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并分析首都医科大学七年制西医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与需求情况,为中医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68名首都医科大学七年制西医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中医学的认识及学习兴趣点,学习中医理论后对中医的认识和兴趣的转变情况,以及对教学的要求及亟待改进之处。结果西医学生多认为传统医药不良反应小,对传统医药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学理论对今后的临床实践有重要帮助;学生希望增加观摩中医临床的机会,以便近距离感受中医临证特色。结论在西医高等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中,应坚持从中医传统文化入手,提高西医学生对传统医学的认识和兴趣;积极应用现代医学教学模式,加强临床教师培训与评估;合理安排临床见习时间,使西医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中医临床,从而不断全面提高中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如何在较少的中医教学课时里,讲解得更加透彻,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在创建北京市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教学工作中,针对中医学的特点,对教学改革作了尝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认为必须重视以下几个环节。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确认识中医,客观评价中医 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西医院校学生在接受了西医理论后学习中医,往往对中医理论的学习兴趣不大,为此授课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兴趣,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3.
谭展望  雷磊 《中医药导报》2012,18(7):131-133
在中医妇科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认识中医与西医的各自优势及相互关系,找准中医妇科学基础理论、疾病概念、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的中西医结合点,突出特色,取长补短。并以中西医结合思路为中心展开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医妇科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传染病学是内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传染病学教学已作为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如何在中医院校开展传染病学的教学从而更好地突出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的优势是授课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对中医院校传染病教学模式现状的分析,提出在传染病学教学过程中要扬长避短,突出中医防治传染病特色;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开展专题授课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闫喜凤  王金会  娄政驰 《光明中医》2023,(13):2627-2630
中医学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独特的思维模式。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类课程,根据教学反馈,晦涩、枯燥是很多学生对中医课堂所提出的问题,也是中医类课程的授课老师亟需解决的难题。当传统中医遇上现代医学思维,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将中医题材影视剧作品渗入,进行多元化授课,作为一个教学契机,有效提高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提高留学生实验针灸学教学效果的方法,促进针灸学对外交流。方法针对留学生思维活跃,与教师有良好互动,爱好中医文化等特点,提出解决方案。结果采用P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教学中融入针灸特色和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的教学方法,培养了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留学生学习兴趣。结论上述授课方法较为适合留学生,可以有效提高实验针灸学对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开展PBL教学具有优越性。本文从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实施的必要性;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中教师教学的优势;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中学生学习的优势三个方面来探讨其优势。  相似文献   

8.
中医妇科学中带下病的教学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从带下病中西医病名的对照结合、发病机制的中西互参、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中西医内治法和外治法的主次结合等4个方面开展教学,突出特色,取长补短,可以发挥两种医学各自优势,使教学紧密结合临床,增强学生临床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阐述《中医外科学》教学的实施内容、方法,认为简练及见习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其中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关键,精心设计各种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0.
在《中医妇科学》中月经病的教学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从月经病中西医病名的对照结合、发病机制的中西互参、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结合、中西医治疗的主次结合等4个方面展开教学,突出特色,取长补短,可以吸取两种医学的优势,使教学更加贴近临床实践,增强学生的临床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李顺英 《中医教育》2007,26(4):25-27
激发学生了解、学习中医药的兴趣,进而理解、接受、热爱中医,并有决心去挖掘中医药这个伟大的宝库,这是在西医院校从事中医药教学教师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分析了西医院校药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医药学兴趣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如何在中医药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思考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探索适合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更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PBL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临床见习学生进行授课,采用考核、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评价教学效果,并与传统授课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显示,PBL结合标准化病人方法在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对临床实用、对病例印象深刻、活跃课堂气氛、拓宽知识面、教学效果总体评价以及考核成绩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法。PBL结合标准化病人方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可以在中医内科见习授课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在中医骨伤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将问题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运用,能充分利用教师的知识优势,又能避免单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时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缺点,在中医骨伤科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介绍PBL的教学过程,并交流教学的相关体会,认为问题教学是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它通过设置问题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分析、推理和总结归纳,促进对知识的有效运用,学习生动有趣;同时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加强责任心,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郑尚雪 《中医教育》2008,27(5):33-35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中医的专业基础课。由于中医在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疾病方面有着与西医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因此在给新生的讲授中,应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突出中医特色.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为后期中医临床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步教学法在中医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四期共65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名在临床见习中采用四步教学法,对照组32名采用传统的教学法。两组学生均参加中期考试和结束考试,以及结束时对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结束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认为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感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操作技能水平、激发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互动、提高临床分析归纳能力、构建临床诊疗思维模式及掌握临床诊疗流程这些方面效果更佳(P0.05)。结论四步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的中医临床见习学习,值得在中医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医院校本科中医教学问题:因中西医文化背景-理论体系、教学侧重-课程安排、疗效评价-判定依据不同致使学生兴趣不高,中医认同感偏低;传统教学教师为主体,学生能动性发挥不足;高校扩招师生比例同步增加不足,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解决之道:培养新生中医思维方式,提升中医认同感;多渠道激发学生兴趣包括运用新媒体教学、增加教学互动;改变授课方式、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加实践机会;院校互助,充分调配教师资源、以老带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未来期待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遵循中医学固有规律,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了解学生思维动态,分析学生心理特征,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多方面发展,才能适应新世代,培养出多技能实用型医学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案例教学法在中医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西医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84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人,在中医临床见习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观察组采用临床案例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和教学效果评价进行测评。结果 2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80%以上的学生认为它在促进学习、改善教学过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中医临床见习中采用临床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见习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和分析高等中医院校中医类专业学生对西医教学的现况。方法采用"关于中医院校西医教学的调查问卷"对中医院校中医类专业1050名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4.31%调查对象对总体西医教学表示满意,但只有35.52%的学生对西医课程感兴趣,26.67%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合理和12.95%的学生认为西医课程时间设计合理,以及75.27%的学生不能将中医与西医联系起来达到融会贯通,且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西医课程学习的因素。结论只有明确西医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西医课程的兴趣,结合高等中医院校教学的特点,进一步健全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制度,规范西医教材,从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才能优化中医院校西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PBL教学法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中的改革实践经验。方法对中医学部分课程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授课,结课后对22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该模式的认可度及教学效果,分析和总结PBL教学法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中的实践经验。结果学生认可PBL教学法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认为该法可以激发他们学习中医学的兴趣、提高学习中医学的主动性、提高医学学习能力和掌握难点内容的能力,但因课时数和师资力量的不足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不足,学生对PBL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内容的明确程度还有待提高。结论 PBL教学法可以应用于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授课中,并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但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西医院校八年制医学生中医临床实习效果。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从教学内容、教师素养以及八年制医学生学生专业兴趣三方面对中医临床实习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教学内容、教师素养及学生专业兴趣均与教学效果有关。临床带教中应以中医四诊方法为重点,重视中医药知识在八年制学生临床工作中的实用性,提高教师素养,培养学生学习中医药的兴趣。结论从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实际需求出发,提高西医院校中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