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可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早期采取相应治疗可降低AP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生物学标记物因具有易获取、检测重复性好、性质稳定等优势而备受关注。寻找具有临床价值的生物学标记物,有助于指导AP的分层诊治。本文就生物学标记物对AP严重程度早期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诊断标准众多,至今仍缺乏较敏感、便于临床应用的单项指标来评估急性胰腺炎(AP)的严重程度。本文回顾研究了红细胞压积(HCT)与SAP、并发症及死亡的相关关系,旨在了解HCT作为单项指标对SAP和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及尿液中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早期预测重症胰腺炎提供有临床价值的指标。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3例AP患者血浆及尿液中TAP水平,并将重症胰腺炎(SAP)与轻症胰腺炎(MAP)的TAP水平作对比。结果入院时AP患者血浆及尿中TA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重症AP组患者血浆及尿液中TAP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AP组(P均<0.01)。结论血浆及尿液TAP水平变化与AP病情变化密切相关,病程早期检测血浆及尿液TAP水平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清白蛋白(ALB)比值联合急性胰腺炎床边严重程度指数(BISAP)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及30 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1例A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AP的严重程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RDW/ALB、BISAP评分及两者联合对AP严重程度及30 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占所有患者的18.7%(60/321),30 d内总死亡率为4.7%(15/321)。SAP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糖、血清AST、ALT、尿素氮、血肌酐、RDW、血淀粉酶及BISAP评分均显著高于非SAP组(P <0.05),而血小板计数、血钙浓度和ALB显著低于非SAP组(P<0.05)。ROC曲线展示BISAP评分、RDW/ALB及两者联合预测SA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1(95%CI 0.681~0.822),0.792(95%CI 0.726~0.858)和0.826(95%CI 0.760~0.892)。BISAP评分、RDW/ALB及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AP)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对预后的预测.方法 对207例合并肝功能损害AP患者按照病因、严重程度、年龄分组.分别比较各组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预后及转归,分析对AP严重程度预测灵敏度、特异度较显著的肝功能变化指标.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MAP)(P < 0.05).胆源性AP肝功能指标中ALT、ALP、LDH比非胆源性AP损害程度重(P < 0.05);胆源性AP比非胆源性AP符合SAP人数、转手术率、死亡率均较高,住院天数较长.不同年龄AP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P > 0.05).各肝功能指标中ALT、AST、LDH对AP严重程度预测灵敏度、特异度较显著.结论 胆源性AP合并肝功能损害明显.ALT、AST、LDH等肝功能变化指标可作为对AP严重程度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消化系统最常见且具有潜在致命性的急症之一.胰酶的自身消化引起的胰腺无菌性炎症被认为是目前AP最主要的发病机制.不同严重程度的AP其临床病程及预后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早期预测AP的严重程度对该病的诊治意义重大.近年来,血清标志物用于AP患者的早期风险评估和严重程度分层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早期预测AP严重程度的血清标志物概况及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预测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临床急腹症之一,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尽管多数病例属轻型,但约20%患者临床经过凶险,病死率高达10%~30%[1].因此,及早对AP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有助于预测SAP的发生,尽早启动积极的监护和治疗措施以挽救患者的生命.现汇集既往常用的AP严重程度预测方法及近年制定的一些新的评估方法,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激活作用于胰腺组织后产生的局部炎性反应,由激活的胰酶及继而产生的炎性介质波及全身组织器官,伴或不伴其他器官功能改变.AP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很高,部分呈自限性,20%~30%可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1].SAP包含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MOD)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由于早期识别、早期干预SAP可以改变一部分患者的最终预后,因此,如何识别易发展至SAP的患者及早期识别SAP显得十分重要.目前的临床诊断及评分系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就AP的诊断、分型及严重程度评估方面做一综合概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B/apolipoprotein A1, APOB/APOA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早期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9年8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初次发病且发病至就诊时间在72 h内资料完整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145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n=85)、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n=40)、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n=20)。整理分析患者入院24 h内的PCT、FIB、血脂7项[包括TC、TG、HDL、LDL、LP(a)、APOB、APOA1]的指标,并计算APOB/APOA1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POB/APOA1、PCT、FIB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评估早期AP病情的价值。结果入院24 h内SAP组、MSAP组患者的APOB/APOA1、PCT、FIB均明显高于MAP组(P0.05),而SAP组与MSAP组比较,APOB/APOA1明显升高(P0.05),PCT、FIB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B/APOA1、PCT、FIB与AP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5、0.544、0.330,P0.01); APOB/APOA1、PCT和FIB及指标联合后评估SA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899、0.801、0.653、0.929。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85.0%、90.0%、70.0%、100%;特异度分别为88.0%、71.2%、60.8%、75.2%;APOB/APOA1、PCT和FIB对应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66、1.29ng/ml、5.53 g/L。结论 APOB/APOA1、PCT、FIB与A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对SAP早期病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AP)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两大类,其中SAP按照脏器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可进一步细分为中度(MSAP)和重度(SAP)[1].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病程的长短、并发症的处理不同,AP的治疗环节和措施也有所不同[2].目前对SAP的救治模式已经由过去的外科手术为主转为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倡导微创介入、脏器功能支持的救治理念,在液体复苏、肠内营养、抗生素使用、益生菌应用等关键治疗环节上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因此有必要对《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中关于AP的处理原则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与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P患者58例,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nor acute pancreatitis,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 epancreatitis,SAP)组。监测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比较两组IAH发生率,分析APACHEⅡ评分与IAP相关性;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临床指标。将SAP组患者分为IAH组和非IAH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 MAP组患者IAH发生率为0.00%,SAP组患者IAH发生率为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患者IAP与APACHEⅡ评分明显相关(r=0.769,P=0.043)。结论 IAH显著影响AP患者严重程度,SAP患者APACHEⅡ评分与IAP明显相关,SAP患者应全程监测IAP,做到早期发现与治疗,控制腹腔压力,有利于改善MAP情况、状态及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多种复杂机制如胰酶自身消化、氧化应激、细菌移位、微循环障碍等引起的无菌性炎症,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根据新亚特兰大分类标准[1],将AP分成2种类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和3种严重程度(轻度急性胰腺炎MAP、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示不同的治疗及预后。约有15%~25% SAP因并发症及高死亡风险需要重症监护治疗,伴有  相似文献   

13.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20% ~ 30%为SAP,常引起SIRS,既而引起MODS,病死率高达20% ~ 25%[1].患者病死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发生感染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预测SAP严重性的指标很多,但缺乏一个预测AP并发感染概率的客观指标.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最近10余年成为胰腺炎研究中的热点,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合并肝脏损伤的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对柘城县人民医院2013年8月-2016年7月43例AP伴肝脏损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AP合并肝脏损伤患者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33例(6.7%),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0例(3.3%),胆源性(46.5%)为AP主要病因。与MAP相比,SAP时肝酶(ALT和AST)升高、TBIL升高、ALB下降、PT延长、PT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损伤程度更严重。结论 AP并发肝脏损伤程度与胰腺炎症程度密切相关,且以胆源性多发,须加强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重新评价BISAP、APACHEⅡ、CTSI等评分体系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新分类内重度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评价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36例AP患者临床资料及入院BISAP、CTSI、APACHEⅡ、SIRS、Glasgow、Ranson评分,评估各评分体系与新分类的相关性,用ROC曲线分析各评分预测病情严重程度的准确性,并评价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 (1)136例AP患者中,轻度急性胰腺炎组50例(36.8%),中度重症胰腺炎组61例(44.9%),重症胰腺炎组25例(18.4%)。(2)BISAP、APACHEⅡ、CTSI评分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P0.05)。(3)BISAP、APACHEⅡ和CTSI评分对新分类中SAP预测准确性AUC值分别为0.904、0.942和0.823,最佳预测值分别为3分(敏感度84%,特异度86.5%,阳性似然比6.216,阴性似然比0.185)、10分(敏感度96%,特异度86.5%,阳性似然比7.104,阴性似然比0.046)和4分(敏感度96%,特异度56.8%,阳性似然比2.220,阴性似然比0.070)。(4)BISAP评分与疾病复发相关(P0.05)。结论 BISAP、APACHEⅡ、CTSI评分与新分类相关性较好,其中BISAP、APACHEⅡ评分对SAP的预测最为准确,BISAP≥3分或APACHEⅡ≥10分提示SA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联合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水平(BISAPG)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AP的患者264例,其中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患者96例,非重症急性胰腺炎(NSAP)168例。收集患者临床相关数据、实验室数据、BISAP评分和入院24小时内FBG。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AP发生的危险因素。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BISAP评分和FBG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BISAP评分、FBG及BISAPG评分对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用校准曲线以及决策曲线分析分别评估BISAPG评分拟合度和临床实用性。结果 SAP组Alb、A/G、RBC值均小于NSAP组,FBG、WBC、AMY、LIPA、PCT、CRP及BISAP评分均大于NSAP组(P<0.05),两组在TG、BMI指数、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ISAP评分及入院24小时内...  相似文献   

17.
施莉  韦炜  向华  范波  胡莘 《胰腺病学》2013,(5):330-331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上一种严重的急腹症,若处理不当,极易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死率可高达20%~30%[1-2].研究认为,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失衡对AP的发病起重要作用[3],其中新的晚期促炎细胞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l)与S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4].本研究检测AP患者血清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水平,旨在探讨其对A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胰腺炎(AP)特别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在我国,以往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主要以胆道疾病、饮酒及暴饮暴食为主,近年来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由高脂血症(HL)引起的AP越来越多.因此,了解HL与AP的相关性对于AP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7年5月~2010年10月,我们共收治AP患者198例,其中SAP 47例,轻症AP(MAP) 151例.现比较其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分析血清TG水平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胰腺炎预后预测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早期评估至关重要,准确的早期预测有利于及时改善预后。目前,急性胰腺炎预后预测指标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单个指标判别系统,第二类为多个指标判别系统。这些指标正逐渐应用于临床以预测急性胰腺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粱矗  孙维佳 《胰腺病学》2013,(5):357-360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的预测对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常用于临床预测SAP的指标包括多因素预后评价系统如APACHEⅡ、Ranson、Glasgow以及某些生物化学标记物,但均存在时效局限以及敏感性、特异性较低,操作繁琐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准确、及时地判定AP严重程度及预测感染发生的指标是诊治AP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