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周亚滨教授认为胸痹的病机为心脉痹阻,心失所养,性质属于本虚标实证。标实在于"瘀血、痰浊、寒凝、气滞"等有形实邪痹阻心脉,本虚主要为"气虚、阳虚",两者相互影响。胸痹的病位在心及血脉,涉及他脏。认为"祛瘀通脉、涤痰逐瘀、温阳散寒、益气通络"为胸痹的主要治法。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急性期针对标实以通利血脉为主,缓解期针对本虚以培补"阳脏",改善体质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范永升教授在临床上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硬皮病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跟师和收集整理范老师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硬皮病的医案,分析范老师对硬皮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对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方药分析,并列举范老师治疗硬皮病的一则经典案例。[结果]范老师认为硬皮病的病机为阳虚寒凝,肺脾不足,络脉痹阻,终致皮肤失养。选用温阳散寒,益气和血通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适时佐以理气、化痰、疏肝解郁之法,切中病机,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主要为寒凝血瘀之症,经过黄芪桂枝五物汤散寒活血通痹治疗之后,雷诺症状好转,诸证稳定。[结论]范永升教授从硬皮病病机出发,拟定温阳散寒、通络袪瘀、培补肺脾的治法方药,治疗卓有成效,值得深入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辨证论治 关于本病的具体分型尚未完全统一,各个学者多在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进行分析分证治疗。商氏等提出本病常见证候有6型:①风寒湿痹型,治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汤加减;②风湿热痹型,治宜清热祛风、利湿通络,方用白虎汤合宣痹汤加减;③寒热错杂型,治宜祛寒清热、散风除湿、通经活络,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④痰瘀凝滞型,治宜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方用身痛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⑤肝肾亏虚型,治宜补益肝肾、强壮锦罟.仿以祛风散寨、除湿诵络.  相似文献   

4.
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为病程长、预后差,而这一原因与痰瘀留着于络脉导致的"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密切相关。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证型因感邪不同,有寒、热、虚、实之分,但均以脉络之气血或津液阻滞不通为共同的病变特点,中医发病机理离不开"痰瘀互结,络脉痹阻"。因而不管在任何证型当中,应遵循"络以通为用"。治疗则以化痰散瘀,通络止痛为主。可化痰通络,活血祛瘀,使痰瘀去而络脉通畅,气血运行恢复,从而充盈全身。若有外感之邪,则对症处理,若久病且用药史复杂者,同时应兼顾胃气以扶正气。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首届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心脏受累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整理、回顾、分析范教授诊治结缔组织病心脏受累相关医案,从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中西并重应用原则、分期辨病辨证相结合等方面,总结归纳范教授诊治结缔组织病心脏受累的学术经验,并列举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范教授认为,结缔组织病心脏受累临床并不少见,属中医“胸痹病”“心水病”“心下悸”等范畴,病因主要与禀赋不足、感受外邪、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病机为正虚邪侵,心脉痹阻。临证应紧抓心气亏虚、心脉痹阻这个根本病机,治以益气养心、活血通络为主,同时需注意根据心脉痹阻的原因,综合运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化痰、温阳散寒、温化水饮等治法,晚期出现心肾阳虚,则须温肾补火。用药特色为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在西医辨病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中医辨证,予以扶正祛邪、补益气血、祛瘀通络、温通心阳、温阳利水等治疗。所举医案中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证属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治拟温肾健脾、温阳利水,方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范教授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进行辨证论治,临床用药特色鲜明,中西医取长补短,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王作顺主任运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冬季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治验等方面总结王作顺主任治疗冬季难治性高血压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同时从经典条文、体质学说等多方面初步阐释这一临床经验的机理,以病案说明。[结果]本病发病的主因是痰饮、瘀血,诱因为阴寒之邪,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痰瘀热结、外寒凝滞;王师根据以上病因病机,形成了和解少阳枢机,内泻热结,化痰祛瘀,稍佐温通的治则,运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合小陷胸汤,使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结论]王作顺主任在临床工作中,辨证论治,深研病机,灵活运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冬季难治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周信有教授冠心病辨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周信有教授的益元通痹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其疗效甚佳。故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原则,处方用药特点等方面加以总结介绍。因本病多脏气虚衰,痰瘀交结,血脉阻滞所致,治疗上则采用扶正,祛瘀,通痹,开窍等综合运用,整体调节的治疗原则,并重视辩证与辨病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探讨汪悦教授运用风药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方法]从痹证病因病机、风药功效、选药思路、配伍原则等方面介绍汪师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佐证。[结果]针对风邪、湿邪在痹证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汪师临证常根据邪气偏盛、病位证候等不同,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选用不同的风药进行治疗,以达到散风邪、燥湿邪、行气血、止痹痛的效果。遣方用药时常将风药与祛湿药、化瘀药、补血药、养阴药、温阳药等配伍使用,每获良效。所举验案患者患有脊柱关节炎,属于中医"骨痹"范畴,辨证属正虚邪实、肾阳不足、风湿痹阻,治拟温阳益肾、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以阳和汤加减治疗,其中包括麻黄、独活等多味风药,收效甚佳。[结论]汪师灵活运用风药配伍组方以治疗痹证,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顺贤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王顺贤主任对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辩证要点、治法方药等方面,探析了王主任对该病辨证论治的临床经验。认为寒湿痹阻证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证型;肾督阳气亏虚,风寒湿邪痹阻,痰瘀互结为其主要病机;温经散寒除湿、化痰祛瘀通络为其治疗常法,并介绍了选用虫类药的经验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菀陈则除之”理论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是针灸治疗法则之一。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病因病机历来多被认为与“虚、瘀”有关,多因患者久病正虚或年老体虚,余邪未清,耗伤气血,不荣则痛,加之余邪阻遏经络,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治疗上以祛瘀止痛、扶正通络为主。本文依据“菀陈则除之”理论,结合PHN的病因病机,提出具有“祛瘀生新、调和气血”之功的刺络拔罐法治疗PHN,并通过具体案例来阐释“菀陈则除之”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化瘀利水方治疗糖尿病性肾病(DN)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化瘀利水方治疗,53例)与对照组(西药治疗,45例),以水肿、蛋白尿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水肿、腰膝酸软、肢体麻木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尿白蛋白分泌率(UAER)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血尿素氮(BUN)与血清肌酐(Scr)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化瘀利水方可有效缓解DN水肿等症状,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化瘀利水法为DN之基本治则。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科难治病、多发病,该病多并发不孕,中医认为肾虚血瘀是该病并发不孕的病机。现代西医认为异位内膜种植学说是本病的发病机制之一,血管生成是本病的重要特征,也是本病并发不孕的重要原因。导师在体现活血化瘀治法的中成药在妇科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活血化瘀治法对EMS有效的基础上运用补肾活血化瘀治疗EMS并发不孕患者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妊娠率显著增加。故认为肾虚血瘀是EMS并发不孕的主要病因病机,也是EMS并发不孕的主要病理基础,从"肾虚血瘀"论治EMS并发不孕值得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方面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瘀与衰老的相关性、抗衰汤抗衰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利中药抗衰老制剂的开发。[方法]使用基因芯片技术,确定血瘀影响的衰老基因表达,并考核抗衰汤对血瘀证大鼠衰老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结果]确定16个基因为与血瘀相关的衰老基因,但其表达水平受到抗衰汤用药的影响。[结论]抗衰汤对与血瘀相关的衰老基因有明显地调控作用,血瘀是导致衰老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肾虚血淤早孕患者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靶控输注下完成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麻醉效能。方法选择24例早孕患者,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Ⅰ组,n=12);肾虚血淤组(Ⅱ组,n=12)。异丙酚与氯胺酮配置成4:1混合液,麻醉方式选择靶控输注,异丙酚靶浓度始终设定为3.5μg/ml,手术结束时停药。结果两组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收缩压低于注药前(P〈0.05),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术毕时的SpO2低于注药前(P〈0.05),但两组之问收缩压、心率、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问,异丙酚用药总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停药至睁眼时间Ⅱ组明显长于Ⅰ组(P〈0.01)。结论肾虚血淤患者在无痛人流手术麻醉时可较正常人群适当减少异丙酚用药最。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痴呆是老年人痴呆的最常见类型,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当前老年医学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中医药治疗对血管性痴呆症状的改善具有一定优势。根据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肾虚、血瘀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二者相互影响,构成其主要发病机制;在益肾活血的基础上,结合辨证论治是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和评价肾骨胶囊治疗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效果和使用安全性。方法:将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应用肾骨胶囊和抗骨增生片,疗程为90 d。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肾骨胶囊治疗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的临床疗效肯定,无论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还是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的改善,特别是对主要症状的改善作用均与对照组的疗效相当,非劣效于抗骨增生片。结论:肾骨胶囊治疗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而且临床上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从肾虚血瘀论治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S)的理论依据和临床经验。[方法]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笔者对VPS发病机制的新认识,介绍从肾虚血瘀论治VPS的理论,分别从该病的病因病机、病理演变、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医学相关理论来阐释从肾虚血瘀论治VPS的学术观点及临证经验,并分析典型临床案例以佐证。[结果]VPS以肾精亏虚、瘀血内阻为主要病机。肾精亏虚是VPS形成的基础,瘀血内阻是VPS发生的病机关键,肾虚与血瘀相合,虚、瘀相互影响,交互为患,形成VPS复杂的发病基础。治疗上以补肾填精、活血化瘀为主,并巧用虫类药搜风剔络,临床疗效满意,故从肾虚血瘀论治VPS符合临床实际。所举验案中患者辨为肾虚血瘀证,治以补肾活血,收效良好。[结论]从肾虚血瘀论治VPS,见解独到,符合临床实际,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静脉阻塞为常见眼底血管病,属中医的血瘀证.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近年来,采用中药为主治疗7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康欣胶囊及其拆方对肾虚血瘀型VD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康欣胶囊全方及其拆方对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椎动脉永久性封闭和摘除单侧性器官建立肾虚血瘀型VD模型大鼠60只.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康欣胶囊全方、康欣胶囊中补肾药、康欣胶囊中健脾药、康欣胶囊中养血活血药、阳性西药喜得镇和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1个月,检测大鼠神经递质水平。结果全方组的逃避潜伏期最短,空间探索次数最多,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全方组乙酰胆碱Ach含量最高,较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康欣胶囊全方能提高肾虚血瘀型VD大鼠乙酰胆碱含量。  相似文献   

20.
痛经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陈莹教授认为该病多数患者以肾阳虚为本,瘀血阻滞冲任为标,治疗主以温肾助阳,佐以活血化瘀,使用经痛汤辨证论治并举典型病例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