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目的:研究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软膏组、散结乳癖贴膏组、乳宁霜小剂量组、乳宁霜中剂量组和乳宁霜大剂量组。通过雌孕激素联合制造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干预。1月后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性激素。结果: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的程度(P<0.01),乳宁霜大剂量组疗效优于散结乳癖贴膏组(P<0.05),与三苯氧胺软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宁霜中、小剂量组疗效低于三苯氧胺软膏组(P<0.01或0.05),与散结乳癖贴膏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宁霜能显著降低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的雌激素(E2)、泌乳素(PRL)和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升高孕激素(P)、睾酮(T)和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P<0.05或0.01)。结论: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有显著的疗效,并能调节体内血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
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三苹氧胺软膏组、散结乳癖贴膏组、乳宁霜小剂量组、乳宁霜中剂量组和乳宁霜大剂量组。通过雌孕激素联合制造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干预。1月后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性激素。结果: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的程度(P〈0.01),乳宁霜大剂量组疗效优于散结乳癖贴膏组(P〈0.05),与三举氧胺软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宁霜中、小剂量组疗效低于三苯氧胺软膏组(P〈0.01或0.05),与散结乳癖贴膏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宁霜能显著降低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的雌激素(E2)、沁乳素(PRL)和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升高孕激素(P)、睾酮(T)和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P〈0.05或0.01)。结论: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有显著的疗效,并能调节体内血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王苹  张婷婷  杨娜 《福建中医药》2014,(2):52-54,58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加味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雌、孕激素联合造模制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当归芍药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治疗对照组,以乳癖消片作对照治疗,检测模型大鼠灌服加味当归芍药散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指标,观察各组大鼠第二对乳房的乳头直径及乳房组织光镜下病理改变。结果各治疗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模型2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中当归芍药散加味高剂量组和乳癖消组优于当归芍药散加味中、低剂量组;前2组乳头直径明显减小,光镜下乳腺组织接近空白对照组,与模型2组比较明显改善(P0.01)。结论当归芍药散加味通过调理肝脾、化瘀散结,改变了模型动物血液流变学高凝状态,从而改善乳房组织局部微循环,进而缓解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的状态,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止痛消结丸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性及乳腺组织病理的改变,探讨止痛消结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方法:选用 SPF 级雌性 Wistar 大鼠 70 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证实组、止痛消结丸大、中、小剂量组、阳性对照乳癖消片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动物模型,予以相应药物治疗,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不用药。观察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性改变及乳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液呈高黏、凝、聚状态,各用药组血液流变性指标大部分接近或低于正常水平,其中以止痛消结丸大剂量组作用尤为显著(P〈0.01)。结论:止痛消结丸可改变乳腺增生病大鼠的血液流变性,改善乳房的微循环,是其治疗和预防乳腺增生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和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52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散结乳癖贴膏外敷,对照组给予散结乳癖贴膏模拟剂外敷。疗前与疗后观察乳房疼痛、乳房肿块等指标变化及血清雌、孕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6.10%,对照组42.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散结乳癖膏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病,可以很好的减轻患者的乳房疼痛症状,软化并缩小乳房肿块,调节患者黄体期激素水平的平衡。具有明显的行气活血、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消Ⅲ加味方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腺上皮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雌、孕激素联合建立乳腺增生大鼠模型,以乳癖消片作阳性对照,检测乳消Ⅲ加味方干预乳腺增生大鼠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乳腺上皮组织PCNA表达。结果乳消Ⅲ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和乳癖消组与模型组比较,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乳消Ⅲ加味方高剂量组优于其他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改善(P<0.01);乳头直径明显减小,光镜下乳腺组织接近空白组。结论乳消Ⅲ加味方可改善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状态及乳腺上皮组织PCNA表达,其中以乳消Ⅲ加味方高剂量组最优。  相似文献   

7.
乳增宁贴膏穴位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病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乳增宁贴膏穴位贴敷法与口服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乳增宁贴膏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予以乳癖消口服治疗.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疼痛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增宁贴膏穴位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观察散结乳癖贴膏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患者外用散结乳癖贴膏,一次1贴,一日1次,持续贴敷8小时。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患者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总体疗效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综合疗效、中医证侯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70.00%。结论:散结乳癖贴膏外用是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乳癖消减方抗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乳癖消减方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致大鼠乳腺增生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乳癖消片组(生药4 g·kg-1)、乳癖消减方高、中、低剂量组(生药8,4,2 g·kg-1),模型对照组15只,其余每组各10只.大鼠连续ig给药9周,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并对第二、三对乳房常规固定染色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乳癖消减方低剂量组治疗效果不明显,乳癖消减方中、高剂量组不仅可以使乳腺增生大鼠雌二醇与孕酮的比值恢复正常(P<0.01),且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乳腺增生引起的病理改变.结论:乳癖消减方对大鼠乳腺增生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散结刺法联合乳癖消贴膏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增生病患者1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4例采用乳癖消贴膏外敷治疗,观察组90例采用散结刺法联合乳癖消贴膏治疗,均进行3个月经周期后总结疗效.采用乳腺钼钯X线征象、近红外线扫描、血流参数、血流信号分级和阻力指数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82/90)比70.27%(52/74)]高于对照组(χ2=11.801,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阻力指数[(0.51±0.12)比(0.66±0.18),t=6.371]低于对照组(P<0.01);血管分型由B型转为A型84例、乳腺组织灰阶度标定转为0型78例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2例、50例,χ2值分别为13.671、8.646,P值均<0.001).结论 散结刺法联合乳癖消贴膏治疗乳腺增生,可改善乳腺组织X线征象,降低乳腺增生腺体血流阻力指数,改善腺体血管类型和灰阶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活骨Ⅱ方对股骨头坏死模型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活骨组.除空白组外,采用液氮冷冻方法复制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后活骨组给予活骨Ⅱ方水煎剂灌胃治疗,模型组及空白组子等体积蒸馏水灌胃.2、4周分别行HE染色、血管墨汁灌注观察股骨头组织病理形态及其血管变化;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2周时可见股骨头组织骨小梁稀疏变细,空骨陷窝增多,脂肪变性,血管变细、减少,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升高(P<0.05);4周时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也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2周时活骨组除了能明显改善股骨头局部的病理组织结构、促进血管形成外,对血黏度和三酰甘油等也有较明显的降低作用(P<0.05或P<0.01),4周时尚能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结论 活骨Ⅱ方能有效改善股骨头坏死模型兔血液流变异常,这可能是其促进骨修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大鼠肾衰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该方对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随机将70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尿毒清组、洛丁新组,黑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7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行5/6肾切除术,建立肾衰大鼠模型,分别连续给药12周后测定全血高切黏度(HS)、全血低切黏度(LS)、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PCV)、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与尿毒清组和洛丁新组比较,黑地黄丸高剂量组大鼠HS(P<0.01)、LS(P<0.01)、PCV(P<0.01)明显升高,大鼠FIB(P<0.01)、ESR(P<0.05)明显降低。结论黑地黄丸高剂量组通过调节HS、LS、PVC水平,下调PV,抑制FIB合成,降低ESR含量,改善肾衰大鼠的血液流变学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骨复生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日本大耳白家兔每周2次肌注醋酸氢化可的松8mg.kg^-1,造成激素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模型,通过设立骨复生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观察血流流变学指标。结果发现骨复生具有降低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及血浆纤维蛋白质含量的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骨复生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乳结消丸对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探讨乳结消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制。方法选用健康实验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逍遥丸组,乳结消丸高、中、低剂量组。采用雌、孕激素联合造模制成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分别使用乳结消丸和逍遥丸灌胃给药,测定各组血浆中雌二醇(E2)、孕酮(P)的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E2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P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乳结消丸高、中、低治疗组E2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均0.01),P水平均升高(P均0.01)。乳结消丸高剂量组与逍遥丸组比较,E2明显降低(P0.05),P明显升高(P0.05)。结论乳结消丸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E2和P水平有调节作用,该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是通过对内分泌激素调节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眼针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月月舒牌痛经宝颗粒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疗效,治疗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两组比较,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眼针对于原发性痛经确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明显改善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病机与血液的高"浓、黏、凝、集"状态有关,眼针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子宫微循环的作用,从而使疼痛缓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肾上腺素(Adr)皮下注射法建立大鼠血瘀模型,对比不同的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和给药周期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确定最佳的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不造模)、急瘀1d组(Adr 1.8mg/kg皮下注射加冰水浸泡1d)、急瘀2d组(Adr 1.8mg/kg注射加冰水浸泡2d)、慢瘀小剂量组(Adr0.1mg/kg注射7d)、慢瘀中剂量组(Adr3.3mg/kg注射7d)、慢瘀大剂量组(Adr0.9mg/kg注射7d)。用血液黏度仪检测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用红细胞变形/聚集仪检测红细胞变形和聚集指数;用血凝仪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瘀小、中剂量组可见大鼠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急瘀1d组可见低切变下全血黏度升高(P〈0.05),急瘀1d组和急瘀2d组可见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增加(P〈0.01),急瘀2d组和慢瘀大剂量组可见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瘀证动物模型戍功与否与所用的肾上腺素剂量、给药周期和给药方式密切相关。Adr0.3mg/kg注射7d和Adr1.8mg/kg注射加冰水浸泡2d大鼠出现血液流变学变化更加明显,可分别作为气郁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丹田降脂丸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以辛伐他汀作为阳性药,采用PeriFlux system5000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测丹田降脂丸分别对小鼠耳廓微循环在正常状态和肾上腺素所致微循环障碍状态下的血流灌注量(PU)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丹田降脂丸高、中、低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增加正常状态下的小鼠耳廓血流灌注量(P<0.01),并可明显减轻肾上腺素所致的微血管收缩反应,改善微循环障碍(P<0.01).结论 丹田降脂丸可有效改善正常小鼠和肾上腺素致所致微循环障碍小鼠耳廓微循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川芎嗪与肝素合用对52例肺心病急性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52例病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川芎嗪注射液480mg加入5%葡萄糖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每日1次;普通肝素6250U,每日2次,皮下注射,7d为1疗程,治疗前后做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应用川芎嗪和肝素后病人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元、红细胞变形系数、血栓形成系数等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提示肺心病人在急性发作期血液存在“浓、粘、聚、凝”的病理过程,川芎嗪和肝素合用可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缓解支气管痉挛及降低痰液粘稠性,有利于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附炎栓对宫颈炎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对苯酚致宫颈炎模型,观察附炎栓对大鼠凝血时间的影响;采用大肠杆菌致宫颈炎模型,观察附炎栓对大鼠全血黏度的影响,将2组模型大鼠分别分为模型组,附炎栓低、中、高剂量组,野菊花栓组共5组,分别另设空白组。结果:苯酚致宫颈炎模型:凝血时间模型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杆菌致宫颈炎模型: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空白组,附炎栓中、高剂量组,野菊花栓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空白组,附炎栓低、中、高剂量组,野菊花栓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附炎栓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炎栓可降低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延长凝血时间,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仙鹿消癖胶囊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小鼠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腹腔注射复制乳腺增生模型,观察仙鹿消癖胶囊对乳腺增生小鼠血清E2、P含量的变化及下丘脑神经递质DA、MAO含量的影响。结果:仙鹿消癖胶囊中、高剂量组能降低E2含量,升高P含量,上调下丘脑神经递质DA含量,抑制MAO的含量。结论:仙鹿消癖胶囊通过影响乳腺增生小鼠血清E2、P含量及下丘脑DA、MAO含量而从整体上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治疗乳腺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