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气虚、心阳虚证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关系。方法选取CHF心气虚、心阳虚证住院患者67例,分别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并采用心脏多普勒仪测定射血分数(EF)、E峰/A峰(E/A)比值,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1β及IL—10。结果心气虚证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以舒张功能不全、心功能Ⅰ级、Ⅱ级为多,心阳虚证组患者以Ⅲ级、Ⅳ级为多(Ridit分析,P<0.01);心气虚证组患者E/A值、EF值高于心阳虚证组患者(P<0.01);心阳虚证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高于心气虚证组患者(P<0.01,P<0.05);心阳虚证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低于心气虚证组患者(P<0.01)。结论TNF—α、IL-6、IL—1β与IL—10可能在CHF心气虚证向心阳虚证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可能成为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微观辨证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刘明怀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5):502-503,524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气虚、心阳虚证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关系。方法选择CHF心气虚、心阳虚证住院患者62例,分别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并行心脏多普勒、血清TNF-α、IL-6和IL-10等检查。结果心气虚证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以舒张功能不全和心功能Ⅰ级、Ⅱ级为多,心阳虚证组患者以心功能Ⅲ级、Ⅳ级为多;心气虚证患者E/A值、EF值高于心阳虚证;心阳虚证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心气虚证;心阳虚证患者血清IL-10水平低于心气虚证。结论TNF-α、IL-6与IL-10可能在CHF心气虚证向心阳虚证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微观辨证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气、阳虚证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关系。方法:选取CHF心气、阳虚证住院患者67名,分别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并行心脏多普勒、血清TNF-α、IL-1β及IL-10等检查。结果:心气虚证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以舒张功能不全和心功能Ⅰ级、Ⅱ级为多,心阳虚证组患者以心功能Ⅲ级、Ⅳ级为多(Ridit分析,P<0.01);心气虚证组患者E/A值、EF值高于心阳虚证组(P<0.01);心阳虚证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高于心气虚证组(P<0.01或P<0.05);心阳虚证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低于心气虚证组(P<0.01)。结论:TNF-α、IL-1β与IL-10可能在CHF心气虚证向心阳虚证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微观辨证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151例心衰患者中医证型与复发率、病死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不同证型间预后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对广东省中医院2004-2007年期间心衰住院患者进行病例调查结合回访,构建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信息数据库,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 ,探讨中医不同证型间心衰复发率、病死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心气虚证患者以心功能I、Ⅱ级为主,气虚痰瘀证、气阴两虚证以心功能Ⅱ、Ⅲ级为主,而心阳虚证患者心功能主要为Ⅲ、Ⅳ级.心阳虚衰、气虚痰瘀证患者心衰复发率明显高于气虚证与气阴两虚证患者.心阳虚衰证患者病死率最高,心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及气虚痰瘀证患者病死率偏低.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心衰复发率及病死率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心气心阳虚证146例左心功能指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来,人们对传统医学,中医证的研究逐步深入,尤其对心气虚证患者的左心功能报道颇多,但对心阳虚证与左心功能的报道,以及和心气虚证关系研究分析不多。我们自1988年以来,对146例心气、心阳虚证患者,用 B 型超声仪分别测定左心功能的八项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130a表达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郑州市中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4例,参照美国心脏协会心功能(NYHA)分级将患者分为Ⅰ级、Ⅱ级67例,Ⅲ级60例,Ⅳ级57例。根据辨证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心气虚型32例,气阴两虚型50例,气虚痰瘀型61例,心肾阳虚型41例。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受试者血清中miR-130a表达水平。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左室舒张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miR-130a表达水平与心功能指标LVDD、LVEF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并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分析的关系。结果与Ⅰ、Ⅱ级相比,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miR-130a表达水平、LVDD值较高,LVEF值较低(P <0.05);与Ⅲ级相比,心功能Ⅳ级患者miR-130a表达水平、LVDD值较高,LVEF值较低(P <0.05)。心功能LVDD值与miR-130a水平呈正相关,心功能LVEF值与miR-130a水平呈负相关(P <0.05)。心气虚型、气阴两虚型、气虚痰瘀型、心肾阳虚型患者血清miR-130a水平依次升高。结论血清miR-130a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中医证型密切相关,为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型分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辨证分型与甲状腺激素(T3、T4、TSH)、心房利钠多肽(ANP)、心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周缘纤维缩短速度(mVcf)、A峰/E峰(A/E)]的关系。方法将100例CHF患者分为4个证型组,检测各组心功能参数、ANP、甲状腺激素,并与对照组(23例)相同指标比较。结果CHF兼水肿血瘀证患者血浆A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3较对照组、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与兼血瘀证组明显降低(P<0.0l,P<0.0l,P<0.05,P<0.01);LVEF、mVcf较心气虚证、兼阴虚证、兼血瘀证组均明显降低(P均<0.01);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与兼血瘀证组的T4水平较兼水肿血瘀证组均明显升高(P<0.05,P<0.01,P<0.01);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兼血瘀证与水肿血瘀证组的A/E比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均<0.01)。T3与LVEF、T4均呈正相关(r=0.200,P<0.05;r=0.293,P<0.01);与ANP呈负相关(r=-0.263,P<0.01)。T4与A/E呈负相关(r=-0.226,P<0.05)。结论T3、T4降低与ANP增高可能是CHF兼水肿血瘀证患者LVEF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T4降低则可能为CHF4型中医分型患者A/E比值逐步增高而导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逐渐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NO及TNF-α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CHF)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一氧化氮 (NO)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含量的关系 ,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指标。方法 :选择 2 4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心气阳虚、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阳虚水犯、心阳虚脱五型 ,并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CHF患者血浆NO及 TNF- 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差异十分显著 (P <0 .0 1) :各中医证型组中从心气阳虚、气虚血瘀 ,心肾阳虚、阳虚水犯 ,到心阳虚脱各组血浆 NO及 TNF- α含量呈依次升高趋势 ,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CHF患者血浆 NO及 TNF- α含量变化可作为判定 CHF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并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散血明目片抑制积血所致PVR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散血明目片对兔玻璃体积血所致PVR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体血造兔右眼玻璃体积血模型 ,分别于造模后 4周、8周观察增殖膜分级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 (ELISA)检测积血玻璃体中TNF α、IL 6含量。结果 :玻璃体积血 4周 ,玻璃体内增殖不明显 ;TNF α、IL 6含量 :散血明目片治疗组与血塞通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模型组之间TNF α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IL 6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维持了TNF α、IL 6的高表达 ;8周 ,散血明目片组增殖最轻 ;TNF α、IL 6含量明显降到低水平 ,与血塞通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与模型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与空白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散血明目片在玻璃体积血的早期能维持玻璃体内TNF α、IL 6的高表达 ,在积血的中晚期能够降低玻璃体内的TNF α、IL 6的含量。因此 ,散血明目片不仅可以加速玻璃体积血的清除 ,并且可以抑制玻璃体内细胞增生的启动、细胞的移行和增殖 ,从而预防PVR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5,(6):701-703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CHF患者531例,对本病症的发病年龄、性别、心功能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并总结相关中医证候间的规律。结果: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心血瘀阻、气阴两虚、气滞血瘀三证中,女性尤多;不同中医证型,年龄分布有明显差异,以70岁以上患者较为多发;心功能Ⅰ级以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为主,心功能Ⅱ级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比例明显升高,心功能≥Ⅲ级阳虚水泛证比例最高。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分型与性别、年龄、心功能具有相关性,综合进行病情的诊断与分型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止咳祛痰袋泡剂对痰湿蕴肺型咳嗽患者IL 8、TNF α及IL 6的影响 ,选择痰湿蕴肺型咳嗽患者 30例 ,采用止咳祛痰袋泡剂治疗 10天与健康对照者 16例进行比较。结果 :痰湿蕴肺型咳嗽患者诱导痰中IL 8及血清TNF α、IL 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P <0 0 0 1) ,经用止咳祛痰袋泡剂治疗后均显著下降 (P <0 0 1) ,但均未降至正常水平。提示IL 8、TNF α、IL 6与中医学的痰湿病理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各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内科155例CHF患者,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及中医辨证。检测CHF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结果 CHF患者各中医证型之间心功能级别分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79,P0.01)。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逐渐加重,血清Cys-C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Cys-C与心功能呈负相关(r=-0506,P0.01)。血清Cys-C水平按痰饮阻肺证(1.27±0.20mg/L)、心肺气虚证(1.46±0.20mg/L)、气虚血瘀证(1.66±0.16mg/L)、心肾阳虚证(1.89±0.30mg/L)和阳虚水泛证(2.20±0.47mg/L)的顺序呈逐渐增高趋势。心肺气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心肾阳虚证组、阳虚水泛证组高于痰饮阻肺证组非常显著(P0.01),心肾阳虚证组、阳虚水泛证组高于心肺气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非常显著(P0.01)。结论 CHF患者血清Cys-C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逐渐加重而升高,对CHF病情轻重的临床评估有一定价值;CHF患者血清Cys-C水平在不同中医证型间存在差异,随着血清CysC水平的升高,病变渐趋严重。  相似文献   

13.
贺泽龙  郭振球 《中医杂志》2004,45(3):212-214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变化的关系.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测和外周血淋巴细胞β肾上腺受体的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方法对1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结果:(1)在心功能变化方面,气虚血瘀证和心气阴两虚证患者以心脏舒张功能损害为主,心阳气虚证、心肾阳虚证和阳虚水泛证患者以收缩功能受损为主,而阴阳两虚证患者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同时受损,其程度介于以上两类证型之间;(2)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各证型β受体最大结合率(Bmax)下降程度按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心阳气虚、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的顺序递增.结论:心脏舒缩功能受损和β受体下调是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的客观表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辨证时可根据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损害和β受体下调等客观指标变化,结合临床表现确定其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14.
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钠肽(BNP)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血浆 BNP检测与中医辨证分型对95例CHF患者进行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研究,并与20例心功能正常的同期住院患者(对照组)相同指标比较。结果:CHF组BNP为(1363.33±1584.74)pg/mL,对照组BNP为(45.58±39.93)pg/mL,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CHF组随着心功能不全程度的加剧,其BNP含量也不断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BNP在CHF组中医不同证型间随着心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心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的演变而逐步增高,各证型间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CHF组中医不同证型LVEF(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阳虚水泛证、心阳虚证LVEF较对照组及心气虚证、气阴两虚证降低更明显。CHF组中医不同证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室重量指数增加,但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除气阴两虚型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左室重量指数、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以气阴两虚型增加最为明显,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阳虚型、阳虚水泛型LVDd(左室舒张末内径)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HF组中医不同证型与BNP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BNP有可能作为中医不同辨证分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索冠心病心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采取高脂饮食、Pit(脑垂体后叶素 )皮下注射的造模方法 ,建立冠心病心阳虚证大鼠模型。结果 :模型组大鼠近似于临床冠心病血脂升高和心肌缺血损伤———心功能不全的病理改变 ,与正常组和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或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这种中西医结合复合造模方法所建立的冠心病心阳虚证大鼠模型 ,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霍则军  张莉  钱瑞琴 《针刺研究》2003,28(2):94-98,123
目的 :比较针刺不同穴组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WBC(白细胞 )、血清TNF α(肿瘤坏死因子 α)、IL 6 (白细胞介素 6 )和脑组织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四动脉结扎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针刺大鼠阳明经“曲池”、“足三里”穴 (针刺二组 )与针刺“曲池”、“足三里”合用督脉“后顶”穴 (针刺一组 ) ,测定外周血WBC、血清TNF α、IL 6值及脑组织LPO(过氧化脂质 )、GSH(谷胱甘肽 )含量。结果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 ,外周血WBC、血清TNF α、IL 6值及脑组织LPO含量上升 ,GSH含量下降 ,针刺二组可降低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升高的IL 6水平 ,降低脑组织LPO水平 (P <0 0 5) ,针刺一组可降低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升高的WBC、TNF α和IL 6水平 ,降低脑组织LPO水平 (P <0 0 1 ) ,提高GSH含量。结论 :针刺“曲池”、“足三里”合用督脉“后顶”穴比单纯应用“曲池”、“足三里”穴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WBC、血清TNF α、IL 6和脑组织自由基的影响更强 ,从而表明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补肾益肺胶囊预防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补肾法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昆明种小鼠 32只 ,随机分为 4组 :空白组、模型组、补肾益肺胶囊预防组和左归丸预防组。以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滴鼻复制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 2个预防组于实验第 1天至第 7天分别给予补肾益肺胶囊和左归丸 ,第 8天造模 ,第 14天处死全部小鼠。小鼠血清IL 8、TNF α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结果 :模型组小鼠肺指数较空白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预防 2组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 (P <0 0 5 )。实验各组小鼠脾指数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模型组小鼠血清IL 8、TNF α较空白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预防组的血清IL 8、TNF α较模型组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 :补肾法可通过调节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 ,平衡机体免疫状态以预防和减轻病毒引起的肺部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化饮对脾胃湿热证大鼠B淋巴细胞增殖、T淋巴细胞IL -4表达及血清TNF -α水平的影响.方法:以3H-TdR掺入法测定LPS刺激的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程度,用LPS激活的小鼠B淋巴细胞,测定条件培养液中IL -4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TNF -α水平.结果:脾胃湿热证大鼠LPS刺激的B淋巴细胞3H - TdR掺入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淋巴细胞分泌IL -4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TNF -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低、高剂量清化饮能显著调低该证LPS刺激的B淋巴细胞3H - TdR掺入水平(P<0.01);低剂量清化饮能显著提升T淋巴细胞分泌IL -4水平(P<0.01);低、高剂量清化饮对血清TNF -α有降低作用,但未达显著差异.结论:脾胃湿热证大鼠体液免疫呈亢进状态,并伴有T淋巴细胞IL -4表达降低和血清TNF -α水平升高.清化饮对脾胃湿热证的上述变化具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益元生血方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患者外周血γ 干扰素 (γ IFN)、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影响。方法 :36例CAA患者分为肾阴虚组 ( 2 1例 )和肾阳虚组 ( 15例 )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及L595细胞毒法 ,检测使用益元生血方前后外周血γ IFN、TNF α水平 ,并与正常组 ( 15名 )比较。结果 :外周血γ IFN、TNF α水平 ,治疗总组与正常组比较 ,治疗前有明显差异 (P <0 0 5 ,P <0 0 1) ,治疗后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肾阴虚组与肾阳虚组比较 ,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5 ,P <0 0 1) ,且有效率肾阳虚组高于肾阴虚组。结论 :益元生血方是通过降低CAA患者体内γ IFN、TNF α水平 ,调节紊乱的免疫状态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型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CHF患者64例,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按NYHA分级进行评估,并将患者分为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及心肾阳虚证3种证型.用ELISA染色法测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组中医证型组NT-proBNP的水平不同,心肾阳虚证组高于气虚血瘀证和气阴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以(P<0.01).发生终点事件组(心源性死亡,因心功能恶化、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律失常再入院)NT-proBNP明显高于未发生终点事件组,其中死亡组的NT-proBNP较再入院组升高,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标记物NT-proBNP对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并可作为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