查见新隐球菌 ,脑脊液结核抗体阳性。胸部X线片正常 ,头颅CT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83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各有常规处理。对照组患者在伤后第3天实施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脑脊液处理,观察组患者在伤后第3天实施腰椎穿刺,行持续性外引流。观察2组患者伤后1周内头痛的缓解情况;观察2组患者伤后1周内的恶心呕吐缓解情况;随访观察伤后1年内脑积水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外引流后伤后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均得到显著缓解,其中脑脊液检查显示1例出血颅内感染,给予敏感抗生素后感染控制,恢复正常,对照组患者患者在伤后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观察组伤后1周内头痛、恶心呕吐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后1年内脑积水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实施腰大池持续引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远期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结果 将106例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反复腰椎穿刺放血性脑脊液,治疗组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放血性脑脊液.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率和恶心、呕吐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远期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有利于缓解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和恶心、呕吐症状,降低远期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的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的安全性。方法: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腰大池持续引流组(持续引流组)与单纯腰穿放液组(单纯腰穿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头痛持续的时间、意识障碍持续的时间、脑脊液转清时间、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和继发性颅内感染率。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头痛持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单纯腰穿组比较,持续引流组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及脑脊液转清时间明显缩短(P<0.05),而继发性颅内感染率明显增加(P<0.05);在持续引流组中,4例病人出现继发性颅内感染,其中2例死亡。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具有简单易行和创伤小等优势,但也面临继发性颅内感染的危险,应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8.
从脑脊液及脐部分泌物中同时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婴儿 ,7天 ,生于私人诊所 ,因发热、黄疸、惊厥于 2 0 0 1年 9月 5日入院。T 38 9℃ ,全身皮肤黄染 ,前囟隆起 ,颅缝增宽 ,四肢肌张力增高 ,腹膨隆 ,脐带未脱落 ,有脓性分泌物。经血液分析 ,白细胞计数 39 0× 1 0 9·L 1 ,中性粒细胞比值 0 77。疑为新生儿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常规检查 :外观呈黄色 ,混浊 ,白细胞 1 0 5 6× 1 0 3·mm3,中性粒细胞 0 99。脑脊液生化检查 :糖 8 0 0mmol·L 1 ,蛋白质 1 8g·L 1 ,氯化物 99 7mmol·L 1 。脐部分泌物及脑脊液细菌培养均为铜绿假单胞菌 ,血培养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穿持续引流对比常规保守治疗对脑脊液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脑脊液漏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常规保守治疗和腰穿持续引流的疗效差异.结果:56例脑脊液漏患者中,经常规保守治疗41例(外伤性)痊愈(73.21%),其余15例脑脊液漏中,通过腰穿持续引流治疗14例痊愈(93.3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方法治疗病例均未见颅内感染、脑疝等严重并发症,部分腰穿持续引流的病例发生低颅压性头痛,经平卧、对症处理后好转,不影响治疗及远期疗效.结论:腰穿持续引流对治疗脑脊液漏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我院 1998年 2月以来有 4例胆总管 (或胆囊 )T管引流 ,胆液 >2 0 0 0ml d ,后确认为胆胰管共同通道梗阻 ,胰液逆流致胆管引起。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病例 1,男性 72岁。患者于半月前 ,因胆囊炎、胆囊结石在当地医院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第 10天引流管引流胆液达 30 0 0ml d ,色淡黄 ,澄清。 3天后患者口渴、心悸、头晕 ,因诊断不明转来我科。查体 :重度脱水貌 ,血清K离子 3.0mmol L ,Na离子 12 0mmol L。T管造影示胆总管直径约 1.5~ 2 .0cm ,无造影剂排入十二指肠腔 ,胰管显影 ,胰头部主胰管直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