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静  黄飞  卢榜裕  梁水庭 《山东医药》2006,46(18):79-80
2004年以来,我们采用超声聚焦刀(HIFU)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0例,疗效明显优于单用TACE治疗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桂杰  王力  陈砚鑫  董怀平 《山东医药》2010,50(18):109-110
目前,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是治疗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但术后复发转移率较高。2006年8月~2009年8月,我们采用TACE联合干扰素α(IFN-α)治疗晚期肝癌72例,复发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66例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结果,根据治疗方法分为TACE+RFA组、TACE组及RFA组,其中19例行RFA联合TACE治疗(TACE+RFA组),24例单纯TACE治疗(TACE组),23例单纯RFA治疗(RFA组)。结果 TACE+RFA组的肿瘤坏死率达73.68%,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及单纯RFA组(分别为50.00%,52.17%,P〈0.01,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6.32%、37.50%和30.43%,三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TACE+RFA组的平均生存期为28.3个月,显著高于TACE组的13.6个月(P〈0.01)和单纯RFA组的21.7个月(P〈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大肝癌与单纯TACE和单纯RFA治疗效果相比,可提高肿瘤坏死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1 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评价 德国学者对20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结果显示,12%部分缓解,51%疾病稳定,37%疾病进展。患者1年生存率为62%,2年生存率为38%。从诊断肝转移起的中位生存期为3.4年,从TACE治疗起的中位生存期为1.34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13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62例)单纯行TACE;B组(76例)行TACE结合3DCRT。大体肿瘤靶区(GTV)只包括癌栓,不包括原发灶,使90%等剂量曲线覆盖PTV,照射总量40~65Gy,单次照射剂量2~4Gy。结果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0.3%、3.9%,平均生存期7.2个月,有效率(CR+PR)为16.1%(10/62);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0.6%、22.3%,平均生存期15.5个月,总有效率为42.11%(32/76),P〈0.05。结论TACE联合3DCRT能明显提高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清肝化瘀口服液对原发性肝癌(PHC)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血液中自然杀伤细胞(NK)、CD3、CD4、CD8及甲胎蛋白(AFP)、患者临床综合指标及机体免疫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PHC患者60例,随机分为TACE+中药组和单纯TACE组;TACE+中药组于TACE术后第2天给予清肝化瘀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2次,持续4w,于4w末再次采集清晨空腹血10ml,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分别检测术前及术后4w静脉血中NK、CD3、CD4、CD8及AFP水平,观察患者病灶变化、肝外转移及卡氏功能状态(Karno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结果TACE+中药治疗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均明显优于单纯TACE组,KIX5评分也显著高于单纯TACE组;TACE+中药组治疗后肝外转移率26.7%,显著低于单纯TACE组的肝外转移率43.3%。结论清肝化瘀口服液配合介入治疗肝癌有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生存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87例患者随机分为TACE联合3-DCRT治疗组45例和TACE治疗组42例。联合组先进行TACE治疗1~2次,4~6周后行3-DCRT,分割剂量2.6~3.2 Gy,总剂量为48~60 Gy。TACE组行TACE治疗2~3次。结果联合组近期总有效率为86.7%,TACE组为66.7%(P〈0.05);两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3.3%、53.3%、35.6%和59.5%、31.0%、14.3%,其中2、3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3-DCR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术中射频消融加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腹术中射频消融(RFA)后行肝动脉造影(DSA)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必要性。方法开腹术中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50例,术后2周常规行DSA及TACE术,再3周后复查CT及AFP。结果DSA+TACE术发现肿瘤染色及碘化油聚集9例(18%),CT复查见碘化油异常沉积10例(10%),AFP转阴43例(86%),AFP不升高5例(10%),总有效率96%。结论开腹术中射频消融后行DSA+TACE治疗肝细胞性肝癌是一种非常必要、有效的方法,有望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酶(TACE)是一种金属蛋白酶,可以将TNF-α前体(proTNF-α)加工为TNF-α。虽然有大量蛋白激酶可以加工处理proTNF-α,但TACE是最有效的。目前已证实TNF-α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道的慢性损伤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广泛参与致炎作用的TNF-α分子成为许多免疫新药的靶标,而对TACE的抑制也是阻断TNF-α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该文就TACE的生物学特性及TACE抑制剂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巨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治的147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大(直径≥10cm)原发性肝癌。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TACE联合3D-CRT治疗63例和TACE治疗8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ACE联合3D-CRT组有效率为65.1%,显著高于TACE组的40.5%(P<0.05);TACE联合3D-CRT组和单纯TACE组6 m、1 a、2 a生存率分别为84.1%、55.6%、27.0%和59.5%、38.1%、19.1%,其中两组6 m和1 a年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TACE联合3D-CRT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大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至2012年12月的最新数据,收集所有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与单纯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13个RCT共962例患者,显示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均较单纯TACE更优,其OR值分别为3.78(95%CI为2.79-5.12)、3.07(95%CI为2.27-4.17)和5.84(95%CI为2.86-11.93);在其中6个RCT共294例患者,联合治疗患者血清甲胎蛋白下降至正常者显著优于单纯TACE治疗组(OR=4.0,95%CI为2.24-7.15),但两组间AFP下降(≥25%)而未达正常者无明显差异(OR=1.24,95%CI为0.68-2.27);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患者生存率及AFP下降至正常均优于单纯TACE治疗,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肝细胞癌(HC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的病理变化,可帮助我们更确切地评价本方法。资料与方法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1992年7月到1995年6月三年间经TACE治疗后二步手术切除的HCC72例,与同期未经TACE治疗直接手术切除的HCC487例进行配对,原则是:(1性别相同;(2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3肝炎病史相差不超过5年;间饮酒史一致,持续时间相差不超过5年;(5)庙在左右肝叶的位置一致如怵前B超检查肿瘤的最大径相差不超过0.scm。共有32对病人符合上述要求,而后对比观察肿瘤HE染色下的病理变化。判断标准是:(1州瘤…  相似文献   

13.
崔现 《山东医药》2007,47(20):64-64
2000年3月~2005年2月,我科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7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00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临床与影像检查资料。结果100例中巨块型70例,肿块最大径8-15cm,结节型30例,肿块最大径3.3—7.0cm。经1次TACE治疗者48例,经2次TACE治疗者52例。观察期内所有病人均存活。30例结节型肝癌TACE术后CT表现为完全型28例,斑片型2例,70例巨块型肝癌TACE术后CT表现为完全型20例,斑片型40例,稀少型10例。30例结节型肝癌经1次TACE后完全缓解28例,部分缓解2例(经再次TACE后完全缓解),70例巨块型肝癌经1次TACE后20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40例(其中22例经再次TACE后12例完全缓解),进展10例。结节型肝癌与巨块型肝癌TACE术后的CT表现及近期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是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疗效的有效方法。结节型肝癌TACE后CT表现以完全型为主,近期疗效好,巨块型肝癌TACE后可表现为完全型、斑片型及稀少型,斑片型、稀少型TACE近期疗效不如完全型,需再次TACE治疗或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抗血管生成药(TKI)的基础上后续使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与TACE+TKI两种方式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7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所有接受TACE+TKI+PD-1抑制剂和部分接受TACE+TKI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平衡组间基线特征。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TACE次数2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总生存期,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相关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共筛选到181例中晚期HCC患者,其中TACE+TKI+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为50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纳入40例TACE+TKI+PD-1抑制剂治疗患者(观察组)和40例TACE+TKI治疗患者(对照组)。至随访截止时间,中位随访时间为28.6个月(95%CI:22.1~35.1),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5.9个月(95%CI:7.5~24.2),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11.2个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RFA)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肝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生存率、死亡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该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4月收入院的老年肝癌患者60例( RFA治疗30例,TACE治疗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生存率及死亡原因的异同。结果 RFA及TACE治疗均对肝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TACE组谷丙转氨酶( ALT)治疗前后差值大于RFA组(P<0.05)。 RFA组和TACE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8%、54.8%、45.8%和73.3%、65.5%、40.9%(P>0.05)。死亡原因依次为消化道出血、再发肝癌结节破裂、肝性脑病、全身衰竭。结论老年肝癌的RFA治疗肝损害轻,与TACE治疗相比,术后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射频消融(RFA)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联合组30例和TACE组30例,分别给予TACE联合RFA或TACE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率分别为26.7%和50.0%,显著高于TACE组的6.7%和2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生存时间为(2.86±0.48)年,显著长于TACE组的(0.93±0.27) 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1年、2年、3年血清AFP水平分别为(475.4±200.7) μg/L、(416.4±229.0) μg/L、(320.4±243.5) μg/L,显著低于TACE组的(639.1±190.9) μg/L、(623.4±234.6) μg/L、(674.4±300.2) μ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1 a、2 a、3 a生存率分别为86.7%、66.7%、56.7%,显著高于TACE组的46.7%、26.7%、1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与RFA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超声及数字血管造影机(DSA)监视下行经皮肝穿瘤内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57例PLC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TACE+PEI)30例和对照组(单纯TACE)27例。联合治疗组在DSA下行TACE术后即刻在超声及DSA引导下细针PEI。对照组行常规TACE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在超声及DSA引导下全部精准穿刺靶点,术中中等疼痛18例,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其术后发热、肝肾功能、血常规、PT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7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3.3%(25/30),对照组为55.6%(15/27);联合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86.7%,对照组为6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时行PEI治疗PLC安全性较好,其1年生存率优于单纯TACE治疗者。  相似文献   

19.
将67例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后序贯立体定向适形放疗(3-DCRT),对照组单用TACE。结果治疗组肿瘤消退及生存状况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对2001年4月至2002年12月7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46例接受单独HIFU治疗,20例HIFU治疗前曾行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13例行TACE单独治疗。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疗后HCC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血清AFP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病灶缩小、血供减少或消失。局部无并发症出现,心肾功能正常,但肝脏酶谱有一过性升高。HIFU治疗后肿物回声有不同程度增强。HIFU治疗后CT或MRI呈典型的凝固性坏死表现。HIFU联合TACE治疗有效率为70%(14/20),优于单纯HIFU组的41%(19/46),优于单纯TACE组的31%(4/1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U治疗组与TACE治疗组3、6个月及1年、2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一定疗效。HIFU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是有效和可行的,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将为临床非侵入性治疗肝脏肿瘤提供一个可考虑的新的局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